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第四章 微处理器的硬件特性微处理器的硬件特性 (4学时学时) 第二节第二节 总线控制逻辑总线控制逻辑 (2学时学时)退 出第一节第一节 8088引脚功能引脚功能(2学时学时) 知知 识识 概概 述述 第一节第一节 8088引脚功能引脚功能 8088为40条引线、双列直插式封装。它们的40条引线排列如图4.1所示。8088有最小组态(单微处理器组成的小系统)和最大组态(多处理器系统)两种工作模式,从图4.1所示,大部分引脚在两种组态下功能是一样的,只有8根引脚的名称及功能不同(24脚31脚)。由于在PC机内,8088工作于最大组态,所以在引脚功能介绍时,为了突出重点我们只介绍最大模式的引脚
2、功能。 封装技术封装技术 退 出4.1.1 8088总线周期概念总线周期概念1. 指令周期: CPU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包括取指令和执行完该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称为一个指令周期。2. 总线周期:通过外部总线对存储器或I/O端口进行一次读/写操作的过程称为总线周期。因此,一个指令周期由若干个总线周期组成。而一个总线周期由若干时钟周期T组成。3. 时钟周期:也就是系统主时钟频率的倒数,它是CPU的基本时间计量单位,例如,某CPU的主频为5MHz,则其一个时钟周期就是200ns,若主频为10MHz,则一个时钟周期为100ns。退 出 4.1.1 8086/8088CPU的一个基本总线周期由4个时钟周
3、期(T1,T2,T3,T4)组成,时钟周期也称为时钟状态,即T1状态、T2状态、T3状态和T4状态。每一个时钟周期(时钟状态)内完成一些基本操作。例如: 在T1状态,CPU往数据/地址多路复用总线上发出访问存储器或I/O端口的地址信息。 在T2状态,CPU从总线上撤销地址,若为读周期发出“RD”控制信号,使数据/地址多路复用总线的低8位处于高阻抗状态,以便CPU有足够的时间从输出地址方式转变为输入数据方式,接着在T3T4期间,CPU从总线上接收数据。若为写周期发出“WR”控制信号,由于输出数据和输出地址都是写总线过程,因而不需要缓冲时间,CPU在T2T4期间把数据放到总线上。 在T3状态,数据
4、/地址分时复用线的低8位上出现由CPU输出的数据或为CPU从存储器或I/O端口读入的数据。 在T4状态,8088完成数据传送,是控制信号变为无效,结束总线周期。退 出4.1.2 8088的地址和数据线的地址和数据线 AD7AD0:8位地址/数据总线,分时复用、双向、三态。 A15A8:地址线,三态输出。 A19/S6A16/S3:地址/状态线,分时复用、输出、三态。在总线周期的T1状态作地址线用,A19A16输出高4位地址。在总线周期的T2T4状态作状态线用,S6S3输出状态信息,其中:S6恒为0。S5指示中断允许标志IF的当前状态,S5 1,表示当前允许可屏蔽中断请求,S5=0,则禁止一切可
5、屏蔽中断。S4和S3用以指示是哪一个段寄存器正在使用,其编码和使用的段寄存器如下:00为ES,01为SS,10为CS,11为DS。退 出4.1.3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方法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方法 NMI:不可屏蔽中断申请信号,输入、上升沿有效。不可屏蔽中断申请不受中断允许标志不可屏蔽中断申请不受中断允许标志IF的影响的影响,一旦从NMI引脚收到一个正跳变触发信号,CPU在当前指令执行完成,便自动引起一个类型码为2的中断,并转入执行与中断类型码相对应的不可屏蔽中断服务程序。 INTR:可屏蔽中断申请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受受CPU内部中断允许标志位的控制内部中断允许标志位的控制。CPU用ST
6、I指令可使中断允许标志IF置1,用CLI指令可使IF清0,从而可实现中断允许或屏蔽。 RESET:复位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退 出4.1.3 READY:准备就绪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CPU在每个总线周期的在每个总线周期的T3状态检测状态检测Ready信号线信号线,如果Ready为低电平,表示数据末准备好,则在T3状态结束后CPU插入一个或几个TW等待状态,直到Ready信号有效后,才进入T4状态,完成数据传送过程。 TEST:测试信号,输入、低电平有效。TEST信号是和等待指令WAIT配合使用的信号。 QS1、QS0:指令队列状态信号,输出,高电平有效。这两个信号的组合用来指示CPU中指
