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管理手册_第1页
有机管理手册_第2页
有机管理手册_第3页
有机管理手册_第4页
有机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郑县汉山茶业有机管理体系文件有 机 管 理 手 册依据GB/T19630.1-42005标准 编制文件编号:SC/HS-2021版本号:B/0受控状态:受控 2021年09月28日发布 2021年10月01日实施目 录第1章 发布令2第2章 有机方针、目标3第3章 任命书4第4章 公司简介5第5章 有机管理手册说明6第6章 有机管理手册修改记录7第7章 总要求8第章 职责和权限10第章 文件控制15第章 记录控制16第章 资源管理17第章 采购和追踪19第章 内部检查20第章 改良21第8章 种植23第9章 加工27第10章 贮存、运输和包装29第11章 有机标识与销售30附件:有机管理体系

2、职能分配表32组织机构图14第1章 发 布 令本手册是公司依据?GB/T19630.1-42005 有机产品?以下简称有机产品,适用于本公司有机绿茶种植加工的标识与销售和管理体系有关的各个部门和基地的有机产品管理。该手册规定了公司有机产品管理组织机构,明确了有机绿茶生产的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规定了各级与有机绿茶种植、加工、销售有关的管理、验证和执行人员的职责,从绿茶种植、到产品售后效劳对各环节进行控制,以保证有机产品质量最终合格。有机产品是利国利民,有利于全社会乃至人类生存环境的公益事业,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绝对禁止使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害的物质,有机产品的高投入目的是为改

3、善生态环境维护人体健康。我公司旨在开展有机事业为维护生态环境与和谐社会助一臂之力。本手册是有机产品生产管理的纲领和行动准那么,为到达顾客满意和企业创立、开展之目的,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为了确保该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并授权办公室归口管理,履行管理职责。 总经理:陈纪发 2021年10月01日第2章 有机生产方针为实现遵守法规和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确定,并转化为公司的有机绿茶系列产品质量要求,特确定本公司的有机生产方针:遵守国家食品生产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合理利用资源,注重生态环境坚持持续改良,确保顾客满意创立一流的有机绿茶示范基地生产平安优质的绿茶系列产

4、品生产目标:1、产品100%符合有机标准的各项要求;2、顾客零投诉;3、有关部门抽检合格率100%。总经理: 陈纪发2021年10月01日第3章 任命书为了贯彻执行?GB/T19630.1GB/T19630.4-2005 有机产品?的要求,加强对有机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领导,特任命 哀岗琴 为我公司的有机产品管理者代表,其职责是:1、 负责有机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维护;2、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有机管理的业绩和任何改良的方案;3、 在整个有机管理系统内促进满足有机产品认证意识的形成;4、 确保加贴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5、 建立文件化的有机认证标志管理方法,确保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妥

5、善保管和使用;6、 就有关有机产品相关事宜对外联络。7、 负责收集有关种植人员的建议、举报等资料,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以便及时改正。 总经理:陈纪发 2021年10月01日第4章 南郑县汉山茶业简介 创立于1983年3月的陕西省南郑县汉山茶业,是集农、工、贸一体化及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综合型茶叶企业,位于青树镇冉家营村。该公司辖区13个自然村4000余亩茶园,2021年1月公司4100亩茶园已通过有机认证。年产茶叶50余吨,带动了1000余户茶农致富,可使农民年增收5000元。 公司在“汉山、“马鞍山拥有800亩有机茶园基地,茶园大局部生长在8001300米以上的高山云雾之中,方圆10公里无

6、污染无公害,是环保型茶叶加工企业。生产的成品茶具有“汤色碧绿、香高味醇、持久耐泡、全天然、富锌硒的特色,使您饮用时有“品味尝鲜、 沁人心脾的感觉,产品受到广阔消费者的青睐。公司2007年6月被县政府授予“守合同重信用先进企业。 公司年生产能力200吨,技术力量雄厚,有6名专业技术人员,生产工人50余名,从事茶叶加工20余年的技术骨干均通过了专业培训,有初制加工厂、精选全流水线生产设备,是陕南名优绿茶加工重点企业之一,08年初通过茶叶生产QS认证。 公司生产有“汉中仙毫、“汉缘翠竹、 “汉缘毛峰、“汉缘炒青等系列产品,屡次在汉中市茶叶评比中名列前茅,生产的“汉中仙毫在2006年汉中市首届赛茶大会

