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部分疲劳断裂疲劳断裂是金属结构失效的一种主要型式,典型焊接结构疲劳破坏事例表明疲劳断裂几率高,具有广泛研究意义。疲劳破坏发生在承受交变或波动应变的构件中,一般说来,其最大应力低于材料抗拉强度,甚至低于材料的屈服点,因此断裂往往是无明显塑性变形的低应力断裂。疲劳断裂过程的研究表明,疲劳寿命不是决定于裂纹产生,而是决定于裂纹增大和扩展。因此,本章将在介绍疲劳断裂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概念基础上,利用断裂力学原理着重分析疲劳裂纹的扩展机理、规律、影响因素及疲劳寿命估算。§3-1疲劳的基本概念在交变载荷作用下,金属结构产生的破坏现象称为疲劳破坏。为防止结构在工作时发生疲劳破坏传统疲劳设计采用(
2、7-N曲线法确定疲劳强度。一、应力疲劳和应变疲劳1、应力疲劳在低应力、高循环、低扩展速率的疲劳称为应力疲劳,也叫弹性疲劳。七特点是在应力循环条件下,裂纹在弹性区内扩展,且裂纹扩展速率低。2、应变疲劳在高应力、低循环、高扩展速率下的疲劳称为应变疲劳,也叫塑性疲劳。其特点是应变幅值很高,最大应变接近屈服应变,故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高(达每次循环10-2mm,寿命短(小于104周)。二、疲劳强度和疲劳极限1、乌勒(W?hler)疲劳曲线(1)结构在多次循环载荷作用下,在工作应力(T(crma为小于强度极限(Tb时即破坏,在不同载荷下使结构破坏所需的加载次数N也不同,表达结构破坏载荷6和所需加载次数N之间
3、的关系(t-N)即为乌勒(W?hler)疲劳曲线。(2)疲劳曲线在加载次数N很大时趋于水平,若以6一lgN表示则为两段直线关系(3)图示(略)2、疲劳强度(条件疲劳极限)(1)疲劳曲线上对应于某一循环次数N的强度极限(7即为该循环下的疲劳强度(7r)(2)(Tr=f(N)皿对应(rmax,一般N<103、疲劳极限(1)结构对应于无限次应力循环而不破坏的强度极限即疲劳极限(2)为(T-lgN疲劳图中的水平渐近线三、应力循环特性1、应力循环中各参数及应力循环特性系数(Tma应力循环中最大应力值,o-max=o-m+(ra6min应力循环中最小应力值,6min=6m-ao-m=(o-max+o
4、-min)/2-应力循环中平均应力值(ra=(6max-min)/2应力循环中应力振幅r=6min/max-应力循环中应力循环特性系数2、特殊循环特性(1) 对称交变载荷,r=-1,疲劳强度(t-1(2) 脉动载荷,r=0,疲劳强度(T0(3) 拉伸变载荷,0r1,疲劳强度(Tr拉伸变载荷(Tmin和max均为拉应力,但大小不等,0丫1,其疲劳强度用r,脚标丫用相应的特性系数表示。图5具有不同循环特征的变动载荷四、疲劳强度表示法为了表达疲劳强度和循环特性之间关系,可绘出下列几种形式的疲劳图,从其图中可得出各种循环特性下的疲劳强度,表示某种材料疲劳性能。1、疲劳图概念表示在一定循环次数下疲劳强度
5、(7r与应力循环特性系数r之间关系的曲线即疲劳图,有四种表示法:0-maxr、o-max-o-m、ramaxmin。2、疲劳图意义(1)工程上可用疲劳图查找疲劳强度用于结构设计(2)用于疲劳断裂机理探讨3、疲劳强度表示法已知应力循环特性r要求会用疲劳图求疲劳强度6r,并熟练掌握特殊循环特性的疲劳强度山、(70、(7-1。(1) 0-maxro-maxftr表示的疲劳图(如图6所示),它能直榜的将o-maxftr的关系表示出来。(2) o-mao-m用(rmax和rm表示的疲劳图如图7所示,横坐标表示平均应力o-m,纵坐标表示应力max和min,在与水平线成45角的方向绘一虚线,将振幅的数值a对
