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山区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陇县河北镇中心幼儿园摘要:山区寄宿制小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山区民族孩子养良好的习惯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和重点。关键词:山区、寄宿制孩子、养成教育随着我校区山寨的集中搬迁,以及学龄儿童逐年减少,办学规模小,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教育质量不高,教师队伍不稳等教育难题将得到部分解决,但随之而来的寄宿制小学管理新难题也逐渐多起来,其中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是一方面。因此,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山区民族寄宿制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已成为我们全新的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一、当前存在的问题目前我校孩子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卫生习惯、品德行为和学习习惯等意识较淡薄。二、原因分析
2、(一)、习惯的养成与居住环境有关大部分孩子的家,多处在边远贫困山区,有的刚解决温饱,有的还在贫困线以下,部分家长对子女的卫生要求,使用礼貌用语要求和学习要求等意识还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家长自身不良行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卫生习惯上,由于生活在山区,孩子随意丢果皮纸屑,并不会受到管制,其次在礼貌习惯上,由于生活困难,很多家长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与子女进行认真沟通交流,学习上更没有精力过问,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下,家庭教育几乎没有什么,而学校教育也并不理想。(二)习惯的养成与当地经济条件有关我校区是一个落后的地区,100%都是寄宿孩子。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目前没有什么支柱产业,很多家庭都很困难,在这
3、种条件下要求很多习惯的养成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人的意识还不够高。例如各自然村社大路两边,你随意丢果皮纸屑没人去管你,所以你可看到满地的垃圾,几年都没人扫人管,所以从小孩到大人,根本就没有卫生习惯。(三)孩子习惯的养成与教师观念相关教师是孩子习惯养成的主要指导者和培养者,但由于部分教师没有完全转变教育观念,一直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只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却忽视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培养。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转变教师观念进而转变孩子的观念,最终起到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目的。(四)孩子习惯的养成与学校常规教育有关每年都有一批学前班孩子及少部分变动孩子到我校寄宿就读,而这些孩子由于在家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
4、惯,来到我校寄宿后,很多行为习惯都要从头开始培养,但学校在进行矫正教育中往往是堵的多,疏导的少,教说比批评多、引导少,长此以往,导致孩子说谎话,不诚实,自我约束能力差,良好行为习惯是做人做事的基础。因此,学校能有效抓好孩子常规教育落实孩子主体地位,培养孩子诚信习惯,对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三、学校采取多种途径,抓好孩子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孩子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德育
5、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教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孩子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孩子还要注意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对孩子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养成的一种教育模式。因此,养成教育是各所学校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更应狠抓孩子的养成教育。1、寄宿制学校加强养成教育是孩子成长规律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孩子、全面提高孩子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开发
6、教育者的潜能和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寄宿制学校孩子在校时间多,孩子生活在学校,学习在学校,活动在学校,学校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自主生活实践的空间。但如果寄宿孩子的吃、住、行生活得不到一个妥善的管理,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无从谈起,所以,无论从人的成长规律要求,还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寄宿制学校必须加强孩子的养成教育。2、寄宿制学校加强孩子养成教育是推进教育的需要。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强调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任务决定的,中小学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孩子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
