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试验工艺方案_第1页
绿色通道试验工艺方案_第2页
绿色通道试验工艺方案_第3页
绿色通道试验工艺方案_第4页
绿色通道试验工艺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站前工程LZZQ-5标 目 录1 编制说明21.1编制依据21.2试验目的21.2编制原则22 工程概况22.1试验段范围32.2地形地貌32.3水文地质32.4气候特征32.5主要工程数量表33 施工准备43.1人员组织机构43.2机械设备组织44 试验段桥下绿化方式及植物选择55 施工工艺65.1测量放线75.2桥下植草作业75.3种植乔木灌木作业86 施工注意事项106.1树坑尺寸及种植土要求106.2栽植及施工技术要求106.3养护技术要求116.4绿色通道验收标准117 试验段进度计划安排118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18.1、质量目标118.2、质量保证措施128.

2、3、雨季施工措施1211 安全目标13绿色通道工艺性试验方案1 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 铁路工程绿色通道建设指南(铁总建设201394号);2)铁路林业技术管理规则(TG/GW110-2008);3)绿色通道设计图(连镇施环02);4) 路基施工图纸:连镇施(站)-07-01、02、03、04,连镇施(路)-22,连镇铁路路基施工设计大样图;连镇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总说明。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6)国家、铁路总公司,江苏省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1.2试验目的为确保连镇铁路绿化通道施工质量,为绿化工程大面积施工提供可靠的

3、施工工艺、方法、技术参数等资料,避免盲目施工,造成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通过本施工方案指导现场绿化施工作业,确保绿化工程的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1.2编制原则1.坚持设计依据。严格按照计图纸施工。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运用树种必须符合当地地理、气候和水文条件。2 工程概况本标段为LZZQ-5标段,线路起点位于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黄庄北侧,连接潼河特大桥镇江方向台尾,起点里程DK177+218.46,经吴沟头、佛塔村、高邮沿京沪高速公路向南延伸,终于跨宁启铁路特大桥连云港方向台尾,终点里程DK205+504.97,全长28.287km。本标段中桥2座,大桥、特大桥各1座,桥梁总长26.4km,占

4、标段总长度的93.3%;路基总长度1.9km,占标段总长度的6.7%。线路多处上跨河流、道路,并在DK200+567里程上跨京沪高速高邮收费站匝道1、匝道2、匝道3。2.1试验段范围 本次试验地点选择在DK192+681.85-DK193+033.55(高邮特大桥415#墩426#墩)的桥下绿化。2.2地形地貌场地内地貌单位类型为里下河冲积平原,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地势平坦开阔,地貌略有起伏,地貌高程2.754.30m,相对高差约1.55m,以村庄、水稻田为主,沟渠贯穿。2.3水文地质地表水较发达,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测得稳定水位埋深范围值为0.21.1m。潜水水位受季节变化而变化,变化幅度在0.

5、52.0m之间。地表水和地下潜水对混凝土结构无化学侵蚀,氯盐作用等级无。2.4气候特征扬州市地处北亚热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1119°54、北纬32°1533°25南部濒临长江,京杭大运河从城区穿过,地势平坦,主要为低矮丘陵及冲击平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属于副热带湿润气候区1。气候的基本特点足:季风显著,四季分明,热量充裕,光照较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光、热、水的时空分布兼有本省南北之利,冬天不如北部寒冷,夏天不比南部炎热,台风影响比沿海轻,既适宜多种植物的生育,也有利于部分植物的安全越冬,自古就是观景旅游胜地。2.5主要工程数量表表1 绿色通

6、道主要工程数量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灌木株2322乔木株2323植草58433 施工准备3.1人员组织机构为了确保绿色通道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保证绿色通道施工有序顺利进行,绿色通道施工共分2个工班,每个工班10人(根据施工作业面可进行适当调整),主要施工内容为在试验段桥下绿化栽植乔木、灌木及植草防护。栽植结束后,负责养护管理,包括浇水、追肥、病虫害防治、成品保护等工作。绿色通道工班管理人员及分工见表2。表2绿色通道工班管理人员及分工一览表序号类别人数负责内容1施工负责人1现场人员的协调与总体安排2技术负责人1现场技术总指导以及内业资料的整理3质检员1现场质量的检查4技术员1现场

7、技术指导5试验员2负责试验工作6安全员1负责安全日常检查7材料员2负责物资供应3.2机械设备组织绿色通道施工所需各种机械设备的选用均满足施工要求,目前全部机械设备已调拨到位并完成检测调试工作,设备状态良好,可满足施工需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仪器见下表。表3主要施工机械表序号机械名称状态数量(台)1挖掘机良好12自卸汽机良好23洒水车良好14水泵良好25打药机良好2表4 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序号仪器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索佳全站仪套11秒级2水准仪台23电子天平台1称量2kg感量0.01g4 试验段桥下绿化方式及植物选择 桥下试验段植草选用多年生黑麦草+高养茅混播为常年绿色,桥下灌木、乔木

