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变色龙观、评课记录一、教学设计情况变色龙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的内容。本课教学,赵老师注重挖掘学生潜能,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交流、讨论一一设计实验一一实验验证”等教学理念,提出变色龙变色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变色龙之所以变色是为了适应环境和更好的捕食猎物。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自学警戒色和拟态。进而通过小组讨论将警戒色和拟态的动物区分清楚。并及时将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总结出来。教学中难点的突破在于了解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知道动物的自我保护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二、教学完成情况师导入(揭示课题)一一教师介绍保护色一一课件出
2、示保护色动物图片图片一一生自学警戒色,一态一一小组分类警戒色和拟态动物一一进行总结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相同和不同一一小组讨论你还一道哪些动物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的方式一一根据动物的自我保护人类也有所发明创造一一设计沙漠隐形服一一总结学到的知识。一节课下来,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只是趣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三、教学成功之处1、本课教学设计思路符合当前课改要求,教学目标完成好,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过程教师扶放得当。2、小组合作学习落实见效。现在学生基本已经习惯了“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相互交流”这种方法,真正做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
3、们的积极性都很高,会积极的把自己知道的与别人交流。小组向全班汇报过程,可以是单人汇报,也可以是小组成员一起汇报。在汇报过程中,下面的学生可以提问,汇报小组成员回答,也可由别的学生解答,还可以是老师的解答,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教学互动得到真正的体现。一堂课在孩子们的高昂学习情绪中结束了,学生学得轻松,收获很大。课虽止,趣犹存。4、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小组进入汇报交流环节,各小组纷纷踊跃举手,争着第一个发言,课堂交流让学生学得的知识、取得的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了课本知识或者是老师所能讲授到的知识。同时,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掌握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四、不足之处虽然学生积极
4、性高,但有的学生一口气讲述了几个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讲述的重点不明显;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对教学过程的调控,执教教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比较紧张,发言不够积极不够活跃,这时候教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学情分析从对学生前概念的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对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并不陌生,并且他们对于生物与环境关系这部分内容会非常感兴趣,为概念的提升寻找到新的增长点。因此课堂上提供了大量图片、视频、资料卡,通过观察、分类活动让学生发现动物适应环境的特征并发现其中的普遍性,教师在与学生的研讨互动中充分发挥“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作用,引领学生在交流质疑中形成
5、科学、清晰的概念体系:动物常用的保护自己的方法一一警戒色、保护色和拟态。学生们第一次使用“框图”来整理信息,教者通过“领-扶-放”来帮助、提醒学生适时填写,以利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效果分析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拓展概念,我采用“领一扶一放”的方式循序渐进,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用框图的形式整理信息形成概念的记录方法。这样,学生可以将已有的经验、图片、视频以及资料卡上获得的大量信息通过框图进行梳理,使概念清晰、形成概念框图使知识系统化。1、在导课环节,开门见山直接揭示本课研究的内容一一变色龙。接着出示眼镜蛇、壁虎、乌龟、海参、乌贼、甲虫、刺猬几种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并提问
6、“看看下面这些动物,它们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希望通过“思维聚焦”了解学生已有的前概念水平,并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从试教结果上看,学生能明白动物的“护身术”就是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对七种动物的护身方法能在生生交流中表述清楚,但个别护身方法需要教师给予明确的科学名称。2、接下来教师交代今天要研究的是动物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普遍的护身方法。先出示十五种动物图片,让学生对所要分类的动物有个初步的认识。再组织学生分组用动物卡片进行分类,这是学生在小组内第一次相互交流并对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在组内达成共识的过程。根据试教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分类结果存在两类、三类、四类等几种可能性。但都能把有毒的动物分
7、为一类,并能发现这些动物颜色很鲜艳。因此根据学生的分类结果,警戒色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先了解的护身术。为了加深学生对警戒色的理解,在教学时我也可以问学生“你们认为这些鲜艳的颜色是想告诉它的天敌什么呢?”学生很容易说出“我有毒,别靠近我”之类的话,这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警戒色起到的是警示敌人的作用。3、对于保护色和拟态的区分,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更是教学难点。学生很容易只从动物体色上来找共同点,即动物的体色都与周围环境相似。对于这样的认知,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北极熊和竹节虫两种动物,看看是不是都是只有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动物名称上来看,能不能发现两者之间的不同。这样就会使学生发现,拟态
