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实验题(含答案)_第1页
浮力实验题(含答案)_第2页
浮力实验题(含答案)_第3页
浮力实验题(含答案)_第4页
浮力实验题(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图17浮力实验,探究专题1、图17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选用的操作是,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2)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序号)。(3)由操作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N2、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人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M12<3*5«7A(cm)02468126,75%2s5.75254CS%254.对(

2、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N(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3)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4)图乙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5)圆柱体的密度为3、(1)小明和小红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做了如下(图)测量:写出以上探究中,不重复操作的合理顺序(只填代号),四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Fz、F3、F,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F浮=_G推。(2)小明和小红将不同的实心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并松手后,发现有的物块上升至液面,有的物块下降至容器底部。为了研究实心物块的质量

3、和体积对此现象的影响,他们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表一、表二是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表一:液体甲(质量为8.0kg,体积为8.0XlO-3m3)实验序号物块质量(X10-3kg)体积(x10-6m)现象1A7.530上升至液向2B25.242上升至液向3C24.327上升至液向4D21.612下降至底部5E91.834下降至底部表二:液体乙(质量为6.4kg,体积为8.0XlO-3m3)实验序号物块质量(X10-3kg)体积(x10-6m)现象6A7.530上升至液向7B25.242上升至液向8C24.327下降至底部9D21.612下降至底部10E91.834下降至

4、底部小明分析以上的数据及现象,发现物块C漂浮在液体甲中所受的浮力是N,物块C浸没在液体乙中所受的浮力是N;(g取10N/kg)他们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现象,归纳得出结论:当物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时,液体中的物块就;当物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时,液体中的物块就O(均选填:“大于”、“小于”、“等于"、“上升”或“下降”)4、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2)分析图,说明

5、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N.(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一小团橡皮泥、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橡皮泥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橡皮泥团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橡皮泥团捏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a)小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由于第一次橡皮泥团受到的浮力第二次呈“碗状”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时受到的浮力(选错误原因(b)同组的小红不同意小明得出的结论,她指出小明的实验有一处错误,所以才会得出错误结论的结论,是:他只关注了橡皮泥形状的改变,没有控制物体都要。ABC0E针

6、对5、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个问题时,某学生做了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某一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探究的结果。探究的因素是:。(2) 选用的图是:(填图中的序号)。(3) 探究的结果是:。6、小明和小红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所处深度是否有关”:(1) .如图,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为N;(都选填“变小”、(2) .小明让金属块从图到位置,观察到测力计示数,说明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变大”),他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她得出:浮力大(3) .小红让金属块从图到位置,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金属块所受浮力都为N

7、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4) .从这两个同学的不同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7、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乙.把合盅装漫漫在装毫水的ifi才杆中/恻出合金糜所受的殍力.曲票者决算开的水.西.茜出橘耨掉邛的寸的光的力.丁.州出交%所受的宣力.(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2)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3)图乙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所受的浮力“变小”)。(填“变大”、“不变”或(4)合金块的密度是8、如下图所示是某小组研究浮力问题的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F面

8、的问题。(9分)(1)AB两图中,B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了物体A、B两图中测力计示数之差等(2)比较B、C两图能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有关;(3)比较C、D两图能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有关;(4)比较DE两图能够说明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无关。(5)另一小组想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请你写出需要增加的器材和简要的实验步骤:增加的器材是,简要的步骤是:9、小聪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从图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有关.(2)图44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无关.(3)图中物体受到的

9、浮力大小为N*(4)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呢?请你在小聪同学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叙述你的做法.做法:10、小明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做了如下实验。他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如图16甲所示,利用量筒测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如图16乙所示。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N,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为cm3,金属块排开的水重为N,从这个实验可知,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金属块排开水受到的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分)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时,小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1、在探究“浸在液体中(1)物块浸没假)中时所受到的浮力F浮=图1

10、6(2)溢水杯的水没装满,导致本实验测量的F浮G排.(选填:“>”或)(3)若溢水杯装满水,已知水密度=1.0X103kg/m3,则戊图与甲图测力计的读数差应该;石块的体积应该是A甲皿出空箱所受的重力乙涮出实心物块所受的重力丙磕水杯装适量的水丁把物块浸没在溢水杯中涮出浮力同时收集排开的水戊硼出桶和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12、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1)上述四种情况,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有关。(3)做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

11、深度无关(g=9.8N/kg)13、25.把从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相应的物理量.0.%物重(N)物体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N)物体受到的浮力(N)物体排开水的体积(m3)物体排开的水重(N)14、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填序号)<D®<31®酸(2)若选用的操作是,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3)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填序号)。15、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一组同学

12、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如下猜想:A.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深度有关;B.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C.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量程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一个大水槽里盛有足够深的水,体积相同的若干钩码.该组同学所做的实验过程如图18所示.。一45Nf4N图18(1)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2)比较,可知猜想A是错误的;(3)比较b、c、d,可知猜想是正确的;(4)完成该实验后,该组同学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实验来证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请你根据

13、现有器材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16、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选用的操作是,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2)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填序号)。(3)由操作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No(4)由操作可知,物体的体积大小为cm3。3N水N17、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大小的实验”,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到第六次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到水中。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9分)次

