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工程石臼湖特大桥跨湖段(DK30+471.86-43+301.52)监测方案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工程监测中央二.一四年三月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工程石臼湖特大桥跨湖段(DK30+471.86-43+301.52)测方案复核:审定: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工程监测中央二.一四年三月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T.程石臼湖特大桥跨湖段DK30+471.8613+301.52监测方案专家评审意见2OM年3月7U卜午,南京市交通运输局轨道工程建设指挥部邀请5位专家名单附后在南京组织召开了“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程石臼湖特大桥跨湖段DK30+47L8
2、6W3+301.52监测方案以卜简称“力案C家评审会.参加会议的单位还有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1、7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I:程笫二方监测中央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会议听取监测中央的监测方案汇报,经质询和讨论,认为方案合理可行.具体意见如下:1、监测基准网根据一等水准作业,并对.作展点的稳定性进行判断.2、补充节跨墩柱沉降监测方法.3、墩柱沉降初始值采集需在夜间或上、卜.午进行.4、桥梁挠咬监测根据.等水准路线测量,获取梁顶部绝对高程,以便叮墩柱沉降量相互验证.5、监测变形员限值以设订单位提供的数据为准.专家意见回复1、监测基准网根据一等水准作业,并时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进行判断.回复:根
3、据专家意见,监测基准网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标准?(GB50308-2021)I等垂直位移监测限制网的要求进行观测,方案中增加了对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判断方法.2、补充主跨墩柱沉降监测方法.回复:在方案中增加了主跨墩柱沉降监测方法.在主跨对应的两个桥墩位置布设两个工作基点,全站仪架设在桥墩和工作基点之间,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可以得到监测点的高程.3、墩柱沉降初始值采集需在夜间或上、下午进行.回复:方案中增加了对初始值采集的要求.4、桥梁挠度监测根据二等水准路线测量,获取梁顶部绝对高程,以便与墩柱沉降量相互验证.回复:对梁体挠度监测从基准点出发,获取监测点的绝对高程.5、监测变形量限值以设计单位提供
4、的数据为准.回复:已与设计单位沟通,方案中监测变形量限值为设计单位提供数据.专家组组长意见:专家组组长(签名):目录1工程概况11匚程概述11.2工程范用3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32地形、地貌32.2 岩土层分布特征32.3 水文地质条件43监测依据与原那么53监测依据53.2监测原那么64监测目的65监测内容及田点难点75.1 监测内容75.2 监测重点与难点76监测方法及测点布设96墩柱沉降监测95.3 梁体挠度监测156.3梁体应力监测177监测周期与频率198监测限制指标208限制指标确实定原那么208.2 限制标准209监测人员及仪器219.1 监测人员219.2 监测仪器2210
5、J贵曷及平安保证举措2410质量保证体系2410.2 质量保证举措2510.3 监测进度保证举措2610.4 平安生产治理举措2611监测信息反响机制2611成果反响目的2611.2 监控成果反响工作流程2611.3 监控信息的内容2711.4 监测工作成果报告的内容及格式2712监测预警机制2913监测应急预案3013.1 恶劣气候条件下增强监测及信息反响预案3013.2 异常情况卜的增强监测及信息反响预案3013.3 监测点保护举措方案3114附表311工程概况1.1工程概述本监测方案范围为:宁高城际轨道二期工程石臼湖特大桥跨湖段,里程桩号为DK30+471.8643十301.52,对应于
6、轨道交通二期工程之石臼湖特大桥的墩台号为99#墩518#墩.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北起禄口新城南站,经江宁区、涕水区,至高淳区.线路全长约52.39km,其中地下线3.73km、地面线4.67km、高架线43.98km.全线新设铜山站、石湫站、明觉站、高淳北站、高淳站等5个车站,其中铜山站为地下一层、地面厅车站,其余为高架站.最大站间距18.29km明觉高淳北,最小站间距6.24km高淳北高淳,平均站间距10.35km.工程分多个标段依次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工程石臼湖特大桥跨湖段,与南京至高淳新通道石臼湖特大桥共建,石臼湖区内桥梁共三幅,中间嗝为轨道交通桥梁,左右两幅为公路桥梁.图1-2石臼
7、湖特大桥施工现场图轨道交通石臼湖特大桥跨湖段采用桥梁方式跨越石臼湖区,本次监测范围为其中的跨湖段,对应里程桩号DK30十471.8643十301.52,对应的墩台号为99#墩518#墩以下简称“本监测范围.本监测范围总长约12.829km,中央桩号为DK37+202.420,根据桥型布置由北向南可分为:跨石臼湖北大堤段、石臼湖北段引桥、跨石臼湖航道主桥、石臼湖南段引桥、跨石臼湖南大堤段.本监测范围内桥梁,桥梁均采用钻孔灌注桩根底、墩台式下部结构.上部结构中,跨石臼湖航道主桥为75十130+75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采用挂篮施工工艺;跨石臼湖北大堤段为30+50+30m支架现浇连续箱梁;
8、跨石臼湖南大堤段为40十60+40m支架现浇连续箱梁:其余的南引桥、北引桥上部结构均为30m预制组合箱梁,南、北引桥共411跨,其中北引桥216跨,南引桥195跨.石臼湖特大桥施工现场状况如图1-2所示.1-2工程范石臼湖特大桥跨北大堤、南大堤联及跨航道主桥为现浇连续梁,其余区段为预制梁桥,其结构形式如下表所示.表1-1石臼湖特大桥跨湖段桥梁结构形式编号里程上部结构形式备注1DK30+471.86-30+581.863O+5O+3Om现浇连续梁跨北大堤段99#-102#2DK30+611.86-30+821.868-30ni简支梁跨湖段北段102110#墩3DK30+851.86-31+571
