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实验资料_第1页
通信原理实验资料_第2页
通信原理实验资料_第3页
通信原理实验资料_第4页
通信原理实验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模块介绍本实验平台采纳模块化设计。下面要紧介绍通信原理实验平台中的九个标配模块,以便了解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及作用。标配模块包括有:1、主控&信号源模块2、2号模块数字终端&时分多址模块3、3号模块信源编译码模块4、6号模块信道编译码模块5、7号模块时分复用&时分互换模块6、8号模块基带传输编译码模块7、9号模块数字调制解调模块8、13号模块载波同步及位同步模块9、21号模块PCM编译码及语音终端模块、主控&信号源模块一、按键及接口说明幅度调节旋钮128KUZ/256KHZ正弦载波输出PN序列输 出MP3音乐输 出模拟信号 输出帧同步信号 输出返回上级 按键数字信号源 设置菜单待扩展接口模拟信

2、号源 设置菜单待扩展按键控制旋钮 逆时针控制向下选取, 顺时针旋转向上选取. 按F为确认选取项,字信号主菜单界面图1主控&信号源按键及接口说明二、功能说明该模块能够完成如下五种功能的设置,具体设置方式如下:1、模拟信号源功能模拟信号源菜单由“信号源”按键进入,该菜单下按“选择/确信”键能够依次设置:“输出波形”-“输出频率”一“调剂步进”-*“音乐输出”一“占空比”(只有在输出方波模式下才显现)。在设置状态下,选择“选择/确信”就能够够设置参数了。菜单如以下图所示:模拟信号源输出波形:正弦波输出频率:OOOl.OOKHz调节步进:10Hz音乐输出:音乐1模拟信号源输出波形:方波输出频率:OOO

3、l.OOKHz调节步进:10Hz音乐输出:音乐1占空比:50%(a)愉出正弦波时没有占空比选项(b)输出方波时有占空比选项图2模拟信号源菜单示用意注意:上述设置是有顺序的.例如,从“输出波形”设置切换到“音乐输出”需要按3次“选择确信键。下面对每一种设置进行详细说明:a. “输出波形”设置一共有6种波形能够选择:正弦波:输出频率10Hz2MHz方波:输出频率10Hz-200KHz三角波:输出频率10Hz-200KHzDSBFC(全载波双边带调幅):由正弦波作为载波,音乐信号作为调制信号。输出全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由正弦波作为载波,音乐信号作为调制信号。输出抑制载波

4、双边带调幅。FM:载波固定为20KHZ,音乐信号作为调制信号。b. “输出频率”设置“选择/确信”顺时针旋转能够增大频率,逆时针旋转减小频率。频率增大或减小的步进值依照“调剂步进”参数来。在“输出波形DSBFC和DSBSC时,设置的是调幅信号载波的频率:在“输出波形”FM时,设置频率对输出信号无阻碍。c. “调剂步进”设置“选择/确信”顺时针旋转能够增大步进,逆时针旋转减小步进。步进分为:“10Hz”、“100Hz、“IKHz”、“lOKHz、“lOOKHz”五档。1.“音乐输出”设置设置“MUSIC”端口输出信号的类型。有三种信号输出“音乐1”、“音乐2”、“3K+1K正弦波”三种。e.“占

5、空比”设置“选择/确信”顺时针旋转能够增大占空比,逆时针旋转减小占空比。占空比调剂范围10%90%,以10%为步进调剂。2、数字信号源功能数字信号源菜单由“功能1”按键进入,该菜单下按“选择/确信”键能够设置:“PN输出频率”和“FS输出”。菜单如以下图所示:数字信号源PN输出频率:4KFS输出:模式1图3数字信号源菜单a. “PN输出频率”设置设置“CLK”端口的频率及“PN”端口的码速度。频率范围:lKHz2048KHzcb. “FS输出”设置设置“FS”端口输出帧同步信号的模式:模式1:帧同步信号维持8KHz的周期不变,帧同步的脉宽为CLK的一个时钟周期。(要求“PN输出频率”不小于16

