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第6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学案(含解析)(选修3-3)_第1页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第6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学案(含解析)(选修3-3)_第2页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第6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学案(含解析)(选修3-3)_第3页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第6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学案(含解析)(选修3-3)_第4页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第6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学案(含解析)(选修3-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研读考纲明方向专纲要求复习指南本第内押要术守千劲率汜分手就悭论的邛本说点析交费依靠1阿伏加出学常数统计酣点气一分子一一建率的下计介布1次度.内芯毒情分析:奉亭格品等中的送考郃节.其中仆子动牌:固体一通体.热力学定声号内容,¥时电令而怫印机正点.体女世定愫女总骷.打己,物体的冠观於树,晶体即二M山渣品的话规转我1体.看体与气/假体的小而睚力现震1南部趋铸:R瘁生验定时n分子筋摩於建基本知识多以春舞期麽有曲班.舰是五造三,7南实器定律柝招力字定律芍议要求匕赖而,常常汉人枢中,水讯町即时摘泞同丁IHJ昊,H中爵汽工工小鹿.太蛆打分机型卜再冏翦I分后口.七区气体修想“U

2、*1饱邮解7,聿恒和林7.饱和选飞任懵时跟度1间跑也是近儿年的常毛匕.舞注也也玷.战N学定闰叮髓琳寸M热力学第一走样他量守忸建掉堪力学第二定一1空氧MH由腹法缶网小的大小说明£要求会F腐假Mi口厅”«重读教材定方法(对应人教版选修3-3的页码及相关问题)1. P4问题与练习丁4,从题中数据能求出氧气分子的大小吗?提示:氧气分子间相距很大,所以由题给数据只能得出氧气分子占据的空间体积的平均值,不能求出氧气分子的体积。2. P6阅读“布朗运动”部分,布朗运动说明固体小颗粒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说法对吗?提示:不对,布朗运动只能说明固体小颗粒周围的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3. P

3、14图7.51,两分子由相距无穷远逐渐靠近直到不可再靠近,它们之间的分子势能怎样变化?提示:开始分子力做正功,然后分子力做负功,所以分子势能先减小再增大。4. P25图8.32,A和B状态的压强哪个大?提示:譬=警,而Va=Vb,Ta<Tb,所以PA<PB,B状态压强大。IAIB5. P28图8.43,由图中雨滴类比气体分子,分析气体分子产生的压强与什么有关?提示:雨滴动能越大,撞击力越大,压强越大;雨滴越密集,压强越大,所以气体分子碰撞引起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6. P33实验,图乙中现象说明蜂蜡是晶体,这种说法对吗?提示:不对,图乙说明云母的导热性质为

4、各向异性,是晶体。7. P41图9.212,玻璃管断口烧熔后为什么变钝?提示:液体存在表面张力。8. P45问题与练习,在潮湿的天气里,为什么洗了的衣服不容易晾干?提示:相对湿度大,水分蒸发慢。9. P60图10.46,假设盒子绝热,撤去挡板后,气体温度如何变化?气体能自动回到右侧吗?提示:撤去挡板,气体不对外做功,而Q=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AU=0,故温度不变,由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不能自动回到右侧。第6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考点一分子的大小、微观量的估算1 .分子的大小除了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口011010m)2 .两种分子模型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不同物

5、态下应将分子看成不同的模型。(1)固体、液体分子一个一个紧密排列,可将分子看成球形或立方体形,如图所示,分子间距等于小球的直径或立方体的棱长,所以d=02、监"(球体模型)或d=033(立方体模型)。(2)气体分子不是一个一个紧密排列的,它们之间的距离很大,所以气体分子的大小不等于分子所占有的平均空间。如图所示,将每个分子占有的空间视为棱长为d的立方体,所以d=Vfo3 .宏观量与微观量的转换桥梁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这个数量用阿伏加德罗常数NA表示。Na=046.02X1023mol1。作为宏观量的摩尔质量Mnol、摩尔体积Vmoi、密度P与作