14、数12345678h(cm)02468101214F(N)6.756.255.755.254.754.254.254.25(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N;(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3)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8列数据,说明.(4)图中能够正确反映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是:()18、小颖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每小格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密度大于水的塑料块、烧杯、小桶等器材进行实验,a、b、c、d是四个步骤的示意图,其中d测量空桶受到的,此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由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求出塑料

15、块受到的浮力为N;被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为N;如果关系式成立,就可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请你举出生产或生活中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例。19、通过实验认识了浮力后,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首先,他们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猜想,在老师的帮助下将同学们的猜想归纳如下:猜想l: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A、B、C并测出了它(1)小军所在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1和猜想2,选用了体积相同、质量

16、不同的三个圆柱形物体们的重分别为4N、4.5N和5N,然后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比较图中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o比较图中序号为、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同一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2)猜想3是小民所在组的同学提出的,请你举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支持他们的猜想。(3)小民所在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3,选用了与小军所在组相同的圆柱形物体A,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物体A:底面积20cm2、高5cm的圆柱体,液体:酒精实验序号123415|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h/cm1357M快到的浮力F浮/N10.2|0.5

17、|0.8|0.810.8|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o之后,他们在与其他组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进行着探究,20、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人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1234567h/cm024681012F/N6.756.255.755.254.754.254.25(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N.(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3)分析表中第

18、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5)kg/m2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C: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D:可能与物体浸在中液体的体积有关;E: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14所示的实验。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1)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是正确的;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选填"A、B、C、DE”)。(2)分析比较实验与,可

19、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选填"A、B、C、DE”)(3)分析比较实验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0022、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请你根据下图实验操作,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探究的因素是:。(1分)选用的图是:(填图中的序号)(1分)探究的2果是:。(2分)上述所设计的方案,采用的方法是()(1分)A.控制变量法B.转换法C.模型法D.等效法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

20、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分)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的改变,忽视6水II丁".;=三ITI_WTFT-:-:了对浮力大小的影响。(2分)23、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N;如果直接将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将(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分析图中乙、丙实验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有关。乙24、小明帮爷爷浇菜园。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

21、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1)分析上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p水=1.0x103kg/m3,取g=10N/kg)分析图象可知:曲线(选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N,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kg/m3。(3)爷爷鼓励小明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

22、的密度有关”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请你帮小明选择合适的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步骤:25、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18,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1)分析、,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2)分析,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kg/m26、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研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1)分析图B、C、

23、D,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2)分析图,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N_(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一小团橡皮泥、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橡皮泥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橡皮泥团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橡皮泥团捏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a)小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由于第一次橡皮泥团受到的浮力次呈“碗状”时受到的浮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二(b)同组的小红不同意小明得出的结论,她指出小明的实验有一处错误,所以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错误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橡皮

24、泥形状的改变,没有控制物体都要O27、小星和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们探究活动的过程如下:算簧制力计里佚丝石块(约100g)引线块(内地I昧码装有水的饶彝(1)探究蜡块的上浮条件测量蜡块的重力.小星设计的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蜡块的重力.小华设计的方案: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求出重力你支持(小星/小华)的方案,理由是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小星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入水中浮在水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为上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上浮的条件。(2)探究石块下沉的条件测量石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用阿基米德原理求

25、出浮力.你认测量石块受到的浮力.小星利用量筒测出石块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测出了石块受到的浮力,其方法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小华依据另一种原理,采用不同的方法也通过比较石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下沉的条件.28、如图所示是“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乙F1实验中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图甲和图乙中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相等,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拉力大小的关系是:<F2,F2>F3=F4.则:(1)由图甲和图乙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由图乙和图丙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由图丙和图丁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9、(4分)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

26、中:(1)如图所示,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水桶中装多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罐所受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依据这个小实验,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你做出的猜想是。(2)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o(3)下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BCDE(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选填代号即可)。30、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实验进行了如图11所示的步骤第一

27、步测小石块重c13Z1F三-一rrnrTnTpmr第二步测第三步将小盆第四步将小石块放入小小桶重置于盛满水的盆中"杯中S1T第五步厕桶和水重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石块重为N;(2)排开的水重为N;(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为可信,将石块换成钩码等其它物体再进行几次实验,其主要目的是(填序号);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B、多次测量找规律,排除偶然性C、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4)实验是通过比较物体的重力与的重力,得出结论。31、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班级的“物理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如图16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

28、积大小、浸入深度或液体密度等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1 .你要探究的是:o2.所选用的图是:(填图中的序号)3 .探究的结果是:o4.32、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水桶中装多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罐所受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依据这个小实验,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你做出的猜想是。(2)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o(3)下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

29、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选填代号即可)。33、小军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秤、塑料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如图a、b、c是其中的三个步骤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图d,才能完成探究任务,则d是测量的。设四个图中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i、F2、F3、F4o由四个图中两个图的弹簧秤的读数可以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如果关系式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34、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实验探究如图12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图中,B中的

