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题一、判断题1.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2.公称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3.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则零件的尺寸精度应越高。()4.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5.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6.某尺寸的上极限偏差一定大于其下极限偏差。()7.公称尺寸相同时,公差等级越低,标准公差越小。()8.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9.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10.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公称尺寸,则该尺寸必然合格。()11.尺寸
2、公差通常为正值,在个别情况下也可能为负值或零。( )12.零件的尺寸精度越高,通常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相应取得越小。()13.凡在配合中出现间隙的一定是间隙配合。()14.被测要素只能是组成要素而不能是导出要素。()15.无论公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则尺寸的精度就相同。16.最小条件是指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17.评定表面轮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长度称取样长度,它可以包含几个评定长度。()1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19.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应尽量越小越好。()20.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公称尺寸一定相等。( )21.要求配合精度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数值应
3、大。()22.若配合的最大间隙为 +20 m,配合公差为30 m,则该配合一定为过渡配合。()23.方向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要素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量。()24.表示过盈配合松紧程度的两个特征值是Xmin 和 Ymax 。()25.孔、轴配合中若出现很大的间隙,则说明孔、轴的精度很低。()26.某一尺寸的公差带的位置是由基本偏差和公差的等级确定的。()27.只要几何误差小于、等于形状公差,被测要素合格。()28.间隙配合中,孔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29.直线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 )30.只要孔和轴能装配在一起,就必然形成配合。()31
4、.代号为 H 和 h 的基本偏差都等于零。 ( )32.无论公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则尺寸的精度就相同。33.公差等级相同时, 其加工精度一定相同,公差数值相等时, 其加工精度不一定相同。 ()34.基本偏差可以是上偏差, 也可以是下偏差, 因而一个公差带基本偏差可能出现两个。()35.零件的实际尺寸位于所给定的两个极限尺寸之间,则零件的尺寸为合格。()36.标准化是指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过程。()37、只要误差在公差范围内,零件就合格。()38、只有几何量合格才能保证零部件在几何方面的互换性。()39、被测实际要素对其公称要素的变动量称为形状误差。()40、由加工形成的在零件上实
5、际存在的要素即为被测要素。()1 / 9二、填空题1尺寸由和两部分组成,如30mm, 60 m 等。2尺寸公差带的两个要素分别是和。3根据形成间隙或过盈的情况,配合分为、和三类。4.确定公差带的位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5.在公称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公差等级越高,公差值;在公差等级相同的情况下,公称尺寸越大,公差值。6. 孔、轴公差带代号由和组成。7.零件的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实际偏差,当实际偏差在和之间时,尺寸为合格。8当被测要素是轮廓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或其上,并应与尺寸线;被测要素是中心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确定该要素的轮廓尺寸线。9.制定和贯彻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对零
