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路桥方言的音韵特点_第1页
吴语路桥方言的音韵特点_第2页
吴语路桥方言的音韵特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台州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zhou University2011年 2 月第 33 卷 第 1 期Vol.33,No.1Feb. 2011吴语路桥方言的音韵特点林晓晓(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摘要: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角度分别详细描述了路桥方言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并指出与其他吴语在音韵特点上的异同。路桥方言最大的特点有二:与中古见、溪、群、晓四母对应的舌根音可与撮口呼及部 分齐齿呼韵母相拼;阴平和阳去、阳平和阴阳上声调型相同且调值相近。:路桥方言;音韵特点;异同号:H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 3708(2011)01 - 0047 -

2、04路桥地处浙江沿海中部,境域东濒东海,南接温岭,西邻黄岩,北连椒江,是台州市三个主城区之一。路桥方言的语音既有吴语的一般特点,也有的独特之处。本文将其与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音比较,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角度详细描述路桥方言的音韵特点, 并指出与其它吴语的异同。调)以及浊擦音(清音浊流)。中古帮系, 与路桥方言的声母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帮滂碰分别读为 p、p、p,明母根据声调的阴阳而分化为两组,一组是 m,一组带浊气流读 m 。非敷都读 f,奉母及微母的部分读 f,微母除 f 之外,还有三种读音,一是零声母,二是 m,三是有浊气流的 m 。除帮系外,其他各系的声母基本上与韵母的一、声母上

3、的特点洪细有关,偶尔也涉及到声调的阴阳。中古端系,端透定在路桥方言中分别读为 t、t、t 。泥(娘)母与洪细、阴阳都有关系,洪音、阴调的读 n,洪音、阳调的读 n ,细音阴调的读 ,细音、路桥方言的声母可以分析为如下 40 个:ppptmtt0mffttststtnkkktsnssllt阳调的则为。来母只与声调阴阳有关,阴调为 l,tht 阳调为 l。j与吴语其他方言一样,路桥方言的声母保留精组声母基本上都是根据韵母洪细分别读为ts 组和 t 组,其中,心母细音又根据音值特点再细“帮滂碰”、“端透定”、“见溪群”三分格局。中古的全清声母帮非敷端精心知庄生章书见晓影母,对应于路桥方言不送气的清塞

4、、塞擦音,擦音及零声母; 中古的次清声母滂透清彻初昌溪母对应于路桥声母的送气清塞、塞擦音;中古的全浊声母碰奉定从邪澄崇船禅群匣母对应于路桥方言的不送气浊塞、塞擦音及擦音,根据其音色特点,本文标音分,齐齿呼前的声母为 ,撮口呼 B 前的声母为。 关于路桥方言鼻音、边音的问题以及清音浊流的标音问题参见台州学院学报2010 年第 2 期的吴语路桥方言声母、声调的三套处理方案。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材料(台州地区志第1079 页;台州师专学报2001 年第 1 期李贞普通话习得中的台州方音辩正)中提到新桥方言(即笔者所的点)n、l 不分,但是就采用相对应的清音加浊流的方式。中古的次浊声笔者所的情况来看

5、(笔者的是老派口音),并无这种情况。 t 系声母在周边方言中基本上已归入到t 系声母中,但是在路桥方言中仍是可辨的,虽然只出现在 韵及以(音值,随文说明)为开头的韵母(本文称为撮口呼 B)前,并不与 y 及以 y 开头的母明微泥(娘)来日疑喻母在今路桥方言中读鼻音、边音(都分为“无浊流”与“有浊流”两类,即 m、n、 、 、l 配阴调,带浊流的 m 、n 、配阳、l韵母(本文称为撮口呼 A)对立,但是为直观起见,本文不归并。收稿日期:2010 11 10作者简介:林晓晓(1985),女,浙江台州人,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与方言。台州学院学报第 33 卷48知系声母(除日母外)都按开口呼合口呼、齐其

6、它文读音为 A 韵。假开三麻韵字中章组读 o 韵,齿呼、撮口呼 B 分别读为 ts 组、t 组、t组。日母按与太湖片吴语相同而有别于其他片吴语以 i韵为洪细分为s 、 、与、 、 两大类。主的情况。 倒是精组、 以母字在路桥方言中读 iA 韵。假合二麻韵字大部分读 uA(见系)。遇合一除了读与其他大部分吴语区相同的 u韵(帮组、见系)外,在端系中都读 u。遇合三鱼韵路桥方言的见系声母比较特别。见母、溪母基本上是按照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撮口呼 B 分别分为 k、t 、t 与 k、t 、t 三类。但是细音的一部分规律同洪音,见母除洪音外,y、i、y、y、y以庄组读u,其中锄、梳二字更常用白读音

