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热工测点位置的选取热工测点位置的选取风压的取压孔径应与取压装置外径相符,以防堵塞。取压装置应有吹扫用的堵头和可拆卸的管接头。 取压管的安装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垂直的管道、炉墙或烟道上,取压管应倾斜向上安装,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应大于30;水平管道上,取压管应在管道上方,宜顺流束成锐角安装。压力取源部件的端部不得超出被测设备或管道的内壁(测量动压力者例外),取压孔和取源部件均应无毛刺。炉膛压力取源部件的位置应符合锅炉厂规定,宜设置在燃烧室火焰中心的上部。炉膛压力保护应分别设三个正压和三个负压取样点;通过独立的取样管接至不同的压力开关。炉膛压力取样孔应与吹灰器和看火孔有足够的距离,以免吹灰或开启
2、孔洞时影响压力测量值。锅炉各一次风管或二次风管的压力测点至燃烧器之间的管道阻力应相等。一次风压测点距离燃烧器不得小于8M,否则,将受炉压影响而不真实。二次风压测点应安装在二次风调门和二次风喷嘴间,由于该段风管较短,因此,测点尽量离二次风喷嘴远些(防炉压影响)。中储仓式制粉系统磨煤机前、后风压的取源部件,前者应装设在磨煤机入口颈部,后者应装设在靠近粗粉分离器的气粉混合物管道上。汽轮机润滑油压测点应选择在油管路末段压力较低处。凝结器的真空测点应在凝结器喉部的中心点上摄取。n测温器取源部件应装在测量值能代表被测介质温度处,不得装在管道和设备的死角处,不宜装设在易受振动或冲击的地方,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
3、,如采取减振措施及在感温元件迎向气流处加护板。n在直径小于76mm的工艺管道上装设温度取源部件且无小型测温元件时,应采用扩径管。但当其公称压力等于或小于1.6MPa时,允许在弯头处,沿管道中心线迎着介质流向插入。n测量粉仓内煤粉温度的取源部件,宜装设在粉仓顶部,插入方向与落煤方向一致,以避免煤粉冲击,一般选择垂直插入,测量上、中、下三个不同断面的煤粉温度。n磨煤机入口热风温度取源部件,应设置在混合风门后,落煤管前。n安装在工艺管道或设备上的测温元件的插座高度应根据选定的测温元件的插入深度及工艺管道的外径确定,插座的材质应符合被测介质参数的要求。测温器件的插座及保护套管应在热力系统压力试验前安装
4、。n当测量蒸汽流量时,在节流件上、下游取源部件处的管道或冷凝容器内的液面标高应相等,且不低于取压口,使正、负压侧的水柱误差抵消。n单室平衡容器、双室平衡容器应垂直安装,其正、负取压管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的测量范围,平衡容器的上部汽侧应保温,以便迅速冷凝补充由于压力工况变化引起的液位波动。n位于汽包与平衡容器之间的取源阀门应横装且阀杆水平。平衡容器至被测容器的汽侧导管应有使凝结水回流的坡度。n电接点水位计的测量筒应垂直安装,垂直偏差不得大于2,其底部应装设排污阀门。筒体零水位电极的中轴线与被测容器的零水位线应处于同一高度。n物位取源部件,应设置在介质工况稳定和不受冲击的地方,并满足仪表测量范围
5、的要求。n电容式物位计的传感器应垂直安装,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5,且应避开下料口物料对电极的撞击。n超声波料位计探测器的安装与器壁距离应大于最大测量距离处的波束半径,且应避开下料口,超声波束传输范围内不应有料位界面外的其他物体。n测量煤料物位的重锤式探测料位计传感器和射频导纳式煤料物位传感器应垂直安装,安装位置应选择远离进、出料口的地方。n烟气成分分析氧化镐取源部件的安装方式,宜采用直插式。n炉膛灭火保护和监视的火焰取源部件,应设置在炉本体预先确定的监视孔处(要求锅炉厂在炉本体设计时,就应预留安装检测孔),并有防止灰渣污染及高温损伤的吹洗冷却措施。n测量金属温度的表面热电偶,其测量端应紧贴被测表
6、面,接触良好,坚固牢靠,并随工艺一起保温。n测量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的表面热电偶,宜装设在顶棚管上面100mm以内(按锅炉厂要求),接线端子应引至炉墙外便于维修处。感温块的焊接工作应在水压试验前进行。n当测温元件必须装设在隐蔽处或在机组运行中人无法接近的地方时,测温元件的接线端应引至便于维修处。n水平安装的测温元件,若插入深度大于lm时,(应尽可能垂直安装,否则)应有防止保护管弯曲的支撑措施。n气粉管道上装设的测温元件,宜有耐磨的保护管。对于磨煤机出口风粉温度,还需在迎向气粉流向的一侧装设可拆卸的保护罩。n插入式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套管,其插入被测介质的有效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高温高压(主)
7、蒸汽管道的公称通径不大于250mm时,插入深度宜为70mm;公称通径大于250mm时,插入深度宜为100mm。 烟、风及风粉混合物介质管道,插入深度宜为管道外径的1/31/2。回油管道上测温器件的测量端,必须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安装在高温、高压汽水管道上的测温器件,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 n汽轮机内缸的测温器件应安装牢固,紧固件应锁住,且测温元件便于拆卸,引出处不得渗漏。测量汽轮机轴瓦温度的备用热电阻,也应将其引线引至接线盒。机翼式风量测量装置前后直管段长度:其上游应大于或等于管道当量直径的0.6倍,其下游应为管道当量直径的0.2倍。管道当量直径d按下式计算。即: d=2HL/( H+L)式中:
8、 H-管道高度,mm; L-管道宽度,mm;流量测量的节流件可设置在水平、垂直或倾斜的直管道上,应便于维护检修,必要时设维修平台。节流件上、下游最短直管段长度,应符合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也可按下列要求选择:标准孔板、标准喷嘴、标准文丘里喷嘴和经典文丘里管的上、下游最短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表的规定。复式文丘里风量测量装置前后直管段长度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直径直径比比 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 单个90弯头或三通(流体仅从一个支管流出) 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或多个90弯头 在不同平面上的两个或多个90弯头 渐缩管(在1.5D至3D的长度内由2D变为D)