6、KHZ,要紧用于PCM、ADPCM编译码帧同步及时分复用实验)模式2:帧同步的周期为8个CLK时钟周期,帧同步的脉宽为CLK的一个时钟周期。(要紧用于汉明码编译码实验)模式3:帧同步的周期为15个CLK时钟周期,帧同步的脉宽为CLK的一个时钟周期。(要紧用于BCH编译码实验)3、通信原理实验菜单功能按“主菜单”按键后的第一个选项“通信原理实验”,再确信进入各实验菜单。如以下图所示:主菜单通信原理实脸1通信原理实验2模块设置3系统升级I抽样定理2 PCM编码3 ADPCM编码4Am及CVSD编译码5ASK数字调制解调6FSK数字调制解调(a)主菜单(b)进入通信原理实验菜单图4设置为“通信原理实

7、验”进入“通信原理实验”菜单后,逆时针旋转光标会向下走,顺时针旋转光标会向上走。按下“选择/确认”时,会设置光标所在实验的功能。有的实验有会跳转到下级菜单,有的那么没有下级菜单,没有下级菜单的会在实验名称前标记“J”符号。在选中某个实验时,主控模块会向实验所涉及到的模块发命令。因此,需要这些模块电源开启,不然,设置会失败。实验具体需要哪些模块,在实验步骤中均有说明,详见具体实验。4、模块设置功能*(该功能只在自行设计实验时用到)按“主菜单”按键后的第二个选项“模块设置”,再确信进入模块设置菜单。在“模块设置”菜单中能够对各个模块的参数别离进行设置。如以下图所示:模块设设1号语音终端&用户接口2

8、号数字终端&I环获3号信源编译码7号时分复用&时分交换5 ASK数字调制解调6 FSK数字调制解调图5“模块设置”菜单a. 1号语音终端&用户接口设置该模块两路PCM编译码模块的编译码规那么是A律仍是u律。b. 2号数字终端&时分多址设置该模块BSOUT的时钟频率。c. 3号信源编译码可设置该模块FPGA工作于“PCM编译码ADPCM编译码”、“LDM编译码”、“CVSD编译码”、“FIR滤波器”、“HR滤波器”、“反SINC滤波器”等功能(测试功能是生产中利用的)。由于模块的端口会在不同功能下有不同用途,下而对每一种功能进行说明:i. PCM编译码FPGA完成PCM编译码功能,同时完成PCM

9、编码A/u律或WA律转换的功能。其子菜单还能够设置PCM编译码A/u律及A/u律转换的方式。端口功能如下:编码时钟:输入编码时钟。编码帧同步:输入编码帧同步。编码输入:输入编码的音频信号。编码输出:输出编码信号。译码时钟:输入译码时钟。译码帧同步:输入译码帧同步。译码输入:输入译码的PCM信号。译码输出:输出译码的音频信号。A/u-In:A/u律转换输入端口oA/u-Out:A/u律转换输出端口oii. ADPCM编译码FPGA完成ADPCM编译码功能,端口功能和PCM编译码一样。iii. LDM编译码FPGA完成简单增量调制编译码功能,端口除“编码帧同步”和“译码帧同步”是没用到的(LDM编

10、译码不需要帧同步),其他端口功能与PCM编译码一样。iv. CVSD编译码FPGA完成CVSD编译码功能,端口除编码帧同步”和“译码帧同步”是没用到的(CVSD编译码不需要帧同步),其他端口功能与PCM编译码一样。v. FIR滤波器FPGA完成FIR数字低通滤波器功能(采纳100阶汉明窗设计,截止频率为3KHz)。该功能要紧用于抽样信号的恢复。端口说明如下:编码输入:FIR滤波器输入口。译码输出:FIR滤波器输出口。vi. HR滤波器FPGA完成HR数字低通滤波器功能(采纳8阶椭圆滤波器设计,截止频率为3KHz)。该功能要紧用于抽样信号的恢复。端口与FIR滤波器相同。vii.反SINC滤波器F

