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1页
语文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2页
语文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语文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语文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谈语文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商洛市小学 李慧林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许多高等人才,更需要大量杰出人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才是在几十年的教育中形成的,基础教育是根基,尤其我们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只要每个人都真正放眼未来,运用科学细致的教育手段,杰出人才的出现就在不远的将来。杰出人才的突出表现之一是他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中国,汉语是最重要的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教学作为教育的一个基本学科,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就语文教学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肯请专家和同行们一起探讨,并欢迎提出批评和指正意见。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

2、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没有固定模式的开放性思维。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体做法如下:一 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创新意识,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以己之昏昏,怎能使人之昭昭?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塑造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代新人,教师必须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有很强综合性的语文教学来说,为培养

3、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挑战。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教育意识,要着手以下方面:1、建立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学生看作可以和自己平等交流的人。其次,教师要有爱心。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爱和信任是激发学生创造兴趣、发挥学生创造力的催化剂。每个学生都有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就欲,这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进而形成学习动机的基础,民主、友爱的学习氛围是实现学生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就欲的前提。教师如果热爱、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在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尊重,能力得得到培养。学生

4、能够及时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创建,老师能及时发现学生思想迸发的火花,才能及时的启迪或鞭策学生不断成长。2、创设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1)宽松无畏的环境。无畏者无敌。创造就是创建前所未有,创造者只有无所顾忌才能放开手脚,大胆创造。学生如果能得到充分信任、理解,他才能敢想敢做。他的思维才能自由驰骋,他想象的翅膀才能自由舒展,才可能去尝试他以前未知的领域,挑战他以前未达到的高度,才能有新的突破,新的创造。宽松无畏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土壤。例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喜欢狐狸还是老虎?学生有说喜欢老虎的,因为狐狸太狡猾了;有说喜欢狐狸的,因为狐狸很有智慧,能急中生智

5、保护自己;还有学生说狐狸和老虎都喜欢,并自圆其说的解释出了合理的理由!无论学生说哪一种观点,我都欣然倾听,不用传统思维和自己的好恶来评判学生,这样,给学生一个宽松无畏的课堂环境,学生很多创造性的观点向火花一样不断的迸放!(2)适度紧张的环境。古今有许多急中生智的故事,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人在紧急情况下创造力得到激发,产生前所未有的能量。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解释为灵感突现。灵感的突现借助一定的条件,适度紧张的环境就是灵感突现的条件之一。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教学情景,在适度紧张环境的刺激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二年级教材沉香救母一课中,课文中写沉香在救母的过程中碰到许多困难,除了课

6、文中写到的困难外,我还用课件的形式,活灵活现的展现沉香还可能遇到的困难:晚上没有屋子和床,只能在野外露宿;还有可能碰到野兽;碰到刮风,下雨,下雪,沉香怎么办?这样,学生在替沉香积极应对的过程中,创造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想象力得到了发展,也体会到沉香对母亲深深的爱。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1)好奇心。好奇心是创造力的前奏,是探索和创造的原动力。创造过程就是好奇心与思维过程有机结合的过程。孩子天生就有非凡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他们通过好奇心来了解周围的世界。许多孩子由好奇发展为兴趣,由兴趣进而发展为创造力。许多科学家、文学家好奇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些故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留给我们一个个启示。好

7、奇心不是伟人的专利,每个人天生都有好奇心。教师要珍惜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即使他们有时不着边际。(2)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 “多向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林黛玉”。古人看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问题角度多一些。才能对事物有更全面、透彻的了解,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发现他人不曾发现的规律。教师要以开放性的思想,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3)敢为人先的独创精神。创造性就是首创性,要培养学生的

8、创造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敢作敢为、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气魄。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要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大胆创新,敢于大胆批判,敢于求新求异。对于那些善于奇思异想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正确引导,因势利导,培养其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和思维能力。二 抓住课堂教学,掌握创新技能,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1、丰富多彩的情景创设:激发兴趣、主动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是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创设相应的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1)据题材的不同创设。如天净沙·秋思教学时可以配以背景音乐增加苍凉之感,激发学生想象。乌鸦喝水的教学可以采用故事引

9、导。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可采用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结合历史讲述。皇帝的新装可以分角色表演等。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人人参与,核心是激发学生主动精神。(2)据古今社会背景不同创设。古代题材可联系历史知识、典故学习,现代题材可对照生活、联系实际学习。、2、灵活、适时的方法指导:方法多样、因地制宜。古人云,“给人以鱼,不如给人以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要“既给以鱼、也给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的过程中如能给学生以灵活、适时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学生一旦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不同的语文课堂上,我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比如:(1)阅读教学: 据阅读题材的不同充分发

10、挥学生联想、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心游万刃,思接千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纵横联想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由浅入深,由小及大,推己及人,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和发现。如“一叶落知天下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有意识进行开放性阅读:带问题阅读、阅读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高见”,分组讨论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独立思考等能力。(2)作文教学: 作文选题体现开放性,采用话题作文、漫画作文、半限制作文、进行改写、扩写、缩写、续写等多种形式的训练。教师评批作文时态度豁达乐观、形式多样,多鼓励、肯定独到之处。坚持先鼓励再批评原则。学

11、生的成长有无穷的潜力,但这些未来的栋梁成长更需要爱的呵护。在对学生提出一个批评意见之前先发现他一个值得肯定的闪光点。不管批语长短,一定要具体、有针对性。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努力与众不同。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视角。只要老师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积极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每个学生作文时都有话想说。(3)基础教学: 创设开放性问题,方式不拘一格。基础知识教学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抄抄背背,而是采用知识竞赛、建立学习档案比赛等更有效的动态形式。既可拓展学习的广度,也可挖掘学习的深度。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3、高屋见瓴的组织艺术:放得开、收得拢。组织课堂是一

12、种艺术,课堂组织得好才能保证圆满顺利的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整个教学的展开要具有开放性、聚合性。要放得开、也要收得拢。教师要思路清晰、方法灵活。三 联系实际,进行创新实践,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学以致用,要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关键是要进行及时充分的实践。”领悟”到“行动”,到“再领悟”、“再行动”。这是学生创造性素养的发展过程。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各种机会,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增长智慧。语文课的创新实践形式多样、范围广阔。可以在课堂以练习、讨论、活动的形式开展,也可以在课外以郊游、知识比赛、演讲赛、报告会、创办文学社等形式开展。可以开展个人或集体采访、调查,还可以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思考探究或在自行实验和制作中去大胆创新等。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只有在实践才能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锻炼提高。大量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