7、令队列的当前状态。QS1、QS0的代码组合与对应的操作定义如表4.1所示。 S2、S1、S0:总线周期状态信号,三态、输出。在最大模式系统中,总线周期状态信号S2、S1、S0用来指示当前总线周期所进行的操作类型。S2、S1、S0的编码与总线操作类型的对应关系如表4.2所示。退 出4.1.3 LOCK:总线封锁信号,三态、输出、低电平有效。LOCK信号可由指令前缀LOCK来设置。 RQ/GT0、RQ/GT1:总线请求信号(输入)总线请求允许(输出),双向、低电平有效。在最大模式中,这两个信号用来供CPU以外的两个协处理器发出总线请求(RQ)和接收CPU对其总线请求信号的响应信号(GT0,GT1)
8、。其中RQ/GT0比RQ/GT1有更高的优先级。 RD:读信号,三态、输出、低电平有效。RD信号有效,表示CPU正在对存储器或IO端口进行读操作。 MN/MX:最小最大工作模式控制信号,输入。当MNMX接高电平时,则CPU工作在最小模式。当MNMX接低电平时,则CPU工作在最大模式。 SSO:系统状态输出信号,输出。在最小模式下,该信号与其它两个信号一起反应8088总线操作类型。在最大模式下,该引脚输出恒为高电平。 退 出4.1.4 电源和时钟电源和时钟 CLK:时钟信号,输入。 Vcc、GND:80868088 CPU需要的电源Vcc为 +5V,GND为地线。退 出第二节第二节 总线控制逻辑
9、总线控制逻辑 4.2.1 总线的缓冲与分离总线的缓冲与分离 退 出一、总线的分离一、总线的分离 图4.2描述了8088微处理器的地址与数据线的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了两片74LS373锁存器来分离地址/数据总线AD7AD0和地址/状态线A19/S6A16/S3。二、总线的缓冲二、总线的缓冲 如果任一总线引线上负载超过10个芯片,则整个8088系统必须经过缓冲。图4.3描述了8088微处理器总线的缓冲。4.2.2 总线时钟发生器总线时钟发生器 8284A就是供Intel系列CPU使用的时钟发生器,它由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准备就绪电路3部分组成,8284的引脚图及框图如图4.4所示。 一、时钟发
10、生电路一、时钟发生电路 时钟发生电路由晶体振荡器和分频器组成。其相应的引脚是: X1,X2:晶振输入。 EFI:外部振荡脉冲输入。当F/C端输入高电平时,分频器的脉冲EFI输入,输入的脉冲应是方波,频率为系统时钟CLK的3倍。退 出4.2.2 F/C:脉冲源选择,输入。若F/C接地电平,则系统时钟CLK由晶体振荡器分频产生;若F/C接高电平,则CLK由EFI输入的脉冲分频产生。 CSYNC:同步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它是用来使多个8284同步,以提供同步的CLK。 OSC:晶振输出。其频率为晶振频率。 CLK:系统时钟,输出。提供给8088及系统的时钟信号。 PCLK:外围电路时钟信号,输出
11、。提供给8088系统外围电路的时钟信号。退 出4.2.2 二、复位电路二、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由一个施密特触发器和一个同步触发器组成。 RES:复位信号,输入、低电平有效。一般由RC放电回路组成按钮复位电路产生。 RESET:复位信号,输出、高电平有效。提供给8088及系统的复位信号。 三、准备就绪电路三、准备就绪电路 准备就绪电路由两个D触发器和一些门电路组成。 AEN1、AEN2:对应RDY1、RDY2的允许控制信号,输入、低电平有效。当AEN为低电平时,使RDY起作用。 在8088系统中,8284与CPU的连接如图4.5所示。退 出4.2.3 总线控制器总线控制器 8288的框图及引脚如图
12、4.6所示。一、总线命令信号一、总线命令信号 由CPU输入的总线状态信号S2S0经内部状态译码器译码后,经命令信号发生器产生总线命令信号。它们是: MRDC:读存储器命令,输出、低电平有效。 MWTC、AMWC:写存储器命令,输出、低电平有 效。其中AMWC是提前写存储器命令。它比MWTC提前一个时钟周期产生。 IOR:读I/O端口命令,输出、低电平有效。退 出4.2.3 IOW、AIOW:写IO端口命令,输出、低电平有 效。其中AIOWC是提前写IO端口信号,它比IOWC提 前一个时钟周期出现。 INTA:中断响应信号,输出、低电平有效。通知申请 中断的外设,中断申请已被响应,将“中断类型码