8、不仅只是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更重要的是体态也与周围环境相似。学生再将与竹节虫保护自己方法类似的动物分为一类,从而在交流质疑中既明白了保护色与拟态的区别,又明确了拟态的概念。拟态的动物是想迷惑敌人,即“我在这里吗?”4、在认识保护色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很难理解猎豹和斑马为什么使用的护身方法是保护色。我们可以借助视频资料丰富学生的认知,让他们直观感受到猎豹和斑马花纹对自身起到的保护作用。同时在不断的交流、质疑中,学生也逐渐对动物的护身术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即:具有保护色的动物都想告诉敌人“我不在这里”。至此,在对一组学生汇报结果的质疑过程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了三种普遍的护身方法:警戒色、拟态
9、和保护色。并能用“我有毒,别靠近我”等比较形象的语言去解释并能区分它们。5、资料阅读卡的出现,在科学知识上丰富了学生对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的认知,在技能训练上又再一次让学生独立完成框图记录。教师在教学即将结束时为学生呈现了科学概念的网状图,让学生认识到对知识的认知不是仅限于课堂之上,对概念的呈现也可以随着信息量的丰富而不断拓展延伸。教材分析变色龙是根据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中的相关内容设计的,是在“生物与环境”这个概念下以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为主题的一课。围绕“动物们保护自己的最普遍的方式一一警戒色、保护色和拟态”,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构成,在学生思维的广度上,是
10、对动物形形色色自我保护的了解;在深度上,是对生物护身术的细致分类,以及仿生科技在现代社会上的应用;在教学策略上,采用“探究一研讨”教学模式,通过搜集资料、观察、分类、框图整理信息、应用拓展等手段,探究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事实,并尝试创新应用。通过学习,将进一步增强学生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兴趣,使他们切实体会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丰富多彩,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变色龙课堂练习1、动物适应环境的保护法有()()()2、保护色、警戒色、拟态有什么区别和不同?保护色警戒色拟态3、写出下列动物适应环境的方法。蝗虫青蛀枯叶蝶变色龙毒箭蛀壁虎狐狸野马尺蟆叶虫竹节虫孔雀蝶电鳗鱼墨鱼寄居蟹毒蛾幼虫保护色:警
11、戒色:拟态:课后反思一、凸显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关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过程,注重课件图片与动画的动静结合,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经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使学生形成科学概念。通过课前精心准备的多媒体课件、视频,学生不仅可以直接观察、比较动物保护方式的不同点,有助于概念的形成,还可以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动物的神奇,以及其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二、充分体现了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及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1 .概念的形成需要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分类的过程,从思维上讲是分析、比较、归纳。依照该过程我设计了“保护色”、“警戒色”“、拟态”概念的教学环节。先让学
12、生观察几幅有保护色的、有拟态的图片,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比较动物保护自己有什么不同,并按照不同点(分类标准)分类,分析同一类动物保护自己有什么相同点,由此归纳出“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概念。这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活动理解了概念、获得了知识,注重了学生的思维锻炼和深化。2 .对于动物的多种自我保护方法,以“保护色”“拟态”为例,引导学生对课前搜集的大量资料进行阅读、观察、思考,总结出其他若干种动物的自我保护的方法,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三、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设计遵循并突破了教材的目标要求,将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与人类的自我保护进行联系,从而引导学生
13、发现,人类许多自我保护的方法或装置都是利用了仿生学的原理,以此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四、我的再思考:1、信息交流课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改善课堂结构?2、信息交流课如何让学生搜集资料,真正自主学习?带着这些思考,我将更踏实地把课堂教学提升的更真实有效。变色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一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列举出动物适应环境的各种办法,如冬眠、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2,引导学生积极合作与交流,并体验合作的乐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3 .要求学生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表格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二、重点难点重点
14、:了解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难点:动物的自我保护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三、教学准备在各个科普网站收集了许多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录像片段以及新鲜有趣的故事。四、教学过程(一)、小比赛导入新课:比比谁的眼睛亮1、课件出示大森林情境图:图上都有哪些小动物?你能把他们全部找出来吗?(给学生1分钟的观察时间。)学生抢答:如青蛀、蝴蝶、大象、小兔、枯叶蝶、变色龙等2、对看出或认识变色龙、枯叶蝶等小动物的学生,教师及时表扬鼓励。(二)探究变色龙3、在刚才的情景图中请学生交流哪些小动物不易被发现?为什么?4、生交流:这些动物为什么不容易找到?(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能举个例子吗?