6、称地绘在斜线两侧,两曲线相交于C点表示振幅(ra=0,其疲劳强度为静载强度(7b,线段ON表示对称循环时的疲劳强度(7-1,此时erm等于零,线段QN1表示脉动循环时疲劳强度(700从该疲劳图上可以用作图法求出任何循环特性系数(r)下的疲劳强度,自0点作一与水平线成a角的直线,使tga=max/m=2o-max/(rmax+(Tmin)=2/(1+r)则直线与图形上部曲线交点的纵坐标就是r循环特性下的疲劳强度err。(3) aamm用era和erm表小的疲劳图如图8所小。横坐标为erm纵坐标为aa,曲线上各点疲劳强度(Tr=(Ta+(Tnr纵坐标A交点为对称循环时疲劳强度,横坐标B交点为静载强
7、度erb,从0作45射线与曲线交点C表示脉动循环,其疲劳强度(T0=(Ta+(Tm=2(ra=2(rm=若自0点作a角射线与曲线相交,并使tga=(Ta/(rm=(1-r)/(1+r),则交点的o-a+o-m=o-r,即为r时的疲劳强度。(4) o-maxo-min用max和min表示的疲劳图如图9所示,由原点0出发的每条射线代表一种循环特性,如原点向左与横坐标成45°的直线表示交变载荷,r=(rmim/(rmax=-1,它与曲线交于B点,BB1即为(t-1;向右与横坐标成45的直线表示静载r=l,它与曲线交于D点DD1即为静载强度(7b,而纵坐标本身又表示脉动载荷r=0,CC1即为
8、(70。图6用bmax和r表示的疲劳图图7用bmax和(Tm表示的疲劳图图8用ba和bm表示的疲劳图图9用bmax和o-min表示的疲劳图(5)实例图10为max(Tmin疲劳图应用实例。该钢种的静载强度为60kgf/mm2(588Mpa),200万次脉冲循环的疲劳强度为3lkgf/mm2(304Mpa),而其交变载荷r=-1的疲劳强度为20kgf/mm2(196Mpa)。对于r=1/2疲劳强度,根据ADEC线的交点即可找出为42kgf/mm2等。同样在图上也可找出n=100万次的各种循环特性的疲劳强度值。图100-mak0-min疲劳图图3-1Laird-Smith模型§3-2疲劳
9、裂纹扩展过程及疲劳破坏的基本特征一、疲劳裂纹扩展过程整个疲劳断裂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微裂纹产生一疲劳裂纹扩展一断裂1、初始微裂纹产生(1)位置:疲劳裂纹在应力最高强度最低的基体上产生,焊接结构产生裂纹的时间很短。(2)标准:疲劳机理标准:电镜1000?工程实用标准:金相显微镜:10X2、稳定扩展阶段(1)稳定扩展阶段疲劳裂纹扩展时间即认为是结构的使用寿命。(2)塑性钝化模型:每经过一次加载循环,疲劳裂纹尖端即经历一次锐化一钝化一再锐化过程,裂纹扩展一段距离,疲劳断口表面产生一条辉纹(Laird-Smith模型)。a)未加载荷裂纹闭合形态;b)在加载段拉应力作用下,裂纹张开,裂纹尖端两个小切口使之
10、向45o角滑移;c)拉应力达最大值时,裂纹因变形使应力集中效应消失,裂纹尖端滑移带变宽,裂纹前端钝化,呈半圆状(即是所谓的泊松效应),此时产生新的表面,裂纹向前扩展;以上三个阶段为塑性钝化阶段。d)去载拉应力下降,沿滑移带向相反方向滑移;e)加载后半周处于压应力,形成新表面被压向裂纹平面,形成新的切口,结果造成新的疲劳纹,其间距为c,即为辉纹宽度,该理论认为每一次循环加载,就产生一道辉纹。以上二个阶段为塑性锐化阶段。(3)该阶段裂纹扩展稳定,扩展速度较低,受温度影响较小。3、失稳扩展阶段(1)当裂纹尺寸足够大结构有效受力截面小到不足以承受所加载荷时,即为断裂阶段。该阶段可为延性断裂也可为脆性断
11、裂。(2)断裂阶段标准:承载构件:不能再承受工作载荷压力容器:产生泄漏二、疲劳破坏的基本特征1、疲劳破坏是经多次交变载荷作用形成的,裂纹扩展缓慢;2、结构疲劳强度与应力集中关系密切,对应力集中十分敏感,与温度的关系不大;3、疲劳破坏时变形小;4、疲劳破坏的断口特征。(1)宏观上有辐射状的疲劳纹,呈“年轮状”花样,具辐射条纹的起点就是裂纹的起源点(2)微观上有疲劳扩展的辉纹,呈“海滩状”花样。(3)疲劳裂纹扩展断面为细晶区,较为平滑,由于空气及介质的氧化或腐蚀作用,使其颜色较深,而凸起部分则因扩展过程的摩擦和挤压作用逐渐被磨光,出现条纹(贝壳)状的光滑表面,即所谓的“海滩状”、“年轮状”花样。(
