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3主题教研作业纸_第1页
20143主题教研作业纸_第2页
20143主题教研作业纸_第3页
20143主题教研作业纸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学科岗位研修暨主题教研作业纸时间: 年 月 日 学员姓名: 单位: 研修主题: 活动地点: 听课记录:评课记录:(评课视觉:1.有否凸显研讨主题?2.知识目标是否合理? 3.知识渗透环节是否自然?4.本节课落实了哪些知识?5,你的建议与困惑?)我的作业评价整合 :(任务分配:鉴湖、孙端第一单元;锡麟、成章第二单元;袍江第三单元;马山第四单元;东湖本部、分部、富盛第五单元;皋埠本部分部第六单元。具体科目学校教研组长分配,人员太多可以重复设计,但不能雷同,要凸显主题。计入继续教育学分,不再另外布置作业,不能网上截录,务必认真。48周岁以下交电子稿,其他可交纸质稿,欢迎用电子稿。)第 册第 二 单

2、元第 10 课 课题: 木兰诗 一、课后作业整合1.有效作业A.展示:二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B.理由:这些句子都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本题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句意,并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现象。题干已经简要说明“互文”的含义,教师可以明确指出并要求学生画线加以重点标示。然后通过翻译这四个句子,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互文”的内涵。2.无效作业:A. 展示:三 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看看这些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点,从诗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

3、句子。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B. 理由: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注意这首诗在句式上的一些民歌特色。但是光靠这四个句子,学生根本无法感受到这首诗的民歌特色。至于这些句子所涉及的修辞手法,可以提及,但不必深究。像第一句的复沓句,第二句的顶真句,学生知之甚少。像第四句虽然是排比句,但并不是很典型。3.补充相关“语文知识”评价题(1-2个)4.本课有关“语文知识”的争议点A. 展示:关于木兰诗的主题思想有以下几种,你赞成哪一种?1、 借木兰这一女英雄形象,对封建社会中歧

4、视妇女的传统观念予以无情嘲弄。2、 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谦逊的品质。3、 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B.理由:(1)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无地位的。木兰是一个“当户织”的劳动妇女,代父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男人能做到的,木兰能做到;男人不能做到的,木兰也能做到。木兰这一英雄形象的本身,就是对封建社会中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的无情嘲弄。(2)在封建社会中,追求功名利禄是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思想,多少人梦寐以求。而木兰经过十年的紧张战斗之后,凯旋而归,却拒封辞赏,愿意解甲归田,重过劳动人民的耕织生活,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谦逊的品质。木兰的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热中功名利禄的封建士大夫的有力讽刺。(3)木兰诗的主题,不是歌颂尚武精神,而是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不过,木兰诗并不像上述北朝民歌那样用愁苦的情调、悲剧的形式来表达,而是别开生面地用女子代父从军的喜剧的形式来表达。二、相应的作业本作业整合1.有效作业A.展示:B.理由:2.无效作业:A.展示:B.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