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施工测量方案制定案例一、土建工程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准备工作11选定图纸并进行标注 选定一套民用建筑施工图,在测绘的地形图(或另提供的地形图)上设计出其平面位置,得到建筑总平面图,并注出四周外墙轴线交点的设计坐标及室内地坪标高。12阅读设计图纸制订方案前应该熟悉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明确设计要求。121建筑总平面图。查清建筑物所在的位置,与相邻地物的关系,施工场地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分布等。122建筑平面图。清建筑物的大小、形状与特征,建筑内局部隔状况,纵、横轴线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等。123根底平面图。查清根底平面,根底类型,根底的相关尺寸等。124根底详图。查清根底构造,根底施工程序和方
2、法,根底的尺寸和标高等。125建筑立面、剖面图。查清与根底、地坪、门窗、楼板、屋架和屋面等的相互对应关系以及尺寸等。13校核设计图纸的相关尺寸 在阅读设计图纸时,还应仔细核对图纸。假设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由设计人员处理。校核尺寸的要点是校核分尺寸之和与总尺寸是否相符;校核有关图纸的相关尺寸有无矛盾,标高是否一致;校核有无遗漏尺寸。重点是校核以下几个方面:131校核建筑物各轴线的间距、夹角及几何关系。132校核建筑物的平、立、剖面及节点大样图的轴线尺寸。133核对轴线尺寸、层高、结构尺寸(如墙厚、柱断面、粱断面及跨度、楼板厚等)。14查清定位依据 在制定施工测量方案前,应查清建筑物的
3、定位依据,建筑区内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及其相关资料,以便制定施工测量方案,计算测设数据。2制定施工测量方案的原那么21整体控制局部:这是一切测量工作的通那么,假设不遵循这一原那么,会导致测量误差的超限、建筑物位置不准等后果。22高精度控制低精度:不同等级的测量必须配备不同等级的仪器和工具,逐级控制才能确保施测精度。23长方向、长边控制短方向、短边。 3施工测量方案的根本内容及技术要求 31工程概况 介绍场地位置、面积与地形情况,工程总体布局、建筑面积、层数与高度,平面与立面,结构类型与室内外装饰,施工工期与施工方案要点,本工程的特点与对施工的特殊要求。 32起始数据 起始数据主要有控制点的
4、坐标和高程,数据必须是检核无误的正确数据。 33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拄术要求 331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9表3-9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 级边 长m测角中误差m边长相对中误差10030051003008332建筑方格网角度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10。 表3-10 建筑方格网角度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方格网等级经纬仪型号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测微器两次读数差/半侧回归零差/一测回中两倍照准差变动范围/各测回方向较差/级DJ1521696DJ25338139级DJ282121812333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11。表3-11 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要求建筑物结构特征测距
5、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在测站上测定高差中误差/mm根据起始水平面在施工水平面上测定高差中误差/mm竖向传递轴线点中误差/mm金属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高度100120m或跨度3036m1/2000051641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60100m或跨度1830m1/100001025351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1560 m或跨度618m1/50002025425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15m或跨度6m及以下1/300030332木结构、工业管线或公路铁路专用线1/2000305土工竖向整平1/1000451034建立平面控制网 在编制施工测量方案时,应根据工程情况,在总平面图上进行平面控制网的
