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技术与应用_第1页
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技术与应用_第2页
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技术与应用_第3页
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技术与应用_第4页
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技术与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年教育部推荐项目公示材料(进步奖(含推广类、科普类)、进步奖-直报类)1、项目名称: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技术与应用2、推荐奖种:科学技术进步奖3、推荐单位(专家):东南大学4、项目简介数字时代,以参数化、定量化为代表的数字化设计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下国内外风景园林学研究的前沿与难点。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侧重于艺术性,建立在定性基础之上,科学性不足,设计过程不可控、设计结果具有或然性,难以满足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多目标诉求。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课题的资助下,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参数化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实践应用,项目研究成果属国内外同期领先水平,取得

2、了如下关键技术群和理论成果:创新点1:构建了基于耦合法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针对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重艺术,欠科学”的特点,开创性地提出风景园林场所特征与设计目标耦合的设计方法,重构了调查、分析、设计与反馈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首次利用三维模型、算法模型、数据库、层次分析等参数化、定量化的技术手段实现了风景规划设计的全过程数字化。创新点2:研究了风景园林场所定量化评价方法及适宜性分析技术针对风景园林设计场所信息数量大、类型复杂、关联紧密的特点,建立了风景园林场所定量化评价方法;突破传统叠图分析的技术局限,实现了风景园林环境因子的高精度量化采集,利用定量分析、数字模型与算法模型,开发了包

3、括生态敏感性分析与建设适宜性分析的场所适宜性分析技术模型。创新点3:建立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技术模型针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多要素、多目标的复杂系统特点,突破了传统设计方法的单向性局限,确立了参数化设计过程中各层级要素动态耦合的关键性控制指标,创建了交互式实时设计系统,研发了针对风景园林环境的参数化系统综合调控技术;建立了项目选址、道路选线、水景营建、竖向设计四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关键环节参数化技术模型。创新点4:建构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技术支撑平台针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建造环节分离导致的高成本、欠集约,打通了分析、设计、建造的数据接口,构建了场所分析数字平台、规划设计参数化平台、实时设计交

4、互式平台组成的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技术支撑平台,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供了先进实验技术平台。项目研究系统地建立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包括设计体系、评价模型、设计模型、技术平台等,研发了关键应用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丛书7部,发表论文百余篇(SCI收录29篇),获得国家、省部级设计奖十余次,项目组成员受邀在国内外重要会议作报告30余次。成果获中国工程院院士、学科最高级期刊主编、ESRI公司高级研究员等国内外知名专家高度评价与肯定,经专家鉴定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实现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术的重大突破,代表了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领域的

5、最高水平,推动了风景园林行业的科技进步,促成了本学科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创新;项目组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青奥工程等近百项重要工程,为绿色化、集约化、可持续的建设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取得了显著社会、环境、经济效益。5、主要完成单位及其创新推广贡献单位名称东南大学对本项目的贡献:本项目研究由东南大学独立完成。结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旅游局等多个课题,对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技术与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实现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术的重大突破,代表了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推动

6、了风景园林行业的科技进步,促成了本学科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创新,并在多项实际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在关键技术上,构建了基于耦合法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实现了风景规划设计的全过程数字化;研究了风景园林场所定量化评价方法及适宜性分析技术,突破了传统场所分析的技术局限;建立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技术模型,研发了针对风景园林环境的参数化系统综合调控技术,实现了参数化的动态实时设计;建构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技术支撑平台,打通了分析、设计、建造的数据接口,构建了实用性强、易操作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供了先进实验技术平台。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丛书7部,发表论文百余篇(SCI收录29篇

7、),获得国家、省部级设计奖十余次,项目组成员受邀在国内外重要会议作报告30余次。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青奥工程等近百项重要工程中,为绿色化、集约化、可持续的建设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取得了显著社会、环境、经济效益。6、推广应用情况项目组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我国风景园林领域近百项重要工程,涵盖了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青奥工程等,利用参数化技术方法解决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艺术性与科学性兼顾的关键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设计的可控性、科学性与合理性,明显减少了对环境的扰动,提高了建造的精准性,控制了建设成本,降低了后期管护费用,社会、环境、经

8、济效益显著。其中主要工程应用情况如下:世界文化遗产工程:“京杭运河(无锡段)两岸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方案及深化设计采购项目”;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工程:“滁州市丰乐亭公园设计”、“滁州市丰乐亭公园二期工程设计”、 “滁州琅琊山风景区丰乐亭景区详细规划”、“苏州石湖风景区规划及景观建筑设计研究”、 “常熟沙家浜东扩湿地公园设计”、“太湖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规划研究”等;国家级森林公园示范工程:“南京老山森林公园及餐饮中心设计”、“南京老山森林公园七佛寺景区基础设施设计”等;国家级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工程:“洛阳市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设计”、“太湖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评估研究”、“太湖15条主要入湖河