7、。泥组、及 ie、i母的一部分(蟹开一哈台,咸开二洽、狎)也可以和 k 相拼。溪母除了洪音可以与 k声母相拼见组与其他吴语一样读 y。精组、庄组、日母字读 , 只与舌叶音相配,也有一些读 韵、ie 韵。虞母非组都读 u 韵。精组知组大部分读 韵,见系为 y 韵。蟹开一哈台泰见组都读 ie 韵,哈台韵端系、晓组、影组读 e,泰韵端系读 A,剩下的帮组、晓组、影组都是e 韵。蟹开二皆佳决除个别例外字外,都读 A 韵。蟹开三祭和蟹开四齐已合流,都读 i 韵,无一例外。蟹合一灰泰两韵,见系字都读 ue 韵,帮系和端系外,y、i、y、y以及 ie 母的一部分(蟹开一 哈台)也都可以与 k声母相拼。群母只

8、拼细音,下面又分三小类,除了与齐齿呼相拼的 t 母和与撮口呼 B 类相拼的 t 母外,撮口呼 A 类也可与 k 母相拼。晓母的表现与见母、溪母类似,也是基本按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撮口呼 B 分三类,y、io、y、y几个韵母也都可与 h 母相拼。见、溪、群、晓这四个古声母在路桥方言中的表现非常有特色, 舌根音可与撮口呼及部分齐齿呼相拼, 这可以说是路桥方言的标志性特征。 疑母按韵母洪细和声调阴阳有四种组合。匣母、影母、云母、以母在路桥方言中都为零声母,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些不同的表现。匣母、云母阳调下分洪细,洪音配路桥方言的 母,细音配 j 母,阴调为纯粹的零声母。以母只有细音,阴调读纯粹的零

9、声母,阳调读 j。匣、云、以三母已开始合流。影母除个别外都读零声母。都是读 e 韵。合口的蟹摄二等皆佳决三母都是读uA 韵。以上两类与吴语的多数地区表现相同。蟹合三祭母分三类,清母、以母读 e,心母、知组、章组读,云母读 ue。废母帮组读 i,与 f 声母相配。蟹合四齐母见系字主要读 ue,但也有读 y 的。大致来说, 止摄开口的支脂之微除了精组、知系读之外,其余的都读 i 韵, 与吴语多数地区的情况一致。 止摄合口的见系字都有 ue/y 两读, 文读为 ue,白读为 y。泥组、庄组读 e 韵, 精组、知组、庄组则读 韵,与舌叶音相配,非组的微母读i 韵。二、韵母上的特点效摄一二等读单元音,三

10、四等有 i 介音,读 i 。路桥方言的韵母有如下 47 个:流摄字除个别例外字之外没有单元音,开口一等侯韵与三等尤韵的帮组、庄组读 io, 尤韵其他韵字以及幽韵的见母、影母读 i u,幽韵的帮组读 i ,都有 i 介音。咸开一覃谈的端系、晓组、影组字以及咸开二的咸韵知组、庄组、衔韵庄组、匣母平声字表现都相 同,全部都读为韵。这几个韵的见组字(包括衔韵的匣母上声字)都读齐齿呼 i,与 k、k声母相配。咸开一合韵见系字、咸开二狎母晓组、影组字读 A 韵。合韵端系、 盍韵以及咸开二洽母庄组都读 韵。咸开二见组、晓组字、狎母字、咸开三叶业、咸开四帖韵全部都是读 i 。咸摄开口三四等除了促声韵表果开一歌

11、韵字在路桥方言中有两读,端系读u韵,见系读 o 韵。钱乃荣(1992,13) 认为中古歌韵字的历史音变应从 开始开口度逐渐减小,大致有两条路径:(1) >o;(2)。15-23 事实上,端系有几个字现在仍读 A 韵。果开三戈韵只有一个“茄”字,读 t iA,与其它吴语地区读音相似。果合一戈韵主要有两种读音。见系及帮组的大部分读 u 韵,帮组也有一部分是读 o 的。端系大部现一致之外, 舒声的表现也是相当一致,都是读ie。合口三等舒声读,促声读 A分读u,精组有个别字读 o 韵。果合三的戈韵只有。深开三侵韵读后鼻音 i,缉韵为 i 钱乃荣当代吴语研究没有提到这种情况。韵。一个“靴”字,该字

