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口腔修复学辅导:全口义齿的制作一、印模( 一 ) 全口义齿印模的分类1. 根据取印模的次数(1) 一次印模法:用牙合适的成品托盘以及海藻酸盐印模材一次完成(2) 二次印模法:由初印模和终印模组成2. 根据取印模时,患者张闭口(1) 开口式印模(2) 闭口式印模3. 根据取印模时是否对黏膜造成压力(1) 黏膜静止式印模(2) 黏膜运动式印模4. 制作个别托盘(1) 室温固化塑料制作的个别托盘画边缘线, 适当添倒凹, 涂分离剂,调拌自凝塑料材料,均匀涂布,个别托盘 2-3mm 即可(2) 用修改初印模的方法制作个别托盘在初印模组织面均匀刮去一层,周围边缘刮去1-2mm.5. 边缘整塑6. 取终印模
2、印模取出时候要注意让患者含漱或鼓气,从唇侧边缘滴水,使印模取下。( 二 ) 取印模的步骤1. 取印模前的准备2. 取初印模槽嵴形状的凹形,医生站在患者的右后方,右手持托盘,左手示指拉开患者的左口角,将托盘旋转进入患者口内,托盘柄对准面部中线,拉开上唇,托盘对向无牙颌,向上后方加压,以右手中指和示指稳定托盘,左手拇指置于颊的外侧,示指在颊的内侧,向下前内运动数次,另一侧同理,换手。唇侧,两手中指稳定托盘,拇指在唇的外侧,示指在唇的内侧,牵动上唇向下内运动数次,即可。二、模型1. 围模灌注法2. 一般灌注法: a. 注意后堤区的制作b. 硬石膏硬固时间大约一个小时c. 普通石膏硬固时间大约半个小时
3、三、颌位关系记录颌位记录是指用牙牙合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部下 1/3 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后位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包括垂直和水平关系记录两部分区分下列几个位置:正中关系位 ; 正中牙合位 ; 前伸牙合位和侧方牙合位( 一 ) 确定垂直距离垂直距离:为天然牙列成正中牙合时,鼻底到颏底的距离,也就是面下1/3 的距离。1. 方法(1) 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牙合间隙(2) 瞳孔到口裂的距离等于垂直距离的方法(3) 面部外形观察法垂直距离恢复不正确:恢复过大,面下1/3增大 ; 恢复过小,面下1/3减小( 二 ) 水平颌位关系记录1. 哥特式弓描记法2. 直接咬合法: (1)
4、 卷舌后舔法 (2) 吞咽咬牙合法 (3) 后牙咬牙合法3. 肌监测仪法( 三 ) 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位记录的具体步骤1. 上颌牙牙合托的制作(1) 基托的制作两层蜡片烤软粘在一起,使之与模型密合(2) 牙合堤的制作将蜡片烤软卷成8-10MM的蜡条, 按牙槽嵴形状粘于基托上,平面规按压其表面,形成牙合平面,注意前部在下唇下缘以下漏出约侧面观与鼻翼耳屏线平行。2. 下颌牙合托的制作及正中关系的记录(1) 确定下牙合托高度的同时取得正中关系用上述方法(2) 先修改预制的下牙合托高度,在取记录引入口内趁蜡堤还软以牙合2mm,与瞳孔连线平行3. 哥特式弓描记法取正中关系4. 核对颌位记录检查垂直距
5、离是否合适、检查正中关系是否正确5. 在牙合堤唇面画标志线中线,口角,唇高线,唇低线。( 四) 上颌架颌架:是一种固定上下颌托和模型的仪器1. 颌架的分类根据颌架模拟下颌运动的程度分为:简单颌架; 平均值颌架 ; 半可调颌架 ; 全可调颌架2.HANAUH2型颌架3. 面弓4. 上颌架的操作步骤(1) 调节好颌架(2) 将牙合叉插入颌堤内(3) 松开固定髁突的螺钉(4) 将定牙合叉固定在弓体上的上牙合托自口中取出(5) 拆去面弓取下弓体5. 确定前伸髁导斜度6. 确定侧方髁导斜度7. 确定切导斜度( 五)排牙1. 选择人工牙(1) 质地:塑料牙和瓷牙(2) 形态,色泽,大小2. 排牙原则(1)
6、 美观原则: 恢复患者面下 1/3 的形态, 达到面下 1/3 与整个面部比例协调, 使人显得年轻,给人以美感。牙列弧度要与颌弓型一致,有方圆型,尖圆型,卵圆形,上前牙的位置要衬托出上唇丰满度,达到以下几点:排牙要体现患者的个性,根据面型,年龄,肤色,等选牙。(2) 组织保健功能1) 人工牙的排列要不防碍舌唇颊肌的活动,处于肌平衡位置。2) 牙合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其高度位于舌侧外缘最突出处,便于舌将食物送至后牙牙合面,利于义齿在功能状态下稳定。后牙功能要尽量排在牙槽嵴顶上,使牙合力沿垂直方向传至牙槽嵴3) 如果牙槽嵴吸收较多,要根据牙槽嵴斜坡倾斜方向调整后牙倾斜度,使牙合力尽可能以垂直方向
7、传至牙槽嵴,如果牙槽嵴严重吸收,则要求注意牙合力要处放在牙槽嵴最低处,减少义齿在功能状态下的翘动。4) 前牙排列成浅覆牙合,浅覆盖,正中牙合时前牙不接触并在前伸及侧方运动时至少有1mm范围内,下牙沿上牙斜面自由滑动。5) 在上下牙间自由滑动时,要有平衡牙合接触,6) 减少功能状态下的不稳定因素, 要适当降低非功能尖, 如,上磨牙颊尖和下磨牙舌尖,减少研磨食物时义齿的摆动。(3) 咀嚼功能原则3. 排牙的具体方法:(1) 上前牙的排列前牙排列的注意事项:1) 上前牙的排列要在患者口内调整合适,经患者同意2) 对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的患者,要适当加大覆盖,留讲说话咀嚼空间3) 对下颌前突上颌后缩的患者