7、荣获金奖,在南郑县茶叶评比中获得第一名的殊荣;生产的“汉中仙毫、“汉中绿茶在2021年汉中市赛茶大会上荣获双金奖,在西安茶叶博览会上荣获一金一银;同年10月在北京参加中国第五届国际茶叶博览会“汉中仙毫荣获金奖;生产的“汉中仙毫在今年4月汉中市赛茶大会荣获金奖;今年5月公司生产的“汉中仙毫被评为2021年第三届中国西安茶业博览会金奖。 公司位于汉山脚下南湖以东,红寺湖以北中间地段,是陕西省名胜旅游观光圣地。“汉缘茶业愿与世人共享自然赋予汉缘茶之天赐,愿与天下茶人共兴中华之茶世,品饮“汉缘绿茶,感悟五千年中国文化,为人类健康共同拥抱未来,广交天下朋友! 总经理陈纪发传 真:09165621050电

8、 话:09165621050地 址:南郑县青树镇冉家营村第5章 有机管理手册说明1 手册内容:本手册是依据?GB/T19630.4-2005 有机产品?的有机种植、加工、销售及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种植经验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依据有机标准中对绿茶种植、加工、销售和管理的所有要求编制而成。2 适用范围:在合同范围下用作向外部提供有机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遵循有机作业的正式文件,向需方或第三方提供本公司具有有机产品生产能力的保证。在非合同环境下,用作内部有机作业和管理要求,是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遵照的作业准那么。3引用文件:?GB/T19630.1GB/T19630.4-2005 有机产品?

9、4 术语:本手册采用?GB/T19630.1GB/T19630.4-2005 有机产品?的术语。5 本手册是本公司从事有机绿茶种植者、加工者、管理者的纲领和行动准那么,属于受控文件,由总经理批准、公布,手册的管理由办公室统一负责,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对外提供本手册,手册持有者调离工作岗位时,应将手册交还办公室办理核收登记。6 手册持有者应使其妥善保管,不得损坏、丧失、随意涂抹。7 在手册使用期间,如有修改建议,及时向办公室提出,由办公室组织人员统一修改,定期对手册的适用性、有效性进行评审;对手册的修改,执行?文件资料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本手册只描述三个程序文件,其它相关程序文件见?质量管理手

10、册?,不再另外描述。第6章 有机管理手册修改记录章节号修改条款修改状态修改日期审核批准第7章 总 要 求1严格遵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合法经营。2建立文件化的有机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有机绿茶栽培加工与采收包装、有机绿茶产品加工的原辅料采购、有机绿茶产品的销售等有机管理体系要求程序、规程、记录、地图以及寻求改良的方法等文件。3建立互惠的合作关系,与各相关方建立合约。4文件的要求总那么有机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a)形成文件的有机管理方针和目标;b)有机管理手册c)本标准所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d)为确保有机生产过程的有效性所筹划的规程、制度、协议和记录。有机管理体系文件结构:有机管

11、理手册程序文件汇编规程、地图、记录地图、文件、手册、程序、规程记录的要求:地图:为便于监督和管理,应建立基地位置图、分布图,要求所描绘的地图应有效、真实。有机管理手册:有机管理手册: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有机管理手册,其内容包括a) 有机管理范围内的人员/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组织机构和简介;b) 有机方针、目标;c) 有机生产方案;d) 程序文件、其他文件引用的表述;程序文件、规程:本公司所建立的程序文件至少应覆盖标准中对有机管理体系所要求的和有机绿茶种植及其控制所要求的程序文件和规程。记录本公司应建立并保持充分的记录,为有机产品管理体系的有机种植及有机产品的包装、储存和销售提供充分的标准要求的有效