8、为高杆红叶石楠+木槿/高杆女贞+紫叶李其中高杆红叶石楠、高杆女贞为常绿。坡脚因宽高杆红叶 高杆红叶石楠 高杆女贞 木槿 紫叶李 高羊茅 黑麦草5 施工工艺5.1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和征地红线,将需要绿化的范围进行放线,20m-40m左右一个断面,根据主要桩位放出种植乔灌木及植草的具体位置线。5.2桥下植草作业5.2.1撒草籽作业(1)清理绿化场地桥下不适宜植物生长的混凝土残渣要清理干净。5.2.2回填种植土种植土的选择:种植土选择pH值6.08.0,有机质含量小于2.5%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存,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选择清表土壤。填充于骨架内的种植土(客土)应尽量破碎均匀,土颗粒过大既不利于土

9、壤自身的保水、保肥,也不利于植物吸收水分、养分和根的生长。土壤的最大粒径不大于2cm。可将大于2cm 的土壤敲碎。种植土回填15cm。5.2.3撒草籽一般要求:撒草籽要适时作业,避免在暴雨季节、干燥大风和高温天气施工。采用植物种子的纯度、净度、含水率、千粒重和发芽率等应达到合格标准。引进的种子应有检疫合格证。种子的配比:植草的种子选用多年生黑麦草+高养茅混播。草种混播是根据环境条件、养护能力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草种,或同一种类的不同栽培品种混合播种,建成一个多元群体的草坪植物群落。混播的主要优势在于可充分利用不同草种的生长习性(生长快慢、返青期早晚、绿色程度、根深根浅等),对光、肥、水的要求,

10、对土壤适应性及抗病虫性等方面的优点,达到优势互补,增强边坡植物防护效果。草种的混播应注意掌握主要草种的生长习性和主要优点,合理配置,各组分的比例要适应。种子处理: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发芽率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适当调整播种种子用量。种子皮厚、休眠期长,不易发芽或发芽迟缓需处理后播种的草种应进行催芽处理。常用的种子的处理方法如下:冷水浸种:播种前将种子浸泡于冷水中一定时间,捞出晾干,随后播种。目的是让干燥的种子吸收水分,播种后容易萌发出苗。机械处理:一般是将种子放在布袋中搓柔,借机械力破坏种子的表皮,使水分能渗透到胚芽中,以提高发芽率。药物催芽:一些种子种皮具有一层附着物,水分和空气不易进入,直接播种发

11、芽困难,常用水:氢氧化纳=10005的溶液浸泡种子,借化学反应破坏硬表皮,之后再用清水浸种,荫干后播种。高温处理:使种子保持一定的温度,置于40温度下堆积数小时,或采用40及50温度变温处理4至5d。撒草籽:在坡面施撒了基肥(每平米10克复合肥)后洒水一次将坡面土壤润湿然后在播撒草籽。撒草籽可采用开沟条播、穴播,也可采用和种植土拌合的方法。播种应均匀,播种后应及时覆土,埋没种子12cm,并适当拍压,宜覆盖无纺布,成活后可适时除去覆盖物。5.2.4养护施工完成后,每天早晚养护一次,夏天施工时,中午需要补充养护。撒草籽的养护期不少于30天。定期检查无纺布破损或被风吹开情况、坡面冲刷情况、种子发芽生

12、长情况、有无病虫害,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植物成活后,适时回收无纺布。5.3种植乔木灌木作业5.3.1灌木、乔木的选择试验段种植灌木、乔木选用高杆红叶石楠+木槿/高杆女贞+紫叶李,选用灌木树苗至少要有一年的树龄,冠幅50cm-80cm。灌木苗木应有短主干,丛生型苗木应有主茎1-3个,无损伤,根际有分支,无虫病害,须根良好。5.3.2生根液浸泡树苗将树苗放生根液内浸泡30分钟左右,达到树苗根部细胞再生,促进快速生根,多生根提高成活率的目的。5.3.3挖坑按图纸布置图挂线,挖坑种植小灌木,坑深0.25m,坑直径02m。挖坑将挖坑土弃掉,换填客土。5.3.4种植种植前应检查植坑的规格,然后浇灌底水,待