13、”放在数 据总线上。二、总线控制信号二、总线控制信号 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出、下沿有效。在任 何个总线周期的T1状态,ALE输出有效(为正脉冲)。 DEN:数据允许信号,三态、输出、低电平有效。 在CPU访问存储器或IO端口的总线周期及中断响应周期 中,DEN都变为低电平有效。退 出4.2.3 DT/R:数据发送接收控制信号,三态、输出。 DT/R信号用来控制总线驱动器74LS245的数据传送方 向。当DT/R 1时,CPU向外发送数据,当DT/R 0 时,CPU从外部接收数据,完成读操作。 MCEPDEN:主控级联允许/外设数据允许信号,输 出。这是一个具有双重功能的控制信号,其功能
14、与IOB信 号有关,当IOB接地,8288工作于系统总线方式时,MCE 有效(高电平),可控制将主8259A向从8259A输出的地 址CAS2CAS0进行锁存。当IOB接高电平时,8288工作 在IO总线方式,执行PDEN的功能,用来控制外设通过 IO总线传送数据。退 出4.2.3三、控制输入信号三、控制输入信号 IOB:I/O总线方式控制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当IOB接高电平时,则8288工作于I/O总线方式。当IOB接地时,8288处于系统总线工作方式。 CEN:命令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CEN有效时,允许8288输出全部的总线控制信号和命令信号,CEN无效时,总线控制信号和命令信
15、号端均呈高阻抗状态。 AEN :地址允许信号,输入、低电平有效。当AEN为高电平时,所有总线命令信号引脚为高阻态。 图4.7为最大模式的8088系统。退 出图4.1 8088引脚图引脚图 退 出AD016A88AD115A97AD214A106AD313A115AD412A124AD511A133AD610A142AD79A1539A16/S338NMI17A17/S437INTR18A18/S536A19/S635RD32S0/DEN26WR/LOC29S1DT/R27HOLD31S2IO/M28HLDA30ALEQS025MN/MX33INAQS124SSO34TEST23CLK19REA
16、DY22RESET21U?8088RQ/GT0RQ/GT1表表4.1 QS1、QS0的组合及对应含的组合及对应含义义 退 出QS1QS0性能性能00无操作01将指令首字节送入指令队列10队列为空11将指令其余字节送指令队列表表4.2 s2 、s1、s0编码与对应的总线操作类型编码与对应的总线操作类型 退 出2S1S总线操作类型总线操作类型000取指001中断响应010写存储器011写I/O端口100读存储器101读I/O端口110无作用111暂停0S图4.28088微处理器的地址总线的分离退 出图图4.3 4.3 经过完全缓冲的微处理器经过完全缓冲的微处理器退 出图4.48284引脚图及框图退
17、 出F/C6READY4EFI5PCLK13S015CLK10S116RESET12X17SRDYEN3X28SRDY2ARDYEN17RES11ARDY1U?82C284-8F/C6READY4EFI5PCLK13S015CLK10S116RESET12X17SRDYEN3X28SRDY2ARDYEN17RES11ARDY1U?82C284-8图4.5与的连接退 出图4.68288总线控制器的引脚图及框图退 出S019MRDC7S13MWTC9S218AMWC8IORC13IOWC11AIOWC12INTA14IOB1CEN15DT/R4AEN6DEN16MCEPDE17CLK2ALE582
18、C88-8S019MRDC7S13MWTC9S218AMWC8IORC13IOWC11AIOWC12INTA14IOB1CEN15DT/R4AEN6DEN16MCEPDE17CLK2ALE582C88-8图4.7 最大模式的系统退 出知识概述知识概述 基本概念:指令周期,总线周期,时钟周期,CPU的三大总线 重点:总线的缓冲与分离,系统总线控制权的切换 难点:CPU控制总线引脚的含义退 出封装技术封装技术 从CPU诞生的那一天起,其封装技术就经历了多种变化。直到Pentium时代,封装形式才基本上稳定下来。80X86系列的CPU从8088开始经历了DIP、PQFP、PFP、PGA、BGA等多种