11、PGA完成反SINC数字低通滤波器。该功能要紧用于排除抽样的孔径效应。端口与FIR滤波器相同。d. 7号时分复用&时分互换功能一是设置时分复用的速度256Kbps/2048Kbps。功能二是当复用速度为2048Kbps时,调整DIN4时隙。e. 8号基带编译码设置该模块FPGA工作在“AMI”、“HDB3”、“CMI”、“BPH”编译码模式。f. 10号软件无线电调制设置该模块的BPSK的具体参数。具体参数有:是不是差分:设置输入信号是否进行差分,即是BPSK还是DBPSK调制。PSK调制方式选择:设置BPSK调制是否经过成形滤波。输出波形设置:设置“I-Out”端口输出成形滤波后的波形或调制

12、信号。匹配滤波器设置:设置成形滤波为升余弦滤波器或根升余弦滤波器。基带速度选择:设置基带速率为16Kbps、32Kbps、56Kbps.g. U号软件无线电解调设置该模块的两个参数,BPSK解调是不是需要逆差分变换和解调速度。5、系统升级此选项用于模块内部程序升级时利用。三、注意事项一、实验开始时要将所需模块固定在实验箱上,并确信接触良好,不然菜单无法设置成功。二、信号源设置中,模拟信号源输出步进可调剂,便于不同频率转变调剂。实验一AMI码型变换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几种经常使用的数字基带信号的特点和作用。2、把握AMI码的编译规那么,3、了解滤波法位同步在的码变换进程中的作用。二、实验器材1、

13、主控&信号源、2号、8号、13号模块各一块2、双踪示波器假设干3、连接线三、实验原理一、AMI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AMI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二、实验框图说明AMI编码规那么是碰到。输出0,碰到1那么交替输出+1和-屋实验框图中编码进程是将信号源经程序处置后,取得AMI-A1和AMbB1两路信号,再通过电平转换电路进行变换,从而取得AMI编码波形。AMI译码只需将所有的1变成1,0变成0即可。实验框图中译码进程是将AMI码信号送入到电平逆变换电路,再通过译码处置,取得原始码元。四、实验步骤实验项目一AMI编译码(256KHZ归零码实验)概述:本项目通过选择不同的数字信源,别离观测编码输入及时钟,译码

14、输出及时钟,观看编译码延时和验证AMI编译码规那么。一、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源端口目的端口连线说明信号源:PN模块8:TH3(编码输入-数据)基带信号输入信号源:CLK模块8:TH4(编码输入-时钟)提供编码位时钟模块8:TH1KAMI编码输出)模块8:TH2(AMI译码输入)将数据送入译码模块模块8:TH5(单极性码)模块13:TH7(数字锁相环输入)数字锁相环位同步提取模块13:TH5(BS2)模块8:TH9(译码时钟输入)提供译码位时钟二、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一【通信原理】一AMI编译码】一256K归零码实验】。将模块13的开关S3分频设置拨为0011,即提取512K

15、同步时钟。3、现在系统初始状态为:编码输入信号为256K的PN序列。(1)用示波器别离观测编码输入的数据TH3和编码输出的数据TH1KAMI输出),观看记录波形,有数字示波器的能够观测编码输出信号频谱,验证AMI编码规那么。注:观看时注意码元的对应位置。(2)用示波器对照观测编码输入的数据和译码输出的数据,观看记录AMI译码波形与输入信号波形。试探:译码事后的信号波形与愉入信号波形相较延时多少?实验项目二AMI编译码(256KHZ非归零码实验)概述:本项目通过观测AMI非归零码编译码相关测试点,了解AMI编译码规那么。一、维持实验项目一的连线不变。二、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一【通信

16、原理】一AMI编译码】一256K非归零码实验,将模块13的开关S3分频设置拨为0100,即提取256K同步时钟。3、现在系统初始状态为:编码输入信号为256KHz的PN序列。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参照项目一的256KHz归零码实验项目的步骤,进行相关测试。五、实验报告一、分析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表达其工作进程。二、依如实验测试记录,画出各测量点的波形图,并分析实验现象实验二HDB3码型变换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几种经常使用的数字基带信号的特点和作用。2、把握HDB3码的编译规那么。3、了解滤波法位同步在的码变换进程中的作用.二、实验器材1、主控&信号源、2号、8号、13号模块各一块2、双踪示波