6、为微观量的分子质量m单个分子的体积(固体、液体)或所占的体积(气体)V。、分子直径d都可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联系起来。如下所示。Mnol(1) 一个分子的质重:m=-oNA(2) 一个分子的体积(固体、液体)或所占的体积(气体):Vo=V:(估算固体、液体分子的体积或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Moi(3)1mol物质的体积:Vmoi=。PM(4)质量为M的物体中所含的分子数:n=-NAoMnol八(5)体积为V的物体中所含的分子数:n=-NAoMnol(2018福建泉州模拟)2015年2月,美国科学家创造出一种利用细菌将太阳能转化为液体燃料的“人造树叶”系统,使太阳能取代石油成为可能。假设该“人

7、造树叶”工作一段时间后,能将106g的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已知水的密度p=1.0x103kg/m3,摩尔质量M=1.8X102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X1023mol1。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N;(1)被分解的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2) 一个水分子的体积V0o解析(1)水分子数:Nl=mNM10 6x 10 3X6.0 X 10Z _ 21.8 X1023个=3X1016 个。(2)水的摩尔体积:Vmol=W,P一个水分子的体积:V0=¥=3X1029m3。NApNa答案(1)3X1016个(2)3X1029m3方法感悟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宏观量与微观量之间联系

8、的桥梁,注意弄清楚各量之间的关系式。1.(多选)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积分别为m和V%则阿伏加德罗常数Mnol,摩尔体积为Vmol,密度为p,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NA不可表不为()P m molNA mMnolA.Na=B.mVmolC.N=D.V0答案CD解析阿伏加德罗常数NA=岬=牛=半,其中V为每个气体分子所占有的体积,而%是气体分子的体积,故AB正确,C错误;D中pV。不是气体分子的质量,因而也是错误的。故选CD=2.很多轿车为了改善夜间行驶时的照明问题,在车灯的设计上选择了氤气灯,因为氤气灯灯光的亮度是普通灯灯光亮度的3倍,但是耗电量仅是普通灯的一半,氤气灯使用寿命则是普通灯的5倍,很多车

9、主会选择含有氤气灯的汽车,若氤气充入灯头后的容积V=1.6L,氤气密度p=6.0kg/m3。已知氤气摩尔质量止0.131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X1023mol试估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灯头中氤气分子的总个数N;(2)灯头中氤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答案(1)4X1022个(2)3X109mpVpV”解析(1)设氤气的物质的量为n,则n=%,氤气分子的总数N=2MNk-4X1022个。V(2)每个分子所占的仝间为V0=N,设分子间平均距离为a,则有M=a3,即a=yN3X109m°考点二分子热运动1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

10、也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口01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温度越口02>,扩散越快。(2)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期固体微粒(肉眼看不见)的运动,反映了液体内部口如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微粒越小5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口06W,布朗运动越激烈。(3)热运动:分子7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鳖豆,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2 .扩散现象、布朗运动与热运动的比较现象活动主体区别共同点联系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热运动分子微小固体颗粒分子分子的运动.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任何两种物质之间比分子大得多的微粒的运动,只能在液体.气体中发生分子的运动.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

11、观察到都是无规则运动都随温度的升高而更加激烈扩散现象.布朗运动都反映分r做无规则的热运动1.教材母题理。(人教版选修33BT2)以下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道(1)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2)布朗运动证明,组成固体小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3)一锅水中撒一点胡椒粉,加热时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翻滚。这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4) 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煤油中小粒灰尘的布朗运动,这说明煤油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变式子题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存

12、在着相互作用力D.观察布朗运动会看到,悬浮的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答案D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小颗粒由许多分子组成,所以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不是指悬浮颗粒内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B错误;布朗运动虽然是由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间相互作用引起的,但其重要意义是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不是反映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C错误;观察布朗运动会看到固体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D正确。2下列现象中,叙述正确的是()A.把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稀释后,借助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布朗运动现象,这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B.在一杯热水中放几粒盐,整杯

