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外观质量控制_第1页
T梁外观质量控制_第2页
T梁外观质量控制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展QC小组活动确保预制 T 梁外观质量组长:蒋贵祥整理:陈罗意发表:陈罗意小组所在单位:中铁二局五公司泉三高速公路SMA15 合同段工程经理部小组名称:泉三经理部预制 T 梁 QC 小组目录一、小组概况二、工程概况三、QC小组活动四、选题理由五、制定目标六、PDCA 活动阶段P 阶段D 阶段C 阶段A 阶段1、原因分析2、实施措施3、效果检查4、成果总结七、取得成绩八、稳固措施九、今后打算、小组概况QC小组组建概况小组成立时间:2007年5月;小组注册号:小组成员:13人;平均年龄:32岁;组长:蒋贵祥 文化程度:大本专:9人;中专:4人接受TQC教育时间人均:48h活动情况:每周一次,出勤

2、率96%,发言率8597%小组宗旨:科学管理、精心施工构筑精品工程技术先进、精心设计绘制时代蓝图小组成员情况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组内分工接受TQC教育时间1蒋贵祥男42.00大本工程经理组长48h2李艳江男35.00大本总工程师副组长48h3朱军才男36.00大本畐U经理副组长48h4贾金城男35.00大专畐U经理副组长48h5陆俊伟男28.00大本副总工程师组员48h6贺雨佳男27.00大本技术主管组员48h7杜初鸿男30.00大专质检组48h员8尹大群女41.00中专试验主任组员48h9刘德林男30中专试验员组员48h10徐华中男30大专测量主管组员48h11陈罗意男23大本

3、助工组员48h12唐仁爱男34中专领工员组员48h13莫仕荣男34中专领工员组员48h二、工程概况1、SMA15合同段起讫里程为 K260+620K270+062.293,线路全长9.442293Km, 主要结构物有:别离式隧道1.5座:即0.5座岭头一号隧道和1座岭头二号隧道。 大桥6座:即岭头大桥,西板坑1号大桥,西板坑2号大桥,陈大1号大桥,陈 大2号大桥,大源大桥,6座大桥共计1412.95米;涵洞6座,计468.01横延米; 通道4座计197横延米;互通式立交一座。2、 本合同段桥梁均为3 0米预应力混凝土 T梁,合计梁片数 455片;全段设两 个预制场,1#预制场负责岭头大桥,西板

4、坑1号大桥,西板坑2号大桥T梁预制; 2#预制场负责陈大1号大桥,陈大2号大桥,大源大桥T梁预制。T梁构造详见 下三、QC小组活动情况本QC小组严格按照PDCA循环的步骤逐步开展活动,运用数理理论统计工 具,集思广义、群策群力,从对出现或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和预测入手,对 分析出的问题及时制定对策措施,并落实到具体的执行人和检查人强化实施。 充 分发挥每个组员的主观能动性,及时、科学的得出阶段性的理论成果指导下步施 工,保证小组活动能到达既定目标值。QC小组活动流程图QC小组活动流程图P:方案阶段IID:实施阶段C:效果检查A :活动总结四、选题理由1、 泉三高速公路为福建地区在建的一条极重

5、要的高等级公路,而本标段为三明市入口, 各 级地方政府相当重视,创立优良工程成为客观环境的需要;2、该工程为我公司在福建省第一个工程,公司要求争创优质工程,质量标准高;3、 预应力T梁施工中,由于体积大,水泥用量多 ,砼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且在 以往的T梁施工中砼的外表缺陷较多麻面、砂斑 ,T梁的外观质量 控制一直是个难点综合以上因素,工程部成立 T梁外观QC小组攻克施工难关。五、制定目标总目标:平安、优质完成预制 T梁施工分工程标工程端面尺寸外表平整度横系梁及预埋件位置外表颜色混凝土外表光洁度目标值误差在+5,-0 mm之间不大于5mm。不大于5mm。外观颜色一致蜂窝面积不超过0.5

6、%,气泡数量不超过30个/m2检杳方法尺量2m直尺检查尺量目测目测检杳人唐仁爱唐仁爱陈罗意陈罗意莫仕荣执行人杜初鸿杜初鸿陆俊伟陆俊伟贺雨佳六、PDCA舌动阶段现状调查我们QC小组组织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对影响 T梁质量的主 要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归纳整理了如下的调查表。序号工程频数条累计频数条累计百分比%1翼板外表裂缝5518.52气泡、麻面、砂线141970.43梁体外形尺寸32281.54反拱值不符合要求22488.95梁端与梁体不垂直22696.36其它127100频数件累积百分比根据调查表,做岀排列图,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岀翼板外表裂缝和气泡 麻面两个影响因素属主要

