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工作方案_第1页
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工作方案_第2页
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工作方案_第3页
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工作方案_第4页
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工作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工作方案1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技术方案(2009版)5全国火电机组竞赛评分办法(2009版)13全国火电机组对标及竞赛名词术语解释31全国火电机组网上报名及数据报送说明书39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及竞赛资料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工作方案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精神,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429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促进电力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的开展,充分挖掘火电企业节能潜力,提高火电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特制定本方案。 一、开展火电企业能效水平

2、对标活动的意义目前,我国电力消费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42%,其中发电供热用煤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55%。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仍将有长足的发展,其中燃煤火电发电量持续占80%以上,在完成能源转换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面临巨大的能源环境压力。做好火电企业节能工作,对转变电力行业管理模式,实现全社会节能减排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电力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有着比较完整的、良好的技术管理基础。长期以来,在国家各项政策基础上,电力行业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管理规范、标准和体系,并把节能作为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和经营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调整和优化电力产业结构、加强技术改造以及节能降耗、治理污

3、染,创建无渗漏、上星级、达标、创一流企业,对标管理等与效益目标相结合的管理手段,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新的形势下,结合国家重点部署和电力发展需要,在行业内深入开展火电企业能效对标活动,对于进一步提高火电企业管理水平、促进技术进步和设备改造升级,对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指导思想和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节约能源法为依据,以实施方案为指导,以全面提高火电企业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充分发挥行业节能管理体系的作用,完善行业节能对标范围,形成政府引导推动、行业协会指导协调、企业主体实施的适应市场的工作格局,保障火电企业能效对标活动的有序开展。火电行业能效对标工作在全国300MW级、600

4、MW级、1000MW级火力发电机组范围开展,通过行业能效对标,全面降低能源消耗性的火电企业发电煤耗、厂用电率指标,降低资源消耗性的发电水耗指标,使机组保持最佳经济运行状态。三、工作体系和工作方案1工作体系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统一组织、指导和监督下,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分工合作、突出重点、分步推进,保障火电企业能效对标活动有序开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负责组建能效对标工作指导体系,在全国火电机组技术协作网的基础上,规范对标指标体系,健全对标数据库,确定在各类技术边界条件下的能效标杆值和标杆机组(电厂),指导火电企业能效对标活动的有效开展。中央及地方发电(集团)公司负责组织本公司

5、内火电企业能效对标活动,建立能效对标活动组织机构,明确集团公司和火电企业各自的职责,保证能效对标活动顺利开展。其它行业自备电力企业和独立发电企业建立企业能效对标活动组织机构,开展能效对标活动。2组织机构(1)成立电力行业火电企业能效对标工作指导小组(以下简称工作指导小组)。根据实施方案要求,由中央及部分地方发电集团公司共同组成工作指导小组,组长由中电联负责节能工作的理事长担任,副组长由集团公司分管节能工作的公司领导担任,委员由有关单位负责节能工作的部门领导担任。(2)工作指导小组下设电力行业火电企业能效对标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办公室配备专业人员,履行行业相关职能,负责电力行业火电企业

6、能效对标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服务中心。(3)办公室负责组建电力行业火电企业能效对标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专家组作为能效对标活动的技术支持,对能效标杆值和标杆机组(电厂)进行评审和专业咨询。各单位应对入选专家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4)各发电集团公司成立本企业能效对标工作组织机构,由分管节能工作的公司领导负责,明确集团公司和火电企业各自的职责,制定集团公司能效对标实施方案。集团公司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报工作指导小组备案。(5)各发电集团公司下属电厂及独立发电公司,根据集团公司及行业能效对标工作要求和企业具体情况,落实本企业管理体系和实施方案。3工作方案中电联组织