15、(生汇报)图中有三条变色龙。趴在树叶上的变色龙和树叶的颜色相似,趴在树干上的变色龙和树干的颜色相似,趴在草丛中的变色龙和草丛的颜色相似,也就是说变色龙能随着周围环境的颜色变化而变化,所以我们不容易发现它。5、你知道他们身上的颜色为什么要和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吗?(保护自己不被猎物发现,同时便于捕捉猎物)对,也就是为适应环境,想知道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吗?(视频展示)6、出示:保护色(板书保护色)7、你还发现哪些动物是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生说)8、师补充:在这幅图中有一种鸟叫杜鹃鸟,它总喜欢把鸟蛋生在别的鸟窝里,让别的鸟替它孵蛋,它的鸟蛋和其他鸟蛋外形差不多,这也是保护色,使别的鸟发现不了,当小
16、杜鹃出生时,就把别的鸟蛋掀出鸟窝,使鸟妈妈能专心喂哺自己。9、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动物也是利用保护色来适应环境的。课件展示:野马、加蓬毒蛇、猫头鹰、蚱蠕、雷鸟等都是利用保护色来适应环境的。(三)自学探究其他的保护方法及特点:一一“警戒色和拟态”10、除了保护色动物们还有什么保护自己的手段?你知道吗?小组长带领本组学生自学课本62页资料卡,学习警戒色和拟态!11、课件出示枯叶蝶、海龙、尺蛾幼虫、毒箭蛀、叶虫、孔雀碟图片!再看这几种小动物,请根据这些动物的颜色和形态,猜一猜它们保护自己的方法有哪些?并根据这些方法把它们分一分类。12、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尺蛾幼虫、毒箭蛀、孔雀蝶分为一类像毒箭蛀这样,用
17、鲜艳的颜色来警告捕食者不要吃它,动物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叫做警戒色。板书(警戒色)除了以上几种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通过警戒色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的?出示毒蛾幼虫、毒蘑菇、赤练蛇图片!13、枯叶蝶、海龙、叶虫为一类。像枯叶蝶这样,不仅颜色与周围环境相似,而且在形态上也接近枯叶。它们借助与枯叶相似的颜色和外型保护自己免遭其他捕食者侵袭,像这种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形态的模仿,我们叫做拟态。有一种动物叫尺蟆,当有别的动物靠近时,它就把身体绷紧,活像一根枯树枝,这也是拟态。板书(拟态)除了以上几种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通过拟态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的?看这两棵竹子,仔细观察,你能看到上面的小动
18、物吗?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这种小动物的身体像什么?(竹子)所以它叫竹节虫,出示尺蟆、竹节虫、叶虫图片。14、我们已经了解了三种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怎样区分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这三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四)其他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自然界中的动物,除了用今天我们提到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来保护自己外,还有一些动物它们又是如何适应环境、保护自己的呢?(课件出示图片:眼镜蛇、壁虎、螃蟹、刺猬、黄鼠狼、金龟子、乌龟、狐狸等)(1)讨论请同学们先讨论一下,小组之间赛一赛,看哪一小组知道的最多。(2)填表格:同学们知道的都很多,说得也很好!现在把你们的答案填到表中,除了屏幕上这
19、些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也把它填在记录表中。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眼镜蛇壁虎螃蟹刺猬黄鼠狼金龟子乌龟15、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上来汇报?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和你们组的答案比较一下,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和需要补充的地方。(说明:眼镜蛇:喷毒液、壁虎:断尾、螃蟹:断肢、刺猬:缩成团、黄鼠狼:放毒气、金龟子:假死警戒色、乌龟:坚硬的甲壳、)16、师补充(课件)(寄居蟹没有坚硬的外壳和有力的螯,它的身体也非常柔软,就借助海螺壳当作自己的避风港。生活在大海深处的墨鱼,当它遇到敌害的时候会喷出大量墨汁一样的液体,借机逃走。)17、小结:说一说,动物有着多种多样的保护自己的方法,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8、大自然一直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源泉,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从动物自我保护中也受到了很多启发,发明出许多保护自我的安全装置。请看图片战斗中的迷彩服和小黄帽以及工地中建筑工人的安全帽。19、同学们你能不能根据今天我们所学到的知识,也来设计一下战士们在沙漠战斗环境下所穿的服装?大家可以先想一想,再在纸上画出来,说不定还能得一个设计发明大奖。20、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各种动物在自然环境中都会遇到敌害,凡是能生存下来的动物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疲劳裂纹扩展控制重点基础知识点
- 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数据可视化重点基础知识点
- 行政管理实践案例试题及答案
- 店铺火灾疏散应急预案模板(3篇)
- 幼儿园火灾应急预案反思(3篇)
- 血液透析火灾应急预案(3篇)
- 档案火灾应急演练预案(3篇)
- 宿舍楼火灾应急预案体系(3篇)
- 高考数学成就探讨试题及答案
- 舱下火灾应急预案(3篇)
-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2.1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课件
- 2025-2030中国剑麻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口腔外科门诊手术操作规范
- 2025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 西部计划面试题目及答案
- 烹饪原料知识题库含参考答案
- 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煤矿面试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解读
- 中外名曲赏析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T-CCTAS 117-2024 桥梁转体支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