12、证据。第章 职责和权限1、目的:规定本公司从事与有机产品质量有关的管理、操作及验证部门及人员的有机产品质量职责、权限及关系,以保证有机产品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2、适用范围:本要素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与有机产品质量有关的管理、执行部门及人员。3、职责:本要素由总经理主管,办公室归口管理,其他部门配合参与。4、各部门、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公司总经理:负责公司总体开展规划和资源提供;向全公司传达满足顾客和有机产品平安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负责有机产品平安质量管理体系的更新、改良和持续改良、纠正预防措施的筹划;批准有机产品平安质量方针、目标、管理手册、主持管理评审;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公司的种植经营和有机

13、产品质量活动,并统一指挥和决策。对公司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负责。负责对长远规划、年度方案、重大技术改造、职工培训、工资调整和职工福利制订方案。负责提出机构变动,主要规章制度的建立、修订和废除。负责沟通、协调所内、外部各种关系;组织、指挥、控制、检查和评定各部门的工作。熟悉和掌握公司有机产品种植技术、产品质量控制方法,做好有机生产、加工、经营、行政、财务、方案等各项监督管理工作。主持和负责公司级各类方案、布置、监督检查、考核协调性会议,认真倾听各种意见和合理化建议。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生产经营,如?食品卫生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有机产品?标准等,负责抓好公司信息、经济法律相关的管

14、理工作;抓好公司治安管理工作。对公司的有机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直接负责。有机管理者代表: 确保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向总经理报告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良的需求;在整个组织内促进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的形成;就有机产品及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对外联络;组织公司有机茶种植加工销售的内审工作;负责管理体系持续改良、纠正预防措施的审核;4、3质检部.1 编制本部门主管的有关文件和管理标准检验文件,并组织本部门员工学习、实施和保持,对公司质量负责。 负责公司技术文件实施时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协调及现场质量问题的解决。.3 负责组织指导公司对外购原料、半成品、

15、成品的检验工作。.4 负责不符合的评审处置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和控制工作。.5 负责监督、指导绿茶的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确保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满足检验、测量需要。4、4生产技术部4.4.1 根据订单下达生产任务,必要时编制生产方案,以保质保量保进度地完成生产任务。.2 按照有关标准、技术文件、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组织生产,保证每道工序质量,使每道工序均在受控状态下进行。.3 负责指导有机绿茶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有机绿茶加工过程的技术问题。.4 编制生产部门主管的有关文件和管理制度,组织单位负责人及员工学习、实施和保持。.5有权对本部门人员提出奖罚意见。.6 负责新产品开发的市

16、场调研、搜集技术信息、研制开发新产品。.7 负责新产品开发阶段性的评审工作。.8 负责新产品的小样试制工作。4、5供销部.1 负责市场调研、市场预测、市场拓展、编制销售方案、搜索商业信息、内部信息和统计数据,综合分析、系统评价,并将其提供应相关职能部门以便做出正确决策。.2 按照生产方案或订单编制采购方案并实施;负责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包装材料的采购,并对其采购质量负责。.3 负责供方的选择并组织有关部门对其进行评定,编制合格供方名单,建立供方档案,签订技术协议。.4 参与采购产品和销售成品的质量控制,对经质检部验证不合格的采购产品与供方联系退换。.5 负责代表公司接待和记录顾客来访、来电、

17、来函,处理顾客信息反应和质量投诉并将其传递给有关部门并进行跟踪验证。4、6办公室.1 负责公司文秘,接待和文件、资料、质量记录的归档、复制、发放、保管及外来文件资料的接收确认工作。4.6.2 负责人事管理及后勤总务和平安防范工作。4.6.3 对公司有机绿茶生产和加工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方面负责宣传,贯彻公司的方针、目标,并为全体员工理解、遵照执行。4.6.4 负责公司有关部门在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工作,编制协会年度教育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4.6.5 负责公司有机绿茶生产和加工管理体系记录的总体管理和控制工作,定期对记录的符合性进行检查确认。4.6.6 负责组织实施公司有机产品生产和加

18、工管理体系的内部检查工作,并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性监督检查。公司有机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总经理有机组长办公室供销部质检部生产技术部财务部生产车间茶园基地化验室技术指导小组大田庄乡果树站新庄镇果树站技术指导小组芍药山乡果树站朱田镇果树站第72章 文件控制1目的和适用范围:对有机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保证本公司有机生产系统内的生产活动统一符合有机标准要求,行动文件化,确保文件使用者便于获得有效版本的文件,特编制本文件。适用于有机管理系统的所有使用文件。2职责:21办公室为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文件总体管理。22其他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使用文件保存完好。3控制要求:31文件的编制、审核和 ?有机管理手