7、制定火电企业能效标杆选择办法,确定机组能效和企业综合能耗的影响因素及其修正方法,并提交工作指导小组确认;根据全国火电机组技术协作网及机组竞赛数据,确定火电企业能效对标的指标体系,完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汇总与分析;根据各企业能效指标情况,经工作指导小组审议,确定主要能效指标标杆和标杆机组(电厂);报国家发改委,对标杆机组(电厂)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能效对标进行总结,并对指标体系和能效标杆逐年动态修订。各集团公司建立能效水平对标信息报送制度,并督促所属火电企业根据制度要求,通过全国火电机组技术协作网,报送统计数据及节能降耗工作总结,时间要求为每年1月20日及7月20日前,要求数据准确、完整、及时。各

8、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确定本集团、本企业年度对标指标目标值,制定对标改进方案和实施计划,配套形成有关规章制度,将对标指标目标值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生产的每个环节。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突出重点、分步推进。4对标成果应用中电联根据电力行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分析标杆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改造措施及最佳实践方法,总结行业、企业能效对标先进经验和实践成果,并定期汇总企业节能情况,形成成果报告,指导企业节能工作的开展。结合企业工作需要,组织专家对标杆机组(电厂)和重点企业进行技术评估和服务。电力企业根据自身对标活动实际情况,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成效评估工作,分析指标改进措施和方案的可行性,总结在开

9、展能效对标活动中的经验,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手段和制度,结合全行业开展对标活动实践,制定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及时调整对标标杆,进行更高层面的对标。5建立沟通机制各火电企业应定期召开企业内部能效对标活动工作例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各发电(集团)公司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下属发电企业能效水平分析会活动,交流节能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中电联通过全国火电机组技术协作网,沟通行业技术信息,每年组织一次全行业火电企业能效分析和发布活动。6提高行业服务水平通过对标工作的开展,加强数据库建设,及时收集、充实和更新国内外相关信息;组织专家定期分析和汇总火电企业能效水平,总结节能工作

10、经验,供企业参考;组织对电力企业负责节能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与培训;向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推荐节能技术、节能产品,引导企业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根据企业需求,组织国内、外专家开展企业节能咨询工作,为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节能指导性意见;加大电力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宣传力度,通过现场观摩、技术培训、专业报刊杂志等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宣传。7表彰先进典型中电联每年发布一次火电企业能效指标评比工作成果,评选电力行业火电企业能效标杆机组(电厂);对候选标杆机组(电厂)由专家组进行评审;报国家发改委对标杆先进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能效对标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各发电(集团)

11、公司每年组织所属企业开展能效指标评比工作,对先进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技术方案(2009版)一、指导原则1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429号)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关于印发火电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中电联科技2008147号)二、对标范围目前只针对全国常规火电超超临界、超临界、亚临界机组,超高压、高压机组暂不列入对标范围。三、火电机组能耗水平对标内容1能源消耗指标(1)供电煤耗指火力发电机组平均每向外供出1kWh电能所耗用的标准煤量

12、,单位为g/kWh。(2)厂用电率指统计期内机组生产电能过程中消耗的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单位为%。(3)油耗指统计期内机组在锅炉点火和稳燃时所消耗的油量,单位为t/a。注:在能源消耗指标的供电煤耗中,已经包含了厂用电率和油耗的能源消耗量,在此列入对标的指标主要进行过程指标对标。2资源消耗指标发电综合耗水率:指火力发电机组平均每生产1kWh电能所消耗的水量,单位为kg/kWh。四、火电机组能耗水平对标程序1电厂申报电厂按照对标要求的各项主要能效指标,向对标工作办公室报送申报材料。2办公室初审办公室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进入标杆候选机组。3上级集团公司确认确定的标杆机组主要能效指

13、标和部分过程指标由电厂所属上级集团公司确认。4公示对候选机组能效指标进行公示。5评价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候选机组进行能效水平评价。6审定办公室将最后评选和评价结果报领导小组审定、批准。7公布对全国同类机组能效指标排序、标杆先进机组进行公布。8企业根据对标结果制定整改措施。五、能效指标对标技术方案1机组级别:1000MW级机组、600MW级机组、300MW级机组2机组分类:确定边界条件,按不同容量、参数、类型对机组进行分类:(1)按机组压力等级:10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6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500MW900MW级超临界机组、500MW700MW级亚临界机组、250MW335MW机组亚临界、3