13、水很快就会变咸,这是食盐分子的扩散现象C.把一块铅和一块金表面磨光后紧压在一起,在常温下放置四五年,结果铅和金就互相渗入而连在一起,这是两种金属分别做布朗运动的结果D.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会缩小,这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答案B解析手捏面包,面包体积变小,是说明面包颗粒之间有间隙,而不是分子间有间隙,D错误;B、C都是扩散现象,B正确,C错误;A项中做布朗运动的是碳颗粒(即多个碳分子的集结体),这是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A错误。3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有相同的咸味,只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A.盐的分子很小,容易进入萝卜中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C.萝卜分子

14、间有空隙,易扩散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激烈答案D解析萝卜腌成咸菜或炒成熟菜,具有了咸味,是由于盐分子扩散引起的,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激烈扩散得快,故只有D正确。考点三分子力和内能1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口。1引力禾口期斥力。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口03引力禾口©4斥力的合力。(2)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口05增大,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口06减小;斥力比引力变化快。(3)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r0的数量级为1010m)。距离引力和斥力分子力F厂=%F创凶=F保F=0Y%F用国VF斥F为斥力r>rQE引画>F作F为引力r

15、>10roF弓|=体=0F=02 .分子动能(1)分子动能是四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平均值,温度是口11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3)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口3.分子势能12_总和。(1)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它们的口12相对位置决定的能,即分子势能。(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微观上一一决定于口14分子间距离和分子排列情况;取一8处为零势能处,分子势能b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当r=0时分子势能最口15小。宏观上一一决定于口16体积和状态。4 .物体的内能(1)等于物体中口!所有分子的

16、热运动动能与18分子势能的总和,是状态量。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由物体的口19温度禾口翅体积决定。(2)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口21做功禾口E2热传递。5 .温度:两个系统处于口23热平衡状态时,它们必定具有某个共同的热学性质,把表征这一“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叫做温度。一切达到热平衡状态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温度标志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口加剧烈程度。6 .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f一单位规定I关系7=颐+273.15 KAT=在标准大气压摄氏温标r下,冰的熔点是-0P.水的沸点是瓯10。c热力学温标K零下团273.15(T)即为0K1 .下列关于温度及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17、.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两个动能不同的分子相比,动能大的温度高8 .两个不同的物体,只要温度和体积相同,内能就相同C.质量和温度相同的冰和水,内能是相同的D.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即使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客观体现,单个分子不能比较温度大小,A错误;物质的内能由温度、体积、物质的量共同决定,故日C均错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不变而体积发生变化时,内能也可能发生变化,D正确。2.(多选)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口,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

18、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B.在r<ro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也减小C.在r=ro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D.在r=ro时,分子势能为零E.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不变答案ACE解析由图可知:在r>r0阶段,当r减小时F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动能增加,故A正确;在r<ro阶段,当r减小时F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动能减小,故B错误;在r=ro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为零,动能最大,故C正确,D错误;在整个相互接近的过程中,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故E正确。3分子势能与分子力随分子间距

19、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甲所示。现将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只受两分子间的作用力沿x轴正方向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设在移动过程中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A.乙分子在P点时加速度最大B.乙分子在Q点时分子势能最小C.乙分子在Q点时处于平衡状态D.乙分子在P点时分子动能最大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乙分子的分子动能和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之和为零,所以当分子势能最小时,乙分子的分子动能最大;当分子势能为零时,乙分子的分子动能也为零。再观察题图乙可知,乙分子在P点时分子势能最小,乙分子的分子动能最大,此处分子力为零,加速度为零,A错误,D正确。乙分子在Q点时

20、分子势能为零,乙分子的分子动能也为零,分子动能最小,分子势能最大,此处,分子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BC错误。考点四油膜法测分子直径1 .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利用油酸酒精溶液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口01单分子油膜,将油酸分子看做球形,测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用d=02V计算出油膜的厚度,其中V为S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S为油膜面积,这个厚度就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2 .实验器材:盛水浅盘、滴管(或注射器)、试剂瓶、也3坐标纸、玻璃板、口04郁子粉(或细石膏粉)、油酸酒精溶液、量筒、彩笔。3 .实验步骤(1)取1mL(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200mL的05油酸

