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方法_第1页
小学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方法_第2页
小学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方法_第3页
小学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方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方法小学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才能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总结了以下四点:一、鼓励独创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和解法,这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尽管小学生的独创从总体上看是处于低层次的,但它却蕴育着将来的大创造、大创造,老师应满腔热情地鼓励他们别出心裁地考虑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与质疑,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如解答“某玩具厂消费一批儿童玩具,原方案每天消费60件,7天完成任务,实际只用6天就全部完成了。实际每天比原方案多消费多少

2、件玩具?一题时,照常规解法,先求出总任务有多少件,实际每天消费多少件,然后求出实际每天比原方案多消费多少件,列式为60X7÷6-60=10件。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只须60÷6就行了。他理由是:“这一天的任务要在6天内完成所以要多做10件。从他的答复中,可以看出他的思路是跳跃的,省略了许多分析的步骤。他是这样想的:7天任务6天完成,时间提早了1天,自然这一天的任务60件也必须分配在6天内完成,所以,同样得60÷6=10,就是实际每天比方案多做的件数了。毫无疑问,这种独创性应该给予鼓励。独创往往蕴含于求异与发散之中,经常诱导学生思维

3、发散,才有可能出现超出常规的独创;反之,独创性又丰富了发散思维,促使思维不断地向横向与纵向发散。二、多种形式的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敏性,以到达诱导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发散思维才能的目的。1.一题多变。对题中的条件、问题、情节作各种扩缩、顺逆、比照或表达形式的变化,让学生在各种变化了的情境中,从各种不同角度认识数量关系。2.一图多问。引导学生观察同一事物时,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仔细地观察,认识事物,理解知识,这样既能进步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3.一题多议。提供某种数学情境,调度学生多

4、方面的旧知、技能或经历,组织议论,引起思维火花的撞击。4.一题多解。在条件和问题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进展分析考虑,探求不同的解题途径。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到达举一反三、融会贯穿的目的。三、诱导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赞可夫说过:“但凡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赞可夫这句话说明了发散思维才能的形成,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老师妥擅长选择详细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使学生真切体验

5、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老师那么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学生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开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在面临详细问题时,就会能动地作出“还有另解吗?“试试看,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考虑。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

6、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才能,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开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的进步。四、诱导变通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那么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清楚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老师应具有的根本概念都具有了。变通,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要对问题实行变通,只有在摆脱习惯性考虑方式的束缚,不受固定形式的制约以后才能实现。因此,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