14、50MW380MW亚临界机组;(2)按机组循环冷却方式:湿冷机组、空冷机组。3供电煤耗能效指标分类:(1)10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2)600MW660MW级超超临界纯凝湿冷机组(3)500MW900MW级超临界纯凝湿冷机组(4)500MW800MW级俄(东欧)制机组(5)500MW700MW级亚临界纯凝湿冷机组(6)600MW级空冷机组(包括超超临界机组、超临界机组、亚临界机组)(7)600MW级供热机组(8)300MW级纯凝湿冷机组(9)300MW级国产纯凝湿冷机组(10)300MW级供热机组(11)300MW级空冷机组(12)350MW级进口纯凝湿冷机组(13)350MW超临界机组(1

15、4)300MW级进口纯凝湿冷机组4厂用电率能效指标分类:(1)空冷机组;(2)湿冷机组注:空冷机组厂用电率,按电动给水泵、汽动给水泵进行。5油耗能效指标:机组油耗指标不进行分类。6发电综合耗水率对标分类:(1)空冷机组(2)开式循环冷却机组(3)闭式循环冷却机组7100MW200MW机组对标方案暂不确定。六、确定标杆将机组按以上类别分类,分别进行指标分析,确定能效指标的标杆值。标杆值分为3个档次:标杆先进值(该类别机组能效指标前20%的平均值,称为A标),标杆优良值(该类别机组能效指标前40%的平均值,称为B标),平均值(该类别全部机组能效指标的平均值,称为C标)。若某类别机组统计台数不满20

16、台时,只给出平均值(C标)。七、指标对标参加对标机组的供电煤耗、厂用电率、发电综合耗水率、油耗四项能效指标与同类机组标杆值对比,确定指标是否达标。八、过程指标1供电煤耗过程指标发布部分标杆先进值与标杆优良值机组与供电煤耗相关的过程指标,供全国火电同类机组对比借鉴。供电煤耗指标以全国火电机组对标及竞赛相关数据为准。标杆先进值与标杆优良值机组按分类后的过程指标见附表5-2。2厂用电率过程对标按各等级机组分类后的厂用电率进行过程对标,发布与厂用电率相关的过程指标,供全国火电同类机组对比借鉴。厂用电率指标以全国火电机组对标及竞赛相关数据为准。厂用电率过程指标见附表5-3。3发电综合耗水率与油耗过程对标

17、按各等级机组分类后的发电综合耗水率与油耗进行过程对标,发布与发电综合耗水率与油耗相关的过程指标,供全国火电同类机组对比借鉴。发电综合耗水率与油耗指标以全国火电机组对标及竞赛相关数据为准。发电综合耗水率过程指标见附表5-4。发电油耗过程指标见附表5-5。附表4 ×00MW级机组发电综合耗水率过程指标序号电厂简称机组编号发电耗水率kg/kWh循环冷却方式直接空冷、间接空冷、开式、闭式取水方式地表、地下、中水、海水01020304050607080910附表5 ×00MW级机组油耗对标过程指标序号电厂简称机组编号油耗t/a点火方式等离子、微油、常规、天然气点火用油t/a助燃用油t

18、/a01020304050607080910全国火电机组竞赛评分办法(2009版)1评分办法1.1可靠性1.1.1等效可用系数定额完成率得分F1公式说明:(1)式中:等效可用系数定额值式中:EAF1、EAF2分别为无A(B、C)级检修和有A(B、C)级检修的等效可用系数定额基础值,见附表2;r1为等效可用系数定额调整系数,见附表3。1000MW超超临界机组A(B、C)级检修总天数指跨年度检修机组的全部检修天数,确定如下:750MW900MW机组A(B、C)级检修总天数指跨年度检修机组的全部检修天数,确定如下:600MW级机组A(B、C)级检修总天数指跨年度检修机组的全部检修天数,确定如下:30