7、问题。原因分析P阶段结合我们实际调查分析的结果,我们围绕影响T梁外观质量的常见各类问题,用因果分析图展开原因分析,共找出 11条原因:1、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差;2、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大;3、模板维修保养不到位;4、拆模时间过早;5、混凝土运输车装料过多;6、波纹管直径偏大;7、碎石粒径偏大;&养护方法不当;9、外界温度过高;10、砂浆偏多;11、混凝土振捣缺乏。具体如下列图所示:影响T梁外观质量缺陷成分示意图机械及设备不符合模板刚标准要求度缺乏影响T梁外观质量缺陷成分示意图含水率测 定不准确 砂细度 模数小施工中人 为碰撞养护不及 时不合理碎石不 符合规 范要求气温高, 昼夜温

8、 差大施工干扰大模板清理 不干净混凝土外观 质量缺陷施工方法砼配合比模板接缝环境不严造成人为因素质量意 识薄弱漏浆工期紧技术水平低责任心不强机械振捣缺乏成品保护要因论证序 号原因原因分析分析结 果1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质 量意识差操作人员对T梁预制施工的意义认识缺乏, 不予重视,麻痹大意,不认真履行职责,不 按规定施工,有可能发生质量事故。2波纹管直径偏大波纹管之间的间距为2.2cm,砂浆难以下去, 很容易引起混凝土的麻面。3模板维修保养不到位模板外表清理不干净,拆模后混凝土感观不 好。4拆模时间过早本施工班组具有多年的施工经验, 可以掌握 合理拆模时间。另外夏季气温较高,混凝土凝结时间较短,

9、拆模时间比拟适宜。5混凝土施工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浇注速度加快, 混凝土运输车装料是适宜的。振捣不充分, 气泡未排全,会产生外表缺陷。6碎石粒径偏大碎石粒径为2040mm,比波纹管之间的距 离大,造成碎石堵住混凝土,产生局部混凝 土骨料离析,从而影响T梁外观质量。7外界温度过高30r以上条件下施工,如果不米取相应措施 一定会产生干缩裂缝。注:为主要原因, 为次要原因。通过对原因论证,我们 QC小组确定主要原因有以下四条:1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差;2模板维修保护不到位;3波纹管直径偏大;4混凝土振捣缺乏。针对确认的主因,本QC小组研究,制订了如下的对策:序号主因对策完成时间1施工人员

10、责 任心不强, 质量意识差实施培训一检查一会议制度,人员按工序分 配,明确质量责任,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和质 量保证体系2混凝土施工减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时间,保证混凝 土的和易性良好,尽可能减少塌落度损失, 加强振捣,适当延长振捣时间,控制振捣棒 的作用半径不大于30cm且棒头插入下层混 凝土内510cm,并注意棒头不要碰撞波纹 管。在易产生气泡的马蹄部位全部使用 1.5KW 的外附式ZW 7振捣器。混凝土入模时的 塌落度控制在1416cm内,并测准混凝土在 运输中的塌洛度损失,以指导施工。凝土在 浇注完毕后,采用土工布覆盖翼板,混凝土 终凝后洒水养护,保温一周。拆模后二天内 如遇大风或强太阳

11、天气,米用雨布帆布 将T梁裸露面全部覆盖,以利防晒、防风、 保湿。3波纹管直径 偏大碎石粒 径偏大在不影响预应力构件受力的情况下,波纹管 直径统一减少1cm以利于混凝土下料。将碎 石粒径由2040cm级配改为530cm级配, 按规定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碎石予以退 场。实施措施 D 阶段 制订对策后,我们QC小组按对策表的分工进行了实施:1 、编制创优规划,在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中灌输“创优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制定了关系施工人员切身利益的奖惩措施, 增强施工的 质量责任感和员工积极性。2 、为了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那么我们制订 实施了培训检

12、查会议制度, 即班前进行作业人员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 训,每浇注一榀梁前都进行一次检查, 然后浇注二榀 T 梁,召集全体管理人员以 及施工负责人召开质量会议,分析质量原因,提高质量意识。3 、现场管理人员虽然人数不少, 但由于具体负责不明确或管理程序太多, 因 此常常出现有很多人管理但又没有具体的人负责的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 小组及 时制定目标责任书, 与相关人员签定质量目标责任书, 让各工序都有不同的人员 对其质量负责。同时严格实行“三检做到质量隐患消灭在各工序范围内。4、对三明地区的钢材、水泥、砂、碎石等原材料场进行系统、全面的考核, 优先选择。选定料场后与料场签定质量、数量保证文件