9、渐 扩 管(在1D至2D的长度内由0.5D变为D) 球形阀全开 全控球阀或闸阀全开 节流件下游侧最短直管段长度(包括在本表中的所有阻流件)0.2010(6)14(7)34(17) 516(8)18(9)12(6)4(2)0.2510(6)14(7)34(17) 516(8)18(9)12(6)4(2)0.3010(6)16(8)34(17) 516(8)18(9)12(6)5(2.5)0.3512(6)16(8)36(18) 516(8)18(9)12(6)5(2.5)节流件上、下游最短直管段长度直径直径比比 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0.2010
10、(6)14(7)34(17)516(8)18(9)12(6)4(2)0.2510(6)14(7)34(17)516(8)18(9)12(6)4(2)0.3010(6)16(8)34(17)516(8)18(9)12(6)5(2.5)0.3512(6)16(8)36(18)516(8)18(9)12(6)5(2.5)0.4014(7)18(9) 36(18)516(8) 20(10) 12(6)6(3)0.4514(7)18(9) 38(19)517(9) 20(10) 12(6)6(3)0.5014(7)20(10)40(20) 6(5)18(9) 22(11) 12(6)6(3)0.5516
11、(8)22(11)44(22) 8(5) 20(10)24(12) 14(7)6(3)0.6018(9)26(13)48(24) 9(5) 22(11)26(13) 14(7) 7(3.5)直径直径比比 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0.6522(11)32(16) 54(27)11(6)25(13) 28(14) 16(8) 7(3.5)0.7028(14)36(18) 62(31)14(7)30(15) 32(16) 20(10)7(3.5)0.7536(18)42(21) 70(35) 22(11) 38(19) 36(18) 24(12) 8(
12、4)0.8046(23)50(25) 80(40) 30(15) 54(27) 44(22) 30(15) 8(4)对于所有的直径比阻流体上游侧最短直管段长度直径比大于或等于0.5D的对称骤缩异径管30(15)直径小于或等于0.03D的温度计套管和插孔5(3)直径在0.03D和0.13之间的温度计套管和插孔20(10)注1: 表列数值为位于节流件上游或下游的各种阻流件与节流件之间所需要的最短直管段长度。注2: 不带括号的值为“零附加不确定度”的值. 带括号的值为“0.5%附加不确定度”的值. (在直管段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此表仍有0.5%的误差即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注3: 直管段长度均以直径D的
13、倍数表示,它应从节流件上游端面量起。 =d/D;d-工作条件下节流件的节流孔或喉部直径,m;D-工作条件下上游管道内径,m直径直径比比 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 单个90短半径弯头 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或多个90弯头 在不同平面上的两个或多个90弯头 渐缩管(在3.5D的长度内由3D变为D) 渐扩管(在D 长 度 内 由0.75D变为D) 全控球阀或闸阀全开 0.300.51.5(0.5)(0.5)0.51.5(0.5)1.5(0.5)0.350.51.5(0.5)(0.5)1.5(0.5)1.5(0.5)2.5(0.5)0.400.51.5(0.
14、5)(0.5)2.5(0.5)2.5(1.0)2.5(1.5)0.451.0(0.5)1.5(0.5)(0.5)4.5(0.5)2.5(1.5)3.5(1.5)0.552.5(0.5)2.5(1.5)(12.5)6.5(0.5) 3.5(1.5) 4.5(2.5)0.603.0(1.0)3.5(2.5)(17.5)8.5(0.5) 3.5(1.5) 4.5(1.5)0.654.0(1.5)4.5(2.5)(23.5)9.5(1.5) 4.5(2.5) 4.5(2.5)0.704.0(2.0)4.5(2.5)(27.5) 10.5(2.5) 5.5(3.5) 5.5(3.5)直径直径比比 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 单个90短半径弯头 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或多个90弯头 在不同平面上的两个或多个90弯头 渐缩管(在3.5D的长度内由3D变为D) 渐扩管(在D 长 度 内 由0.75D变为D) 全控球阀或闸阀全开 0.754.5(3.0)4.5(3.5)(29.5)11.5(3.5)6.5(4.5)6.5(4.5)直径比大于或等于0.5D的对称骤缩异径管30(15)直径小于或等于0.03D的温度计套管和插孔5(3)直径在0.03D和0.13之间的温度计套管和插孔20(10)注1:表列数值为经典文丘里管上游的各种阻流件与经典文丘里管之间所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年级体育运动项目推广计划
- 怎样写建场协议合同范本
- 承包运输合同协议书范本
- 人才中心代理关系协议书
- 红酒加盟合同协议书范本
- 办学双方合作协议合同书
- 合同协议代签委托书范本
- 劳动合同转正后补充协议
- 劳动合同第三方协议模板
- 彩钢瓦楞机转让合同范本
- T/CADBM 33-2021水性丙烯酸防腐涂料
- DB37/T 3658-2019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个体户餐饮股东协议书
-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挖机台班合同协议书
-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要点及文书制作实务培训课件
- 科学虹吸课件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全科医生题库-云南省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试题
- 2025年中国智慧养殖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