6、设计。 干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的根本依据,分为场区平面控制网和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 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那么,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341场区平面控制网。大型建筑物(或大面积的建筑小区等)必须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的整体控制,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一级控制,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的图形特点来确定控制网的形式,可布设成十字形、田字形、建筑方格网或多边形。 建筑方格网布设原那么如下: 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的中心线上(宜设在主要建筑物的中心轴线上)。其纵横轴线的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的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均匀。 方格网的顶点应布置在通视良好又
7、能长期保存的地点。 方格网的边长不宜太长,应根据测设对象而定。一般宜取50-l00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宜取10m的倍数。 34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它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的根本依据,是场区内的二级平面控制。对于一般的建筑物,可直接布设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图形,一般是由假设干控制点构成的建筑基线,可以是一字形(3个控制点组成的)基线、十字形基线、田字形基线或平行于建筑物外廓轴线的其他形式的基线。 建筑基线布设原那么如下: 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设。 建筑基线相邻点间应互相通视,且点位不受施工影响o 为了能长期保存,各点位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
8、土桩。 基线点应不少于3个,以便检测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35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的根本依据。在编制施工测量方案时,应根据工程情况,在总平面图上进行高程控制网的设计。 高程控制网布点的密度应恰当,一般每幢楼房应设置12个点,主要建筑物应设置3个点。其测量方法常采用水准测量方法。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或等外水准测量等。以上各等级都可作为建筑场区的首级高程控制。当场区长、宽大于l00m时,可在场区内布置4个以上高程起始点,与高程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36建筑物的测量放线361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
9、不同而异:当以场区控制网定位时,应选择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向为依据;当以建筑基线定位时,应以较长的边测设较短的边;当以原有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定位时,应选择外轮廓(或中心线)较完整的永久性建(构)筑物为依据。362轴线的定位是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定位的方法应以建筑物的形状不同而异,矩形建筑物宜用直角坐标法定位;任意形状建筑物宜用极坐标法定位;当量距有困难时,宜选用角度交会法定位。363根底施工测量:根底施工测量包括桩基施工测量、基槽开挖的抄平放线、根底放线、±0000标高以下的抄平放线。在这些工作中,±0000标高线的测定对确保槽底标高无误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
10、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适当考虑沉降观测点的设置。364结构施工测量。 一般民用建筑物±0.000标高以上的结构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首层轴线放线与抄平,施工层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大型预制构件的弹线及结构安装测量等。 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弹出)在外墙立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依据。假设视线不够开阔,不便架设经纬仪时,应改用激光铅直仪(吊垂球等)通过预留孔洞向上投测。这时控制网由外控转为内控其图形应平行于外廓轴线。 控制轴线宜选在建筑物外廓轴线上、单元或施工流水段的分界线上、楼梯间或电梯间两侧的轴线上。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利用这些控制线的平行线进