9、.8624-30m简支梁跨湖段北段110#135#墩4DK31+601.8634+092.426-3Om+28-3O.O2m+48-30m简支梁跨湖段135#-218#墩5DK34+122.42-37+032.4298-30m简支梁跨湖段218H7#墩6DK37-4)62.42-37+343.4275+130+75m连续梁跨石臼湖航道段主桥317/321#墩7DK37+373.42-40+221.74129-30m简支梁跨湖段321芯451#域8DK40+251.74-41+272.0817-30.02m+16-30111简支梁跨湖段451W85#®9DK42+292.08-43+1
10、32.0828-30m跨湖段南段485#-514#墩10DK43+162.0843+301.5239.72+6升39.72m现浇连续梁跨南大堤段514518#墩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本监测范围内,除跨南、北岸湖堤段外,全部位于石臼湖中.跨湖堤段为滨湖平原及浅滩地形,整体地势较为平坦.2.2 岩土层分布特征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跨湖段岩土层分布如下:-2.素填土:黄灰色、灰色,很湿,松散.主要成分为黏性土,含植物根系.该层土厚度0.501.60m、平均0.86m0土层工程地质性能极差.-5-淤泥:灰色,流塑.含少量贝壳碎屑,具腐臭味.土层具高压缩性、工程地质性能极差.地基根
11、本承载力.o=4OkPa,土石等级为H级.-2b4-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黏土:灰色,流塑.含腐植物,具腐臭味.大多数孔有揭露,局部地段缺失.土层具高压缩性、土层工程地质性能极差.地基根本承载力.0=70kPa,土石等级为U级.-3b2-粉质黏土、粘土:灰色,可塑硬塑.土质较均匀.土层具中压缩性、工程地质性能一般.地基根本承载力.0=150kPa,土石等级为II级.-lb2-黏土、粉质黏土:灰黄色,可塑硬塑.土层具中压缩性、工程地质性能较好.地基根本承载力.o=2OOkPa,土石等级为皿级.2b3-粉质黏土:灰色,可塑.土层具中压缩性、工程地质性能一般.地基基本承载力.o=15OkPa,土石等
12、级为II级.-4d2-粉砂、细砂:灰黄色,饱和,中密.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见云母碎片,颗粒级配一般.间断分布,大多地段缺失.工程地质性能一般.地基基本承载力.o=15OkPa,土石等级为n级.-4el-粗砂混卵砾石、粉质粘土混卵砾石:杂色,饱和,中密密实,碎卵石呈不规那么形状,直径2-6cm,局部为粉质黏土混碎石.土层工程地质性能一般.地基根本承载力.o=43OkPa,土石等级为UI级.K2P-2a-强风化砂质泥岩:棕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遇水软化,锤击易碎.岩层工程地质性能好.地基根本承载力.o=3OOkPa,土石等级为IV级.K2p-3a-中风化砂质泥岩:棕色、局部灰白色,泥质结构
13、,层状构造.岩芯呈短柱状柱状.岩层工程地质性能好.地基根本承载力.o=36OkPa,土石等级为IV级.K2P-3c-中风化钙质砂岩:灰白色,砂质结构,岩芯完整,呈长柱状,锤击不易碎.仅局部地段有揭露.岩层工程地质性能好.地基根本承载力.o=52OkPa,±石等级为IV级.2.3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本匚程段跨石臼湖,地表水主要是湖水,水位随季节变化,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2)地下水(1)地下水类型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场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岩基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为场区内主要地下水类型,根据其埋藏条件和水力性质,乂分为孔隙潜水及微承压水.场区基岩裂隙水为碎屑岩类裂隙水,
14、层顶埋深6.4029.30m,厚度大,本次未揭穿.(2)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孔隙潜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入渗、灌溉水回渗,地下水径流比拟滞缓,排泄方式以自然蒸发、向长江等地表水体排泄以及少量的人工开采为主.微承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上部孔隙潜水下渗,排泄方式以径流及人工开采为主.碎屑岩类裂隙水主要接受上部孔隙潜水或微承压水的入渗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径流.(3)地表水、地下水腐蚀性评价本段桥梁为跨石臼湖特大桥,大局部桥桩均处于石臼湖湖水中.桥梁结构均处于长期湿润环境条件,桩根底位于常水位一下,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TB10005-2021)判别,本段桥地表水碳化环境作
15、用等级为T3,地下水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lo地下水无氟盐侵蚀性和化学侵蚀性.3监测依据与原那么3.1监测依据(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标准?(GB12897-006)(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标准?(GB50308-2021)(3)?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匚程勘察标准?(GB50307-2021)(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99-1999)(2003版)(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标准?(JTG/TF50-20U)(6)?建筑地基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502022002)7?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07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平安质量治理暂行方法?建质20215号9?