8、,要尽可能排成正常牙合或对刃牙合4) 切导以 15 度为宜5) 下前牙排列可在上前牙排后进行,也可在排上前牙及所有后牙后进行(2) 上后牙的排列后牙排列的注意事项:1) 后牙的功能尖为第一前磨牙的颊尖, 上第二前磨牙的舌尖, 以及上颌磨牙的近中舌尖,功能尖需要排在牙槽嵴顶连线上,并与颌的颌面窝有良好的尖窝接触关系。2) 在任何方向水平运动时,所有非功能尖不能有咬合干扰,个别牙之间及双侧牙弓之间要有咬合平衡。3) 当牙槽嵴条件良好且上下颌关系正常时,后牙的排列无论在矢状面还是额状面观均应互相平行对称。4) 如下牙弓较短,可减数排牙,减去一个前磨牙或第二磨牙。5) 如牙槽嵴严重萎缩,可减数排牙,并
9、确认咀嚼中心将牙槽嵴最低点确立为咀嚼中心,排列的磨牙与其上。( 六) 平衡牙合平衡牙合:指在正中牙合及下颌前伸,侧方运动等非正中牙合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都能同时接触。是全口义齿与天然牙列咬合形式的主要区别。1. 平衡牙合的分类:1) 正中牙合平衡:下颌在正中牙合位时上下颌人工牙间有尖窝交错的面积的广泛均匀接触叫正中牙合平衡。2) 非正中牙合平衡:前伸牙合平衡:当下颌前伸至上下前牙相对,在滑回正中牙合位过程中前后牙都有接触,多点接触,三点接触,完全接触的前伸牙合平衡。侧方牙合平衡:当下颌向一侧作咬合接触滑动运动时,两侧后牙均位侧方牙合平衡。3. 平衡牙合理论:五因素十定律五因素:1) 髁导斜度:髁
10、槽与水平面的交角,用前伸牙合关系记录将髁道斜度转移到牙合架上2) 切导斜度:为切导盘与水平面的交角。3) 补偿曲线:双侧尖牙到第二磨牙颊尖顶相连,形成凸向下的曲线。4) 牙尖斜度或牙尖高度:当下颌作前伸运动时,下后牙颊尖的近中斜面和下后牙的远中斜面相互摩擦相互摩擦的牙尖斜面与各自牙尖底的交角称为牙尖斜度。5) 定位平面斜度:从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第二磨牙颊尖顶相连而成的三角平面定位平面与眶耳平面所交的角度称为定位平面斜度。十定律 ( 好比天平的砝码) :(1) 髁导斜度增加,补偿曲线的曲度也增加。(2) 髁导斜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也增加。(3) 髁导斜度增加,切导斜度减小。(4) 髁导斜度增加,
11、牙尖斜度也增加。( 向后逐渐增加 )(5) 补偿曲线曲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也增加。(6) 补偿曲线曲度增加,切导斜度也增加。(7) 补偿曲线曲度增加,牙尖斜度也减小。( 向后逐渐减少 )(8) 定位平面斜度增加,切导斜度也增加。(9) 定位平面斜度增加,牙尖斜度减小。(10) 切导斜度增加,牙尖斜度也增加( 向前逐渐增加 )( 七 ) 全口义齿的试戴1. 义齿在颌架上的检查检查基托:义齿基托边缘伸展是否适当,基托在模型上是否稳定检查排牙:前牙是否有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后牙是否排列在牙槽嵴顶连线的适当位置2. 义齿戴入口腔后的检查局部比例是否协调:侧面观,正面观患者外形是否和谐。检查颌位关系:双手放在患者颞部,反复作正中咬合动作。检查前牙:检查人工牙的形状,位置,排列,及前牙与唇的关系。检查后牙:后牙排列是否适当,牙合平面是否在舌侧缘或略低处,检查义齿是否稳定,可用器械轻轻在下颌后牙中央窝及上颌后牙舌尖处加压,检查义齿是否在功能状态下稳定。检查基托:边缘是否合适,尤其是上颌后缘,下颌磨牙后垫处检查垂直距离和发音( 八 ) 全口义齿的完成1. 蜡型的完成(1) 固定蜡基托在工作模型上, 义齿蜡型试戴后, 如使用的所暂基托, 应将其与工作模型密贴,适当加蜡,保持义齿基托厚薄尽量均匀一致,边缘厚度在2,5-3mm缓冲区加厚,伸展到移行沟内。(2) 牙龈外形的形成:用雕刀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场景下AI助力快速解读医疗数据
- 医疗数据库与资源利用指南
- 医疗大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揭秘健康之秘
- 医疗废弃物处理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研究
- Axure RP 互联网产品原型设计课件 第9章 使用中继器
- 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
- 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模版
- 医疗信息化趋势下的电子病历系统革新
- 中小学做义工思想总结,个人总结模版
- 医疗大数据挖掘在医疗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实践
- CT室放射防护PDCA课件
- 2025年新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五)
- 人教版2025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复习计划
- 财务管理实务(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课件】d
- 外包加工安全协议书
- GB/T 28589-2024地理信息定位服务
- 围手术期患者低温防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课件
- 单片机 串行口通信实验
- 装饰装修施工人员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
- IT系统维保项目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