6、件的是保证互换性生产的重要手段。10. 500.0120mm的轴配合,属于制配合。0. 009 mm的孔与 500 .001311.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和四个要素。12.表面粗糙度图形符号由及或组成,要求对每一个表面一般标注次,并尽可能注在相应的尺寸及其公差的视图上。除非另有说明,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对零件表面的要求。13.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有三种,分别是:、。14.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表面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的表面粗糙度数值。15.确定标准公差数值的两个因素是和。16.国家标准设置了个公差等级,其中级精度最高,级精度最低。17.互换性按其互换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7、。18.当 EI-es 0 时,此配合必为配合;当 ES-ei 0 时,此配合必为配合。19.尺寸 80JS8,已知 IT8=46 m,则其上极限尺寸是mm,下极限尺寸是mm。20.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是利用间距和间距之差来进行小数部分的读数,常见的分度值有、和三种。21、国标中对组成配合的原则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即和。三、选择题1.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应该是()。A 、相互配合的零件B、相互配合的零件C、形状与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D、相同规格的零件2.公称尺寸是()。A 、装配后得到的B 、设计时给定的C、测量时得到的D 、加工时得到的3.上极限尺寸与公称尺寸的关系是()。A 、前者等于后者B 、前者
8、大于后者C、两者之间的大小无法确定D 、前者小于后者4.下列计量器具中,不属于通用量具的是()。A.钢直尺B.量块C.游标卡尺D. 千分尺5.几何公差带是指限制实际要素变动的()。A.范围B. 大小C.位置D. 区域2 / 96.零件上的被测要素可以是()。A.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B.理想要素和组成要素C.组成要素和导出要素D.导出要素和理想要素7.下列各项中,所有字母都不能用作基准符号字母的是()。A. A、B、C、D、EB. D 、H、I、K、LC. E、F、I、J、OD. A1 、 B2、 C1、D28.当尺寸的实际偏差为零,则其实际尺寸()。A 、必定合格 B、等于下极限尺寸C、为零件的
9、真实尺寸D 、等于公称尺寸4、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A 、上极限尺寸 B 、公称尺寸 C、实际尺寸 D、下极限尺寸9.下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到的代数差为()。A 、上极限偏差 B 、基本偏差 C、下极限偏差D、实际偏差10.GB/T1804-2000中规定了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等级分为()级。A、20B 、3C、 5D 、 411.当上极限偏差或下极限偏差为零值时,在图样上()。A 、必须标出零值B 、不用标出零值 C、视具体情况而定D 、标与不标零值皆可12.一般情况下,基本偏差是()。A 、下极限偏差 B 、上极限偏差C、上极限偏差或下极限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一个D、实际偏差13.标
10、准公差设置了()个公差等级。A、18B 、20C、 10D、1514. 20f6, 20f7, 20f8 三个公差带。A. 上偏差相同且下偏差相同;B.上偏差相同但下偏差不相同;C.上偏差不相同但下偏差相同;D.上下偏差均不相同;15.孔和轴各有()个基本偏差。A、28B 、30C、 10D 、1516.当孔的下极限尺寸与轴的上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负值时,此代数差称为()。A 、最大间隙 B、最小间隙 C、最大过盈 D 、最小过盈17.千分尺微分筒转动一周,测微螺杆移动()mm。A.0.1B.0.01C.1D.0.518.下列几何公差项目中属于位置公差的是()。A 、圆柱度 B、同轴度 C、端面
11、全跳动D、垂直度19.用游标卡尺的深度尺测量槽深时,尺身应()槽底。A 、垂直于 B、平行于 C、倾斜于 D、无法判断20.下列配合中,公差等级选择不当的是()。A 、 H7/g6B、 H9/g9C、H7/f8D 、 M8/h821. 65P7/h6 组成了()。A 、基孔制间隙配合B、基轴制间隙配合C、基孔制过盈配合D、基轴制过盈配合22.下列关系式中,表达正确的是()。A 、 Tf=+0.023mmB、 Xmax=0.045mmC、ES=0.024mmD 、 es=-0.020mm23.基本偏差代号 f的基本偏差为()。A、ESB、 EIC、 esD、 ei24.表面粗糙度反映的是零件被加
12、工表面上的()。3 / 9A 、微观几何形状误差B、表面波纹度C、宏观几何形状误差D、形状误差25.()参数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的特征。A 、 RzB、 ZvC、 RaD、 Zp26.在过盈配合中,孔的实际尺寸总是()轴的实际尺寸。A 、大于或等于B 、小于 C、小于或等于D 、大于27.以下形位公差项目中属于形状公差的是()。A 平行度B 圆柱度C 同轴度D 圆跳动28.下列形位公差项目中属于位置公差的定位公差的是()。A 圆柱度B 同轴度C 端面全跳动D 垂直度29.形位公差的基准代号中字母应()。A 按垂直方向书写B 按水平方向书写C 按任何方向书写均可30.平面度公差带的
13、形状是()。A 两平行直线B 两平行平面C 圆柱面D 两同轴圆柱面31.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带形状是()A 、两平行直线B 、两平行平面C、一个圆柱 D、两同轴圆柱32.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轴颈尺寸属于()。A. 直接测量、绝对测量B.直接测量、相对测量C.间接测量、绝对测量D.间接测量、相对测量33.分度值 0.02mm 的游标卡尺,当游标上的零刻线对齐尺身第15 mm 刻线,游标上第 50格刻线与尺身上的第64 mm 刻线对齐,此时读数值为() mm。A.15 0.02 5016B.15C.64D.64 50 1434.当孔的上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下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A 间隙配合B 过