16、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监测治理方法?10施工图设计文件、地方现行的标准、标准和规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3.2监测原那么1连续性原那么监测工程应与设计要求有机的结合,保持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制定监测数据检核、验收制度;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工况制定监测方案,保证数据的连续性.2可靠性原那么采用新技术、新方法采集监测数据和分析、处理监测成果,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监测中使用的监测仪器、设备均通过计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使用期内.3关键部位优先、兼顾全面的原那么对桥梁结构中跨度较大的区域加密测点数和工程,进行重点监测:对勘察匚程中发现地质变化起伏较大的位置,施1:过程中有异常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测:除关键
17、部位优先布设测点外,在系统性的根底上均匀布设监测点.梁体挠度和内力将作为监测的重点,该局部监测指标能够反映梁体的变形和受力情况,白接反映梁体结构的稳定情况.4与施工相结合原那么结合施1实际确定测试方法、监测传感器的种类、监测点的保护举措;结合施工实际调整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并确定监测频率.5经济合理原那么监测方法的选择,在平安、可靠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经验尽可能采用直观、简单、有效的方法:监测点的数量,在保证平安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监测点之间联系,减少测点数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本钱.4监测目的连续梁桥作为超静定桥跨结构,其成桥的梁部线形和内力与施I: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桥线形与内力状态偏离设计要求
18、,会给桥梁施工平安、外形、可靠性、行车条件及经济性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可靠度和平安性,保证桥梁成桥桥面线性及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须对桥梁结构进行全过程的监测.施工监测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相比拟,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发现可能发生危险的先兆,判断工程的平安性,以便提前采取必要的工程举措,预防工程破坏事故和环境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以确定和调整下一步施工,保证施工平安.2将现场测量的数据、信息及时反响,以修改和完善设计,使设计到达优质平安、经济合理,进行信息化施工.3将现场测量的数据与理论预
19、测值比拟,用反分析法进行分析计算,使设计更符合实际,便于指导今后的工程建设.5监测内容及重点难点5.1 监测内容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现场环境,本监测范闹内监测工程有:桥梁墩台沉降、梁体挠度及应力.表5监测工程表序号监测工程位置与对象测试仪器1墩柱沉降桥墩墩台水准仪、全站仪2梁体挠度梁体跨中及墩台处水准仪3梁体内力连续梁跨中应变计及频率计5.2 监测重点与难点1监测重点由于本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时速和纵向线型的高要求,保证车辆运营的平稳,对于传递荷载的高架墩台,监测的重点为墩台的沉降及墩台间的不均匀沉降,特别是当墩台上部荷载变化前后的墩台的沉降情况.对简支梁体的监测重点为梁体的挠度变化情况,对于施加二
20、期恒载、梁体纵向联系时的挠度变化应予以关注.对于连续梁体,由于采用现浇支架施I:工艺,监测重点为梁体的线型监测和梁体应力监测,特别是在关键工序施工前后的线型和应力变化,同时为保证监测的完整性,需要掌握支架地基处理情况和支架预压情况,以便对桥梁进行整体科学的监测,保证监测过程结构的稳定与平安.2监测难点本段监测的监测对象主要为高架桥梁,线路长,且位于湖区.1限制网的维护与治理由于石臼湖特大桥线路较长,工程工程位于湖面上,难以像陆地上一样利用传统的方法布设限制网.为了保证监测成果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对沿线限制网维护与治理尤为重要,需要对沿线限制网经常怆查、巡视,对破坏的限制点及时修复.同时,由于工作
21、基点布设在公路桥上,其稳定性较差,需要定期对限制网进行复测.2测点布设与保护根据以往的经验,由于现场交叉施工较多,现场施工人员对监测点的保护意识不强,测点容易遭破坏,造成监测数据不连续.因此,工程参建方需要加大技术培训和技术治理,重视测点保护、重视施工监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指导作用.3现场沟通和信息反饿监测工作的开展与施工、设计、监理的沟通协调密不可分,相关监测情况必须及时与相关方进行沟通,以便各单位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及时采取有效的举措.因此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是本工程监测首要工作.4监测成果分析及风险限制监测成果的分析是指导平安施工的重要依据,如何结合监测数据及现场施匚工况、施工工艺等