19、册?和?程序文件汇编?由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制,由有机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实施。 其它操作规程、制度的编制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编制,有机管理小组长审核和批准。32文件的管理:321文件编号:各种文件的编号由办公室统一负责,做到各类文件标识唯一。322文件发放: 文件的发放根据其部门程度进行控制,对重要文件由有机管理者代表批准其发放范围进行,并保证其分发具有可追溯性。323文件有效性评审: 对文件应定期进行评审,确保现行文件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33文件更改: 当发现文件需要更改时,应经原审批人进行审批。34外来文件管理: 应识别本行业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上级文件,并对其进行收集和

20、整理。35记录作为一种特殊文件,按照?记录控制程序?进行。36文件存在形式文件存在方式:纸张、光盘、电子版,文件的管理具体执行?文件控制程序?规定。5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第73章 记录控制1目的和适用范围:对有机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予以控制,以提供对产品、过程符合要求的证据,确保各项活动符合可追溯性的要求。适用于本公司有机种植管理体系所产生的所有记录的管理。2职责:21办公室负责统一监督、管理的有机管理体系记录。22各部门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本部门的记录。3控制要求:31记录的 公司应建立并保持充分的记录,为有机产品管理体系的执行提供充分的标准要求的有效证据。32记录的完整性:本公司所建

21、立的有机管理记录应涉及到相关的茶树的种植情况、辅料的使用情况、及销售情况和顾客的投诉。32记录编码: 记录的编码规那么见?文件控制程序?。33记录的使用: 记录的使用人在填写时应及时、准确、真实,保证其清洁、整齐。34记录的收集和整理: 各部门责任人应定期检查记录使用情况,并督察使用部门对已完成记录的分类整理情况,以便查索。35记录的保存:记录使用部门负责保存本部门所产生的记录,保存期限5年,并保证其完好性,有机记录的管理执行?记录控制程序?。4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第74章 资源管理1目的:为对有机种植储存和技术提供适宜的资源,即满足有机绿茶种植、加工、销售等生产所要求

22、的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控制,为种植出有机绿茶提供保障,特编制本文件。适用于资源的提供。2 职责:总经理负责提供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办公室负责人员的培训。3控制要求:硬件资源:本公司有机茶种植基地远离市区,附近5公里范围内没有医院、排污企业等污染源,是理想的有机种植示范基地。本公司具有与茶栽培相配套的技术规程和操作方法,配备必要的种植设施;本公司种植有机基地所需种苗80%来自本公司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没有污染,满足有机产品标准的要求,货源充足,质量保证,其他肥料及生产物资的采购严格执行有机产品标准。 本公司有机茶种植基地位于南郑县青树镇冉家营村,马鞍山村,安小塝其基地属于大巴山区,海拔在800

23、-1300米,远离工矿企业、大型医院、垃圾堆放场等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丰富,土壤肥力好,是理想的有机茶种植基地。3.2 人力资源:从事有机种植的人员应能胜任本职工作,包括充分了解从茶种植、物资采购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中保持有机完整性的重要意义。1确定从事有机种植的人员所必需的能力;2提供培训或其它措施以满足这些要求;3配备内部检查人员。公司现有正式职工58人,技术人员12人。本公司拥有经过有机种植知识培训的熟练茶叶种植加工的技术人员,有机种植内部检查员和管理人员,满足现有的有机种植需求。人员安排:承当有机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应是有能力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方面考虑。.

