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调整农村土地政策_第1页
适时调整农村土地政策_第2页
适时调整农村土地政策_第3页
适时调整农村土地政策_第4页
适时调整农村土地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适时调整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写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人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危险,偷偷摸摸地把一些麦田、油菜田承包到自己家里去种,弄起了“包产到户”。大包干秘密协议上写着:若是村干部坐牢杀头,其它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坐牢杀头的情况最终没有发生,而包产到户的结果却是加速了生产进度、抓住了季节,这即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从1984年开始,全国推行了这一做法,并开始了全国农村的第一轮土地承包,可以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调动农人的种粮踊跃性,增加农人收入,稳定农村秩序起了很大的作用。为此,二轮承包开始后,200

2、2年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对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又加以相对固定,而且中央又持续两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进行了强调和重申,形成了自二轮土地延包后农村土地“生不补,死不退”的大体政策。五年来,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作用不可替代,但也存在一些不容轻忽的问题。最近笔者深切到宽甸县的多个乡镇和村组,重点对下露河乡联合村进行了实地走访,以为当前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应当略作调整。一.农村二轮土地承包,致使一些不良后果。土地延包政策实施进程中,地方政策在强调三十年不变的基础上约定了五年小调整的政策,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和中央持续两年一号文件出台后,“五年小调整”的政策被取消,一些矛盾和

3、问题慢慢显现:(-)农村耕地分派将显失公平。当目前的“生不补,死不退”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执行三十年后,有的农户由于人口的减少,人均耕地面积将增多,反之,有的农户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将减少,就会慢慢形成“有人无地种”和“有地无人种”的局面,土地这种重要的公共资源分派将显失公正。现仅以联合村为例(见表一),在这五年的时间里,联合村二组总人口因诞生、迁进等原因增加了,无地人口却博加了,户人均耕地面积低于社人均耕地面积的农户增加了18户,增加了,占总户数的比例也从27%增加到53%,土地资源的分派明显不公。究其原因,在于那些死亡、迁出的人没有退出土地,从而出现了一户农人2口人种6份地和6口人种

4、2份地的情况。表一:宽甸县下露河乡联合二组农村土地承包情况调查表年度(项目)总人口分地人口无地人口户人均耕地面积低于组人均耕地面积的农户占总农户的比例2002年底2552144127%2007年底28821453%增加比例%0%仔注:户人均耕地面积,指以一个家庭为盅住,计算该农户人均占有的耕地面根。组人均耕地面积,指以一个村民组为单位,以村民组耕地面积之和除以村民组人口总数。(二)农村贫困人口将逐渐增多。温铁军先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曾经指出,农村土地在中国目前大体的功能是社会保障功能。土地是农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农人的社会保障。试想,那些一家人仅有一份田土的农人将如何生活?农村

5、贫困人口增多将成为必然。笔者对联合村二组户人均耕地面积低于社人均耕地面积的农户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走访(见表二),在2002年至2007年这五年间,联合村二组户人均耕地面积低于社人均耕地面积的农户增加了18户,增加了户均纯收入低于社户均纯收入的农户占生产社总户数的比例也从20%增加到40%。从这组数据可以发现,由于失去了大体的土地保障,农人的收入状况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在户人均耕地面积低于社人均耕地面积的农户群体中,相对贫困人口在慢慢增多。若是当前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不作任何调整,这个比例还将逐渐扩大。原因在于,随着国家支农政策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有地农人将享受到更多的实惠。例如说,此刻的粮食直补政

6、策是按土地面积进行补助的(每亩50元左右),有地农人不仅要享受土地给他带来的收益,同时还要享受国家的粮食补助,他就比无地农人憎加了收入。因此,有地农人和无地农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相对贫困人口将进一步熠多。表二:下露河乡联合村二组户人均耕地面积低于组人均耕地面积的农户收入情况调查表年度项目总户数组户均纯收入(丁J户均耕地面积低于组人均耕地面积的农户户教占总户数的比例户均纯收入(万元)户均纯收入低于组户均纯收入的农户占村民组总户数的比例2002701927%20%2007703753%40%增加比例0%95%100%仔注:农人户均纯收入,指以户人均耕地面积低于社人均耕地面积的农户为计算范

