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五言诗三首》备课笔记一、课文悟读《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_第1页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备课笔记一、课文悟读《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_第2页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备课笔记一、课文悟读《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_第3页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备课笔记一、课文悟读《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魏晋五言诗三首备课笔记一、课文悟读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 这首诗一开始就把情景设置在离散后,抒写了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女主人公绵长无助的思念之情。 全诗没有一字一句提到织女如何思念牛郎,但其思念之情已自见。唧唧的织机声, 在苦恋的心灵里一次又一次地回响;清清的银河水, 不但未能稀释刻骨的相思,反而使情倍增、 愁叠加。 一水之隔, 相视而不得语, 这种可望不可即难道不是比远而未见更为难受吗 ?越是强调相隔之近,就越能见出织女的哀怨之深。白马篇年少爱追梦。白马篇展示了诗人的军人梦。诗人生逢乱世,素有“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功立业之大志, 但却没有机会, 只好借诗表现他追求政治理想的执著和实现个人

2、抱负的愿望。诗中的少年,武艺高强娴熟,英勇无比;大敌当前无所畏惧,浑身是胆,冲锋陷阵;只要能保家卫国, 哪怕赴汤蹈火, 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 本诗塑造了一个为解救国难, 为消灭入侵之敌而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的英雄形象,让我们景仰之至,倍受鼓舞。归园田居长期以来, 历代文人多把陶渊明看成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浑身静穆的隐逸诗人。归园田居正是其仕宦情结与田园情结激烈碰撞而最后以田园情结获胜的精神产物。陶渊明曾受老庄、 玄学、佛学等思想的影响,而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与他“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的天性一拍即合,加上家境的衰败、社会的动荡、世风的陡变,使他产生了隐逸思想。他专注于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体

3、现其生活的快乐和心灵的安慰,体现其生命的变奏,人生的变调; 在田园生活中实现其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理想。二、亮点探究1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 ?叠词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诗作是让织女的深情通过她的活动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的想像表现出来。比如,织女整日忙碌在织机上却织不出布帛, 说明她被思念折磨而无心织布, 那么她又为什么要徒劳地上机呢 ?恐怕是为了转移注意排遣苦闷。隔河相望,河汉的清浅和并不宽阔强化着见面的渴望,当然也就增加了见不了面的无奈。同样,在见面的阻隔只有 “盈盈 ”一水时, “不得语 ”就差不多是不可

4、忍受了。叠词突出了该诗哀婉的情调,因而更具有表现力。2找出白马篇中的动词,仔细品味其艺术效果。探究学习:这首诗在突出少年英雄高大形象时,其使用的动词是耐人寻味的。如“破 ”“摧 ”“接 ”“散 ”就很形象生动,使人仿佛看到这位少年英雄在表演精彩的射技; “过 ”“若 ”则概括出少年英雄勇猛轻捷的形象; “登 ”“蹈 ”“凌 ”写出少年长驱直人, 锐不可挡, 压倒一切之势;“(不)顾 ”“赴 ”道出了少年英雄的思想境界。诗人就是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动词刻画了一个具有感召力,使人热血沸腾的爱国的少年英雄形象。3归园田居字面不见人的活动,可为什么人们并不觉得单调反而觉得很美很有生气呢?探究学习: 这首

5、诗字面确实没有写到人的活动,但它写出了人们生活的环境,可让读者想像得出那儿生活古朴、怡然自得的人们。因为诗人厌恶官场,早有归隐田园之意,一旦“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从 “尘网 ”中挣脱出来,如鸟归林,如鱼得水,轻松自在。诗人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寓于朴素宁静之景,情景交融, 在看似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中,给人以无限的美的享受。4归园田居和桃花源记都写了农村的生活场景,试比较二者的异同。探究学习: 相同点: 所写的农村生活场景都具有朴素、淡雅、宁静、闲适的特点。 不同点:桃花源记中的生活场景是作者虚拟出来的,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愿望,它是作

6、者理想中的农村生活;归园田居 是作者弃官归田摆脱尘网仕途之后真实的农村生活场景,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解脱、解放、轻松、愉快、怡然自得的闲适的心态,是对劳动的赞美,对田园生活的倾慕。5诗人既然 “少无适俗韵 ”,可为什么又会 “误落尘网中 ”而且 “一去三十年 ”,诗人走上仕宦道路真的是 “误落 ”的吗 ?探究学习: 陶渊明虽出生于没落土族,但处于封建时代,一般文人所追求的仕宦之途他也无法摆脱。 他早年就曾以济苍生的壮志进入仕途,并应征出任江州祭酒,先后担任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因此说他并非 “误落 ”。之所以说 “误落 ”,是对他无法适应官场生活,无法忍受仕途的污浊,无法施展他的政治理

7、想的一种反省。三、选题设计1陶渊明的田园情结与仕宦情结的矛盾统一研究。研究方法:(1) 溯源法:陶渊明实践了儒家 “穷则独善其身 ”的原则,也接受了道家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蔑视权贵的思想,所以他归隐,但虽过了20 年的隐居生活仍不能忘却尘世,根源何在?(2) 比较分析法:归园田居饮酒等田园诗与拟古读山海经等一些咏史诗进行比较阅读分析。(3) 文献法: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资料以开拓研究视野。参读书目:(1) 汉魏六朝诗译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2) 古诗三百首,新世纪出版社1996 年版。(3) 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年版。(4) 陶渊明集,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8、(5) 李华主编陶渊明诗文赏析集,巴蜀书社1988 年版。(6) 魏晋南北朝诗精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年版。2 “陶渊明正因为并非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鲁迅题未完第七),谈谈对陶渊明“静穆 ”的观点的认识。研究方法:(1) 比较分析法:比较陶渊明与屈原、阮藉、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作。(2) 文献法:广泛阅读上面这些诗人的诗作及后人诗评。参读书目:(1) 楚辞校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年版。(2) 古诗三百首,新世纪出版社1996 年版。(3) 李太白集杜少陵集详注陶渊明集。(4) 魏晋南北朝诗精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年版。3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审美特质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研究。研究方法:(1) 文献法。(2) 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