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失重和超重的研究性学习罗田县育英高中汪利明一、课题分析与课型设计1、知识目标1)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关于竖直方向加速运动的问题。2) 通过学生实验、学生推导加深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2、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含义,发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条件3、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学是在两周前布置下活动提纲后进行的,使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相关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采用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做小制作、设计试验、摄像、照相、做演示文稿等方式,以达到扩展学生创造思维、发挥创造力、摆脱课堂的束缚,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与采用多种形式学习的能力。二、准备工作第一阶段布置研究课题,成立小组宣布研究课目标和奖励办法布置预习课
2、本思考问题成立小组,选出负责人成立备课小组,确定主持人第二阶段按小组发放表格发放研究活动记录表(见附录一)明确时间表和要求各小组负责人组织组员讨论,着手填表第三阶段小组课外活动阶段各小组完成填表各小组负责人集中,检查成果,确定重点,布置重点准备的内容,落实相应的语言解说、图片播放、动画表现主持人确定上课流程,用词、制作幻灯、课堂设计第四阶段 总结汇报课前准备,桌椅编排现场展示实验附录超重和失重研究活动记录表项目记录备注小组成员负责人:一、生活中的超重 和失重现象举例 (最好配有图片图 像资料)1、2、3、4、5、6、二、自选实验:设计反映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小实验一个(简要列出一下项目,详细内容另
3、 外书写)力杀设计 (时间、 地点、方 法)建议表现形 式:装置图、试验 照片、试验摄 像步骤观察、记 录记录方式结论分析三、规定实验:研究电梯运行过程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有条件的进行录像)1、小组自行组织在电梯中进行试验2、自己设计表格,记录数据3、小组讨论试验结果,形成分析和结论四、资料收集和知识拓展:超重和失重在科技领域的运用(课本以外) (列出项目,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另外准备)媒体形式:1、2、3、42五、问题和思考1、2、参考资料来源:1、课本62页的实验;2、网上查询;3、图书馆查阅图书4、独立思考、集体讨论、请教家长三、课堂流程安排1、观看录像和图片,请学生列举 生活中的超重和
4、失重 现象2、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总结,如何定义超重和失重现象,明确重力没有发生变化3、请做得最好的组派代表分析规定的电梯试验的结果,总结出加速度方向决定了发生超重现象还是失重现象;如学生能力允许,可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定量计算,根据是中得出加速度的具体数值。4、进入趣味试验阶段,由各小组将设计的趣味试验进行现场的演示,并向大家提出问题, 请大家解释,或自己做出分析,教师不做过多干预,主要就实验的创造性,科学性进行鼓励 性的宏观点评。5、与超重和失重有关的物理题,介绍几个题型和解题思想,布置课后习题。附录二:学生成果展示(略)超重与失重、教材分析:超重与失重,既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又是日常生活中常
5、见的物理现象,它还是当今宇宙开发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教材中安排这一节,既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过的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又能增强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宇宙开发的联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热情。、教学目标:根据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并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制定了本节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能够利用超重和失重现象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具体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经历超重与失重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在物理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经历超
6、重与失重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 " 学以致用 " 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超重和失重问题;通过分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过程,锻炼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三、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实质。四、教学难点: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以及知识的应用。五、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中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式学习为主线的
7、原则,使学生 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具:体重称、下面扎孔的塑料瓶、多媒体教学课件。七、评价标准:1、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切身感受到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2、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已有的牛顿定律的知识从理论上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3、学生是否能够把所学到的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的理解应用到具体的生产和 生活中去并且解释和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4、在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否具有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交流合作 精神及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否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否体验到探 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八、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实验探究一让学
