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复习题_第1页
税收筹划复习题_第2页
税收筹划复习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税收筹划复习题1. 运用税收优惠进行税收筹划的方式有哪些?答: 1退税:税务机关按规定对纳税人已纳税款进行退还。2)减免税: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税 收规定给予纳税人的减税、免税。3)3分劈技术:在合法与合理的情况下,把所得和财产在 一个或多个纳税人之间进行分劈而直接节税的税收筹划技术。4抵免技术:现多指从应纳税额中扣除税收抵免额。5税基扣除:在合法与合理的情况下,使扣除额增加而直 接节税,或调整各个计税期的扣除额而相对节税的税收筹划技 术。6税率差异:是指利用税率差异直接节税。7延期纳税:是指延缓一定时期后再缴纳税收。2. 根据不同标准,税收筹划可以分为哪些类型?答: 1按税

2、收筹划的主体分类:企业税收筹划与个人税收筹划2按税收筹划是否跨域国境:国内税收筹划与国际税收筹 划3按税收筹划是否针对特别税务事件分类:一般税收筹划 与特别税收筹划4按税收筹划效果分类:绝对收益税收筹划与相对收益税 收筹划5按税收筹划采用的技术方法分类:技术派税收筹划与实用派税收筹划6按税收筹划采用减轻纳税人税负的手段分类:政策派税 收筹划与漏洞派税收筹划7按税收筹划期限长短分类:短期税收筹划与长期税收筹划8按税收筹划内部人员还是外部人员承当分类:内部税收 筹划与外部税收筹划3. 什么是税收筹划,它具有什么特点? 答:税收筹划是指在法律规定或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 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

3、和安排,尽可能的实现税负最轻,税后 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税收筹划的特点:合法性,整体性,普遍性,时效性4. 税收筹划应遵循哪些原那么?答:守法性原那么 , 效益性原那么 , 时效性原那么 , 整体性原那么 , 稳健性原 那么5. 税收筹划与避税、偷逃税有什么区别? 答: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权益 最大化,在法律法规允许并鼓励的范围内,通过对融资、投资、 经营活动等的事先筹划和安排, 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最优化选择 的一系列行为。 税收筹划是企业合理合法的行为, 是国家法律所 鼓励的, 更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税收筹划的实质就 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实现节

4、税的目的。税收筹划与逃税有着本质的不同。 逃税是指纳税人通过采取 虚报、谎报、隐瞒、伪造等各种非法欺诈手段,到达不缴纳或少 缴纳税款目的的违法行为。 逃税是明显的违法行为, 因而不受法 律法规保护。避税是指纳税人通过精心安排,利用税法的缺陷、漏洞,利 用会计法规与税法的区别,来到达躲避或者减轻其税负的行为。 尽管对于避税的解释在国际上也没有统一的定论, 但是, 越来越 多的国家认为它是错用或者滥用税法的行为, 是有悖于税法立法 精神的,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否认。对于较为突出的避税行为, 有的国家通过制定法规或特别条款来加以反对, 我国也采取了这 种立场与做法。6. 简述税收筹划的效应作用 答:一

5、、税收筹划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二、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三、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四、税收筹划有利于贯彻国家宏观政策;五、税收筹划有利于完善税收政策法规;六、税收筹划有利于促进社会中介效劳的开展。7. 举例说明税负平衡点税收筹划方法的运用 答:举例:利用税负平衡法对混合销售进行税收筹划 设营业收入总额为 Y,增值率为V增值税税率为ti,营业税税率 为 t 2,那么:第一步,设置衡量税负平衡点的变量 V;第二步,设置两套纳税方案:应纳增值税二YX VXti,应纳营业税二Yxt 2,第三步,令两套纳税方案的税负相等,当两者税负相 等时:YX VX ti=YX t2第

