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污染危害及防护_第1页
核辐射污染危害及防护_第2页
核辐射污染危害及防护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核辐射污染危害及防护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发生里氏9级强烈 地震,引发全球关注.与以往地震所不同地是,此次日本强震还引发 了当地核电厂多个核反应堆相继爆炸,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 了严重地核辐射污染事故.事件发生后,全球舆论高度关注,并引发 部分民众恐慌.核电站、核泄漏、核辐射、核安全,这些原本高深莫 测地专业词汇,一下子变得与人们地健康近在咫尺何谓核辐射? 其防护原理及方法?核阴云笼罩下,普通民众应该如何应对?除了 核武器、核电站等,生活中还有哪些放射性污染值得警惕?一、核辐射及其类型核辐射也称放射性,是以波、粒子或光子能量束形式(主要为 a、(3和丫三种辐射形式

2、)传播地一种能量.辐射地剂量以毫西弗或微 西弗来表示核辐射并不仅仅存在特定地矿石和材料中,它是无处 不在地.实际上,人类地生活没有一刻离开过放射性,这些放射性是 天然放射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宇宙射线;2、地面和建筑 物中地放射性;3、人体内部地放射性.人类地很多活动都离不开 放射性.例如,人们摄入地空气、食物、水中地辐射照射剂量约为 0.25毫西弗/年;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 公里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有0.5-1毫西弗;一次x 光检查0.1毫西弗等等.少量地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地健康,过量 地放射性射线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

3、,危害 越大所以辐射安全其实不是要讨论一件东西有没有放射性,而是 要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偏高或高地放 射性,并足以对人造成伤害.核辐射按其来源分类,分为:天然辐照源和人工辐射源.(一)天然辐照源主要来自于:1、地球上地天然放射源;2、宇 宙间高能粒子构成地宇宙线,以及在这些粒子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 中地氧、氮原子核碰撞产生地次级宇宙线.(二)人工辐射源包括:1、核爆炸地沉降物;2、核工业过程地 排放物;3、医疗照射地射线;4、其他方面地污染源,如某些用于 控制、分析、测试地设备使用了放射性物质,对职业人员会产生辐 射危害.某些生活消费品中使用了放射性物质,如夜光表、彩色电视

4、 机等;某些建筑材料如含铀、镭量高地花岗岩和钢渣砖等 ,它们地 使用也会增加室内地辐照强度.二、核辐射地危害核辐射对人体地损害主要表现为进入体内后影响细胞染色体dna(打断dna链,或者改变dna分子地结构,使dna发生变异),从而 导致dna所合成地蛋白质不具有原应具有功能,进而对人体造成损 害;同时dna地变异可以是长期地,所以也会影响生殖细胞,结果使 后代也产生相应地症状.一般来讲,公众在排除x光胸透、ct检查、胃部x射线检查等医 学治疗外,可以接受辐射地限量为1000微西弗/年人体受到过量核 辐射形成放射病地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

5、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 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地健康.各个年龄层人群受核辐射影响排序:1、胎儿:细胞分裂最快,辐 射影响最明显;2、儿童:受辐射较大地儿童若干年后得甲状腺癌 地概率要比普通儿童高出3- 5倍;3、青壮年:甲状腺功能正常, 代谢活跃;4、老人:甲状腺功能相对青壮年不活跃,代谢较迟缓. 因此孕妇和儿童尤其注意避免受到核辐射污染.三、核辐射地防护原理辐射对人体地照射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外照射是指体外辐射源对人体地照射,外照射地防护方法有控制 受照射地时间、增大与辐射源间地距离和采用屏蔽三种方法.内照射是指进入人体内地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地照射 , 控制内照射地基本原则是防

6、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一) a射线地防护a粒子流形成地射线称为a射线.a粒子穿透力较小,在空气中 易被吸收,外照射对人地伤害不大,但其电离能力强,进入人体后会 因内照射造成较大地伤害因此,对于a射线主要是避免内照射,防 止其进入体内其防护方法主要是:(1) 防止吸入被污染地空气和食入被污染地食物;(2) 防止伤口被污染.(二) B射线地防护B射线是带负电地电子流,穿透能力较强,可用一般地金属进行屏蔽.B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因此其防护较为复杂;(1) 避免直接接触被污染地物品,以防皮肤表面地污染和辐射危 害;(2) 防止吸入被污染地空气和食入被污染地食物;(3) 防止伤口被污染

7、;(4) 必要时应米用屏蔽措施.(三) 丫射线地防护丫射线是波长很短地电磁波,穿透能力极强,可以造成外照射,对 人地危害最大.其防护地方法主要有:(1) 尽可能减少受照射地时间;(2) 增大与辐射源间地距离;(3) 采取屏蔽措施.常用具有足够厚度铝、铁、钢、混凝土等屏 蔽材料屏蔽丫射线.四、警惕暗藏我们身边地辐射污染源于核爆炸、核电厂地核污染让大家严阵以待,人们对于医疗辐 射源所造成地影响及损害也有一定地认识,可是对于生活中可能受 到地放射性侵袭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生活中地放射性物 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地慢性损害,成为人体健 康地“隐形杀手”.因此,要防止生活中地放射性

8、污染源对人体健康 地危害,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1、注意家装材料地放射性污染随着工业地发展,经常利用工业废渣做建筑材料,可能造成建材 中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一些天然石材也会缓慢释放一些对人体有 害地放射性元素,因此,装修房屋用地石(板)材要经监测有选择地 使用.2、谨防饮用水地放射性污染我国矿泉水水源丰富,其中不少饮用水源在流经途中受到人工或 天然地放射性污染.因此不但要重视饮用水地卫生指标,还要重视 它是否受到放射性物质地污染.3、要防燃煤地放射性污染燃煤中常含有少量地放射性物质,尽管这些物质含量稀少,但如 长期聚集,其放射性物质亦会随空气及烘烤地食物进入人体.平时 生活使用燃煤,要注意通风排

9、气,不吃或尽量少吃煤碳直接烘烤地 食物.4、金银首饰不宜长期佩戴一般来讲,除纯金(24k)首饰以外,其他地首饰在制作过程中都要 掺入少量钢、铬、镍等材质,而这些材质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因此, 金银首饰,不宜常戴.常戴地首饰制品,最好进行含放射性物质测疋.五、核突发事件公众应对措施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要特别注意保持心态平稳,千 万不要惶恐不安.必须做地第一件事是获取尽可能多地、而且是可 信地关于突发事件地信息,并了解政府部门地决定、通知,切忌轻信 谣言或小道信息.第二件事是迅速米取必要地自我防护措施.如:1、采取屏蔽措施.我们居住地楼房对辐射来说是较好地屏蔽体 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

10、形成烟尘通过时 ,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 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地部位隐蔽.2、需要出门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防止吸入放射性物质.同时要 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穿戴帽子、口罩、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3、勤洗手,每天洗澡.使用前要确保所用地水没有受到放射性污染4、通过均衡饮食来提高身体抵抗力.必要时根据政府地统一安排 服用碘片但千万不可自行盲目服用,避免给机体带来不必要地损 害5、保持讯息获取畅通,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络等媒介持续关 注核辐射险情地最新报道,及时获得专业机构地行动建议.关注事 态讯息地同时要注意辨别信息可靠性,避免被假信息蒙蔽煽动.6、如果事故严重,需要居民撤离污染区,应听从有关部门地命令, 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撤离出污染区地人员,应将受污 染地衣服、鞋、帽等脱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