8、生玩悠悠球,在竖直方向上分别做匀速运动、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感受 悠悠球的重力以及悠悠球对手的拉力大小的变化,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 变化?实验探究二1、教师发给每个研究小组一个体重称, 每个研究小组再发给一份 超重与失重研究 记录表,地点选在可上下直行的电梯内;电梯升降情况分析表电梯上升电梯下降a方向称的示数变化a方向称的示数变化电梯加速电梯匀速1电梯减速2、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制定方案;3、学生实地调查、实验、观察、记录;4、讨论、分析,得出结论;5、课上成果交流。学生通过对超重与失重现象亲身地观察、讨论、分析,获得第一手的实践材料,达到对知识的获得有一个全过程了解目的,同时激发学生们研
9、究性学习 的热情、加深对超重与失重现象的理解。(二)、课堂实录1、导入新课2005年中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各种媒体都有大量的相关报道,其中就谈到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 题。研究超重和失重对我们新产品的开发、 科技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 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制造泡沫金属,用来制造机翼,又轻又结实;还可 以用液态金属制成绝对球形的理想金属珠,还可以制成超长度的玻璃纤维等等。那么:什么是超重和失重?在生活中是否也存在超重和失重现象?本节课我们 就来研究这个问题。2、新课教学成果交流上课后教师听取学生外出实验的
10、情况简介,对学生分组情况进行抽查,并组织 学生代表对科学探究性实验发言。然后让学生按照分组,对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填表,并通过多媒体视频展台公 布学生的填表情况(见下表)。电梯升降情况分析表电梯上升电梯下降a方向称的示数变化a方向称的示数变化电梯加速个小数变大示数变小电梯匀速a= 0示数/、艾a= 0示数/、艾电梯减速示数变小小数变大实验探究请各小组同学利用利用弹簧秤和钩码做实验,观察超重与失重现象。运动情况加速度方向拉力口重力的关系想象向上运动加速减速问卜运动加速减速理论分析让学生分别对称的示数的每一种变化,自己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实验结果 的正确性。这样做的目的使学生对超重和失重由感性认识上
11、升到理性认识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以人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由牛顿第三定律知: 即体重称示数为 加速卜降或减速 以人为研究对象, 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有:FF-mg=maF=mg+ma' aF' =F= mg+maJF= mg+mamg牙时: F=ma 有:Lrmg -F =ma F=mg-ma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 =F= mg-ma即体重称示数为F= mg-ma通过实验和理论论证得到超重和失重的概念。趣味实验一:每组派一名代表,站在体重计上看谁能使体重计示数最小,这一小组就获 得胜利,并分析获胜的原因。二:在塑料瓶下面扎一些小孔,装上水后水从小孔喷
12、出.让塑料瓶做自由落体 运动,喷水情况会怎样变化?先让学生讨论并假设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利用牛顿运 动定律分析,推导出完全失重的条件,即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且 a=g时,产生 完全失重。通过该实验探究,为后面讲解太空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埋下伏笔杯子绛止时 小孔中有水流出杯子由落下破小孔中没有水流出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超重与失重现象的条件,以及注意事项。通过科学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运用科学思维 萌发出科学问题,在利用团队的合作解决问题,提出结论。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 的去学习物理知识。3、案例分析案例1:心脏病人能否乘坐飞机外出旅行?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然后结合心
13、脏的受力动画分析原因。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案例2:观看“神舟六号”飞行过程,思考以下各阶段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还是 失重状态?火箭发射初期()绕地做圆周运动() 返回舱着地之前(降落伞已张开)()A、超重B 、失重该案例即有利于学生产生“乐学”的情感,又培养了同学们的爱国情结。4、拓展教材该模块分为三部分:多学一点,主要是为有能力的同学提高认知水平。STS栏目和信息浏览,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有趣、有用的资料,通过物理学史上的经 典事例等,反映了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的视野将更开阔,更 加热爱科学。九、家庭作业:请同学们根据课本拓展教材的知识, 以谈谈自己的" 太空实验设想" 为题材写一篇科技小论文。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十、板书设计:1. 超重 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 超重的运动学特征:物体的加速度向上,它包括可能的两种运动情况: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2. 失重 失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当物体对支持物(或对悬挂的拉力)等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木材加工及制品合作协议书
- 网络资源共享与服务协议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合作种植协议
- 养猪场买卖合同协议书
- 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合同
- 公文处理案例与解析试题及答案
- 收银员半年工作总结
- 渔区水产合作经营与利润分成协议
- 农田管理与农业科技合作协议
- 跨区域数据传输保密协议
- 机械制造工艺学 王先逵课后答案
- 西方思想经典-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天府国际生物城C7-1实验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招商计划书内容
- 2023年高考英语模拟卷(天津专用)(解析版)
- 地铁车站毕业设计
- 小学数学前置性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
- 轨道交通信号基础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同济大学
- 如何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培训课件
- JJG 1148-2022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试行)
- GB/T 16866-1997一般用途的加工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