24、1有机种植的管理者应具备以下条件:a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b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c了解?有机产品?的要求;d具备3年以上种植加工的技术知识或经验;e熟悉本单位的有机种植管理体系过程。4培训:培训、能力和意识识别从事影响有机种植加工的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种植技术人员、内部检查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培或外聘讲师或进入专业培训班进行培训,以满足有机种植持续改良的目的。培训控制详见?培训控制程序?。5相关文件?培训控制程序?第75章 采购和追踪1目的和适用范围:严格控制投入物和果实批号,使有机茶系列产品符合有机种植加工要求的目的,并对有机种植从基地生产、肥料控制到茶产

25、品的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全过程的可追踪的目的,特编制本文件,以控制茶生产、销售实现可追踪性。2职责和权限:供销部负责采购物品的控制。3要求:采购:公司使用物质各部门向总经理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进行采购。对采购的产品应经过质检部、仓库保管员检查验证入库。采购控制详见?采购控制程序?。追踪:种植记录供销部负责范围内的茶种植等物资购置活动记录。供销部负责范围内的产品标识、运输、销售记录。库管员负责肥料、生产资料、成品的出入库记录。322生产批号:全公司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建立统一的产品批号编码原那么,并能保证产品批号的唯一性、不重复性。323追踪控制见?追踪体系控制程序?。4相关文件:?采购控制程序?

26、追踪体系控制程序?第76章 内部检查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验证公司系统内有机管理体系是否标准要求,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保持和改良,保证有机种植加工管理体系及整个过程符合?GB/T19630.4有机产品?的要求,特编制本文件适用于内部检查。2内部检查员职责和权限:21配合认证机构的检查和认证。22对本公司的有机管理手册进行检查,并对违反本局部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23对本公司追踪体系的全过程确认和签字。24向认证机构提供内部检查报告。3控制要求:31内部检查:311全公司应在有机管理系统内定期组成内部检查组进行内部检查,以保证本公司有机种植控制范围内的管理体系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312进行内部检

27、查时应对有机管理体系的文件的适宜性做出评审,以保证所建立的有机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313内部检查组进行检查工作时必须保证检查的公正性。314检查发现和报告:内部检查组有责任将检查发现情况如实记录并向有机管理者代表报告。对检查发现中的不符合情况应由责任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纠正措施。315检查记录:检查记录应形成文件并交办公室存档,具体内部检查活动执行?内部检查控制程序?。32内部检查员:321公司里应配备相应的内部检查员并具备以下条件:a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b相对独立于被检查对象;c熟悉并掌握?有机产品?的要求;d具备3年以上种植加工技术知识或经验;e熟悉本单位的有机种植管理体系

28、及过程。4相关文件:?内部检查控制程序?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第77章 改 进1目的:为持续改良其有机种植加工及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促进有机种植加工的健康开展,以消除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有机茶产品的因素,特编制本文件。2职责和权限:办公室、供销部确定不符合的原因。办公室评价确保不符合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责任部门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纠正、预防措施实施部门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办公室负责组织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3控制要求:31改良的需求:对有机种植管理体系应得到有效的实施,促进有机生产的健康开展,在筹划和管理、经营时应考虑改良的方向:a)有机方针、目标的实现情况;b)内部检查结果;c)有机

29、种植中遇到技术难题;d)对不符合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e)产品检验结果;f)顾客投诉;g)分析现有有机过程状况确定的其他改良方案。32识别不合格:在有机生产管理的系统内包括:防病防虫鼠、茶系列产品包装、运输、储存以及茶系列产品销售等有机产品管理体系过程中发现的任何不符合均应进行识别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应接受顾客申/投诉意见、社会、政府部门、其他监督部门的意见,特别是顾客的投诉应作出不符合记录,进行分析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33纠正、预防措施:331针对不合格,应由办公室进行评价,判断其严重程度、责任部门/人员。332负责部门/人员应针对不合格事实,进行原因分析,

30、指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所制定的措施应能消除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防止其再次发生。333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不符合责任部门/人员制定的纠正、预防措施应经所在部门负责人评审前方可实施,实施效果由有机管理小组长进行验证并记录结果。34相关文件?不合格控制程序?纠正、预防控制程序?第8章 种植1目的为保证提供优质、平安的有机绿茶系列产品,严格控制绿茶的种植过程,特编制此章节。2范围 适用于公司按照有机方式种植的绿茶。3职责和权限3.1 生产技术部负责有机绿茶种植的技术指导;3.2 办公室人员负责种植记录的收集与管理;3.3 质检部负责种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3.4 供销部负责产品的包装、储藏和