19、0MW级机组A(B、C)级检修总天数指跨年度检修机组的全部检修天数,确定如下:200MW级机组A(B、C)级检修总天数指跨年度检修机组的全部检修天数,确定如下:100MW级机组A(B、C)级检修总天数指跨年度检修机组的全部检修天数,确定如下:注:汽轮发电机组标准项目检修推荐停用时间的上限值,参见附表1。(2)1.1.2非计划停运定额完成率得分F2公式说明:(1)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基础值见附表2;r2为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调整系数,见附表3。(2)非计划停运小时定额基础值见附表2。1.1.3等效强迫停运率定额完成率得分F3公式说明:等效强迫停运率定额基础值见附表2;r3为等效强迫停运率定额调整系数

20、,见附表3。1.1.4机组长周期连续运行天数加分F4公式说明:(1)A:长周期连续运行天数得分门槛值,单位:天A=100(2)B:跨年度连续运行调整值(3)i:连续运行天数大于A值的次数,每有一次大于等于A值的长周期连续运行,按上式累积加分。注:连续运行为机组发电机(变压器)主开关未断开的状态,任何计划、非计划和备用停机均为中断连续运行。1.2经济性1.2.1 供电煤耗得分F5F5=15+(供电煤耗定额值-本年度供电煤耗实际值)×S5+C+D1+D2公式说明: 热电比:统计期内的供热量与发电量的比值。供热机组界定:机组热电比10%界定为供热机组。供电煤耗基础值见附表4S1为机组循环水

21、冷却方式修正系数:闭式循环间接空冷直接空冷1.011.031.05实际值S2为机组负荷率修正系数:统计期内机组负荷率修正系数80以上(含80不进行修正)180以下负荷率每降低1,供电煤耗实际值+(供电煤耗实际值×0.002),修正到80为止。S3烟气脱硫修正系数:脱硫方式湿法脱硫干法脱硫其它方法脱硫无脱硫厂内制备脱硫剂厂内无制备脱硫剂厂内制备脱硫剂厂内无制备脱硫剂修正系数1.0151.011.011.0051.011.0S4烟气脱硝修正系数:机组安装脱硝系统,修正系数为1.005S5为供电煤耗环比C为燃煤低挥发份()加分: D1为燃煤高灰份加分,D2为燃煤低热值加分:注:(1)新投产

22、当年为第一年度,投产后第二年度可参加对标及竞赛。(2)新投产机组第二年度的供电煤耗环比S5为1。1.2.2 主要运行小指标得分F6小指标评分的基础分为10分。(1) 机侧主汽温度最高得分为2分。温度每偏离设计值±1,扣0.4分,扣满2分为止;(2) 机侧再热汽温度最高得分为2分。温度每偏离设计值±1,扣0.4分,扣满2分为止;(3) 高加投入率最高得分为2分。低于95%不得分,在95%基础上高加投入率每增加1%,得0.4分;(4) 发电补给水率最高得分为2分,补给水率基础值为3%,高于基础值1%扣1分、高于基础值1.5%扣1.5分、高于基础值2%扣2分;(5) 真空严密性最

23、高得分为2分。真空下降速度V133Pa/min扣1分;真空下降速度V200Pa/min扣1.5分;真空下降速度V270Pa/min扣2分;1.3环保1.3.1 烟气脱硫系统得分F7 无脱硫系统不得分。脱硫系统投入率、脱硫效率以环保局监测数据为准。1.3.2 烟气脱硝设备(SCR、SNCR)得分F8 无脱销系统不得分。脱销设备投入率、脱硝效率以环保监测数据为准。注:当年进行脱硫(脱硝)改造机组的烟气脱硫(脱硝)得分为:1.4技术监督1.4.1 化学监督指标得分F9公式说明:汽水品质合格率低于98%不得分。1.4.2热控监督指标得分F10热工保护投入率低于98%不得分。1.4.3继电保护监督指标得

