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小组经典阅读_第1页
第八小组经典阅读_第2页
第八小组经典阅读_第3页
第八小组经典阅读_第4页
第八小组经典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谈谈辩证法问题 列宁经典文献阅读谈谈辩谈谈辩证法问题证法问题写作背景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当代意义当代意义 一、写作背景 写作时间: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在1915年写的一篇笔记式的短文,是哲学笔记中的一部分。辩证法的核心是关于对立面统一的学说。哲学笔记 列宁 时代背景 。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 新形势下,无产阶级政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例新形势下,无产阶级政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例如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如何使帝国主义战争如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如何使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国内的革命战争,怎样进行反对机会主义转变为国内的革命战争,怎样进行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这些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迫

2、切需要给的斗争。这些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迫切需要给以理论上的回答。以理论上的回答。 列宁方面:列宁方面: 1914 1914年年8 8月列宁受到沙皇政府的迫害,从俄国侨月列宁受到沙皇政府的迫害,从俄国侨居瑞士。列宁为了从理论上解决这些问题,便在居瑞士。列宁为了从理论上解决这些问题,便在瑞士阅读了许多有关辩证法的哲学著作,并做了瑞士阅读了许多有关辩证法的哲学著作,并做了大量的笔记。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在此基础大量的笔记。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在此基础上写成的。上写成的。 * 二、主要内容 列宁在文章的开始就指出:列宁在文章的开始就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

3、的认识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实质。”这就是这就是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法的实质,就是研究这两个部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法的实质,就是研究这两个部分、方面的矛盾关系的。分、方面的矛盾关系的。 随后列宁指出,除了马克思之外,其他思想家在这个问随后列宁指出,除了马克思之外,其他思想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有错误之处。题上都有错误之处。 只有马克思才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两个只有马克思才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在这篇文章中,列宁指

4、出,辩证法就是研究证运动的实质。在这篇文章中,列宁指出,辩证法就是研究事物自身中的矛盾的。这和马克思的思想是一致的。事物自身中的矛盾的。这和马克思的思想是一致的。(2)辩证法就是研究事物自身中的矛盾辩证法就是研究事物自身中的矛盾1 1、辩证法的实质是研究事物的矛盾的(第、辩证法的实质是研究事物的矛盾的(第1 1段)段)(1) 实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实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辩证统一辩证统一LOGO * 3 3、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第、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第8-118-11段)段)(1)对立统一是相互)对立统一是相互 依存依存 、相互制约的、相互制约的(2)对立面斗争的绝)对立面斗争的绝对性。对性。二、主

5、要内容 对立统一的两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对立统一的两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它们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离异、又相互依存、相互制定、相互离异、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这两种倾向,本来是约、相互渗透。这两种倾向,本来是相反的,可是,它们又结合在一个统相反的,可是,它们又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成为对立面的统一,这就构一体中,成为对立面的统一,这就构成了事物自身的矛盾。成了事物自身的矛盾。 列宁又比较了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列宁又比较了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它们在矛盾中的地位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它们在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按照列宁的观点,矛和作

6、用也不相同。按照列宁的观点,矛盾的统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盾的统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最后,列宁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对唯物辩最后,列宁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作了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作了比较。比较。 * 二、主要内容 辩证法作为一种学说,它研究的不是个别事物的个别现象,辩证法作为一种学说,它研究的不是个别事物的个别现象,也不仅仅是某一类事物的现象,而是自然、社会和思维中的最也不仅仅是某一类事物的现象,而是自然、社会和思维中的最普遍的规律。对于辩证法的这种规定的正确性,可以由人类实普遍的规律。对于辩证法的这种规定的正确性,可以由人类实践以及作为

7、这种实践经验总结的科学史来检验。践以及作为这种实践经验总结的科学史来检验。 列宁列举了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社会科学方列宁列举了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事实,来说明物质运动从最简单的形式到最复杂的面的事实,来说明物质运动从最简单的形式到最复杂的形式,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着的。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过是形式,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着的。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过是对某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的研究,科学史也就是研对某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的研究,科学史也就是研究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的历史。人类认识的运动、究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的历史。人类认识的运动、发展、也是认识矛盾运动过程。发展、也是认识矛盾运

