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细菌感染第五章第五章 细菌细菌(xjn)(xjn)感染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v细菌感染细菌感染 是是致病菌致病菌/ /病原菌病原菌( (pathogenic pathogenic bacterium, pathogen)bacterium, pathogen)与宿主机体相互作用并与宿主机体相互作用并引起不同程度引起不同程度(chngd)(chngd)病理过程病理过程 v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病原体的病原体的致病性致病性 宿主的宿主的防御能力防御能力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第一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1 1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gnrn)(gnrn)( (exogenous i
2、nfection) ) 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 传染源:传染源: (1)(1)病人病人 (2)(2)带菌者带菌者 (3)(3)病畜和带菌动物病畜和带菌动物 2 2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 感染来源于自身体内或体表,感染来源于自身体内或体表,正常正常 菌群菌群(normal flora)(normal flora)寄殖的细菌在寄殖的细菌在 一定条件下一定条件下造成感染造成感染一、细菌性感染一、细菌性感染(gnrn)的来源的来源引起机体感染的病原生物来源有引起机体感染的病原生物来源有第二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根据传染来源分类:根据传染来
3、源分类: 交叉感染:交叉感染: 由医院内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由医院内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zhji)(zhji)或间接传播或间接传播 引起的感染。引起的感染。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由病人自己体内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由病人自己体内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 医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 在治疗、诊断或预防过程中,因所用器械在治疗、诊断或预防过程中,因所用器械 等消毒不严而造成的感染等消毒不严而造成的感染。3.医院感染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病人住院期间发生(fshng)的感染通称医院感染的感染通称医院感染 第三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
4、染二、细菌二、细菌(xjn)感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感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v致病菌固有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其感染途径致病菌固有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其感染途径(tjng)(tjng)和入侵宿主的部位不同,通常每种病原生物都有和入侵宿主的部位不同,通常每种病原生物都有相对固定的主要感染途径相对固定的主要感染途径(tjng)(tjng),这与病原的生物,这与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和侵入部位的微环境有关学特性和侵入部位的微环境有关 v了解病原生物感染途径,在病原鉴别诊断,指导了解病原生物感染途径,在病原鉴别诊断,指导临床用药和进行预防方面有重要意义临床用药和进行预防方面有重要意义 第四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 二、
5、细菌感染二、细菌感染(gnrn)的传播方式与途径的传播方式与途径 第五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 2. 2. 按病原生物在机体按病原生物在机体(jt)(jt)间的传播方式分类间的传播方式分类第六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途途 径径方方 式式疾疾 病病 举举 例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气溶胶,飞沫方式吸入,痰、气溶胶,飞沫方式吸入,痰、唾液或皮屑唾液或皮屑肺结核、白喉、百日咳肺结核、白喉、百日咳消化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粪粪- -口方式口方式污染的水或食物污染的水或食物伤寒、菌疾、食物中毒等伤寒、菌疾、食物中毒等泌尿生殖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经胎盘或产道经胎盘或产道性交,血源或粘膜损伤性交,血源或粘膜损伤
6、 宫内、产道、哺乳宫内、产道、哺乳淋病、梅毒等感染淋病、梅毒等感染创伤性感染创伤性感染皮肤、粘膜创伤、破损皮肤、粘膜创伤、破损皮肤化脓感染,破伤风等皮肤化脓感染,破伤风等经血感染经血感染输血、注射、针刺、器官移输血、注射、针刺、器官移植植细菌败血症等细菌败血症等媒介昆虫叮咬媒介昆虫叮咬接触传染接触传染 昆虫吸血昆虫吸血接触(直接或间接)接触(直接或间接) 鼠疫,鼠疫, 乙型脑炎乙型脑炎沙眼,布氏菌病沙眼,布氏菌病多途径感染多途径感染可经消化、呼吸、创伤等可经消化、呼吸、创伤等结核及炭疸杆菌感染疾病结核及炭疸杆菌感染疾病(二)感染(二)感染(gnrn)途径途径第七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一)
7、按感染的结局分型(一)按感染的结局分型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依病原体(毒力、数量等)和依病原体(毒力、数量等)和宿主宿主(szh)(szh)(抵抗力)双方力量强弱而定(抵抗力)双方力量强弱而定,可产生,可产生五种类型五种类型的结局:的结局: 三、细菌三、细菌(xjn)的感染类型的感染类型第八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不感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潜伏感染;带菌状态不感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潜伏感染;带菌状态1.1.隐性感染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 或亚临床或亚临床(ln chun(ln chun) )感染感染(subclinical infe