14、盈配合C 过渡配合D 无法确定35.()公差的公差带方向是根据项目的特征由基准决定A 、形状 B 、尺寸 C、位置 D、未注36.极限偏差是()。A 设计时确定的B 加工后测量得到的C 实际尺寸减基本尺寸的代数差D 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37.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A 最大极限尺寸B 最小极限尺寸C 实际尺寸D 基本尺寸38.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进入公差范围的“起始尺寸”是()。A 、上极限尺寸B 、最小实体尺寸C、最大实体尺寸D、下极限尺寸39.基轴制配合中的轴和基孔制配合中的孔都是()。A. 基准件 B. 非基准件 C.基准轴 D.无法确定40. 百分表的分度值是()。A
15、.0.1D.141、下列配合中最松的配合是()A 、 H8/g7B、 H7/ r6C、 M8/h7D 、R7/h642、圆柱度可以同时控制()A 、径向跳动B、同轴度C、位置度D、圆度和直线度43、()公差的公差带方向是根据项目的特征由基准决定的。A 、形状B、未注C、尺寸 D、位置44、孔和轴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带形状一般是()。4 / 9A 、两平行直线B 、圆柱面C、一组平行平面D、两组平行平面1.根据下表给出的数据求空格中应有的数据,并填入空格内孔轴公称尺寸ESEITheseiTs2500.052XmaxXmin或或TfYminYmax+0.0740.1044500.013+0.0110.
16、0222、 .根据下表给出的数据求空格中应有的数据,并填入空格内孔轴公称尺寸ES EITeseiThs80+0.00.0460506500.0191.读出下列游标卡尺与千分尺的测量值XmaxXmin或或TfYminYmax+0.035-0.0390.0495 / 91. 已知 ?40M8 (0.005 ) :求 ?40H8/h8 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 ( 5 分)0.0342.设某配合的孔径为 30 00.0270mm ,轴径为 30 0.039 mm,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 、配合公差。3.有一公称尺寸为88mm 基孔制同级配合的孔轴, 已知配合公差 Tf=0.
17、174mm ,Xmax=+0.294 ,试求:1)该配合孔轴的极限偏差、公差;2)判断配合性质;3)求出另一极限盈隙4)作出其尺寸公差带图0.0890.0094.两零件公差带代号为 60E8()与 60g7(),画出相配合孔轴的0.0500.034公差带图,判断配合性质,并计算其极限过盈与极限间隙和配合公差。5.公称尺寸为?60mm 的基孔制配合 ,已知孔、轴的公差等级相同,配合公差 Tf=+0.078mm, 配合的最大间隙Xmax=+0.103mm 。试确定孔、 轴的极限偏差, 及另一极限过盈 (或极限间隙)并画出公差带图。1.说明图中几何公差代号标注的含义。2.解释图中所示曲轴各几何公差标注的含义。6 / 9代号解释代号含义公差带形状3.说明图中几何公差代号的含义。1.比较图中垂直度与位置度标注的异同点。7 / 92.如图所示销轴的三种形位公差标注,它们的公差带有何不同?1.改正下图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2.改正图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3.改正图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8 / 91.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1)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1 mm ,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2 mm 。(2)圆锥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融资租赁合同样本
- 高数上册考试题及答案
- 高级翻译自考试题及答案
- 钢结构形考试题及答案
- 妇幼健康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家庭成员间共同购房合同
- 法律类考试题卷子及答案
- 短语分类考试题型及答案
- 中国褐煤蜡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电影摄影考试题目及答案
- 【模板】私募基金通道业务合作协议
-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表
- 湿疮中医护理查房严重湿疹
- LY/T 1846-2009森林火灾成因和森林资源损失调查方法
- GB/T 4087-2009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二项分布可靠度单侧置信下限
- GB/T 30733-2014煤中碳氢氮的测定仪器法
- DB37-T 5026-202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初三第一次月考家长会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冀中的地道战》课件
- 念斌案终审判决书
- 汽车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