22、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保证监测情况与施工吻合、使桥梁结构平安状况处于受控状态是本工程监测的乂一难点.同时对监测成果利用科学的理论进行变形预测以便提前躲避可能出现的风隆,保证工程平安,为同类工程工程的设计、施工等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提升设计、施工治理技术水平.6监测方法及测点布设6.1墩柱沉降监测1)监测方法墩柱沉降监测采用水准测量与三角高程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标准?(GB50308-2021)变形监测要求,沉降监测基准网按II等垂有位移监测限制网的技术要求进行,并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相关技术指标及要求见表6-卜表6-3o表6-in等垂直沉降监测限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
23、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nun)测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之较差(mm)II±0.5±0.15±0.45/表62H等垂直沉降监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高程中误差(mm)相邻点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in)II±0.5±0.3i0.3«注:n为测站数.表63n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仪器型号水准尺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差累计差(111)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IITrnnbleD1N103钿钢尺<30<0,5<1,503本工程桥梁墩台多位于湖面
24、中,墩柱沉降监测点无法采用传统的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由于轨道桥两侧的公路桥先期施工,故采用在公路桥桥面上架设全站仪,采用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观测.2)监测基准网布设及观测基准点作为沉降监测的起始依据,其稳定性十分重要,基准点要求稳定可靠.本工程采用测量中央已有的基准点,在石臼湖北岸有三个二等水准点,一个基岩水准点,石臼湖南岸有两个二等水准点,南、北两岸基准点之间分别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限制网每个月复测一次,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复测.高程限制网观测路线图如图6-1所示.3)工作基点的布设及观测在公路桥桥面上每隔240m布设一个工作基点,工作基点采用电锤在地表顶部钻孔埋入特制的监测道钉,并用高
25、效植筋胶水粘接密实.测点的埋设高度应方便观测,还应注意不影响车辆的平安.在公路桥梁施工期间,工作基点和基准点之间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公路桥梁施工完成之后,南北两岸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由于观测线路长达12公里,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会比拟大,为了提升水准观测的精度,监测基准网拟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标准?(GB50308-2021)I等垂直位移监测限制网的要求进行观测,相关技术指标及要求见表6-4表6-6«表6TI等垂直沉降监测限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inin)测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nim)检测己测高差之
26、较差(mm)I±0.3±0.07io.i55/nM.2y/ll表65I等垂直沉降监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高程中误差(mm)相邻点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111111)II±0.3±0.1±0.155注:n为测站数.表66I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仪器型号水准尺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差累计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HTrunbleD1N103钿钢尺<15<0,3<1.00.5公路桥桥面铺装施工完成后,原桥面上的工作基点将会被覆盖,此时工作基点需要重新布设.图62工作基点示意图4)监测点
27、布设本工程跨越石臼湖,桥墩都处于湖面上,与公路桥及栈桥间别离,人员较难直达,无法根据陆域常规的方法布设监测点.因此方案采用在每个桥墩的西侧面用电锤钻孔,用膨胀螺丝固定小棱镜作为沉降监测点测量标志,正常监测时人员无需到达墩台之上,并可满足观测精度和技术要求.要求小棱镜固定牢固,正对仪器架设方向,高度适宜观测,桥墩小棱镜安装如图6-3所示.每个桥墩上布设一个墩柱沉降测量标志,共计420个监测点.图6-3桥墩小棱镜安装示意图5沉降监测实施1水准测量每次监测时,分别从南、北两岸基准点出发,根据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将工作基点进行联测,从而可以得到各工作基点的高程.然后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进行判断,将各匚作基