7、素质,劳动技术和身体心理素质,要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健体”。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条件。其次,养成教育也是全面贯彻方针的需要。我们的孩子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养成教育和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 ,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四 、 学校抓规范管理,促习惯养成的具体实践。(一)从狠抓卫生习惯做起在山区寄宿制小学,卫生习惯尤其重要。孩子大部分都来自贫困自然村寨,他们个人卫生习惯较差,有的孩子一个星期不洗一次澡或一个星期就穿一套衣服。因此,把卫生习惯作为学校养成教育的突破口实施。首先,学校从他们个人卫生抓起,每个星期
8、班主任至少都要带他们到小沟边比赛洗衣物、洗澡,让他们养成勤更衣、勤洗澡的好习惯。其次为孩子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场所,孩子住进宿舍后,根据学校的住宿条件合理利用空间,为了便于管理,学校将孩子的生活用品加以编号(脸盆、口缸牙刷、饭盆、毛巾),按照编号顺序整齐的摆在指定位置,指导孩子按照要求努力达成“一条线”的效果,即“碗筷一条线、口缸一条线、毛巾摆放一条线”,时间长了,孩子良好的习惯也就渐渐形成。但是孩子毕竟还小,这个习惯的形成还需要班主任耐心、细心的引导,同时还要定时监督孩子剪指甲、换洗被褥,教孩子叠被子、铺床单、整理自己的物品、打扫卫生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最后,逐步扩大到不随意丢垃
9、圾,甚至见到校园中有果皮纸屑都能主动捡起来,丢到指定地点。这在卫生习惯上己初步获得了成功。(二)利用寄宿制小学条件,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交际能力和意志能力。1、寄宿制学校本身就是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场所。对于学校周围的孩子,都是“走读生”,吃饭穿衣都由家长照顾和安排,已经有依赖的习惯,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现在执行农村寄宿制后,孩子远离父母,一切事情都得自己料理,小到系鞋带,大到洗衣物、保管财物,合理安排一周的生活费等,因此,在寄宿制小学学习生活几年后大多数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刚进校时有了质的提高。2、寄宿制小学是培养孩子交往的最佳场所。寄宿制学校师生几百人在一起学习生活,犹如一个小社区,
10、拓宽了小孩子的群体交往,通过班级组织,寝室小集体及兴趣小组等多层次多形式交往,使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关爱他人,共同进步。3、孩子周末往返家与学校是一种意志磨炼。也许把寄宿制孩子的周末往返当作一种意志磨炼是一种无奈的说法。实施计划生育后,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特别溺爱。但在我们这里确实是这样,由于大部分孩子家庭都比较贫困,而且都生活在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孩子周末往返多数都要靠走路,而鲁洛、草坝孩子每天走六次,距学校的路程两三公里,大人走都要半个多小时,有的地方三四公里每周往返一次,大人走也要一个多小时,而对年龄不超过12岁的小孩子(特别是学前班),他们一年中不知要走多次
11、这样的往返路程。因此,把孩子周末往返家与学校当作一种意志磨炼,不如说是一种无奈更准确,我们真希望国家加大对边疆的教育投入和对边疆农村的扶持力度,尽早解决这样的困难。(三)让孩子参与学校管理是实施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孩子适量的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自我完善管理的过程。由于学校制定的很多制度都是便于教师管理的角度而制定的,孩子是被管理者,很多时候孩子只能按要求去做,无法发挥他们积极主动的一面。因此,我们采取了定期召开班对委会议;培训班队委的做法,只要是在职班队委都要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懂得如何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比如卫生方面,让孩子参与检查、评比、监督,师生共同参与后,孩子发现老师随意丢垃圾,特别
12、是烟头,孩子有权对教师进行“教育”,效果特别明显。另外,让孩子参与宿舍管理、纪律管理,包括在制定学年学校工作计划时,让孩子也参与,使制定的工作计划师生都能了解,并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四)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最能改变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做法。因此,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是寄宿制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孩子远离父母,想家情绪比较突出,三天两头就想回家,尤其新生较突出。为此,学校除了加强教师的责任心外,最重要的做法,就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我们采取了学校历年来较成熟的一些兴趣活动。如鼓队、棋弈、民语学习(载汉语)、美术、书法、体育、xx族舞蹈等兴趣活动,孩子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快乐,结交朋友,逐步淡化想家的情绪,慢慢适应了寄宿制生活的规律,从中体会到寄宿制生活的快乐。经过近几年对山区寄宿制孩子养成教育的不断探索,目前学校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事实证明,执行山区寄宿制孩子管理制度后,孩子的各种行为习惯得到了培养。一是有利于锻炼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二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群体生活,在感受大家温暖的同时,也成为有爱心、乐于助人、讲究卫生的好习惯,而且也锻炼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是有利于规范化管理孩子文明习惯的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