13、,落 实产品具体质量要求。 同时加大现场进场材料的检查力度, 宁缺毋滥、 坚决杜绝 不合格产品或不同产地的产品进场。5、坚持试验人员值班制度, 根据理论配合比随时调整实际材料用量, 保证混 凝土塌落度入模时控制在1416c m内,使混凝土到达最正确泵送状态,以免混凝 土太稠难以下料、 振捣,出现少振、 漏振而产生麻面或露石, 或防止混凝土太稀, 振捣时产生气泡附在模板上, 产生麻面。 拌和时间在 2分钟以上, 运输车在运输 过程中加强搅拌。 混凝土浇筑分层进行, 浇注顺序自上而下地水平分层, 从一端 向另一端推进,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注时, 上层与下层前后浇注距离

14、应保持在 1.5m 以下。混凝土入模塌落度控制在 14 16cm 内,在实际操作中,还根据振捣的难易程度分区振捣,难振处安排责任心 强、技术水平高的工人去操作。6、每次拆模后,立即进行模板整修,去除模板上粘着的水泥浆,以保持下一 榀 T 梁使用时整洁完好, 防止模板粗糙, 造成混凝土麻面。 根据所留试件的强度 情况规定拆模时间,以免拆模时间过早, 使混凝土外表水泥浆粘着模板产生麻面。7、由于T梁腹板薄,波纹管与钢筋之间空隙太小,混凝土中碎石不易通过,30cm 的振捣棒也插不下去,只能在波纹管上方振捣,混凝土很容易产生缺陷。 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碎石的级配及最大粒径。8、对

15、于夏季施工,外界温度高,水泥快速水化容易造成裂缝,我们通过深入 的理论研究, 决定从如何解决降低混凝土外表温度和减小干缩入手。 水泥硬化具 有膨胀的特性, 我们将洒水养护改为土工布浸水覆盖养护, 以此降低混凝土外表 温度,减小水化程度。9、我们将混凝土浇注时间尽量选择在晚上施工, 与覆盖养护相配合, 很好地 解决了温度裂缝。10、适当延长振捣时间,控制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不大于 30cm且棒头插入下 层混凝土内510cm并注意棒头不要碰撞波纹管。在易产生气泡的马蹄部位全 部使用1.5KW的外附式ZW 7振捣器。11、 混凝土浇筑后立即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低于7天,每天 洒水次数以能够使

16、混凝土外表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为保证洒水次数及质量, 我工程部安装了 T 梁自动喷淋系统,使混凝土的养护质量得已保证。 效果检查 C 阶段 至 2007 年 10 月本合同段 T 梁已全部施工完成, 施工质量情况统计说明, 小 组制定的措施在现场得到了认真落实。 T 梁外观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观。具体表 现在以下方面:1、工人质量意识增强,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对自己所操作的工序都能认真检查,积极想方法克服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2、现场管理人员建立了值班制度、 检查制度, 对混凝土施工从拌和到浇注都有具体人员负责。掌控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3、整个

17、 T 梁预制过程,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品种选用同一厂家的产品,大规模 T 梁施工前进行了试验梁的施工, 确定了“变压油作为脱模剂, 并用于施工 现场,模型的打磨及涂油等工艺也得到提高, 施工的 T 梁混凝土颜色、 毛面明显 改观。4、确定了各种材料的优质厂家,在自检及中心试验室抽样检查中未出现质量不 和格的材料。5、砂石含水量通过“勤检测、勤调整,减小了混凝土坍落度受外界环境影响, 保证了坍落度始终处于正常的浮动范围内。6振捣质量得到控制,T梁蜂窝、麻面明显减少。7、模板拼缝处采用黄油水泥拌和物补缝,较好的解决了漏浆现象。8、夏季高温期间尽量调整到夜间或早晨温度较底时段施工,白天施工时浇注时对

18、外模洒水降温,降低了混凝土水化热。减小了不同部位模板的温差。使气泡及 裂纹数量明显减小。目前T梁施工已全部完成,完成的T梁混凝土外表光洁、色泽一致,根本无裂缝及蜂窝、麻面现象,梁体尺寸符合要求。得到了监理、业主的一致好评成果总结A阶段从泉三工程T梁后续施工来看,QC小组活动到达了预期的目标,T梁施工顺利完成,产品合格率到达100%优良率到达97%受到了业主及监理的肯定 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以后的施工积累了大量经验。QC活动前后期成果比照表QC活动前QC活动后端面尺寸直尺检杳,超过 5mm或-3mm直尺检杳,在13mm之间外表平整度2m直尺检杳:大于5mm普遍不超过5mm横系梁及预埋件位置直尺检查,超过5mm普遍不超过5mm混凝土外表光洁度较差层缝模糊、水平外表颜色腹板外表、翼板下外表有 白斑和 黑斑混凝土外表花脸,颜色不一。外观颜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