8、ction)特征:无明显临床症状;特征:无明显临床症状; 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特异免疫力,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特异免疫力, 能抵御再次感染。能抵御再次感染。 第九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 2.2.显性感染显性感染(gnrn)(gnrn)(apparent infection)特征:特征:表现表现(bioxin)(bioxin)明显症状和体征明显症状和体征 引起引起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具有具有 传染性的微生物引起的显性感染传染性的微生物引起的显性感染。 一般在一次传染病流行一般在一次传染病流行(lixng)(lixng)中,约中,约90%90%以上感染人群为以上感
9、染人群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第十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显性感染(gnrn)与隐性感染(gnrn)第十一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按发病时间按发病时间(shjin)(shjin)的长短的长短急性急性(jxng)(jxng)感染感染(acute infection)慢性感染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显显性性感感染染(gnr(gnrn)n)病程仅数日至数周,病程仅数日至数周, 如流行性脑膜炎和霍乱等。如流行性脑膜炎和霍乱等。病程往往长达数月至数年,病程往往长达数月至数年, 如结核病和麻风病等。如结核病和麻风病等。第十二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 3.3.潜伏感染(潜伏感染(l
10、atent infectionlatent infection) 病原菌长期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病原菌长期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 机体免疫力下降,潜伏病菌机体免疫力下降,潜伏病菌(bngjn)(bngjn)大量繁殖引起大量繁殖引起疾病,疾病,如结核分枝杆菌和梅毒螺旋体的潜伏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和梅毒螺旋体的潜伏感染。第十三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4.4.带菌状态带菌状态(carrier) 在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病原体未被消灭而在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病原体未被消灭而在体内继续存在,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
11、平衡状在体内继续存在,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称病原体携带状态。态,称病原体携带状态。 带有病原体而无症状者称带有病原体而无症状者称“健康携带者健康携带者” (health carrier),),因携带者体内仍存在病原菌,因携带者体内仍存在病原菌,有的还间歇有的还间歇(jin xi)(jin xi)排出病原体,所以携带者在流行排出病原体,所以携带者在流行病学上病学上是危险的传染源是危险的传染源。第十四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1. 1. 按发病按发病(f bng)(f bng)部位的不同部位的不同局部局部(jb)(jb)感染感染(local infection)全身全身(qun shn)
12、(qun shn)传染传染(systemic infection, generalized infection)(二)按感染发生的部位和临床症状分型(二)按感染发生的部位和临床症状分型 临床上按感染发生的部位和呈现症状的不同,临床上按感染发生的部位和呈现症状的不同, 把细菌感染分为以下型别:把细菌感染分为以下型别:局部病变,如疖、痈等局部病变,如疖、痈等病原菌或毒素向全身扩散,病原菌或毒素向全身扩散, 引起全身症状。引起全身症状。第十五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按性质和严重按性质和严重(ynzhng)(ynzhng)程度的不程度的不同同毒血症毒血症 菌血症菌血症 败血症败血症 脓毒血症脓毒血症
13、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 全全身身(qun (qun shn)shn)感感染染第十六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 1 1)毒血症毒血症(toxemia) 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仅毒素进入血流仅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如白喉特殊的毒性症状。如白喉(bihu)(bihu)、破伤风等。、破伤风等。 2 2)菌血症)菌血症(bacteremia) 病原菌从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病原菌从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 扩散至其他部位后繁殖致病。如伤寒病早期。扩散至其他部位后繁殖致病。如伤寒病早期。 第十七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3 3)败血症)败血症(septice
