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新型农民创业工程规划孔令旗_第1页
安康市新型农民创业工程规划孔令旗_第2页
安康市新型农民创业工程规划孔令旗_第3页
安康市新型农民创业工程规划孔令旗_第4页
安康市新型农民创业工程规划孔令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康市新型农民创业工程规划(2008-2012)为了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创业工作健康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全市2007年末总人口29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46.8万人,占总人口83.7%,城镇人口48.2万人,占总人口16.3%;17-50周岁农村适龄劳动力 156万人,从事农业产业人数58万人,从事非农产业28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达70万人。2007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1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29.8万人, 创经济收入36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3%。 (一)主要成效1、提高了收入。2007年我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134元,同比增加17

2、1元,增长17.72%,占全年纯收入的比重达50.3%。2、夯实了基础。市、县、乡、村四级劳务输出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建立了“安康-南通劳务交流直通车”,共建立劳务办事机构30余个。3、提高了技能。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已建立各类教育培训机构68个。积极创建技能培训品牌,打造 “安康焊工”、“秦巴茶艺”、“旬阳工民建”等知名品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认定安康电工、工民建、烹饪、美容美发、机械加工5个专业为名牌专业。建立了政策支持体系,市、县区建立了小额贷款担保机构,解决创业资金不足问题。(二)存在问题主要是信息化建设滞后、组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等,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进一步拓展。二、指导思

3、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农民持续增收,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构建和谐安康的重要举措,按照“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走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专业化培训、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新路子,将我市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推行人本服务的原则;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坚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原则;坚持务工人员自愿选择与各级政府重点帮扶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各类中介组织有偿服务,政府规范其中介行为的原则。(三)目标任务到2012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63万人, 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9

4、5%,有组织转移36万人,新增技能培训5万人,年人均劳务收入9700元,劳务务工收入达到61亿元。三、重点任务和项目(一)推进劳务产业发展,鼓励农民自主创业。1、扩大就近就地转移规模。发展县域经济,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重点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加快发展。2、做好异地输出转移。继续做好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塘地区的劳务输入,逐渐向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拓展。3、支持农民创业。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鼓励返乡创业,对农民工创业与城镇下岗职工创业同等对待。建立创业孵化园。(二)加强培训机构建设,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

5、工作。1、加强职业培训机构建设。加大实训示范基地和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10个农民工培训基地、5个创业培训基地,创业培训规模达到3000人。2、建立健全技能培训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扩大培训规模,形成专业门类齐全、办学形式多样、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大培训格局。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000人,到2012年享受国家扶持政策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人数达到1万人。3、大规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综合运用农民工培训补贴、阳光工程补贴、“扶贫雨露计划”政策,全面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四、保障措施(一)落实扶持资金1、加大资金投入。多渠

6、道筹措培训经费,加大对培训的投入。对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行“四免一补”(免培训费、职业介绍费、技能鉴定费和单程交通费,并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扶持政策。帮助农村劳动力完成两年制中级工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继续开展劳务输出示范县和返乡创业示范县创建工作,在资金、信息方面给予重点支持。2、信贷资金扶持。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要与当地信用社及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协作,建立信用担保贷款协作机制,支持农村贫困户搞好技能培训,解决输出费用。3、建立援助基金。各级财政、农业、扶贫、民政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特点,对外出务工困难人员实行援助,为建立信息网络提供资金支持。(二)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市本级和10县区人力资源市场建

7、设。在全国经济发达省市建立30个相对稳定的劳务办事机构。对个人从事合法、规范劳务输出的民办中介机构,劳动、工商等有关部门在政策指导、输出前培训、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培养高技能人才,打造专业品牌。(三)强化维权保障 积极探索“源头建会、属地管理、联互动、双向维权”的工作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和经费地落实,形成比较健全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组织网络。建立后勤保障服务小组,协调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子女上学、老人看护、承包土地流转等具体事宜。鼓励创办农民工子女学校,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务工人员制度。市政府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考核县区重点工作内

8、容之一,纳入县域经济发展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附表:1、安康市新型农民创业工程培训目标任务表2、安康市新型农民创业工程转移就业目标任务表附表1:安康市新型农民创业工程培训目标任务表县区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培训人数其中培训人数其中培训人数其中培训人数其中培训人数其中高技能人才培训数创业培训人数高技能人才培训数创业培训人数高技能人才培训数创业培训人数高技能人才培训数创业培训人数高技能人才培训数创业培训人数合计31000368161836000630185041000850220046000110025005000015003000市本级76001038800140

9、95002001000025010000350汉滨区7780564639000120500105001506001170020065012500300800汉阴县262118983000501203500651903700852204000100280石泉县142716132165030150200050180250060200300080240宁陕县66311768002010090030120105050150120070180紫阳县2333312022700402203000602303500852604000100300岚皋县858179210003011011504013016505

10、0150200060200平利县1415321171600501501900601802500802003000130230镇平县457971550201006503011080040130100060150旬阳县392046171450080200510010024055001203006000150360白河县2047291962400502002800652203100802403300100260附表2:安康市新型农民创业工程转移就业目标任务表单位:万人 亿元 年县名农村人口总数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创经济收入农村劳动

11、力转移就业人数创经济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创经济收入农村劳力转移就业人数创经济收入农村劳力转移就业人数创经济收入合计2507055.5415745595061566361汉滨区73.718.415.311.315.612.31613.616.414.916.816.3汉阴县267.76.34.76.45.16.65.66.86.376.7石泉县15.34.63.52.63.62.83.73.13.83.53.93.8紫阳县29.885.94.46.14.86.45.46.76.276.7岚皋县14.44.63.92.83.93.143.44.13.84.24.1宁陕县5.91.91.61.2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