24、分F11继电保护动作正确率低于98%不得分。2竞赛规则2.1数据报送参加全国火电大机组竞赛的各单位,负责填写本单位每台机组竞赛数据表(所有数据保留二位小数),上半年数据于7月20日前、全年数据于次年的1月20日前报送至全国火电大机组竞赛秘书处,做到真实、准确、及时,如有差错应及时书面更正。2.2不参赛机组新机组投产不满一年或机组年运行小时不满4000小时或机组年备用小时超过4000小时者,不参加评比,但对标及竞赛数据表仍需报送。2.3数据审核对所有参赛机组的竞赛数据表,竞赛秘书处将会同各发电集团(投资)公司和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如发现数据不符,提出批评并限期改正。2.4公示对所有参赛机组的竞赛评

25、比情况进行公示。各参赛厂可及时反映有关情况,竞赛秘书处将对有关问题进行核实、更正。竞赛年会前20天及年会期间原则上不予更正。2.5评奖全国火电机组竞赛容量范围为100MW1000MW,获奖机组按竞赛得分高低排序,获奖机组数量按参赛机组总数的20%确定。原则上各类型参赛机组数量没超过30台的,按前20%进行排名获奖。各类型参赛机组数量超过30台的,按总数的20%确定特等、一、二、三等奖。2.6获奖机组复检秘书处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在适当时间(可能是年会前,也可能是年会后)对参赛厂(机组)进行复检。如发现作假,与事实严重不符者,取消当年参赛资格或取消已获奖项,收回奖牌。2.7奖励建议对获奖机组,建议

26、由参赛厂主管单位或董事会颁发奖金以资鼓励。建议奖励金额为:奖级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建议奖励金额25万元20万元15万元10万元3全国火电机组数据表表1全国火电机组基础数据表表2 全国火电机组运行数据表( 年度)表3 全国火电机组评分统计表( 年度)4本竞赛评分办法解释权属全国发电机组技术协作会秘书处附表1汽轮发电机组标准项目检修停用时间机组容量P(MW)检修等级(天)A级检修B级检修C级检修D级检修100P2003238142291257200P30045482532141679300P500505825341822912500P750606830452026912750P90070803

27、550263091510008590506530452030注:1)检修停用时间已包括带负荷试验所需的时间。2)A、B、C级检修以实际发生天数为准,检修天数需大于下一级检修天数的上限值。附表2机组等效可用系数、非计划停运次数与时间、等效强迫停运率定额基础值机组容量P(MW)等效可用系数定额基础值(%)非计划停运定额基础值等效强迫停运率定额基础值(%)A级检修B级检修C级检修无ABC检修次数(次/a)时间(h/a)凝汽式100P199848789911.6801.0供热式100P199838688901.6801.0凝汽式199P250838688902.41201.5供热式199P250828

28、587892.41201.5凝汽式250P350828587902.01001.3供热式300P400818486892.01001.3500P750798487902.51201.3750P1000788386892.61301.3附表3等效可用系数、非计划停运次数和等效强迫停运率定额调整系数调整因素等效可用系数定额调整系数(r1)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调整系数(r2)等效强迫停运率定额调整系数(r3)机组投产第2125年0.991.11.1机组投产第26年及以上0.981.21.2高灰分燃煤:35%0.981.151.15新机组投产第2年度0.951.21.2附表4100MW1000MW机组供

29、电煤耗基础值机组容量P(MW)蒸汽参数供电煤耗基础值g/kWh备注500 P 1000超超临界295超临界305315(俄、东欧)亚临界318350P 400超临界310亚临界320250P 330超临界320325(俄、东欧)亚临界330199P250超高压355120P165超高压350100P115高压375表2全国火电机组运行数据表( 年度)电厂名称 机组号 铭牌容量 MW序号指标项目单位年度实绩备注可靠性 1运行小时h2备用小时h3可用小时 h4降出力等效停运小时h5停用小时h6统计期小时h7可用系数 %8等效可用系数 %9运行暴露率 %10计划停运次数 次11计划停运小时 h12非