28、点观测高程值与初始高程值进行比拟,假设检测较差大于2倍高程中误差时,那么判定该工作基点不稳定,后续监测时对不稳定点进行高程修正,否那么采用原高程值.2三角高程测量沉降监测采用彳来卡TCRA1201全站仪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观测.每次观测时,在匚作基点上安装三角对中杆和网棱镜,并将高度固定,同时将全站仪架设在固定位置的公路桥桥面上,后视工作基点圆棱镜,前视墩柱沉降监测点小棱镜,通过角度和距离观测计算出工作基点棱镜中央和墩柱沉降监测点小棱镜中心之间的高差.工作基点处的圆棱镜中央到该工作基点顶部即水准测量点间高差为一个固定常数,从而可由工作基点的顶部水准高程、工作基点棱镜与小棱镜中央高差,可得到
29、墩柱沉降监测点小棱镜中央的高程.观测路线如图6-4所示.初始值需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取两次观测均值作为监测点的初始高程.由于三角高程测量受大气遮光的影响较大,初始值的采集宜安排在夜间或上、下午分别进行.3主跨监测方法跨石臼湖航道段主桥为75+130+75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主跨跨度为130m,为了提升主跨墩柱沉降监测精度,在主跨对应的两个桥墩位置布设两个工作基点,全站仪架设在桥墩和工作基点之间,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可以得到监测点的高程.e基准点o工作点监测点-三隹高程观测路线-水准观测路线图64桥梁墩柱沉降观测路线示意图Mun-6精度分析1三角高程测量的可行性轨道交通与新通道公路结构关系如
30、图6-5所示,轨道交通位于新通道两幅公路桥中间,轨道桥中央与新通道公路单幅桥中央距15.025m,桥面边净距4.15m,新通道公路桥与轨道桥上部结构间无影响.428012751730ap415500'<3图65轨道交通与新通道公路横断面示意图将全站仪架设在两个桥墩之间,仪器高度约1.6m,仪器距桥面边内护栏内侧约1m的位置.每站观测4个墩柱,前后各两个,前后监测点又分别分为近桥墩和远桥墩.仪器和近桥墩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6-6所示,据此可以算出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14.4°,仪器和远桥墩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6-7所示,据此可以算出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4.,在满足
31、通视前提下可以满足三角高程测量的监测要求.地距之平30/2=15m图66全站仪和近桥墩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嫩距之半嫩距30/2+30-45m图67全站仪和远桥墩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2精度计算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如图6-8所示.为测定A、B两点之间的高差,将全站仪架设在O点,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可测得仪器到A、B两点的斜距S1、S2和竖直角4、a,.由于后视点目标高为固定值,前视点为小棱镜,不需要量取A、B两点的目标高,这样可以不考虑目标高的量取误差.同时,仪器距前后视点的距离最大不超过62m,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图6-8三角高程测量原理示意图因此,A、B两点间的高差可简
32、化为:hAB=S2sina2-S】sui%利用该公式,结合误差传播定律,来估算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假设4=生=%,5S2S0,对该公式进行全微分处理后,可将高差微分形式转化为高差中误差公式如下:制=2S;cos24詈)+2suf例:式中,"、7s分别为竖直角中误差、距离中误差.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误差主要来自于测角误差和测距误差.所采用彳米卡TCRA1201全站仪精度为1,lniiii+1.5ppnn因此可以认为mao=1"、7so=(1+1.5*0*10"),0=206265.以最大距离和最大垂直角进行计算,可假设4=144、S°=
33、62/,代入上述公式可得两点之间的高差中误差为叫一二0.56.每一测站进行多测回的观测可以进一步提升监测精度.6.2梁体挠度监测1)监测目的由于施过程中梁体挠度受混凝土容重、弹性模量、收缩徐变、口照温差、预应力、结构体系转换、施工荷载和桥墩变位等因素影响,导致梁体计算挠度与实测挠度有差异.实际标高应根据实测结果,分析挠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后调整给出.所测挠度为梁体架设后的挠度变化值.2测点布设每跨梁体设置3个监测点,分别位于墩台处及跨中,每断面设1个点:连续梁上的监测点,分别在墩台处、中跨跨中及边跨跨中附近设置,测点布置如图6-9、图6-10所示.其中,410段简支梁上布设410*3=1230
34、个监测点,3段连续梁上布设3*7=21个监测点,共计1251个监测点.梁段挠度测点布置在梁段顶面上,测点采用016的短钢筋制作,底部钻孔埋设于桥面上,顶部磨圆露出桥面0.51.0cm,测头磨平并用红油漆标记.线路中央线监瓶图69简支梁挠度测点布置示意图图61.连续梁挠度测点布置示意图3监测方法梁体挠度监测从基准点出发,按二等水准水准路线测量,每次监测可获取梁顶部绝对高程,以便与墩柱沉降量相互验证.每次监测可测得墩台处A、C点及跨中B点的高程,那么跨中B点的挠度变化值计算公式为:J=(B1-(A1+C1)-(BO-(A0+C0)Bl/图6-11挠度计算示意图4监测实施为了尽量减少温度的影响,挠度
35、的观测安排在清晨5:00-8:00时间段内观测并完成,多座大跨度连续悬臂箱梁挠度-温度观测试验结果说明,在该时间段内,悬臂箱梁正好处于夜晚温度降低上挠变形停止和白天温度上升下挠变形开始之前,是悬臂箱梁温度-挠度变形的相对稳定时段.以这些观测数据为依据,进行有效的施工限制.63梁体应力监测1监测目的由于设计计算时采用的各项物理力学或时间参数和实际工程中的相应参数值不可能完全一致,导致结构的实际应力未必能与设计计算预期的结果相一致.因此有必要在施工阶段对梁体限制截面进行施工应力监控测试,为设计、施工限制提供参考数据,以保证大桥平安、优质建成.应力监测在各关键施工阶段完成后进行.对梁段正常施工阶段中