9、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评估”、“入湖河流及其河网区水环境问题诊断与综合治理方案”等;青奥工程:“南京新街口地段景观环境提升工程”、“南京河西新城南部新建天河路、渭河路、新梗街景观设计”等;集约型景观工程:“义乌市佛堂镇江北片区规划设计”、“扬中市滨江公园设计”、“湖南长沙顺天洋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淮安市景会禅寺一期工程”、“滁州市菱溪湖公园设计”、“沪宁高速环境后评价”、“淮安市里运河文化长廊概念规划”、“湘潭市河西滨江风光带景观设计”、“泰州市周山河景观工程设计”、“泰州市凤凰河引凤路段景观设计”等;南京市重点工程:“南京市牛首山北部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南京牛首山

10、风景区(北部景区)东片区道路与景观及建筑设计(一期)”、“南京地铁一号线高架站及景观环境设计”、“南京大石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南京中山风景名胜区樱花园设计” 、“南京河西生态路系统设计”等。7、曾获科技奖励情况无8、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知识产权类别知识产权具体名称授权或申请号权利人发明人发明专利授权雨水径流控制装置200810022408.3东南大学傅大放、李贺、沈刚、张雪、季晓亮发明专利授权一种有源降噪通风隔声推拉窗ZL201010197540.5东南大学闵鹤群等发明专利授权生态声屏障201010603699.2东南大学傅大放、周方、李雷申请专利授权一种去除公路径流中溶解态重金属的

11、吸附材料CN201210341957东南大学傅大放、左晓俊、王斌申请专利授权用于河床底泥生态系统恢复的固定化微生物包埋微球的制备方法201310264883.2东南大学傅大放、杨新德申请专利授权一种利用固定化微生物包埋微球修复河床底泥生态系统的方法201310508849.5东南大学傅大放、杨新德申请专利授权一种适用于农村雨污混合污水处理的生态滞留沟渠系统201310465490.8东南大学傅大放、龚文娟、查德、许妍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雨水径流控制装置200820040996.9东南大学傅大放、李贺、沈刚、张雪、季晓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生态声屏障201020678105.X东南大学傅大放、周方、李雷

12、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组合移动式墙面绿化模块ZL201320027480.1东南大学傅大放、胡磊、周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组合移动式屋顶绿化模块ZL201320027477.X东南大学傅大放、胡磊、周方9、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职称学校排名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成玉宁正高东南大学12015年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率先研发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耦合理论建构与关键技术研发,参数化风景园林适宜性分析技术、规划设计综合调控技术系统研发取得创新。傅大放正高东南大学21996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立足当代风景园林学与市政环境的

13、交叉点,坚持科学与艺术、景观与市政环境相结合,在规划设计综合调控技术的系统研发、协同创新与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突破。李 哲副高东南大学32015年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实际参与不同类型的风景园林参数化规划设计与相关技术研发;研究景园适宜性分析技术的机理,并建立参数化信息模型模拟生态演进与空间密度的量化关联。袁旸洋中级东南大学4在耦合原理的引导下对参数化的景园设计方法与机制展开研究,以及景观环境评价及生成策略的研究,探讨了相关的参数化设计算法与模型,构建了参数化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黄 娟副高东南大学52013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2年获国家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

14、015年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人工湿地对各类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和降解机理,并建立生态动力学模型模拟生态过程;研究低温环境下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抗逆机制及强化除污生态过程。陈 烨副高东南大学62015年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参数化风景园林建筑形态调控、城市生态水环境、参数化种植设计关键技术等方面做了长期的研究,推动了现代风景园林理论与技术的科学进步。闵鹤群副高东南大学72010年8月 “国际声学会议美国声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参会奖”(ICA-ASA Young Scientist Conference Attendance Grants)2007年5月 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声环境、景观学与数字参数化的交叉领域很好抓住了国际前沿的核心问题,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做出了国际一流的突出成果,推动了数字声景观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向国李 雱副高东南大学8在复杂风景园林地形的参数化建模技术、基于数字景观的文化景观保护研究、风景园林场地可持续设计关键技术的系统研发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徐 宁中级东南大学9运用在变量分析框架内的案例分析方法,形成城市景观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