30、计划停运次数次13非计划停运小时h14强迫停运次数次15强迫停运小时h16等效强迫停运率%经济性17发电量 kWh18利用小时 h19平均负荷 MW20负荷率 %21工业供热量106 kJ22工业热电比 %23采暖供热量106 kJ24采暖热电比 %25总热电比=工业热电比+采暖热电比%26供电煤耗g/kWh27供电煤耗环比28厂用电率(纯凝机组)%29点火用油t30助燃用油t31主蒸汽压力(机侧)MPa32主蒸汽温度(机侧)33再热蒸汽温度(机侧)34高加投入率%35给水温度36真空严密性VPa/min37真空度%38凝汽器端差39凝结水过冷度40发电补给水率%41发电综合耗水率m3/MWh

31、42排烟温度43飞灰含碳量%44空预器漏风率%45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kJ/kg46燃煤挥发份Var%收到基47燃煤灰份Aar%收到基48燃煤低位热值Qar,netkJ/kg收到基49燃煤硫份Sar%收到基50锅炉专业主要辅机耗电率(1)送风机耗电率%(2)引风机耗电率%(3)一次风机耗电率%(4)给煤机%(5)磨煤机耗电率%(6)电除尘器耗电率%(7)除灰系统耗电率%51汽机专业主要辅机耗电率(1)凝结水泵耗电率%(2)循环水泵耗电率%(3)电动给水泵耗电率%52环保专业耗电率(1)脱硫系统耗电率%(2)脱销系统耗电率%53输煤专业耗电率(1)输煤系统耗电率%环保54脱硫系统投入率%55脱硫

32、效率%56脱硝设备投入率%57脱硝效率%技术监督58汽水品质总合格率%59热工保护投入率%60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A级检修自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共 天B级检修自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共 天C级检修自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共 天长周期连续时间自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共 天自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共 天自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共 天填表人: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表3全国火电机组竞赛评分统计表( 年度)电厂名称 机组号 铭牌容量 MW指标项目单位实绩自评分评定分评分代码可靠性等效可用系数%F1非计划停 运次数次F2时间h等效强迫

33、停运率%F3长周期连续运行加分F4经济性供电煤耗g/kWhF5主蒸汽温度F6再热蒸汽温度高加投入率%锅炉补给水率%真空严密性Pa/min环保脱硫系统投入率×脱硫效率%F7脱硝设备投入率×脱硝效率%F8技术监督汽水品质总合格率%F9热工保护投入率%F10继电保护动作正确率%F11总计得分填表人: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全国火电机组对标及竞赛名词术语解释1运行小时运行小时(SH)设备处于运行状态的小时数。2备用小时备用小时(RH)设备处于备用状态的小时数。3可用小时可用小时(AH)设备处于可用状态的小时数。可用小时等于运行小时与备用小时之和,用公式表示为AHSHRH4降出力等效

34、停运小时降低出力小时(UNDH)机组处于降低出力状态下的可用小时数。降出力等效停运小时(EUNDH)机组降低出力小时数折合成按铭牌容量计算的小时数。5统计期间小时:设备处于在使用状态的日历小时数。6停用小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长期封存的停用机组和经主管电力公司批准,上级备案,进行长时间重大技术改造的机组,如烧油(气)改烧煤、凝汽式改供热式、非静电除尘器改电除尘器、增设脱硫、脱氮装置,填写停用事件(记为IACT);停用时间不计入统计期间小时。若结合机组大修进行的设备重大技术改造,其停用小时为机组停运总时间扣除机组计划大修标准工期。7可用系数(AF)8等效可用系数(EAF)9运行暴露率10非计划停