12、3)瞬时断裂区为粗晶区,颜色较灰暗图卜7必出短可察牧开始的值行觊闺5-导旗卿融1*总段的蹿奴§3-3疲劳破坏的影响因素一、结构构造刚柔相济重点注意提高结构相互连接接头的平滑、圆润、柔韧程度。二、应力集中的影响1、结构表面形状突然变化对接接头对接接头形状变化不大,应力集中比其他形式接头小,一般焊缝余高过大、过渡角过大会使接头疲劳强度下降。若保证焊透并使焊缝向母材平滑过渡或经机械加工使其过渡平滑,则其疲劳强度可接近或达到母材强度。丁字和十字接头丁字和十字接头焊缝向母材基本金属过渡处有明显的截面变化,其应力集中系数比对接接头的高,因此其疲劳强度远低于对接接头。未开坡口的角焊缝的十字接头,危
13、险截面有两个:母材与焊缝趾端交界处、焊缝根部。当焊缝承受工作应力(垂直于焊缝方向)时,疲劳断裂发生在焊缝(a/S00.60.7)的薄弱环节或母材与焊缝趾端交界处(a/6>0.7)。适当提高焊角尺寸可使疲劳断裂发生在母材与焊缝趾端交界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疲劳强度;若开坡口并焊透使焊缝在焊趾处向母材平滑过渡,则其疲劳强度可明显提高。搭接接头仅有侧面焊缝的搭接接头疲劳强度最低,只达到基本金属的34%o正面焊缝的焊脚为1:1、1:2、1:2(表面机加工)、1:3.8(表面机加工)的搭接接头疲劳强度分别为基本金属的40%、49%、51%和100%。采用所谓“加强”盖板的对接接头是不合理的接头形式,
14、试验结果表明,对接接头加盖板后疲劳强度只达到原对接接头疲劳强度的一半。一般应避免用搭接接头,若必须采用搭接接头时要保证焊缝比例(1:2)并经机械加工使其过渡平滑。2、缺陷的影响焊接缺陷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大小与缺陷的种类、尺寸、方向和位置有关。缺陷形状:片状缺陷(如裂缝、未熔合、未焊透)比带圆角的缺陷(如气孔等)影响大。缺陷种类:表面缺陷比内部缺陷影响大。缺陷方向:与作用力方向垂直的片状缺陷的影响比其它方向的大。缺陷位置:位于残余拉应力区内的缺陷的影响比在残余压应力区内的大;位于应力集中区的缺陷(如焊趾部裂纹)的影响比在均匀应力场中同样缺陷影响大。材料影响:缺陷对缺口敏感性强的材料的疲劳强度影响比
15、对一般缺口敏感性材料影响大,所以高强钢强度高而实际疲劳强度并没有提高很多3、角变形和错边的影响1)余高或角变形过大使熔合线的应力集中增加,即局部应力增大2)产生附加弯矩,出现弯曲应力3)角变形或错边处的材料韧性差4、表面粗糙度三、材质纯度与塑性和韧性材质塑性和韧性影响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在实际焊接结构中,如果热影响区的尺寸不大,一般不会降低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四、残余应力的影响1、 理论分析从(ra<rm的疲劳图可以看出有残余拉应力(”>0)时,有:0-max=o-m+o-叶a当应力循环中最大应力0-max到达(TS时,残余应力因应力全面达到屈服而消除,所以当erm达到一定数值(o-
16、m+o-a=o-s),即应力循环特性r>0时,残余应力对疲劳强度将没有影响;当erm小于此值,应力循环特性r<0时,则残余拉应力会使疲劳强度降低,(7m越小,内应力的影响愈显著。2、 试验证明(1)光滑堆焊试件试验结果该种试件应力集中较小(Kt小)试件上纵向、横向堆焊焊缝各一条,残余拉应力不同(依堆焊顺序),先纵后横(TX小,先横后纵则(TX大,在对称交变载荷下实验(r=-1),残余拉应力(TR)越大则疲劳强度越低。(2)十字(对接加纵向堆焊)焊缝热处理消应力该种试件应力集中较小(Kt小)在三种循环特性(r=-1、0、0.3)下分别对焊态试件和热处理去应力试件进行疲劳试验,结果平均