14、mia)病原菌侵入血流繁殖,产生毒性产物,病原菌侵入血流繁殖,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引起(ynq)(ynq)中毒症状。中毒症状。 临床表现主要为寒战、高热、关节痛、皮疹、肝脾肿大,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烦临床表现主要为寒战、高热、关节痛、皮疹、肝脾肿大,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烦躁、四肢厥冷及紫绀、呼吸增快、血压下降等。病死率可达躁、四肢厥冷及紫绀、呼吸增快、血压下降等。病死率可达30305050,尤其是,尤其是老人、儿童、有慢性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治疗不及时及有并发症者,预后更老人、儿童、有慢性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治疗不及时及有并发症者,预后更为恶劣。为恶劣。 G G+ + 菌和菌和G G菌均可引起败血症菌均
15、可引起败血症。 4 4)脓毒血症)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大量繁殖-扩散到扩散到其他组织或器官其他组织或器官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肺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肺脓肿和肾脓肿。脓肿和肾脓肿。 第十八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 5 5)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endotoxemia)由于由于G G菌感染,血液中出现内毒素菌感染,血液中出现内毒素引起的症状。引起的症状。毒素来源毒素来源 可由病灶内可由病灶内G G菌大量繁殖
16、,菌大量繁殖, 死亡崩解后释放内毒素入血;死亡崩解后释放内毒素入血; 也可由侵入血液中的也可由侵入血液中的G G菌大量繁殖,菌大量繁殖, 死亡崩解后释放到血中。死亡崩解后释放到血中。症状症状 轻者只有发热轻者只有发热(f r)(f r), 重者可有重者可有DICDIC、休克甚至死亡。休克甚至死亡。 如如 小儿急性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小儿急性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第十九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v 隐性感染隐性感染v 潜伏潜伏(qinf)感染感染v 显性感染显性感染v 带菌状态带菌状态细菌感染的类型(lixng)小结急性感染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局部(jb)感染感染全身感染全身感染毒血症毒血症
17、 (toxemia) 菌血症菌血症 (bacteremia) 败血症败血症 (septicemia) 脓毒血症脓毒血症 (pyemia) 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第二十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第二节第二节 细菌细菌(xjn)(xjn)的致病机制的致病机制v 病原菌的致病性是细菌的固有特性,具有种和病原菌的致病性是细菌的固有特性,具有种和 宿主的特异性;宿主的特异性; v 细菌致病性具有质的概念,如鼠疫耶尔森菌引细菌致病性具有质的概念,如鼠疫耶尔森菌引 起鼠疫,结核起鼠疫,结核(jih)分枝杆菌引起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jih); v 细菌致病能力或致病性的强弱程度称为细
18、菌的细菌致病能力或致病性的强弱程度称为细菌的 毒力毒力(virulence),是量的概念。,是量的概念。第二十一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10110210 310 410 5106细菌细菌(xjn)的的 毒力毒力(virulence):是量的概念是量的概念, ,表示病原体致病能力表示病原体致病能力(nngl)(nngl)的强弱,的强弱,又称致病力又称致病力。+ + + + + + -+ +- -+ +- -+ - - - - - -能引起能引起50%死亡死亡或感染的或感染的最小细菌最小细菌量或毒素量或毒素量量结论:结论:LD50/IDLD50/ID50 50 越小越小毒力越毒力越大大第二十二页
19、,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侵袭侵袭(qnx)力力第二十三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侵袭侵袭(qnx)(qnx)力力粘附和侵入能力粘附和侵入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 抵抗抵抗(dkng)宿主防御功能的能力宿主防御功能的能力(功能功能(gngnng))第二十四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 (一)侵袭一)侵袭(qnx)(qnx)力力黏附黏附过程细菌黏附因子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过程细菌黏附因子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黏附因子(黏附因子(adhesive factor)/adhesive factor)/黏附素黏附素( (adhesin)adhesin): 菌毛菌毛 细胞壁成分细胞壁成分( (磷壁酸磷壁酸
20、) ) 生化反应生化反应 黏附黏附是感染的前提和首要条件是感染的前提和首要条件 有利于细菌的有利于细菌的定植、定植、繁殖繁殖和扩散和扩散1. 1.黏附黏附(ninf)(ninf)与定植与定植第二十五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t黏附细胞外黏附细胞外 生长繁殖生长繁殖(fnzh)(fnzh)并引起疾病:并引起疾病: 霍乱弧菌霍乱弧菌t侵入到细胞内侵入到细胞内 生长生长(shngzhng)(shngzhng)繁殖并产生毒素,繁殖并产生毒素, 细胞死亡,造成溃疡:痢疾志贺细胞死亡,造成溃疡:痢疾志贺 菌菌t侵入侵入(qnr)(qnr)组织组织/ /血液血液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
21、胞间质 表层中进一步扩散:溶血链球菌表层中进一步扩散:溶血链球菌细菌黏附结果细菌黏附结果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 2 2繁殖和扩散繁殖和扩散(kusn)(kusn)物质物质 细菌基因编码一些细菌基因编码一些具有侵袭功能的蛋白具有侵袭功能的蛋白(dnbi)(dnbi)多肽,如多肽,如EIECEIEC质质粒基因编码的粒基因编码的侵袭素侵袭素 释放释放侵袭侵袭(qnx)(qnx)性胞外酶性胞外酶类类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 -抗吞噬作用抗吞噬作用 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 链激酶链激酶使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菌扩散。使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菌扩散。第二十七页,共六十四页。-细