12、白读为 y 韵,文读音为。假开二麻韵字在路桥方言中分三类。o 韵大部分是白读音。文读音有两类,见系的文读为 iA 韵,第 1 期林晓晓:吴语路桥方言的音韵特点49山开一寒韵见系字读 ie,与多数地方都不相溧阳、金坛、丹阳、靖江、江阴、常州、金华、永康、杭同。山开二山韵及删韵的见系字都读 i韵。这三个韵的其它系字都读韵,还算比较常见。山开一曷韵有三种读法,端组、溪母读为 ,其中“癞”字舒化读 l A,见母读 i ,晓母读 A 。山开二的黠辖有州、绍兴、黄岩等地都是、A或,用后鼻韵尾;在太湖片上,如无锡、苏州、上海、吴江、湖州都为鼻化音 或,余姚、宁波为 。”本音系采自老派发音,因此 20 年的时

13、间可能并没有在这类音的变化两种读法,庄组为,其它为 A 。山开三仙韵字、上留下什么痕迹,路桥发音不与紧邻黄岩相同而元韵字,山开四先韵字表现一致,都读 ie 韵。山开三元韵“堰”字例外,促化为 i 韵。与它们相配的薛月屑,帮组都读 iA 韵,其它都读 i 韵。山合一与太湖片相同,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宕开一唐韵字为开口呼,相配的铎韵字为 o 。宕开三阳韵庄组、章组表现一致,为开口呼 ,也有部分例外字读 i 、y ;其余的都为齐齿呼 i 。与阳韵相配的药韵都已并入 i 韵。宕合一唐韵只有见系字,与大部分地区一样,都是合口呼。相配的铎韵字为 uo 韵。宕合桓韵帮组和端系都读,还有三种例外的读音、i、u。

14、见系读 ue。入声韵末也分两类,帮组读 A ,端系、见系老派口音为 u,实际音值接近于 u,年轻人则基本上都读为 uo 。山合二黠母读 uA ,辖母三阳药韵只有非组和见系字,非组字以及与之相读 u,实际音值接近于 u,这些韵的字在年轻配的药韵字(缚)与宕合一相同。路桥方言见系字比较存古,与多数吴语地区的情况都不一样。中老年人多数字仍读撮口呼,只有少数读合口。见组、人的口中也以 uo韵居多。山合二山韵及删韵见系字读 u。删韵的庄组字和山合三仙韵的端系、知系,在路桥方言中都读韵。山合三仙韵见系、元韵见系以及山合四先韵表现一致,都是读撮口呼晓组读撮口 y,与舌叶音相配,只有“逛”字读合口(其实该字以

15、前并不常用,有其他字表示这一意uy韵。山合三薛韵分三种情况,泥组“劣”文读 i思)。影组字多数已读合口呼 u,“往”字白读则还,白读,精组、章组读 u(实际音值接近于 u ),年读撮口呼, 口。而有普通话背景的人见组字一律读合轻人基本读 uo ,影组字则读 yo 韵。元韵非组读。月韵分两种情况,非组读 A ,见系和山合四屑韵江开二江觉的知组、庄组字比较特殊。舒声读为 y ,入声读为 yo ,它们与舌叶音相配,介音 y 的一样,都读 y,其实际音值更接近于 y,而现在的年轻人更倾向于读 yo 。臻开一在其他大部分吴语地区都读开口呼, 路桥方言该韵见系字(痕)也读开口呼 ,但是端组的“吞”与见系字

16、不同,读 u 。臻开三真(臻)殷读 i 。促声的质(栉)韵帮组读 iA ,其他组以及迄韵的“乞”都读 i 韵。“讫”已经舒化为 i。臻合一魂韵的帮组字与大多数吴语地区一样,读 韵,相配的入声韵为 A 。魂韵端系字与吴语区多数地方不同,读 u ,相配的没韵字为 u (实际音值接近于实际音值相当于。这与常州、杭州、永康等地的情况比较一致。江韵帮组、见组基本上读 , 也有读、i 的例外情况。促声觉韵帮组、见系字主要读o ,也有读 uo 的,“饺”字舒化读 i 韵。曾开一登帮组读 o ,其他读 。德韵有三种读法,帮系读 o ,端系、见组读 ,晓组则读 A 。曾开三蒸韵只有 i 一种读法,职韵庄组读 ,