17、应力低的试件(r<0)热处理可提高疲劳强度,而平均应力高的试件(r>0)热处理反而使疲劳强度降低。(3)带有纵向短筋板试件疲劳试验该种试件应力集中大(Kt大)在循环特性(r=0)下对焊态试件和热处理去应力试件进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可明显提高疲劳强度。应力集中越严重,疲劳强度提高越明显。2、结论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残余应力对疲劳强度的影响与应力集中情况(应力集中系数Kt)、残余应力(7R)性质及大小、应力循环特征系数r有关。Kt越大、(TR越大、r越小(负数),残余应力(7R)使疲劳强度降低越严重,这时可通过热处理提高疲劳强度。若残余应力(7R)为压应力或应力循环
18、特征系数r大且应力集中系数Kt小则不需要热处理消应力。§3-4疲劳破坏的预防措施结构中的应力集中是降低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在结构设计中减少应力集中甚至比确定疲劳设计应力还重要。只有当焊接接头和结构设计合理,焊接工艺完善,焊缝金属质量良好时,才能保证焊接接头和结构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一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设计措施1、 整体设计时注意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分散集中载荷,减小应力集中。关注要点:使焊缝易于施焊、焊缝间距离不能过近、避免焊缝交叉、不同厚度板对接时合理设计接头形式、有角焊缝时合理选择角(搭)接板(包括坡口)形状、尽量使焊缝远离高工作应力区、尽量使焊缝远离高应力集中区、考虑次要焊缝。2、 选择合理接头形式焊接接头疲劳断裂的危险性依次为对接接头、十字街头(开坡口焊透)、十字接头(未开坡口)、侧面搭接接头和正面搭接接头。优先采用应力集中系数小的对接接头,尽量少采用角焊缝;焊缝形状应过渡平缓,连续焊缝比断续焊缝有利。3、 减小接头局部刚度如在焊缝附近开缓和槽可减小接头局部刚度,减小开裂危险性。接头设计方案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开学安全管理指南
- 2026年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新版
- 2026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山东省泰安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公务员健康信息采集与体检流程
- 湿地水源涵养与生态修复方案
- 咖啡加工工艺与设备选型方案
- 2026年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岗位人才画像(标准版)
- 江宁区新苏科版六年级上册《劳动》全一册全部教案
- 2023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练习题(一课一练)
- 医学心理学危机干预与心理咨询详解演示文稿
- 食物营养谷物薯类豆类坚果
- 杨绛散文集《我们仨》
- 2022年信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1年郑州公用事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1年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体育心理学考试复习内容
- (WORD版可修改)JGJ59-202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