36、的应力监测应根据施工限制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应力监测.2监测范围梁体应力监测针对:跨石臼湖北大堤一联30十50十30m支架现浇连续箱梁、跨石臼湖南大堤一联40+60+40m支架现浇连续箱梁开展.跨石臼湖航道主桥由于有施工监控,故不在监测范围.3监测断面及测点布设连续梁桥主桥应力监测断面主要选施I:过程中应力响应较大的支点、跨中等截面,如图6-12所示.测点布置在箱梁底板和顶板,顶板上的传感器置于最上层钢筋的下方,以防振捣时损坏传感器,底板上的传感器置于最下层钢筋的上方,箱梁横断面测点布置见图6-13.每个断面上布设7个梁体应力监测标志,共计42个监测点.图612应力监测截面布置示意图
37、糠种脑力传麟.旗痂力蝌舄图6-13截面应力测点横断面图应力监控点的布置原那么是对关键部位重点、详细测试,并布置一定数量的校核测点,对其他部位的测点,采用比照的方法,进行一般监控,并结合关键部位的数据进行监控.通过对箱梁主要限制截面的应力测试,可掌握箱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内力变化.由于施工监控周期较长,且跨季施工,四季温差及日温差较大,为消除温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在测试应力传感器的选择上,我们采用带温度修正功能的埋入式混凝土应变计进行应力测量,它在测量过程中可消除温度影响.4监测仪器及测点保护应力监测点采用振弦式应变计,应变计埋设与主梁钢筋绑扎施工同时进行,因而要求监测元件必须具备长期稳定性、抗损伤
38、性能好、埋设定位容易及对施工干扰小等性能.应变计采用国产的优质振弦式应变计,振弦式应变计采用相应的专用仪器测试.所有的测试元件都具有可靠的标定数据.将应变元件的信号线从一点引出碎外表.在周围预埋一个10cm见方的钢筋框架护住信号线.用油漆作上明显记号.图614应力传感器埋设及现场监测示意图5监测方法及原理影响混凝土构件应力测试的因素很复杂,除荷载作用引起的弹性应力应变外,还与收缩、徐变、温度有关.目前国内外混凝土构件的应力测试一般通过应变测量换算应力值,BP:b州=E£钟式中:b舛为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力;E为混凝土弹性模量;%为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弹性应变.实际测出的混凝土应变那么是
39、包含温度、收缩、徐变变形影响的总应变J即:£=£弹+£徐+0应力1式中:一为弹性应变:气应力为无应力应变,包括温度应变和收缩应变:一为徐变应变.为了补偿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变并消除温度、收缩影响,在布置应力测点时同时布设无应力计补偿块,分别测得混凝土应变,和无应力应变融应力,再通过相应的分析和计算别离出徐变应变,按式1即可得到弹性应变7监测周期与频率表7-1监测频率监测工程监测频率墩柱沉降桥墩施工完成,埋设观测点并进行初值测量取两次平均值:其后1次/15天,架梁前后荷载变化各一次;体系转换施工前后1次/周,桥梁主体工程完工26个月,1次/月.梁体挠度梁体架设完成后,1
40、次/月:体系转换前后备1次梁体应力梁体底板浇注完成后,1次/周注:1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监测:2当桥梁受力条件改变时应及时监测;3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4应根据施工工况及变形情况灵活调整监测频率.8监测限制指标8.1 限制指标确实定原那么1根据有关标准、规程及类似工程经验制定限制标准,变形监测限制值由设计单位给出,力学监测限制值取荷载设计值或构件承载水平设计值的70%作为报警值;2满足监测对象的平安要求,到达预警和保护的目的;3满足各监测对象的各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4满足现行标准、规程的要求:5在保证平安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工程质量和经济因素,减少不必要的资金
41、投入.8.2 限制标准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根据?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监测治理方法?的相关规定及设计单位提出的要求,确定各监测工程的报警值如下所示.表81监测报警值监测工程报警值累计值变化速率墩柱沉降lOnmi2mm/d监测工程报警值累计值变化速率梁体挠度lOnuii2mm/d梁体应力荷载设计值或构件承载水平设计值的70%注:1、当监测工程的变化速率连续3次超过报警值的50%,应报警.2、上述监测报警值为参考值,具体监测报警值确定需要设计单位具体明确,根据设计施工图中要求执行.当监测数据到达预警指标时,应增强监测频率.当监测数据到达或超过限制标准值时,应立即停止施工,修正参数前方能继续施工.9监
42、测人员及仪器9.1 监测人员根据工程特点和工程需要,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工程第三方监测组织机构及责任如图9-1所示:宁高城际监测中央工程负式人技术负责人现场负面人现场监测人员仪器治理人员案人档理组织治理协调技术方案审批人员设备调配关健问题处理技术方案拟订关键问题处理现场监测仪器准备维护资料归档治理收发文件登记图91宁高城际二期工程监测中央组织机构图为圆满完本钱I:程的监测作,特设立现场监测工程部,安排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丰富监测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监测工作,从人力资源上保证本工程的顺利实施,拟投入主要监测人员见表9-1.表9“主要监测技术人员序号姓名责任职称学历专业备注1徐春明工程负责人研高工硕士地
