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四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课件_第1页
广东省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四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课件_第2页
广东省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四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课件_第3页
广东省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四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课件_第4页
广东省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四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部分世界现代世界现代史史考情研判考点分析重点识记经典战例第四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考情研判复习建议: 本单元共包括4个考点,是对现代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概括和总结,为中考命题的重点单元,复习时要高度关注。注意辨析以下几个知识点: 1. 北约与华约: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阵营,现在还存在;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军事政治同盟,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1991年,华约正式解散。2. “冷战”与“热战”的异同:相同点:都是美苏之间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不同点:“冷战”是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而“热战”是指直接的武装进攻

2、。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直至今日的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中,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联合阵线的对峙;二战后,美苏争霸世界的两极格局;两极格局终结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不是已实现了多极化。目前的格局不是美国一国独霸,而是暂时的“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已经呈现,但多极化格局却不会马上到来。4. 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绝对优势。 复习本单元,给同学们推荐几种方法: 1.

3、列表法,如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2. 图示法: 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力量不断增强,“一超多强”的局面初步形成,世界格局出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可用下图表示当今的政治格局:3. 联系时政法:第三次科技革命本身就是今天的时政,但是教材的编排没有涉及目前科技的前沿成果,因此在学习本单元内容的时候,注意搜集时政材料,整理相关的前沿科技成果,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如航天技术方面,联系“神舟十一号”“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发射等。考点分析考点1:杜鲁门主义,苏、美“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运用:)(一)“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1.

4、 什么是“冷战”政策?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非战争 )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2. 实施原因: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和发展。 3. 目的(实质):“遏制”共产主义以称霸世界。(直接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最根本目的是称霸世界) 4. 表现: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二)杜鲁门主义: 1. 提出: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为 “防止共产主义

5、的渗入”,要求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 2. 内容:“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3. 影响:“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五)两极格局的形成: 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1955年5月,苏联和东欧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据此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华约”的成立,标志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六)美苏争霸:考点2: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理解:)1. 经济全球化: (1)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

6、力的空前提高和生产社会化迅速发展(根本原因);二战后出现的民族独立国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科学技术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 (2)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1995年,前身关贸总协定;WTO属于全球性经济组织),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2. 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其利益和风险是不均衡的。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利: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促进了全球经

7、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使发展中国家有了更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弊: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有可能更加拉大贫富差距;一些跨国公司把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重点识记1. 年3月, 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内容是“ ”共产主义、 别国内政、 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 正式破裂、美苏之间 的开始。 年5月,在美国的操纵下,美国、加拿大和 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据此成立了 组织,简称“北约”。北约的成立,使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军事上实现了 标志着 的形成。1947遏制干涉加紧控制美

8、国总统战时同盟关系“冷战1949西欧国家北大西洋公约战略同盟资本主义阵营2. 年5月,苏联和 缔结了华沙条约,据此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华约”的成立,标志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1955东欧国家最终形成3. 自20世纪50年代起,美苏开始了长达 多年的争霸。美苏 政策,给两国带来了沉重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 带来了极大的危害。30霸权主义和平和安全4. 二战后,在 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这就是 的趋势。表现在:国际投资和 迅速增长; 的影响增大; 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组织的成立,这

9、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高新科技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跨国公司生产活动世界贸易5. 我们要: 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 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 ,学习先进的 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积极参与国际 ,加强国际 ;注重 ,实施“ ”战略;自主创新。顺应防范风险投资和技术经济管理竞争合作科技发展科教兴国经典战例1. (2014广东)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时,应该如何组织人类社会?”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课题。而美苏两国做出的反应是( )A. 发动战争以解决争端 B. 寻求世界和平与发展C. 采取全方位的对峙与竞争 D. 加强国际谅解与互信C2. (2015佛山)

10、有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说,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今天看来,“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学者对“这些军事联盟”的评价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改变了对超级大国的认识 B.“冷战”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C. 欧盟形成,欧洲实现一体化 D.“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改变D3. (2013佛山)卜老师认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张看不见的铁幕阻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可以支持卜老师观点的是( )A. 东西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B.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C. 美苏“冷战”对

11、峙局面 D. 全球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C4. (2014 广东)右图是小米手机的零部件世界采购图。此图反映出( )A. 中国的零部件质量最好 B. 世界各地科技水平一致C. 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紧密 D.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C5. (2016台州) 杭州G20峰会的主题反映了( )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 B. C. D. B考点分析考点3:“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运用:) 1. “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12、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2)“一超多强”:“一超”指的是美国;“多强”指的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3)表现:一方面,“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美国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事务,还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加紧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2.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及其应对策略:(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特点:多极化趋势。(2)各国对策:各

13、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3)多极化趋势出现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一超多强”局面还在继续。美国企图独霸世界,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是导致世界动荡和紧张的因素,如科索沃战争。考点4: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运用:) 1.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的社会。2. 第三次科技革

14、命的特点有哪些? (1)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3.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有哪些?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主要表现在: (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第一、

15、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2)科技进步使人类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 (3) 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愈加重要。重点识记6. 苏联的解体使 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指的是 ;“多强”指的是欧盟、 、 和 . 等。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 方向发展。美国企图 世界,不断插手 和地区争端,严重干扰了 ,是导致世界 的因素。美苏对立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多极化独霸别国事务和平与发展动荡和紧张7. 人类在 、计算机、 、 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 .科技革命的到来。 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

16、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人类由此进入 的社会。原子能第三次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化生物工程 经典战例1. (2016广东)苏联解体后,国际关系中“敌、我、友”界限变得比较模糊,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冷战”逻辑逐渐失效。下列表述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A. 超级大国美国独霸世界 B. 各国之间政治分歧已经消失C. 竞争合作、妥协共处趋势增强 D. 多极化国际格局形成C2. (2013 珠海)以下图片中,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D3. (2015广东)“互联网”是今年大热的概念。它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和颠覆,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新兴产业。“互联网”最能反映的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A. 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 B.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C. 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D. 科学成果不断涌现B4. (2015佛山) “自动控制技术是在无人直接干预的情况下,采取对控制信息进行测控、变换、传递和计算,用以达到对被控对象实现自动化的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