17、器假设干3、连接线三、实验原理一、HDB3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HDB3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二、实验框图说明咱们明白AMI编码规那么是碰到0输出0,碰到1那么交替输出+1和-1。而HDB3编码由于需要插入破坏位B,因此,在编码时需要缓存3bit的数据。当没有持续4个连。时与AMI编码规那么相同。当4个连。时最后一个。变成传号A,其极性与前一个A的极性相反。假设该传号与前一个1的极性不同,那么还要将这4个连。的第一个。变成B,B的极性与A相同。实验框图中编码进程是将信号源经程序处置后,取得HDB3-A1和HDB3-B1两路信号,再通过电平转换电路进行变换,从而取得HDB3编码波形。一样AMI译码只需将

18、所有的1变成1,。变成0即可。而HDB3译码只需找到传号A,将传号和传号前3个数都清0即可。传号A的识别方式是:该符号的极性与前一极性相同,该符号即为传号。实验框图中译码进程是将HDB3码信号送入到电平逆变换电路,再通过译码处置,取得原始码元。四、实验步骤实验项目一HDB3编译码(256KHZ归零码实验)概述:本项目通过选择不同的数字信源,别离观测编码输入及时钟,译码输出及时钟,观看编译码延时和验证HDB3编译码规那么。一、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源端口目的端口连线说明信号源:PN模块8:TH3(编码输入-数据)基带信号输入信号源:CLK模块8:TH4(编码输入-时钟)提供编码位时钟模块8:

19、THKHDB3输出)模块8:TH7(HDB3输入)将数据送入译码模块模块8:TH5(单极性码)模块13:TH7(数字锁相环输入)数字锁相环位同步提取模块13:TH5(BS2)模块8:TH9(译码时钟输入)提供译码位时钟二、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一【通信原理】一(HDB3编译码】一256K归零码实验】。将模块13的开关S3分频设置拨为0011,即提取512K同步时钟。3、现在系统初始状态为:编码输入信号为256K的PN序列。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1)用示波器别离观测编码输入的数据TH3和编码输出的数据THKHDB3输出),观看记录波形,有数字示波器的能够观测编码输出信号频谱,验证

20、HDB3编码规那么。注:观看时注意码元的对应位置。(2)用示波器对照观测编码输入的数据和译码输出的数据,观看记录HDB3译码波形与输入信号波形。试探:译码事后的信号波形与输入信号波形相较延时多少?实验项目二HDB3编译码(256KHZ非归零码实验)概述:本项目通过观测HDB3非归零码编译码相关测试点,了解HDB3编译码规那么。一、维持实验项目一的连线不变。二、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一【通信原理】一(HDB3编译码】一256K非归零码实验,将模块13的开关S3分频设置拨为0100,即提取256K同步时钟。3、现在系统初始状态为:编码输入信号为256K的PN序列。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21、。参照前面的256KHz归零码实验项目的步骤,进行相关测试。五、实验报告一、分析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表达其工作进程。二、依如实验测试记录,画出各测量点的波形图,并分析实验现象。实验三ASK调制及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把握用犍控法产生ASK信号的方式。2、把握ASK非相干解调的原理。二、实验器材1、主控&信号源、9号模块各一块2、双踪示波器一台3、连接线假设干三、实验原理一、实验原理框图ASK调制及解调实验原理框图二、实验框图说明ASK调制是将基带信号和载波直接相乘。已调信号通过半波整流、低通滤波后,通过门限裁决电路解调出原始基带信号。四、实验步骤实验项目一ASK调制概述:ASK调制实验中,A