7、围,计算平均每户农人一年的家庭纯收入。组户均纯收入,指以一个生产社为计算范围,计算平均每户农人一年的家庭纯收入。(三)农村社会稳定将受到要挟。知名学者何新先生在中国历史中的人口规律与社会治乱一文中指出,人均耕地呈现递减的历史趋势,人口呈现隔代倍增的规律,因此要考虑人口规模与社会安全的关系,必需注重社会重要资源分派的公正性。若是当前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持续执行三十年不变,若是农村土地这种具有农人社会保障功能的重要的公共资源分派显失公正,在造成农村贫困人口剧增的情况下,农村的社会稳定问题将超级尖锐。咱们不该该忘记,历代农人革命的核心都是土地革命,大多都是以“打土豪,分田地”为革命目标,都是以土地为核

8、心的财富的从头洗牌。当前,有的村干部向政府提出辞职,原因在于他无法平息农人对于农村土地平均分派的强烈要求,这也是当前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应该略作调整的强烈信号。二.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合理设计土地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农人离不开土地,不然不称其为“农人”;中国农人数量庞大,土地对其意义重大。不论研究“三农”问题也好,仍是研究“新农村建设”也好,都离不开设计一个好的可行的农村土地政策。(一)继续稳定耕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人以为,目前新农村建设弄的好的多数是维持原有的集体经济,还有人以为,为何不弄土地私有化?笔者的观点是,“集体经济”模式适应不了此刻的农

9、村实际,30年后再弄集体经济不会取得老百姓的拥护,而且真正都会有好的带头人吗?而“私有化”可能易于资源整合,但仍是“社会主义”颜色吗?应该说农人是弱势群体,一旦“私有化”,通过一段时间后,有的农人可能一无所有,社会主义优越性也无从表现。因此,笔者以为,农村耕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整体是符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的,是有利于农人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应该予以保护。三十年不变,五十年不改,七十年不动,一百年不动摇,其主要原因在于咱们的工业化、城镇化没有完成,要使我国农人的数量变得很少需要的时间还很长。(二)允许微调农村土地的承包关系。为了确保土地资源的公平分派,应该摒弃三十年或五十年的“生不补,死不退”的土地

10、承包政策,应该允许各地在一按时间必然范围内每隔三年或五年对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进行微调。为了确保农人的利益,避免村干部借机损伤农人的利益,可考虑以下条款:1 .允许由各村或村民组村民讨论,决定是不是需要三年或五年进行一次调整;2 .对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需退出承包土地:死亡的;大中专毕业参加工作,且参加了养老保险的;外出打工做生意造成土地荒芜,经劝告不予纠正的;因成婚或其他原因迁出本村或本组,不在本村或本组生活的。3 .若是在二轮土地延包后每隔五年,经各村或村民组集体讨论决定调整土地,那么应该退出的必需退出承包地,进退土地必需整份进退,不允许打乱重来弄平均分派。4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4

11、 .对于依照计划生育政策应该分派土地的和从本村或本组之外迁入的在本村或本组生活的农村人口可以分派土地;若是应该分派给土地的人多于应退的,按时间前后顺序承包。5 .各组应设立农地保障费。所谓农地保障费,是指按照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由各村民组村民讨论决定的每份田地可以折合的现金数。若是应退农户需要继续承包应退土地的,应该向应进农户支付农地保障费。设立农地保障费,既可以提高农人的种粮踊跃性,也有利于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三)出台除耕地之外的大包干政策。应当说,过去耕地不仅养活了农人,此刻也是农人致富的依托。对农人来讲,耕地具有较强的社会保障功能,咱们必需高度重视耕地在“三农”中的作用。而农村的丛林、自留山、草原、荒地、湿地、河流,其保障功能相对较弱。因此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久远的承包政策:1 .对于已经像耕地一样分到农户手里的丛林、自留山、草原,可以采取30年、50年乃至100年的“生不补,死不退”的政策,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短时间行为,也有利于经营权的流转。2 .对于农人志愿承包的荒地、湿地、河流,必需每一年向村组交纳核定的承包费,用于公益事业;村组每隔三年或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