21、酒精溶液。(2)往边长为3040cm的浅盘中倒入约2cm深的水,然后将口06辿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3)用滴管(或注射器)向量筒中滴入n滴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使这些溶液的体积恰1好为1mL,算出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mL。n(4)用滴管(或注射器)向水面上滴入一滴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油酸就在水面上慢慢散开,形成C07单分子油膜。(5)待油酸薄膜形状口08稳定后,将一块较大的玻璃板盖在浅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画在玻璃板上。(6)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口09坐标纸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7)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据一滴油酸的体积

22、V和薄膜的面积S,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d=®V,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比较算出的分子直径,看其数量级(单位为m)是否为10T0,若不是10T0,需重做实验。1(多选)油膜法粗略测定分子直径的实验基础是()A.把油酸分子视为球形,其直径即为油膜的厚度B.让油酸在水面上充分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C.油酸分子的直径等于滴到水面上的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油膜的面积D.油酸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T5m答案AB解析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将油酸分子视为球形,其分子直径即为膜的厚度,它等于滴在水面上的油酸体积除以油膜的面积,因酒精易溶于水和易挥发,所以制成油酸酒精溶?夜,AB正确,C错误;油酸分子直

23、径的数量级是I。-0m,D错误。2.教材母题(人教版选修33P4Ti)把一片很薄的均匀塑料薄膜放在盐水中,把盐水密度调节为1.2X103kg/m(3)油酸分子直径V 8X10 6时薄膜能在盐水中悬浮。用天平测出尺寸为10cmX20cm的这种薄膜的质量是36g,请计算这种薄膜的厚度。变式子题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在浅盘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在浅盘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改正其中的错误:。(2)若油酸酒

24、精溶液体积浓度为0.10%,一滴溶液的体积为4.8X103mL,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80cm2,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m。答案(1)在量筒中滴入n滴该溶液,在水面上先撒上郁子粉(或细石膏粉)10(2)6.0X10解析(1)由于一滴溶液的体积太小,直接测量时相对误差太大,应用微小量累积法减小测量误差。液面上不撒痱子粉时,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在酒精挥发后剩余的油酸不能形成一块完整的油膜,油膜间的缝隙会造成测量误差增大,甚至使实验失败。(2)由油膜的体积等于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内纯油酸的体积可得:d=S4.8X103X106X0.10%10.4m=6.0X10m。80x103.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25、”的实验中,油酸酒精的浓度为每10 61_675 mL溶披中纯油酸的体积V=而* 75 mL=8X10 mL。*D=-= 115mL溶液中有纯油酸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为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的轮廓,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试求:(1)油酸膜的面积是多少cmT(2)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答案(1)115cm2(113117cm2均可)(2)8X10课后作业巩固强化练1.(多选)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关

26、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碳粒都做无规则运动mL(3)7.0X10C.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m解析(1)由图形状,油膜所占方格数约115个。那么油膜面积S=115X1cm2=115cm2。又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6 mL(2)由1mL溶液中有75滴,1滴溶液的体积为三mL- -10cm 7.0 X 10 m。75D.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碳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答案BC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可知,最后混合均匀是扩散现象,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碳粒做布朗运动,由于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颗粒大小和温度

27、有关,所以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布朗运动会更明显,则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故选BQ2 .若以科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p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下面关系错误的有(A. =让 B .mop = nAV0c.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m)、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答案B解析由于w=pV,则NA=A=£t,变形得m)=A、D正确;由于分子之间有空momoN隙,所以N%<V,水蒸气的密度为LI LI乙p=q<丽,B错误,C正确。3 .(多选)1g100C的水与1g100C的水蒸气相比较,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的平均动能与分子的总