17、帮组读iA ,年轻人倾向于读与其他组相同的 i 韵。曾摄合口字比较少, 登韵晓组读 o , 德韵读都是 u 介音,见组读 uo ,晓组读 uA 。曾合三职韵只有一个字“域”,该字多数地方都读撮口呼,但是路桥方言却是读合口, 与“ 或惑” 同音, 可能是旧时方言中“见字读半边”所遗留的音,年轻人则受普通话影响读成撮口了。梗开二庚韵都读 。耕韵帮组、庄组、见组以及匣),这倒是与其他地方相同的,只是大多数年轻u人都读 yo 韵了。 见系字的舒促声也比较特别,分别为 o /uo 。臻合三谆母泥组和精组、知系一样, 都读为 u 韵。值得一提的是,路桥方言的精组、知系字与其他大部分读 ts 组声母的地方读

18、开口呼的情况不一致。谆文的见系字都是读 y ,相配的入声韵为 y (实际音值相当于 y ),多数年轻人已读母上声都读,知组、匣母平声以及影组字则读 i 韵。为 yo 。术韵还有两种情况,泥组读 i韵,庄组、章陌麦表现相同,帮组、晓组、影组都读 A ,知组、庄组、见组读。梗摄开口三四等韵大致上都已并入曾开三。组读u (u )韵,年轻人已读uo相配的入声为 A 。韵。文韵非组读,宕摄字舒声在路桥方言中都读鼻化韵, 钱乃荣在当代吴语研究117 中说到“宕摄韵在宜兴、舒声都读 i韵,也基本上没有例外。入声韵帮组字都读 iA 韵,其它都是读 i韵。耕韵读 o,麦韵台州学院学报第 33 卷50读 uA 。

19、梗合二庚韵见组字读 u ,晓组字(横)读 u , 但是在作地名时多数读作 u ,如横街,箬横等。相配的陌韵读为 uo 韵。 梗合三庚昔韵是撮口呼,与其他大多数地方有所不同。梗合三清、梗合四青为齐齿呼。通摄字的韵腹都为 o,与吴语多数地方的情况相同。在合口一等韵中,东冬不分,都读 o ,屋韵的帮组、端系以及沃韵都读 o ,屋韵见系为 uo 。通摄合口三等东钟两韵的非组、泥组、精组、庄组字都读 o 韵,只是钟韵邪母少数字读 yo 韵。知系、见系字都读 yo , 与舌叶音相配,y 的实际音值为 。屋、烛韵的非组、泥组字读 o ,精组、知系、见系字声不归去, 次浊上声并入阴上。阴调与清声母相配,阳调与

20、浊声母相配。阴调稍高,阳调稍低。但是路桥方言的声调也有其特殊之处,阴平和阳去、阳平阳上和阴上调型相同,音值相近。我们对路桥方言的声调系统有两种处理方 法。甲种方案根据实际调值区分阴上与阳平阳上、阴平与阳去。这样路桥方言就有七个调值。但在名称上,依旧各立阳平和阳上。这一方案可用在为词汇标音等方面。乙方案按照当地人的语感,忽略阴平和阳去、阴上与阳平阳上之间的细微差异,即阴平与阳去 同,阳平与上声合流。这样就只有五个调值。如果硬要归并调类,只能认为原阳平、上声为一类,我们可以称它们为上声,原阴平只能称为平声,原阳去并入平声,这样去声也只有原阴去了,称为去 声。但是这样的情况在吴语区甚至在其他方言区

21、中也不常见,如归并,牵扯的面就太广,其来源就变得错综复杂。综合考虑,我们总体上依旧不考虑归并调类,只是阴上和阳上可以合称上声。在说明连读变调时,使用乙方案可以将规律表达得更为简明。都读 yo ,与吴语多数地区见系读 io 或 yo、其他系都为 o的情况有异。三、路桥方言的声调特点路桥方言的声调包括单字调、连读变调、小称变调,这里说的是单字调。如下:调类 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阳去 阴入 阳入调值33314231552252跟其他吴语地区一样,路桥方言的声调系统 依然保留着平上去入的格局,且各分阴阳。全浊上参考文献:1钱乃荣当代吴语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1992The Phonological Features of Luqiao Wu DialectLin Xiaoxiao(School of Liberal Arts, Fuji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