22、SK(振幅键控)载波幅度是随着基带信号的转变而转变。在本项目中,通过调剂输入PN序列频率或载波频率,对照观测基带信号波形与调制输出波形,观测每一个码元对应的载波波形,验证ASK调制原理。一、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源端口目的端口连线说明信号源:PN模块9:TH1(基带信号)调制信号输入信号源:128KHz模块9:TH14(载波1)载波输入模块9:TH4(调制输出)模块9:TH7(解调输入)解调信号输入二、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一【通信原理】一【ASK数字调制解调工将9号模块的S1拨为0000。3、现在系统初始状态为:PN序列输出频率32KHz,调剂128KHz载波信号峰峰值为3V

23、。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1)别离观测调制输入和调制输出信号:以9号模块TH1为触发,用示波器同时观测9号模块TH1和TH4,验证ASK调制原理。(2)将PN序列输出频率改成64KHz,观看载波个数是不是发生转变。实验项目二ASK解调概述:实验中通过对照观测调制输入与解调输出,观看波形是不是有延时现象,并验证ASK解调原理。观测解调输出的中间观测点,如:TP4(整流输出),TP5(LPF-ASK),深切明白得ASK解调进程。1、维持实验项目一中的连线及初始状态。2、对照观测调制信号输入和解调输出:以9号模块TH1为触发,用示波器同时观测9号模块TH1和TH6,调剂W1直至二者波形相同;再观测

24、TP4(整流输出)、TP5(LPF-ASK)两个中间进程测试点,验证ASK解调原理。3、以信号源的CLK为触发,测9号模块LPF-ASK,观测眼图。五、实验报告一、分析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简述其工作进程:二、分析ASK调制解调原理。实验四FSK调制及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把握用键控法产生FSK信号的方式。2、把握FSK非相干解调的原理。二、实验器材各一块假设干1、主控&信号源、9号模块2、双踪示波器3、连接线三、实验原理一、实验原理框图FSK调制及解调实验原理框图二、实验框图说明基带信号与一路载波相乘取得1电平的ASK调制信号,基带信号取反后再与二路载波相乘取得0电平的ASK调制信号,然后相

25、加合成FSK调制输出:己调信号通过过零检测来识别信号中载波频率的转变情形,通过上、下沿单稳触发电路再相加输出,最后经太低通滤波和门限裁决,取得原始基带信号。四、实验步骤实验项目一FSK调制概述:FSK调制实验中,信号是用载波频率的转变来表征被传信息的状态。本项目中,通过调剂输入PN序列频率,对照观测基带信号波形与调制输出波形来验证FSK调制原理。一、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源端口目的端口连线说明信号源:PN模块9:TH1(基带信号)调制信号输入信号源:256KHz(载波)模块9:TH14(载波1)载波1输入信号源:128KHz(载波)模块9:TH3(载波2)载波2输入模块9:TH4(调制输出

26、)模块9:TH7(解调输入)解调信号输入二、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一【通信原理】一【FSK数字调制解调,将9号模块的S1拨为0000o调剂信号源模块的W2使128KHz载波信号的峰峰值为3V,调剂W3使256KHZ载波信号的峰峰值也为3V,3、现在系统初始状态为:PN序列输出频率32KH。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1)示波器CH1接9号模块TH1基带信号,CH2接9号模块TH4调制输出,以CH1为触发对照观测FSK调制输入及输出,验证FSK调制原理。(2)将PN序列输出频率改成64KHz,观看载波个数是不是发生转变。实验项目二FSK解调概述:FSK解调实验中,采纳的是非相干解调法对

27、FSK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实验中通过对照观测调制输入与解调输出,观看波形是不是有延时现象,并验证FSK解调原理。观测解调输出的中间观测点,如TP6(单稳相加输出),TP7(LPF-FSK),深切明白得FSK解调进程。一、维持实验项目一中的连线及初始状态。二、对照观测调制信号输入和解调输出:以9号模块TH1为触发,用示波器别离观测9号模块TH1和TP6(单稳相力口输出)、TP7(LPF-FSK)、TH8(FSK解调输出),验证FSK解调原理。3、以信号源的CLK为触发,测9号模块LPF-FSK,观测眼图。五、实验报告一、分析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简述其工作进程:二、分析FSK调制解调原理。实验五BP