8、动过程。(2)对于任一门学科,矛盾都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任一门学科,矛盾都是客观存在的2 2、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第、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第2-72-7段)段)(1)辩证法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辩证法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 * 二、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分析,是辩证思维的一个光辉的例子。列宁认为,一析,是辩证思维的一个光辉的例子。列宁认为,一般辩证法的认识方法,也应当如此,也应当从最简般辩证法的认识方法,也应当如此,也应当从最简单,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开始。因为这里已经包单,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开始。因为这里已经包含着辩证法的要素的

9、萌芽。还要看到,客观世界是含着辩证法的要素的萌芽。还要看到,客观世界是由无限多的个别事物构成的。而自然科学则向我们由无限多的个别事物构成的。而自然科学则向我们揭明客观自然界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辩证法揭明客观自然界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我们应该像马克思写资本论时也就是认识论。我们应该像马克思写资本论时那样、自觉地运用辩证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那样、自觉地运用辩证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5 5、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第、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第13-1513-15段)段) * 二、主要内容 诡辩论和怀疑论,本质上也是形而上学。但在表现形式上,诡辩论和怀疑

10、论,本质上也是形而上学。但在表现形式上,它们却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形而上学把事物之间的差别和对立它们却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形而上学把事物之间的差别和对立绝对化了,否认差别和对立的相对性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机械绝对化了,否认差别和对立的相对性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机械性诡辩论和怀疑论则不同。它们认为,事物是可以互相转化性诡辩论和怀疑论则不同。它们认为,事物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那么,对立事物之间就没什么差别。的,那么,对立事物之间就没什么差别。 诡辩论抓住事物的差别和对立的相对性,把它夸大、诡辩论抓住事物的差别和对立的相对性,把它夸大、绝对化,进而取消事物的客观性质,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绝对化,进而取消事物的客观性质

11、,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灵活性灵活性”。这就是诡辩论的特点。辩证法同诡辩论和。这就是诡辩论的特点。辩证法同诡辩论和怀疑论是相对立的。从诡辩论和怀疑论来说,相对只是怀疑论是相对立的。从诡辩论和怀疑论来说,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来说,相对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来说,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相对中有绝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相对中有绝对。(2)辩证法与诡辩论和怀疑论的区别)辩证法与诡辩论和怀疑论的区别4 4、辩证法与诡辩论和怀疑论的对立(第、辩证法与诡辩论和怀疑论的对立(第1212段)段)(1)诡辩论和怀疑论与形而上学的异同诡辩论和怀疑论与形而上学的异同

12、* 二、主要内容 6 6、认识是螺旋式发展的过程(第、认识是螺旋式发展的过程(第16-1816-18段)段)(1)认识过程是曲折漫)认识过程是曲折漫长的长的 列宁指出认识过程不是直线,而列宁指出认识过程不是直线,而是一串圆圈式螺旋式曲线。列宁举了是一串圆圈式螺旋式曲线。列宁举了欧洲古代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和近欧洲古代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和近代的几个哲学史上的例子,来说明认代的几个哲学史上的例子,来说明认识的圆圈式的发展。识的圆圈式的发展。(2)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缺陷 在列宁看来,认识不是一个在矛在列宁看来,认识不是一个在矛盾中往复循环的过程,而是一次完成盾中往复循环的过程,

13、而是一次完成的。要么正确,要么错误,不会再有的。要么正确,要么错误,不会再有综合,提高和发展。所以,形而上学综合,提高和发展。所以,形而上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死板的,贫乏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死板的,贫乏的、枯竭的、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它也是死枯竭的、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它也是死板的,贫乏的、枯竭的。板的,贫乏的、枯竭的。 * 二、主要内容 7 7、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第、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第19-2019-20页)页)(1)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2)唯心主义的社会根源 社会阶级根源是唯心主义产生、发展和得以巩固的内在根源,并不是外在根源。只有把认识原因和阶

14、级原因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给唯心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列宁指出:夸大认识过程的某一片断,会把人引到唯心主义、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这就是说,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不仅是认识上的片面性造成的。 1为中国社会主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路线义建设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的确立提供哲学的确立提供哲学基础。基础。邓小平三、当代意义 2、对国家管理的启示:对于当今科技迅猛、对国家管理的启示:对于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格局来说,国家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格局来说,国家的稳定就需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维持,的稳定就需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维持,在法制的社会中创造社会的文明,做到依在法制的社会中创造社会的文明,做到依法治国,以理服人。法治国,以理服人。 3 3、读列宁的辩证法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读列宁的辩证法的问题是非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