28、动能都相同8 .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分子的总动能不同C.分子的总动能相同,但分子的势能总和不同D.内能相同答案AC解析温度相同则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又因为1g水和1g水蒸气的分子数相同,因而它们的分子总动能相同,A正确,B错误;当100C的水变成100C的水蒸气时,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由于分子的总动能相同,所以分子的势能总和变大,C正确,D错误。4.(多选)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日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大于ri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小于ri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当r等于2时,分子势能Ep最小D.在r由ri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

29、作用力做正功E.在r由r2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答案BCE解析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最小值对应分子平衡位置,即r2处为平衡位置,当r>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r<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B正确,A错误;当r=r2时,分子势能Ep最小,C正确;在r由ri增大到、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由r2继续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D错误,E正确。5 .(多选)两个相邻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随分子之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虚线是分子斥力和分子引力曲线,实线是分子合力曲线。当分子间距为r=r。时

30、,分子之间合力为零,则选项图中关于该两分子组成系统的分子势能日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可能正确的是()答案解析BCE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r减小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r<r0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r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当r=r。时,分子势能最小。但考虑取不同位置作为分子势能为零的点,日CE三个图象可能是正确的。6 (多选)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分子势能先增

31、大,后减小E.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之和不变答案BCE解析当距离较远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靠近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减小;当距离减小至分子平衡距离时,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分子动能最大,分子势能最小;当距离继续减小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增大,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分子动能减小,因为只有分子力做功,所以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不变,选项B、C、E正确。7测量分子大小的方法有很多,如油膜法、显微法。(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用移液管量取0.25mL油酸,倒入标注250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酒精后得到250mL的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这种

32、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10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2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甲所示。每个小正方形方格的大小为2cmX2cm。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c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如图乙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下的一个“量子围栏”的照片。这个量子围栏是由48个铁原子在铜的表面排列成直径为1.43X108m的圆周而组成的。由此可以估算出铁原子的直径约为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0-10答案(1)2568X10(2)9.4X

33、10解析(1)数油膜的正方形格数,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舍去,得到油膜的面-211积S=64X2cmX2cm=256cm。溶披侬度为讪瓦,每滴溶放体积为而mL,2滴溶彼中所含油酸体积为V=2X105cm%油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直径,d=.8X1010m。S(2)直径为1.43X1。8m的圆周周长为D=Ttd=4.49X108m可以估算出铁原子的直径约为d'=4.49:109.4X1010m。48真题模拟练8. (2018全国卷H)(多选)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B.气体的内能包括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

34、能D.气体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答案BDE解析气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故A、C错误,BE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AU=VWQ知道,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所以体积发生变化对外做功WM,如果吸热Q=W则内能不变,故D正确。9. (2018北京高考)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答案C解析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的越快,故A错误;布朗运动为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

35、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固体小颗粒运动的无规则性,是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的间接反映,故B错误;分子间斥力与引力同时存在,而分子力是斥力与当分子间距小于平衡位置时,表现为引力,即斥力小于引力,()热运动越剧烈,与物体的机械运引力的合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表现为斥力,即引力小于斥力,而分子间距大于平衡位置时,但总是同时存在的,故C正确,D错误。10. (2017北京高考)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B.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D.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答案C解析分子热运

36、动的剧烈程度由温度决定,温度越高,动无关,选项A错误,C正确。水凝结成冰后,温度降低,水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减小,但不会停止,选项B错误。水的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增大,但并不是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增大,选项D错误。11. (2016北京高考)雾霾天气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形状不规则,但可视为密度相同、直径不同的球体,并用PM10PM2.5分别表示球体直径小于或等于10dm2.5的颗粒物(PM是颗粒物的英文缩写)。某科研机构对北京地区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静稳的雾霾天气中,近地面高度百米的范围内,PM10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略有减小,大于PM10的大悬浮颗粒物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明显减小,且两种浓度分布基本不随时间变化。据此材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PM10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0X106m的悬浮颗粒物B. PM10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终大于其所受到的重力C. PM10和大悬浮颗粒物都在做布朗运动D. PM2.5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答案C解析PM10的直径小于或等于10X106m=1.0X105m,A错误;处于静稳态的颗粒受力平衡,B错误;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物的无规则运动,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