13、全部渗透后种植,种植时,先回填一部分种植土,然后放半勺无机肥,无机肥不能挨着树根,然后回填剩余种植土,并拍实基坑土,种植后及时浇定根水。5.3.5浇水(1)根据不同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不同植物种类和不同树龄适当浇水。春季降水教多,空气湿度大,故不需要多浇水,遇雨水过多时还应注意排水;夏季,气温偏高,应经常浇水,保持树种土湿润。同时还应注意防止植物枝叶晒伤。浇水时间以上午9时以前,下午4时以后为佳;为使树木生长更充实,充分木质化,增强抗性,一般情况下不宜再多浇水,应减少水量,以免引起徒长,但也要注意保持植物根部的湿度,在干燥天气下,每星期两次检查是否有缺水现象;冬季浇水应注意灌封冻水。(2)水要

14、浇透,不可只浇湿表土。浇水后不应引致任何土壤板结,冲走土壤或使植物松动。若出现上述情形应立即修补。5.3.6施肥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及苗木长势情况决定施肥 。施肥量根据树木的种类和生长状况而定。肥料要埋施,先打穴或开沟。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实、淋足水,找平,切忌肥料裸露5.3.7修剪 (1)种植后及时进行平茬复壮 (2) 考虑树种的生长特点如萌芽期、花期等,一般在叶芽和花芽分化前进行修剪,避免把叶芽和花芽剪掉, 使枝繁叶茂。 (3)将病、枯枝及扰乱树形的枝条剪除。对老弱枝进行短剪,给以刺激使之增强生长势。对于基部发生的萌芽以及主干上由不定芽生长的冗枝,均应一一剪除。(4)注意修剪顺序,按照"

15、;由基到稍、由内到外"的顺序来剪。(5)按操作规程进行,尽量减小伤口,修剪截口要平滑不能劈裂,留桩长度不得超过2cm;萌枝、下垂枝、下缘线下的萌蘖枝及干枯枝叶要及时剪除。 5.3.8补植、改植 (1)及时清理枯死苗木,在两周内补植回原有的苗木应接近已栽苗木,以保证优良的景观效果。(2)按照苗木栽植规范进行,保证成活率达98%以上。 5.3.9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发现病虫害后要及时消灭。防治方法有喷雾、喷粉、施放杀虫烟剂等。一般应用的药剂有:呋喃丹、亚胺硫磷、敌百虫、乐果、氧化乐果、速灭威、波尔多液、多菌灵、百菌清、及石硫合剂等,主要采用喷洒植物枝叶或涂到

16、植物树干上的方式进行防治。5.3.10防火、防盗采取多种措施防火防盗,建立建全护林防火防盗的组织,制定管理制度,加强巡逻监视,防止火灾和人为破坏;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宣传和教育,提高沿线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减少人为破坏因素。6 施工注意事项6.1树坑尺寸及种植土要求一般灌木的树坑采用坑深0.25m,直径0.2m。填土必须进行客土改良,客土改良的土壤(加入土壤改良剂、肥料等)能提高苗木的保水力,促进苗木生根及根系的生长,提高成活率。6.2栽植及施工技术要求栽植前对灌木苗进行浸泡生根水、保水剂的处理,栽植完毕后压实土壤。灌木栽种后坑中应及时填土压紧,并经常浇水,使坑内保持湿润一直到灌木发芽成活为止

17、。要加强护林,严禁放牧,如发现缺苗应及时补栽。6.3养护技术要求养护管理:采用雾状水洒向,除要洒水养护外,针对实际条件和设计要求的不同,进行不同季节追肥。在整体上成苗株数不足的情况下,在确认原因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补栽、追播。形成预期灌木群落。6.4绿色通道验收标准(1)绿色通道林木行距、株距应符合检验标准。 (2)植物病虫害发生率低于20%为合格,低于10%为优良。 (3)草本植物应在种植完工后6-12个月后验收。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应在种植完工后一年验收, (4)施工单位应在验收交接前保持对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 7 试验段进度计划安排 施工工期: 2017年4月至2017年5月。8 工艺总结

18、 试验段试验完成后,进行工艺试验总结, (1)对不同品种的乔木、灌木草种的成活率进行分析确定最优的施工品种及施工工艺。 (2)将各类试验数据整理分析归纳总结,进行经济对比分析,写出工艺试验总结报告,报监理及建设单位审批,以指导本标段绿色通道施工。9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9.1、质量目标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及铁道部客运专线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一次验收全部合格。9.2、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管理制度、施工图现场核查和施工技术交底制度a、施工图现场核查制度人员进场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对图纸进行分级会审,根据施工设计图进一步现场核查,尤其对线路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补勘,确保不因地质资料不准而造成对质量的影响。b、坚持技术交底制度根据建设单位审批通过的施工方案编制各工序技术交底,同时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设计意图交底、施工方案交底、施工工艺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安全标准交底、创优措施交底。材料、设备、配件进场检验和质量自检制度a、严把原材料进场质量关。加强地材质量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对各种机械、设备按照采购合同文件的要求,严格进行验证,确保其技术状态良好,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