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教育态度收到的不同效果_第1页
不同的教育态度收到的不同效果_第2页
不同的教育态度收到的不同效果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同的教育态度收到的不同效果本学期我所带班级已升为九年级,学生不管是在身体还是在心理上都已进入青春期。一开学,班上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由于天气炎热,再加上一些女生过于追求外在美和外表个性,有几位女生穿着超短的牛仔裤来上课。我发现后就在班上不点名地说了这事,并明确地强调了学校对衣着的要求。可没过两天,班上那位平时就不太在意校纪班规的留守学生又穿着那样的超短牛仔裤来校上课。作为班主任的我不可能视而不见,并且很生气地在班上同学面前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下面是当时的谈话:师:你是怎么回事?把我的话当什么了?说了还要这样穿!把学校纪律当什么?你以为这是自由市场呀?生:老师,今早上起晚了,太匆忙,我我没注意,

2、穿了就来学校了师:起晚了?没注意?你没闹钟?生:你没师:你还要狡辩!你分明是不把学校制度放在眼里!不把我放在眼里!一天一个理由亏你编得出来啊!写作业对你来说就那么难吗?生:这次真的是忘了!师:我最恨犯了错误还找借口,撒谎还不负责任!你这个懒惰、不诚实的孩子!生:我没有!昨天我走的时候下雨了,吴飞没带伞,急着等我一起走,我匆匆忙忙的,就给忘了,回到家才想起来,教室已经锁门了。师:这么幼稚的理由我会相信吗?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呢!还想蒙我?即便是你真的把书包忘在学校你以为我就会原谅你吗?学生不记得带书包就好像军人不记得带枪一样荒唐!这种事情你也能忘?你的脑袋要不是长在脖子上,是不是你连脑袋都

3、可以给忘了!真是猪脑子,一点不长记性!你说说,说过你多少次了?生:老师,您一点也不相信我,我说什么也没用了,你说怎样就怎样吧!大不了就是请家长吗?师:真是太不像话了!你现在给我在这里把作业补上,不补完不许回家!另外我会给你母亲打电话让她来学校接你,叫她来看看她培养了个多么出息的孩子!点评在上述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老师没有很好地倾听学生的理由,就按照自己对学生的判断与推测来否定了学生,给学生下了定论。甚至在气愤中对学生还进行了辱骂、讽刺和挖苦。这种恶毒的批评就像毒药一样,会破坏学生的自信与自尊。尖酸刻薄和讽刺只会加重学生被攻击的缺点,损毁学生积极的、要求上进的动机。我们可以想象,对于教师

4、的不信任和不尊重,学生会产生怎样的感受!被这样对待的学生怎么可能对教师产生信任?又怎么可能建立良好的自尊心?更不要说管理自己了!破罐子破摔可能是他对老师的不公平唯一能够做出的反抗了。那么,如果换一个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来处理这个问题,情况会怎样呢?案例2:师:能告诉老师,今天为什么没完成作业吗?生:我昨天忘记带书包回家了。师:是这样啊? 生: 您不相信我吗?我以前是经常找理由不完成作业。可是上次您和我谈话以后,我一直很认真完成作业的,我也想好好表现,不辜负您的希望。师:我也看到了你这段时间的表现,很为你高兴。我刚才只是在想,书包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会忘记呢?生:昨天放学的时候下雨,吴飞没带伞,急着

5、喊我一起走,我匆匆忙忙的,就给忘了,半路才想起来,赶回来拿的时候教室已经锁门了。师: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也相信你不是有意的。你今天会把作业补上的,对吗?生:好吧,我会补上。师:今天的作业和昨天的作业加在一起,任务可不轻啊?就算对你丢三落四的惩罚吧!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做的事情的后果负责任,你懂吗?点评这两个案例做一个比较,就能看出,同样的一件事情,教师对学生不同的态度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后果。后一个案例中的老师显然更懂得信任和尊重的重要意义,在开始也适度地表示了自己的疑问(注意,是疑问而不是怀疑,是对事而不是对人,这一点很重要),但是在学生做完解释以后还是选择了无条件地信任学生。更为重要的是

6、,这位老师没有因为学生的错误将他一棍子打死,对于他好的表现还是给予了及时的肯定,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教师心中良好的形象。在最后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并且对学生的丢三落四的毛病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更进一步地抓住机会,教育学生懂得为自己犯的错误负责任。这样的处理,既不伤害学生,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案例3:四年级的韩波向班主任报告,隔壁班的马小亮用课本打了他的头。师:他一走过来就出手打你?你没惹他?韩(哭着):是的。师:你根本不认识他,只是无辜的站在一旁就被他打了?韩:是。师:怎么可能呢?你当时一定做了什么事情。我知道你惹是生非的本领高得很!韩:我没有,我什么也没做,就那么站在走廊上和周凯说话,他跑

7、过来就是一下师:我每天都经过走廊,怎么从来没有人打我啊?平时你惹得麻烦还少啊?被打了也是活该!韩波抱头痛哭。此时,班主任转过身忙自己的事去了。在这个意外事件里,班主任在该倾听学生诉说委屈的时候却开口谴责;在该理解学生感受的时候却否认事实;在该回应学生情绪的时候却盘查问题所在,甚至出言嘲讽,表现的冷漠、缺乏同情和幸灾乐祸。如果采用共情的态度来倾听和回应应该这样表达:“你一定很痛,是吗?”“这件事情一定让你很生气”“你一定觉得很受不了”“你如果愿意的话,请你把整件事情写下来,我好看看如何处理”点评使用共情的态度对学生作出的回应,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被理解和被接纳了,情绪得到了很好的宣泄和抚慰。在诉说完自己的委屈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较为平静地面对和反思整个事件,尝试寻找问题的原因。如果这个学生真的是一个平时惹是生非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思考被欺负的委屈,主动反省自己平日的行为对别人产生的伤害。艾维提出传达尊重有两种基本做法,其一是所谓增进(enhancing),即对学生的某些反应给予肯定和赞赏,如“你说得很有道理”,或“你的想法很值得重视”。其二是所谓“欣赏不同意见”(appreciationg-of-differences),它是指当对对方观点不接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