31、运输。4作物种植基地的选择和管理基地应设在远离各种污染源至少3公里之外,例如城镇、大型工矿企业、交通主干道、垃圾填埋场、垃圾燃烧厂等;基地周边应当有3050米的天然防护林带,且茶园边界清晰;茶园由多个种植基地组成,都具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且愿意以整体基地的形式申请有机生产认证; 基地茶园愿意按有机的方式进行茶的种植,并严格执行有机标准的要求。其土壤和空气符合有机标准要求且不实施人工灌溉,完全靠天降雨灌溉。 平行生产茶园作为有机基地整体按照有机方式进行茶园种植和管理,目前不存在在有机茶园内部及周边进行非有机茶种植的方式。无平行生产的管理要求。将来如果扩大种植,出现了基地内部的平行生产情况,有机管

32、理小组将实施控制以确保茶园严格执行有关标准要求。4.3 有机茶园的转换基地茶园一直按传统农业方式进行生产,按有机方式种植茶需要经过一年的转换期,其产品才可获得有机认证。4.4 缓冲带基地的周围有常规作物生长区,因此以树林作为天然隔离带,确保有机地块不被常规生产所污染。当没有天然隔离带时,有机地块内与常规地块临近的30米以内作为缓冲带有效隔离有机与常规地块,防止污染。茶品种的选择目前公司有机茶均栽培多年茶树,树龄在10年以上;公司建立了苗木基地,用于培育茶幼苗。采取嫁接和播种方法等常规育苗技术; 如有需要,对树龄较长或树势较弱的树体采用嫁接方法进行复壮,以保证产叶量和茶叶的品质;禁止使用任何转基

33、因技术。作物种植因地域降水条件良好,故目前公司有机茶园不需采用任何灌溉措施。但水源充足,随时可以满足特别干旱季节的灌溉用水,茶树根本不会受到水分的影响;根据地块的具体情况在茶园周围选择包括豆科作物如大豆、花生等在内的作物进行行间套种,确保固氮护土和进行土壤培肥,同时增加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保证施用足够数量的有机肥以维持土壤的肥力和土壤生物的活性,但施肥的种类和数量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非人工合成的矿物肥料和生物肥料只能作为培肥土壤的辅助材料,而不可作为系统中营养循环的替代物。矿物肥料必须保持其天然组分,禁止采用化学处理提高其溶解性;用于有机肥堆制的添加微生物必须来自于自然界,而不是基因工程产物;基

34、地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城市污水污泥;在有理由疑心肥料存在污染时,应在施用前对其重金属含量或其它污染因子进行检测。矿物肥料、工业废渣如碱性炉渣、粉煤灰等肥料中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有机地块的排灌系统应当在周围常规地块的上方,保证常规地块的水不会渗透或漫入有机地块。4.7 病虫草害防治以下方法可以被选作为综合防治病虫草害:1选用抗性品种;2制定适宜的肥水管理、作物套作方案;3加强茶修剪管理,及时除去病虫枝、弱小枝、枯萎枝、过密枝等;4通过保护周边草地、林地和小溪等环境,促进生物多样化等方法提高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 采用人工和物理方法控制病虫草害。病害.1当绿茶出现病害时,可使用纯活性微生

35、物产品、抑制真菌病害的软皂、植物制剂和醋等在?有机产品?标准附录B中允许使用的物质;.2有限制的使用附录B所列的限制使用物质、限制使用石灰、硫磺、波尔多液以及其它含硫或铜的物质、限制使用对环境平安的微生物制剂;.3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和化学合成的杀菌剂。虫害.1采用通过释放天敌来防治虫害;.2使用软皂、植物源杀虫剂或当地生长的植物提取剂等在?有机产品?附录B中允许使用的物质,有限制的使用鱼藤酮、天然除虫菊酯、乳化植物油和硅藻土以及其它附录B所列的限制使用物质,有限制的使用微生物及其制剂如杀螟杆菌、Bt制剂等药剂;.3在诱捕器和散发器皿中使用性诱剂或使用物理性防治措施如防虫网、黄板等;.4禁止使