19、在集成电路芯片中使用过的封装技术,其技术性能越来越强,适应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而且耐热性能也越来越好,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比越来越接近于1 1。了解CPU的封装形式,可以增加对CPU的进一步认识。 封装形式的概念 封装类型封装类型: 双列直插式封装双列直插式封装 塑料方型扁平式封装和塑料方型扁平式封装和PFP(Plastic Flat Package)塑料扁平组件)塑料扁平组件 式封装式封装 插针网格阵列封装插针网格阵列封装 球栅阵列封装球栅阵列封装 芯片尺寸封装芯片尺寸封装 多芯片组件多芯片组件退 出封装形式的概念封装形式的概念 所谓封装形式就是指安装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用的外壳。它不仅起着安
20、装、固定、密封、保护芯片及增强电热性能等方面的作用,而且还通过芯片上的接点用导线连接到封装外壳的引脚上,这些引脚又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与其他器件相连接。一般来说,出现一代新的CPU,就伴随着一种新的封装形式。封装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比为提高封装效率,尽量接近1:1。 引脚要尽量短以减少延迟,引脚间的距离尽量远,以保证互不干扰,提高性能。 基于散热的要求,封装越薄越好。退 出双列直插式封装双列直插式封装 双列直插式封装(Dual In-line Package,DIP)是指采用双列直插形式封装的集成电路芯片,绝大多数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均采用这种封装形式,其引脚数一般不超过10
21、0。DIP封装的CPU芯片有两排引脚,需要插入到具有DIP结构的芯片插座上。当然,也可以直接插在有相同焊孔数和几何排列的电路板上进行焊接。DIP封装的芯片在从芯片插座上插拔时应特别小心,以免损坏管脚。 DIP封装具有以下特点: 适合PCB(印刷电路板)上穿孔焊接,操作方便。 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比值较大。 Intel系列CPU中8088就采用这种封装形式,许多Cache和早期的内存芯片也是这种封装形式。 退 出塑料方型扁平式封装和塑料方型扁平式封装和PFP(Plastic Flat Package)塑料扁平组件式封装塑料扁平组件式封装 塑料方型扁平式封装(Plastic Quad Flat Pa
22、ckage,PQFP)的芯片引脚之间距离很小,管脚很细,一般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采用这种封装形式,其引脚数一般都在100以上。用这种形式封装的芯片必须采用表面安装设备技术(Surface Mount Device,SMD)将芯片与主板焊接起来。采用SMD安装的芯片不必在主板上打孔,一般在主板表面上有设计好的相应管脚的焊盘。将芯片各脚对准相应的焊盘,即可实现与主板的焊接。用这种方法焊上去的芯片,如果不用专用工具是很难拆卸下来的。 塑料扁平组件式封装(Plastic Flat Package,PFP)的芯片与PQFP方式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是PQFP一般为正方形,而PFP既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
23、是长方形。 PQFP封装具有以下特点: 适用于SMD表面安装技术在PCB上安装布线。 适合高频使用。 操作方便,可靠性高。 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比值较小。 Intel系列CPU中80286、80386和某些486采用这种封装形式。退 出插针网格阵列封装插针网格阵列封装 插针网格阵列封装(Pin Grid Array Package,PGA)的芯片,在芯片的内外有多个方阵形的插针,每个方阵形插针沿芯片的四周间隔一定距离排列,根据管脚数目的多少,可以围成25圈。安装时,将芯片插入专门的PGA插座。为了使得CPU能够更方便的安装和拆卸,从486芯片开始,出现了一种零插拔力(Zero Insertion Force Socket,ZIF)的CPU插座,专门用来满足PGA封装的CPU在安装和拆卸上的要求。 ZIF是指把这种插座上的搬手轻轻抬起,CPU可以很容易、轻松地插入插座中,然后将搬手压回原处,利用插座本身的特殊结构产生的挤压力,将CPU的管脚与插座牢牢的接触,绝对不会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而拆卸CPU芯片只需将插座的搬手轻轻抬起,则压力解除,CPU芯片即可轻松取出。 PGA封装具有以下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