11、行投测较为方便。 标高的竖向传递,可用钢尺以首层±0000线为基准向上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整尺长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为了便于校核,每栋建筑物应由3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37变形观测 建筑物的变形包括建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和平移。变形观测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其布设应符合以下要求:371每个工程至少应有三个稳固可靠的控制点作为基准点。372工作基点应选在比拟稳定的位置。对通视条件较好或观测工程较少的工程,可不设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373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建筑物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 变形观测的精度,对于一般建筑物,可以按四等水准测量的
12、要求用水准仪进行往返观测,观测点高程的测定误差,应在±1mm以内,观测闭合差应不超过±mm。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应在施工时就将标志埋置在变形观测的设计位置上,从建筑物开始施工就进行观测,一直持续到变形终止。每次变形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做出详细的记录;每次变形观测时,应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并在根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开展工作。 变形观测的频率,应根据建筑物的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观测过程中,可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做适当的调整。施工过程中,一般在增加较大荷重前后,如根底浇灌、回
13、填土、砌筑砖墙等都要进行沉降观测。当根底附近地面荷重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及暴雨后,或周围大量挖方等均应观测,施工中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及复工前进行观测。工程完工后,应连续进行观测,观测时间的间隔可按沉降量的大小及速度而定,开始时可每隔12个月观测一次,以每次沉降量在5lOmm为限,否那么要增加观测次数。以后随着沉降速度的减慢,再逐渐延长观测周期,直至沉降稳定为止。38测量控制桩的埋设和保护 控制桩应按照规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埋设,一般应埋设在距基坑放坡线3m以外的巩固地方,其深度应大于当地的冻土线深度,桩顶周围应砌筑20cm高的混疑土保护台或设置其他保护措施。4施工控制测量41建筑方格
14、网的测设411首先测设主轴线,后加密方格网。图3-42所示为一大面积的建筑小区。设计的主轴线AOB、COD为建筑方格网的主轴线,A、B、C、D、O是主轴线上的主点。主点的施工坐标一般由设计单位给出,也可在总平面图上用图解法求得一点的施工坐标后,再按主轴线的长度推算其他主点的施工坐标。412当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不一致时,在建筑方格网测设之前,应把主点的施工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建筑坐标与测量坐标的换算,如图3-43所示,坐标换算的要素x。、y。、一般由设计单位给出。图3-42 建筑方格网 图3-43 建筑坐标与测量坐标的转换 设xp,、yP为P点在测量坐标系xoy中的坐标,xp、yp,为P点在
15、施工坐标系xoy中的坐标,那么将施工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的计算公式为 xp= x0+xpcosypsin yp=y0+xpsin+ypcos413主轴线的测设,如图3-44所示。首先根据场地上控制点坐标1、2、38与主轴线点A、O、B的测量坐标计算出用极坐标法测设点位的测设数据d1、d2、d3和1、2、3数据,然后用经纬仪和钢尺按极坐标法分别在1、2、3点上安置仪器测设出三个主点的概略位置A、O、B点并埋设半永久性坐标桩,桩顶安置一块10cmx10cm的钢板,以供调整点位之用。由于存在测量误差,测设的主点往往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3-45中的A、O、D点,因而,还应在O点安置经纬仪,精确地检测出A
16、OB。假设此角值与1800之差超过限差±10,那么应对点位进行调整。调整时,应将A、O、B点沿与主轴线垂直的方向各移动相等的调整值。其值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各点的调整值,m a 为AO的长度,m; b 为OB的长度,m; 常数,其值为206 265。 图3-44 主点的测设 图3-45 主点的调整除了调整角度以外,还应调整A、O、B点之间的距离。先用钢尺检查A、O点与O、B点间的距离,假设丈量长度与设计长度之差的相对误差大于1:20000,那么以O点为准,按设计长度调整A、B两点。以上调整应反复进行,直到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为止。 测设与主轴线AOB相垂直的另一主轴线COD。如图3
