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老师“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学力听课有感小学数学老师“改变学习方式 提升学生学力听课有感11月21日,在南海实验学校参加了舟山、台州结合举办的“钱金铎、苏明杰、戴银杏、王小娟名师工作室研究活动,以“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学力为研究主题,观摩了四位名师工作室老师的课堂教学,聆听了特级老师的观点报告,享受了一次丰富的数学盛宴,受益匪浅。第一节课是由岱山县高亭黄思海老师执教的?认识分数?。他以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自学分数的产生、演变过程以及读写的方法;通过学生典型提问,梳理了视频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进展小组交流学习,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进一步对几分之一进展学习;最后进展了练习稳固。黄老师
2、的课堂环节设计得非常严密,环环相扣。每一个提问都是如此的严谨,感觉整节课没有一句废话。尤其让我印象深化的是练习部分的“分数墙。黄老师让学生在彩条上找一找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通过整理,形成了分数墙,这一动态的过程,对于学生认识几分之一,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以及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都有非常直观的作用。拓展练习中,在“色彩方块格中找一找分数,刚好能找到分母为10的所有分数。黄老师的练习设计充满了数学的味道,简洁、新颖,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节课是由南海实验小学周莹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概念教学由于它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教学起来往往显得枯燥乏味,但是周老师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首先让学生采用阅读的
3、方式来学习“倍,提示学生可以用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帮助理解。然后通过抛出“核心问题引发学生积极考虑,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进展讲解。在学生的互相交流、补充、修正及老师的适时点拨、引导中有效建立“倍的概念。整节课不仅毫无乏味之感,而且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情绪高涨、意犹未尽。第三节课是天台县实验小学陈柏栋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植树问题是一种情况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老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陈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主线明朗明晰,目的定位准确,训练扎实有效。陈老师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设定为: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数
4、学方法解决植树问题中两端都中的情况;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对数学的情感。课堂上,陈老师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真实反响,展开教学;根据教学的动态,生成了简洁明了、美观的板书;利用板书将植物问题两端都种时棵树与间隔数的关系直观的呈现出来。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的思想浸透非常到位。第四节课是天台县外国语学校徐敏月老师执教的?方程的意义?。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这节课:一从直观到抽象,学生经历了方程概念的建立与形成过程徐老师应用了天平,运用了最直观的方式引入方程。天平的运用分三个环节,环节之间层层紧扣,由浅入深,整个过程直观、
5、动态,学生实在感受到了物体质量与砝码之间自然产生的等式与不等式,无论是等式还是不等式,都有事实支撑,不是空中楼阁。更重要的是学生心里逐渐认可用字母表示的优越性,方程这个数学模型已经悄悄地在学生心中扎根,为后续方程概念的建立打好了根底。这个过程安排细腻、详细,学生亲身经历了从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后面的练习部分,开场都有详细的图作支撑,接着逐渐过渡到线段图,最后分开了图,根据文字表达来列方程,学生再次经历了从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二运用合理推理,学生经历了知识的概括与发散过程无论是归纳推理还是演绎推理,这节课都有很好的应用。开场部分应用天平,对形成的8个式子进展了分类,分类的标准不一致,分类的结
6、果也会不一样。徐老师提了这样的一个要求:请大家用相等和不相等进展分类,这样目的明确,直奔主题,突出本质。接下去把等式进展了分类,用韦恩图表示了等式与不等式之间的并列关系和方程与等式之间的附属关系,找到了方程在式子中所处的详细位置,构造明晰,明确表示了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同时呈现了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在这里详细的某个方程是特殊的,方程的意义是一般的,从特殊到一般是归纳推理的根本要求。后面练习中,有一个这样的设计:根据7S=350,创造不同情境,在这里7S=350是一般的,学生编出的详细的情境、等量关系题是特殊的,学生经历了演绎推理的过程。三方程前后搭桥,学生经历了知
7、识的学习与联络过程课堂后面环节,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从什么时候开场接触方程的?从学生的答复中可以发现都放在了近段时间。之后老师展示了一年级的加减运算,二年级的乘除运算、三、四年级的混合运算中出现的填小括号、方块,使学生感受到方程一直在我们身边,再通过展示初中稍复杂数量关系的方程、方程组,让学生明白方程会一直陪伴我们成长。这样的教学关注了数学的整体框架,突出了体统思维。总的来看,四位上课的老师都非常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根底,追寻顺应学生学习的途径展开教学,构造了“先学后教、学为中心的生本课堂,表达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才能为重的教学理念,拓展了学生学力开展的空间。他们课堂教学环节的细腻,教
8、学扎实步步为营,练习设计的合理高效,有太多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
9、辉。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浸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习课程故事的心得体会
- 我的未来职业规划
- 泛读教程第三册
- 幼儿园防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 2025年中国液压自动立式磨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桑绵球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提花披肩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御藤席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小船型毛巾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学生桌塑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GB 771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世界近代史专题复习提纲
- 2025-2030中国蜂蜜行业营销渠道与多元化经营效益预测研究报告
- 内蒙古汇能集团笔试题库
- 产后保健知识课件
- 氧化反应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 子宫肌瘤病例讨论
- 门窗安装施工方案07785
- 2025年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题(附答案)
- 土壤氡检测方案
- 氧化镓雪崩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