43、质构造学2赵为民技术负责人而工似;岩土工程3杜强现场负责人工程师硕士岩土工程4陈建祥现场负责人工程师硕士材料学5段举举现场负责人工程师硕士脑脚学欢惺工程6创造专业工程师高工硕士桥梁结构工程7殷维现场测量助工本科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8(V.现场测量助工入科土木工程9任雷现场测量技术员专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备注:其他辅助监测人员根据现场监测实际需要投入,以保证该标段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9.2 监测仪器投入仪器见表9-2.表9-2监测仪器及精度一览表主要监测仪器设备序号仪器名称型号标称精度产地数最备注1精密水准仪及配套钢瓦尺TrunbleDiNiO3±0.3mm/km美国2台2全站仪T
44、CRA12011lnun+1.5ppm1台3振弦式碎应变计埋入式JMZX-215AT2.5%FS中国假设干根据需要新购4综合测试仪JMZX-3001/中国2台5数据处理软件科傻/中国2套6台式计算机惠普/中国4台7笔记本电脑联想/中国2台8打印机zficioMP1812L/韩国1台主要监测仪器设备序号仪器名称型弓标称精度产地数量备注9数码相机三星/韩国1台10对讲机GP2000/中国8台11车辆金杯、普桑/中国2台注:其他仪器根据监测需要投入.10质量及平安保证措制10.1质量保证体系接受.下达任务编制方案细那么收集仃关费料.埴写监测记录准需工作现场准荒、仪器设备准备及检查、人员配备,工程到达
45、工作员的蹙做筹划现场监测测苴:代测报告编写监测人员说明操作方法及监测过程编号、盖章发布接纳申述、战.申述报告单或事故处理单检杳原始记录及仪器工作状态质量负贡人组织分析并确定处刑方案布果正确通知申述者资料组对监测报告原始资料及申述处理文件存档结果正确但需解释耐心向用户就释菇果仃误尽快采取补救举措并处理贡任人图10-1质量保证体系限制要点框图本公司树立“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将严格根据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的有关程序进行操作,保证监测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公司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了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从制度上保证每项工作的质量.质量治理体系己通过ISO-9001质量体
46、系认证.针对本工程要求,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限制工程的质量参见图10-1质量保证体系限制要点框图.八.HNg4441质量监控小组任命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质量负货人:由工程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成立质量监控小组,对监测质量进行限制.质量监控小组成员对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召开质量分析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改正.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人处以重罚.2技术方案审核制度技术方案是质量保证的根本,方案编写应深入细化,明确做什么与怎么做,对于重点、难点特别指明.在施工前本公司将组织技术人员和操作骨干,学习规范与特别要求,并总结要点,重点学习,预防原那么性错误
47、的发生.所有监测方案均进行三级市核,由技术负责人市批后报业主批准.3技术交底制度技术方案的贯彻、执行是质量保证的关键,直接影响到程质量能否到达省、部优要求.在每个方案实施前需对操作员、记录员等进行技术交底,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标准、标准、技术方案,明白技术要求、工序流程、质量标准、平安措施等.操作员与记录需在技术方案实施单上签字认可,对于方案的实施负全部的责任.方案的实施由工程主持人直接指导、质量监控小组监督.4会审制度技术部在工序开始前组织质量监督员、操作员或当事人、工程主持人共同会审,提出问题,做好预控工作,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5人员素质主要人员有相当的专业根底知识,并取得相应岗位的上岗证
48、.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有方案的培训,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上与所担负的工作相适应,人员上岗前要通过考核.本工程配备有较高专业知识和丰富工程经验的人员,工程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经验丰富,具有工程治理、工程协调和处理复杂技术问题的水平.工程人员专业搭配全面合理,有举措限制人员素质能够保证满足程需要.实施中保证本投标文件所列工程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骨干监测技术工人到位.本公司郑重承诺做好本次监测工作,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的效劳.做到“科学公正、准确及时、老实守信、优质效劳:10.3监测进度保证措建S3在进场后在业主规定的时间内提供监测报告.为保证工程实施的正常有序进行,保证监测进度的举措有:1投