17、-46所示,将经纬仪安置于O点,瞄准A点,依次旋转900和2700,以精密量距初步定出C和D点。精确测出AOC,和AOD,分别算出它们与900之差l和2,并按下式计算出调整值l1和l2,即 l=式中:L-OC或OD的长度。 图3-46 COD的调整 由C点沿垂直于OC,方向量取l1,长度得C点,由D点沿垂直于0D方向量取l2长度得D点。点位改正后,应检查两主轴线交角和主点间水平距离,其均应在规定限差范围之内。 建筑方格网点的测设如图3-41所示,在测设出主轴线之后,从O点沿主轴线方向进行精密量距,定出1、2、3、4点;然后,将两台经纬仪分别安置在主轴线上的1、3两点,均以O点为起始方向,分别向
18、左和向右精密测设900角,按测设方向交会出5点的位置。交点5的位置确定后,即可进行交角的检测和调整。同法,用方向交会法测设出其余方格网点,所有方格网点均应埋设永久性标志。42建筑基线的测设 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与建筑方格网主轴线的测设根本相同。43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 建筑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应与国家高程控制系统相联测,以便建立统一的高程系统,并在整个施工场地内建立可靠的水准点,形成水准网。水准点埋设在土质坚实、不受震动影响、便于长期使用的地点,并设为永久标志;水准点亦可建在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点的控制桩面上,并在桩面设置一个突出的半球状标志。水准点距离建筑物、构筑物不宜小于25m,距离回填
19、土边线不宜小于15m。水准点的密度(包括临时水准点)应满足测量放线要求,尽量做到设一个测站即可测设出待测的水准点。水准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等形式。中小型建筑场地一般可按四等水准(或等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水准点的高程。等外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12m。5建筑物定位、放线、测设±0000标志51建筑物定位 建筑物的定位应根据建筑基线与建筑物的关系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如图3-47所示,由A、B、C、D点的坐标值可算出建筑物的长度AB=a。和宽度AD=b,以及MA、BN和AA、BB的长度。测设建筑物定位点A、B、C、D时,先把经纬仪安置在方格网点M上,照准N
20、点,沿视线方向自M点用钢尺量取MA得A点,量取AB=a得B点,再由B点沿视线方向量取BN长度以作校核。然后安置经纬仪于A点,照准N点,向左测设900,并在视线上量取AA得A点,再由A点沿视线方向继续量取建筑物的宽度b得D点。安置经纬仪于B点,同法定出B、C点。为了校核,应用钢尺丈量AB、CD及BC、AD的长度,看其是否等于建筑物的设计长度。图3-47 建筑物定位52测设轴线控制桩 建筑物的定位完成后,应根据外墙主轴线交点桩及建筑物平面图,详细测设出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位置,并设置交点中心桩;然后根据各交点中心桩沿轴线用白灰撒出基槽开挖边界线,以便进行开挖施工;由于基槽开挖后,各交点桩将被挖掉,为
21、了便于在施工中恢复各轴线位置,还需把各轴线延长到基槽开挖线外的平安地点或附近建筑物墙上,也可设置控制桩或龙门板,并做好标志。 521设定位轴线交点桩。根据建筑物的主轴线,按建筑平面图所标尺寸,将建筑物各轴线交点位置测设于地面,并用木桩标定出来,称交点桩。如图3-48所示,M、N为通过建筑物定位所标定的主轴线点。将经纬仪安置于M点,瞄准N点,按顺时针方向测设900角,沿此方向量取房宽定出R点。同样可测出其余外墙轴线交点O、P、Q。R、O、P、Q各点可用木桩作点位标志。定出各角点后,要通过钢尺丈量、复核各轴线交点间的距离,与设计长度比拟,其误差不得超过。然后再根据建筑平面图上各轴线之间的尺寸,测设
22、建筑物其他各轴线相交的中心桩的位置(如图3-48中1、2、3各点),并用木桩标定。图3-48 测设轴线控制桩522测设轴线控制桩。 轴线控制桩设置在基槽外根底轴线的延长线上,离基槽外边线的距离可根据施工场地的条件来定。一般条件下,轴线控制桩离基槽外边线的距离可取24m,并用木桩作点位标志,如图3-48所示;为了便于多、高层建筑物向上引测轴线,便于机械化施工作业,可将轴线控制桩设在离建筑物稍远的地方,如附近有已建牢固建筑物,最好把轴线投测到固定建筑物顶上或墙上,井用油漆作好标记。为了保证控制桩的精度,施工中最好将控制桩与交点桩一起测设。523放基槽开挖线。 根据轴线控制桩,检查轴线的间距,其相对误差不应超过。经检核合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童乐园设施项目计划
- 印刷产品订购合同范本
- 合伙开网店合同协议书
- 口头协议书的合同范本
- 合伙欠款协议合同范本
- 物流服务行业物流管理方案
- 刮外墙合同协议书模板
- 合伙经营咖啡店协议书
- 入股协议范本三人合同
- 关于租赁合同补充协议
- T-CEA 0062-2024 电梯耐火层门技术规范
- 2025光伏直流电缆技术规范
- 医院安全保卫制度
- 中国电信云网资源管理技能认证考试题及答案
- 2025齐齐哈尔医学院辅导员考试题库
- 情绪化管理主题班会
- BPCP列车管控制模块Corecompetencetrai
- 2025年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限公司招聘70名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TCRACM 0005-2024 非医疗生殖健康保健机构服务管理规范
- JJF(纺织) 020-2024 织物厚度仪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