28、SK调制及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把握BPSK调制和解调的大体原理:2、把握BPSK数据传输进程,熟悉典型电路:3、了解数字基带波形时域形成的原理和方式,把握滚降系数的概念;4、熟悉BPSK调制载波包络的转变:5、把握BPSK载波恢复特点与位按时恢复的大体方式:二、实验器材1、主控&信号源、9号、13号模块各一块2、双踪示波器一台3、连接线假设干三、实验原理一、BPSK调制解调(9号模块)实验原理框PSK调制及解调实验原理框图二、BPSK调制解调(9号模块)实验框图说明基带信号的1电平和0电平信号别离与256KHz载涉及256KHz反相载波相乘,叠加后取得BPSK调制输出;已调信号送入到13模

29、块载波提取单元取得同步载波:已调信号与相干载波相乘后,经太低通滤波和门限裁决后,解调输出原始基带信号。四、实验步骤实验项目一BPSK调制信号观测(9号模块)概述:BPSK调制实验中,信号是用相位相差180的载波变换来表征被传递的信息。本项目通过对照观测基带信号波形与调制输出波形来验证BPSK调制原理。一、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源端口目的端口连线说明信号源:PN模块9:TH1(基带信号)调制信号输入信号源:256KHZ模块9:TH14(载波1)载波1输入信号源:256KHZ模块9:TH3(载波2)载波2输入模块9:TH4(调制输出)模块13:TH2(载波同步输入)载波同步模块信号输入模块13

30、:TH1(SIN)模块9:TH10(相干载波输入)用于解调的载波模块9:TH4(调制输出)模块9:TH7(解调输入)解调信号输入二、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一【通信原理】一BPSK/DBPSK数字调制解调,将9号模块的S1拨为0000,调剂信号源模块W3使256KHz载波信号峰峰值为3Vo3、现在系统初始状态为:PN序列输出频率32KHZ。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1)以9号模块“NRZ-I”为触发,观测“I”;(2)以9号模块“NRZ-Q”为触发,观测“Q”。(3)以9号模块“基带信号”为触发,观测“调制输出”。试探:分析以上观测的波形,分析与ASK有何关系?实验项目二BPSK解调

31、观测(9号模块)概述:本项目通过对照观测基带信号波形与解调输出波形,观看是不是有延时现象,而且验证BPSK解调原理。观测解调中间观测点TP8,深切明白得BPSK解调原理。一、维持实验项目一中的连线。将9号模块的S1拨为“0000”。二、以9号模块的基带信号”为触发,观测13号模块的“SIN”,调剂13号模块的W1使“SIN”的波形稳固,即恢复出载波。3、以9号模块的“基带信号”为触发观测“BPSK解调输出”,多次单击13号模块的“复位”按键。观测“BPSK解调输出”的转变。4、以信号源的CLK为触发,测9号模块LPF-BPSK,观测眼图。试探:“BPSK解调输出”是不是存在相位模糊的情形?什么

32、缘故会有相位模糊的情形?五、实验报告一、分析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简述其工作进程:二、分析BPSK调制解调原理。实验六DBPSK调制及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把握DBPSK调制和解调的大体原理:2、把握DBPSK数据传输进程,熟悉典型电路;3、熟悉DBPSK调制载波包络的转变;4、1、主控&信号源、9号、13号模块各一块把握DBPSK载波恢复特点与位按时恢复的大体方式;二、实验器材2、双踪示波器假设干3、连接线三、实验原理1、DBPSK调制解调(9号模块)实验原理框图DBPSK调制及解调实验原理框图二、DBPSK调制解调(9号模块)实验框图说明基带信号先通过差分编码取得相对码,再将相对码的1电平和0电平信号别离与256K载取得同步载波:已调信号与相干载波相乘后,经太低通滤波和门限裁决后,解调输出原始相对码,最后通过差分译码恢复输出原始基带信号。其中载波同步和位同步由13号模块完成。四、实验步骤实验项目一DBPSK调制信号观测(9号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