35、运非计划停运(UO)设备处于不可用(U)而又不是计划停运(PO)的状态。对于机组,根据停运的紧迫程度分为以下5类:第1类非计划停运(UO1)需立即停运或被迫不能按规定立即投入运行的状态(如启动失败)。第2类非计划停运(UO2)机组虽不需立即停运,但需在6h以内停运的状态。第3类非计划停运(UO3)机组可延迟至6h以后,但需在72h以内停运的状态。第4类非计划停运(UO4)机组可延迟至72h以后,但需在下次计划停运前停运的状态。第5类非计划停运(UO5)计划停运的机组因故超过计划停运期限的延长停运状态。上述第13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称为强迫停运(FO)。11非计划停运小时非计划停运小时(UOH)设备

36、处于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a)非计划停运小时按状态定义可分为下列5类:第1类非计划停运小时(UOH1)机组处于第1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第2类非计划停运小时(UOH2)机组处于第2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第3类非计划停运小时(UOH3)机组处于第3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第4类非计划停运小时(UOH4)机组处于第4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第5类非计划停运小时(UOH5)机组处于第5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b)非计划停运小时(UOH)机组在统计期内发生的所有各类非计划停运小时之和,即UOH=UOH1+UOH2+UOH3+UOH4+UOH512强迫停运小时强迫停运小时(FOH)机组处

37、于第13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之和。FOHUOH1UOH2UOH313强迫停运率(FOR)14等效强迫停运率(EFOR) 15计划停运计划停运(PO)机组处于计划检修期内的状态(包括进行检查、试验、技术改造,或进行检修等而处于不可用状态)。计划停运应是事先安排好进度,并有既定期限。对于机组,计划停运可分为A、B、C、D检修四类。16发电量发电量是指电厂(机组)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电能量。单位为kWh。计算公式如下:×× 17利用小时机组发电量折合成铭牌容量时的运行小时数。18平均负荷平均负荷是指报告期内瞬间负荷的平均值,表明发电设备在报告期内达到的平均生产能力,单位为MW。计

38、算公式为:19负荷率机组平均负荷与铭牌容量的比值(即机组利用小时与机组运行小时的比值)。20供热量火力发电厂在发电的同时,对外供出蒸汽或热水的热量,称为供热量。计量单位为“(106kJ)百万千焦”。供热量包括由背压式机组、抽汽式机组及锅炉供出厂外的蒸汽或热水的含热量之和,减去返回冷凝水和补给软化水的含热量后计算求得。21. 22供电煤耗供电煤耗指火力发电机组每供出1kWh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它是综合计算了发电煤耗及厂用电率水平的消耗指标。因此,供电标准煤耗综合反映火电厂生产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水平。计算公式为:23点火用油点火用油是指锅炉点火时用的油量,单位t/台年。24助燃用油助燃用油是指

39、锅炉为稳定燃烧时用的油量,单位t/台年。25厂用电率A纯凝汽电厂生产厂用电率式中:Lcy生产厂用电率,;Wf统计期内的发电量,kWh ;Wcy统计期内的厂用电量,kWh;Wh统计期内的总耗用电量,kWh;Wkc统计期内按规定应扣除的电量,kWh。下列用电量不能计入厂用电的计算: 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电力的消耗量。 设备在未移交生产前的带负荷试运行期间耗用的电量。 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电量。 发电机作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电量。 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登耗用的电量。 输配电用的升、降压变压器(不包括厂用电变压器)、变波机、调相机等消耗的电量。 修配车间、车库

40、、副业、综合利用及非生产用(食堂、宿舍、幼儿园、学校、医院、服务公司和办公室等)的电量。B供热电厂生产厂用电率(1)供热厂用电率以上二式中:Lrcy供热厂用电率,;Wr供热耗用的厂用电量,kWh ;Wcf纯发电用的厂用电量,如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等只与发电有关的设备用电量,kWh;Wcr纯热网用的厂用电量,如热网泵等只与供热有关的设备用电量,kWh。(2)发电厂用电率以上二式中:Lfcy发电厂用电率,;Wd发电用的厂用电量,kWh。C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率是指全厂发电量与上网电量的差值与全厂发电量的比值,即式中:Wwg全厂的外购电量,kWh; Wgk全厂的关口电量,kWh。注:能效对标及机组竞