49、入足够的监测设备和监测人员,以满足监测的需要;2所有监测人员熟悉所需监测的工程,能够熟练完成:3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在监测方案中留有调整时间,在遇到恶劣条件或其他难以预测的情况发生时随时调整;4根据实际情况及委托方的要求,制定监测工作方案,保证按时保质完成任务.10.4平安生产治理举措1对该工程的所有人员进行一次技术、平安培训,牢固树立平安意识.2严格遵守作业时间,夜间进隧道作业须做好平安防护及照明举措,严格执行治理方制定的隧道平安施工治理制度,特殊情况下的监测要另行报批.3在监测过程中,如遇有特殊情况,应立即与委托方联系并汇报.11监测信息反响机制11.1成果反响目的1为了促进监控信息报送工作
50、的标准化、制度化.2保证监控信息的及时、有效,帮助业主全面快速掌控全线监控信息及预警信息.11.2 监控成果反响工作流程监控成果反响工作的流程如卜图:图11-1监控信息报送工作的流程图11.3 监控信息的内容监控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拈:1第三方监测数据:主要包括监测数据分析说明、监测工程、测点布置图、监测成果表包括阶段测值、累计测值、变形差值、变形速率、数据预警判断结论等、监测时程变化曲线,测点布置图:2风险评估及预警建议信息.11.4 监测工作成果报告的内容及格式监测成果报告中包含技术说明、监测时间、使用仪器、依据标准、监测方案及所到达精度,列出监测值、累计值、变形率、变形差值、变形曲线,并根据
51、规范及监测情况提出结论性意见.监测成果报告必须能以直观的形式如表格、图形等表达出获取的与施工过程有关的监测信息如被测指标的当前值与变化速率等,监测结果一目了然,可读性强.在监测过程中,实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监测通报、月报的形式送达有关各方.工程结束后,提交完整的监测总报告及电子文档.1监测通报当监测数据异常,超出预警值或时态曲线出现不稳定征兆时,在监测完成24小时内发出监测通报,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在工程监测过程中,实时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月报在每月25号前将本月监测结果报送相关部门,月报的主要内容:监测工程,测点布置:施工进度;监测数据和监测数据时态曲线:根据监测数据和工程状
52、态,作出相应工程的预报分析;对数据异常超出预警值的测点,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处理建议意见.2监测总报告在监测工程完成后,及时对监测工作进行总结,在要求时间内将监测总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总报告的主要内容:工程概况和监测目的:监测工程和测点布置.:采用仪器设备型号、规格和标定资料;监测资料S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监测数解变化速率时态曲缘回归分析岩土体工后沉降预测值和工程平安性评判;©结论和建议对今后相关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报告提交后,以各工点为单位,按监测时间顺序,将监测原始资料、监测通报、月报、最终成果报告分电子文件和书面文件存档.电子文件局部,信息治理系统中数据库局部要转换成常见数据库格
53、式,仪器采集局部按最原始的格式保存.书面文件,原始资料与报告分别归存.最后所有存档资料一并归入本公司资料室治理.12监测预警机制根据平安风险治理的要求,实施仪器监测、巡视等现场工作,针对不同的风险源及风险等级,建立不同的风险评估体系,提供预警建议,并开展监控信息的汇总整理、反响及现场及限制指导等相关咨询效劳工作.根据现场巡视信息及监测数据及时地分析,综合评定,必要时发送预警信息,同时加密观测频率及加大巡视力度.为增强施工平安风险的监控和治理,工程建设中平安风险的预警分为四类:监测点预警、巡视预警、综合预警和重大突发风险事件预警.其分类、分级情况如下:1监测工程预警根据地铁工程建设的平安风险特点,监测工程按“分区、分级、分阶段的原那么制定监控标准,并安装黄色、橙色、红色三级预警进行反响与限制:具体划分标准见表12-1o表12-1二级监测平安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南省沁阳市中考数学模考模拟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高升专考前冲刺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合同样本(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版)
- 2025年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优化考核综合提升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4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考前冲刺练习附参考答案详解(A卷)
- 2025山东省蓬莱市中考数学综合提升测试卷【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多方设备租赁合同》
- 2025年主管护师考试线上学习资源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每日一练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GB 29224-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酸乙酯
- 北京市健康体检报告基本规范(试行)
- BA系统原理培训课件
-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 民航安全检查员(四级)理论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热力管网监理实施细则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课件
- 钢筋锈蚀原理及应对措施案例分析(54页图文丰富)
- 第二讲水轮机结构
- K2FastWave中文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