36、用基因工程产品和化学合成的杀虫剂。 草害.1在冬季利用休耕期控制杂草;.2采用人工或机械等方法除草;.3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和化学除草剂。4.8 污染控制常规农业系统中所用的设备在用于有机种植前,必须得到充分清洗,以去除上面的污染物残留;在使用保护性的建筑覆盖物、塑料薄膜、防虫网和青贮饲料包装材料时,只允许选择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碳酸酯类产品,并且在使用后必须从土壤中去除,禁止在田地上燃烧。禁止使用聚氯类产品;禁止使用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4.9 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采取有利于茶生长和节水的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或不合理使用水资源等,在土壤和水资源的利用上,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茶园周

37、边采取间套种和休耕期等措施,预防土壤盐碱化;基地重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确保作物病虫害的天敌有良好的栖息地,并得到保护;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如枯枝落叶等,运用秸杆覆盖的方法防止土壤裸露;禁止随意燃烧作物秸秆如枯枝落叶等;7运输、贮藏和包装通那么7.1 运输 有机茶与常规产品混杂使用的运输工具应当在使用前注意清洗; 运输容器和工具应标识清楚; 运输应保存记录。7.2 储藏 公司原料仓库应确保符合有机要求; 允许使用一些不会破坏产品有机品质的储藏辅助方法; 应保证有机茶的单独存放; 储藏应保存记录。7.3 包装 茶的包装材料应卫生环保; 杜绝交叉污染。8相关文件?作业指导书汇编?第9章 加工1

38、 目的为保证提供优质、平安、健康的有机茶产品,严格控制茶叶生产所涉及的有机加工及其后续全过程,保证加工的完整性,特编制此章节。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按照有机方式加工的茶叶产品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有机茶的加工如杀青、揉捻、理条、提香、烘干等。3职责和权限主管生产车间负责有机茶产品加工的全面管理;生产车间具体负责有机茶产品的原料、成品的储藏和运输等工作;供销部负责有机茶产品的包装设计、筹划工作。4控制要求应当对有机加工及其后续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保持加工的有机完整性。加工厂的选址和建设应符合GB14881-1994的要求。4.2 加工厂环境 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

39、不得有垃圾堆、粪场、露天厕所和传染病医院;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 生产区建筑物与外缘公路或道路应有防护地带。 应制定文件化的卫生管理方案,并提供以下几方面的卫生保障:a外部设施垃圾堆放场、旧设备存放场地、停车场等b内部设施加工、包装和库区c加工和包装设备防止酵母菌、霉菌和细菌污染d职工的卫生餐厅、工间休息场所和厕所4.3 加工4.3.1 有机加工配备专用设备,加工结束后必须进行彻底清洗,并不得有清洗剂残留。4.3.2 加工工艺应不破坏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使用机械、冷冻等处理方法及微生物发酵工艺;可以采用提取、浓缩、沉淀和过滤工艺,但提取溶剂仅限于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水、乙醇、动植物油

40、、醋、二氧化碳、氮或羧酸,在提取和浓缩工艺中不得添加其它化学试剂。4.3.3 加工采用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符合GB 5749-2006的规定。4.3.4茶叶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未采用离子辐照处理。4.3.5 禁止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石棉过滤材料或可能被有害物质渗透的过滤材料。4.4 有害生物防治4.4.1 应优先采取以下管理措施来预防有害生物的发生:a消除有害生物的孳生条件;b防止有害生物接触加工和处理设备;c通过对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环境因素的控制,防止有害生物的繁殖。 允许使用机械类的、信息素类的、气味类的、粘着性的捕害工具、物理障碍、硅藻土、声光电器具,作为防治有害生物的设施或材料。 使用的物质和防治方法应遵照有机产品标准的要求,防止使用禁用物质和禁用方法。第10章 储存、运输和包装1目的:控制确保茶产品在后续过程中的管理,特对产品的储存、运输和包装进行标准。确保此环节符合有机产品要求。2范围:适用于产品储藏、运输和包装等后续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3职责:31供销部为主管部门,负责方案制定和监督管理;32销售人员和仓库管理员具体执行。4要求储藏 经过认证的产品在贮存过程中不得受到其它物质的污染。 贮藏产品的仓库必须干净、无虫害,无有害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