30、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了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了的作用,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差等于物体受到的(2) B、C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了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有关。(3) C、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有关。(4) 和可说明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_VTrTT图1235、小明和小红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所处深度是否有关”:(1)如图,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为(2)大”)小明让金属块从图到位置,观察到测力计示数,他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说

31、明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都选填“变小”、“变(3)小红让金属块从图到位置,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金属块所受浮力都为N,她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4)从这两个同学的不同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6、某同学用如图13所示的装置,研究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弹簧测力计吊着物块在空气中称时,读数为3N;当把物块浸没在煤油中称时,读数为2.5N,此时物块受煤油的浮力为N。当把物块浸没在水中称时,读数为2.5N(大于/小于/等于)c此可得出结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有关。®®©图13所示,某同学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37、在“验证阿基

32、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实验操作如处的内容。实赛名称:照证阿基米德原理实喻目的:用实验来耕究,浸没在液体中眄物体嗫到的浮力与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量筒,金属块T细线T水.实验步喘,L魂I量并犯下金属块受到的重力6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圮下水面的示嫩后.3将金属块完全侵没在量筒眄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思考并回答:量筒液面的两次承敝差(%一,I)表明(8).汽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从位置34的过程中,块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8、某教师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演示实验.

33、(1)在弹簧下端挂上小筒和金属块,记下弹簧伸长后指针位置O,如图甲所示.(2)溢水杯中装满水,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溢水杯的水中,用烧杯收集排开的水,弹簧缩短,如图乙所示.(3)把烧杯中的水全倒入小筒中,弹簧指针又恢复到原来位置O,如图丙所示.乙图的弹簧比甲图的弹簧缩短了,说明金属块受到的作用;丙图弹簧指针又恢复到位置O说明一39、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2)通过这一实验验证了浸没前浮力的大小与有关,浸没后,与无关40、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N;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

34、入水中,该物体将(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从图乙、丙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有关。参考答案一、实验,探究题1、(1)液体的密度(或p液)(2)(或)(3) 12、 (1)6.75N、1.5N(2)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3)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4) B(5) 2.5X103Kg/m33、 (1)DACBF1-F3=F2-F4(2)0.243;0.216;小于,上升;大于,下降(或答:大于,下降;小于,上升)4、(1)排开液体的体积(2)DE(3)2.4(4)小于浸没5、(1)浮力与被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2)甲、乙、丙(3)同种液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

35、所受的浮力越大(4)物体浸没前,受到的浮力与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有关;物体浸没后前,受到的浮力与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无关7、(1)丁甲乙丙(或甲丁乙丙)(2)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3)不变(4)4xI03kg/m3(4g/cm3)【解析】考查点: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分析:(1)为了探究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我们首先要测量出物体及空桶的重力,再利用称重法测量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力,最后测量出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故正确顺序为丁甲乙丙(或甲丁乙丙);(2)根据实验可以得到结论(即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3)浸没在水

36、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而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所处深度无关,所以合金块所受的浮力不变;(4)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m=G/g=2.0N/10N/kg=0.2kg,体积为V=V排=F浮/p水g=(G-F拉)/p水g=(2.0N-1.5N)/(1.0x103kg/m3x10N/kg)=5X10-5m,故合金块密度为p=m/V=0.2kg/5x10-5m=4X103kg/m3。8、受到向上的浮力物体受到的浮力;(2)排开液体的体积;(3)液体的密度;(4)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5)溢水杯小烧杯简要步骤:1 .将溢水杯到满水,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和小

37、烧杯的重力G;2 .然后将物体完全浸没在溢水杯中,将溢出的水全部接入小烧杯中,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测出小烧杯和水的总的重力G;3 .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F,和溢出的水的重力G7k=G-G0;4 .比较F浮和G水,得出相应的结论。9、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没的深度1N将物体浸没在酒精、盐水中,观察测力计的示数与33比较.10、0.2200.2等于11、(1)0.4;(2)>(3)0.4(1分)4X10-5(1分)12、(1)甲(2)液体种类(液体密度)(3)乙、丙13、25.1.960.980.981X10-40.9814、(1)(2)液体密度(3)(或)答两个也可,如评分

38、:每问2分15、(1)0.2(2)d(3)B(4)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3分)把三个钩码挂在一起,然后挂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它们的总重为G,记录在表格中.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三个钩码,使最下方的钩码浸没在水槽里的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记录在表格中.依次增加钩码浸没在水中的个数,仿照步骤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直至三个钩码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每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二G-f计算出各次钩码所受的浮力,记录在表格中.16、(1)液体密度(2)(3)1(4)10017、(1)6.75N;1.5N(2)物体浸没前,随着物体没入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增大。(3)物体完全

39、没入水中后,随着物体没入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4)B18、重力adbc(<dabc)0.50.5F浮=G排轮船(或盐水选种等合理的答案均得分)19、(1)物体的质量无关。a、d、e。(2)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时,感觉身体越来越轻。(3)浸没前,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浸没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20、(1)6.75N(1分);1.5N(1分)(2)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1分)(3)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1分)(4) B(1分)21、(每小题2分共10分)(1) D、AB(3)或(4)控制变量法22、(1)第一种: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第二种: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