41、赛的厂用电率以单元机组发电厂用电率进行统计(包括脱硫外委的厂用电率)。26高加投入率27最终给水温度最终给水温度指汽轮机高压给水加热系统大旁路后的给水温度值()。28凝汽器真空度凝汽器真空度是指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端真空占大气压的百分数,即29凝汽器真空严密性凝汽器真空严密性试验中真空下降速度V,单位Pa/min。30排烟温度排烟温度指锅炉末级受热面(一般指空气预热器)后的烟气温度()。对于锅炉末级受热面出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烟道,排烟温度应取各烟道烟气温度的算术平均值。31飞灰含碳量飞灰含碳量是指飞灰中碳的质量百分比(%)。对于有飞灰含碳量在线测量装置的系统,飞灰含碳量在线测量装置分析结果的算术平

42、均值;对于没有在线表计的系统,应对统计期内的每班飞灰含碳量数值取算术平均值。32空预器漏风率空气预热器漏风率,为漏入空气预热器烟气侧的空气质量流量与进入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质量流量之(%)。根据GB/T10184中关于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测定及计算,空气预热器漏风率计算公式为:AL 式中:AL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空气预热器入口的过量空气系数;空气预热器出口的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过量空气系数21/(21该处的氧量)。33发电补给水率火电厂发电补给水率是指统计期内汽、水损失水量,锅炉排污量,空冷塔补水量,事故放水(汽)损失量,机、炉启动用水损失量,电厂自用汽(水)量等总计占锅炉实际总蒸发

43、量的比例,即式中:Dfd发电补水量,t。34汽水损失率汽水损失率是指统计期内锅炉、汽轮机设备及其热力循环系统由于泄漏引起的汽、水损失水量占锅炉实际总蒸发量的百分比,即Dqs=Dfd-(Dwq+Dzy+Dws+Dch+Dpw)+Dhs以上二式中:Lqs汽水损失率,;Dwq对外供气量,t;Dzy热力设备及其系统自用汽(水)量;Dws对外供水量,t;Dch锅炉吹灰用汽量,t;Dpw锅炉排污水量,t;Dhs外部回到热力系统的水量,t。35发电综合耗水率发电综合耗水率是电厂单位发电量所耗用的水量,其统一单位为kg/kWh。年发电综合耗水率是年发电总耗水量与发电量之比值,即36凝汽器端差汽轮机排汽温度与冷

44、却水出口温度之差。37凝结水过冷度排汽压力下的蒸汽温度与同压力下凝结水温度之差。38脱硫系统投入率脱硫系统投入时间与该机组运行时间之比。39烟气脱硝设备投入率烟气脱硝设备投入时间与该机组运行时间之比,此处专指SCR脱硝装置。40汽水品质合格率汽水品质合格率是指汽水品质合格次数与全部取样测定次数之比的百分数。即41热工保护装置投入率42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机组继电保护正确动作次数与动作总次数的比值。43辅机耗电率=该类辅机或系统耗电量/统计期发电量该类辅机或系统消耗的电量与统计期发电量的百分比。参考文献:1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DL/T 793-20012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 DL/T 783-2

45、0013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L/T 904-20044电力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5发电厂集控运行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6发电厂汽机运行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7火电厂环境监测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全国火电机组网上报名及数据报送说明书1网址登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网站进入科技服务网页,或登陆中国电力科技网网站点击火电机组数据报送入口或直接登录1:8080/zhongdianlian/网址2如何进入机组对标及竞赛频道点击图1的“火电机组数据报送入口”,进入到机组数据填报系统,如图2,对于发电厂,输入机组数据填报的专用帐号和密码点击“电厂用户登入”口进入图1图23机组数据频道说明机组数据频道首页如图2所示。请输入机组数据专用帐户(选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可靠性中心2003年10月编写的电力可靠性管理代码对应的电厂编码)和密码(初始密码666666,用户可修改)登陆。登陆后进入机组数据报名界面,如图3所示。图33.1机组数据报送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