6、四步,解出变量V,那么V=t2亍tl第五步,依据实际 V与V值的比拟,判定两种方案的优劣:当实际增长率大于 V 时,纳税人缴纳营业税比拟合算; 当实际增长率等于 V 时,纳税人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税负 完全一样;当实际增值率小于 V 时,纳税人缴纳增值税比拟合算。8.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工薪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相互转化进行税 收筹划 答:下面就通过实例来了解如何利用劳务报酬和工薪的相互转换 来进行税务筹划的。一将劳务报酬转化为工资、薪金所得。例:叶某 2000年 4月从单位获得工资类收入 400元。由于 单位工资太低,叶某同月为 A企业提供技术效劳,当月报酬为 2400元,叶某缴纳了 320 元的

7、个人所得税。同收入差不多的其 他人相比,叶某觉得自己缴税太多,询问有没有方法少缴一点 税?叶某遇到的问题很常见,进行筹划可以降低税负。如叶某情况,如果叶某与A企业没有固定的雇佣关系,那么按 照税法规定, 工资、 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应分开计算缴纳个 人所得税。叶某工资、薪金所得 400 元没有超过根本扣除限额 800元,不用纳税。劳务报酬所得 2400 元应纳税额为:2400 800X 20沧 320元。如果叶某与 A 企业有固定的雇佣关系,那么由 A 企业支付的 2400 元作为工资薪金收入应和单位支付的工资合并缴纳个人所 得税,应纳税额为:2400+400 800X 10 25= 175

8、元。可见,如果叶某与 A 企业建立有固定的雇佣关系, 那么其每月 可以节税145元,一年可以节税145X 12=1740元。这种节税方法原理在于应纳税所得额较少时, 工资、 薪金所 得适用的税率比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税率低, 因此可以在可能的 时候将劳务报酬所得转化为工资、 薪金所得。 关键在于取得的收 入必须属于工资、 薪金收入, 而划分的标准一般是个人和单位之 间是否有稳定的雇佣关系,是否签订有劳动合同。二将工资、薪金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 例:假定朱某是一高级工程师, 2000年 5 月获得某公司的 工资类收入 62500 元。如果朱某和该公司存在稳定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那么应按 工资、

9、薪金所得缴税,其应缴纳所得税额为:62500 800X 35 6375= 15220元。如果朱某和该公司不存在稳定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那么该项 所得应按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62500 x 1-20% X 30%- 2000=13000元。因此,如果朱某与该公司不存在稳定的雇佣关系, 那么他可以 节省税收 2220 元。三两项收入分别计算。在两项收入都较大的情况下, 将工资、 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 所得分开计算能节税。例:刘某 2000 年 7 月从公司获得工资、薪金收入共 40000 元。另外,该月刘某还获得某设计院的劳务报酬收入 40000 元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 不同

10、类型的所得应分类计算应纳 税额,因此计算如下:工资、薪金收入应纳税额为: 40000- 800X 25%- 1375 =8425元;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为:40000X 1 - 20% X 30%= 9600 元。刘某该月应纳税额为 18025 元。 如果刘某将劳务报酬所得转化为工资、 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 得税,那么其应纳税额为: 40000+40000- 800X 35%- 6375= 21345元。如果刘某将工资、 薪金所得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 得税,那么其应纳税额为: 40000+40000X 1 - 20%X 40%- 7000= 18600元 可见,分开缴税比转化后缴税少。计算,考虑何种方式有利于合法减轻税负。但应注意,收入性质 的转化必须是真实、合法的;同时,因为个人所得税一般是支付 单位代扣代缴,只有在两个以上单位取得收入情况下才自行申报 缴纳,因此要考虑是否有可自行选择的空间。9. 在增值税税率17%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 3%勺条件下,运用税 负平衡点分析增值税纳税人身份应该如何选择?答:设不含税销售额为S,不含税购进额为P,不含税销售额增值 率为 V 那么有 V= S-P一 SX 100%如果企业缴纳增值税,应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