22、菌感染3.抵抗(dkng)宿主的防御机能 (1)(1)抗吞噬作用抗吞噬作用: :* *荚膜、微荚膜荚膜、微荚膜抗吞噬、抵抗杀菌物质的作用抗吞噬、抵抗杀菌物质的作用* *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抑制粒细胞趋化、抑制粒细胞趋化、 杀伤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杀伤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2)(2)抗调理作用抗调理作用: :* *荚膜多糖中唾液酸荚膜多糖中唾液酸与血清中与血清中H H因子结合因子结合阻断补体阻断补体C3bC3b活化巨噬细胞活化巨噬细胞-旁路旁路途径途径(tjng)(tjng)活化受阻活化受阻* *金葡菌金葡菌A A蛋白(蛋白(SPASPA)与与IgGIgG类抗体的类抗体的FcF
23、c段结合后,竞争性阻止抗体与吞噬段结合后,竞争性阻止抗体与吞噬细胞的结合细胞的结合-抗调理作用抗调理作用。 (3)(3)抗抗sIgAsIgA作用作用* *变形杆菌和淋病奈瑟氏菌可以产生变形杆菌和淋病奈瑟氏菌可以产生IgAIgA蛋白酶蛋白酶,使使s sIgAIgA裂解,降低了局部防御力。裂解,降低了局部防御力。第二十八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4 4)细菌生物被膜(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F) 细菌在物体表面(有生命或无生命)与细菌胞外分细菌在物体表面(有生命或无生命)与细菌胞外分泌物在定植处形成的细菌群体。泌物在定植处形成的细菌群体。 实质是一种高度实质是一种高度
24、(god)(god)组织化的细菌复合膜状结构。组织化的细菌复合膜状结构。 主要成分是:菌体外多聚物(多糖基质、纤维主要成分是:菌体外多聚物(多糖基质、纤维 蛋白和脂蛋白)蛋白和脂蛋白) 微菌落微菌落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是细菌的保护性生长方是细菌的保护性生长方式式(fngsh)-对宿主有害对宿主有害 第三十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 二、细菌二、细菌(xjn)毒素毒素 细菌毒素是细菌在粘附、定居及生长繁殖过程细菌毒素是细菌在粘附、定居及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释放的多种对宿主细胞结构和功能有损中合成并释放的多种对宿主细胞结构和功能有损害作用的毒性物质。害作用的毒性物质。 毒素分为毒素
25、分为外毒素外毒素和和内毒素内毒素。第三十一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 1.1.概念概念 由由G+G+菌和部分菌和部分(b fen)(b fen)G-G-菌产生并释放到菌体外菌产生并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的毒性蛋白质。(一)外毒素(一)外毒素(exotoxin)2.来源及结构特点来源及结构特点来源来源第三十二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第三十三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 2. 2. 外毒素基因外毒素基因 编码编码(bin m)(bin m)外毒素的基因有三类:外毒素的基因有三类: 细菌染色体基因细菌染色体基因 大部分细菌的外毒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大部分细菌的外毒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如霍乱肠毒
26、素如霍乱肠毒素 质粒基因质粒基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剥脱毒素、炭疽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剥脱毒素、炭疽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等破伤风痉挛毒素等 前噬菌体毒素基因前噬菌体毒素基因 白喉毒素白喉毒素第三十四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抗毒素抗毒素(antitoxin) 类毒素类毒素(toxoid) 外毒素在外毒素在 -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kngt).能中和外毒素的毒性,用于紧能中和外毒素的毒性,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治疗。急治疗和预防治疗。高度的特异性和高度的特异性和不同外毒素引起的症状不同不同外毒素引起的症状不同第三十五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常见种类常见种类(zhngl
27、i)(zhngli)与作用与作用(P41P41表表5-35-3)按对宿主细胞按对宿主细胞(xbo)(xbo)的亲和性及作用方式可分成三大类的亲和性及作用方式可分成三大类v 神经毒素(神经毒素(neurotoxinsneurotoxins)v 细胞毒素(细胞毒素(cytotoxinscytotoxins)v 肠毒素肠毒素 (enterotoxinsenterotoxins)第三十六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v 超抗原超抗原(superantigen) 一些细菌的成分和代谢产物如外毒素,是不同于常规抗原的高活性一些细菌的成分和代谢产物如外毒素,是不同于常规抗原的高活性毒素蛋白分子,属超抗原。毒素蛋
28、白分子,属超抗原。 特点:特点:不需要不需要APCAPC加工处理;加工处理;不受不受MHCMHC限制;限制;高效性;高效性;一个超抗原分子可以一个超抗原分子可以(ky)(ky)不同部位同时与不同部位同时与TCRTCR和和 MHCMHC类分子的外侧结合(类分子的外侧结合(高亲和力高亲和力)。)。只需极低浓度的超抗原就能够活化大量只需极低浓度的超抗原就能够活化大量T T细胞,细胞,激起机体免激起机体免疫应答。疫应答。 如链球菌的如链球菌的M M蛋白蛋白第三十七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第三十八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2.2.内毒素内毒素(endotoxinendotoxin)* *来源:来源:
29、G G- -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 (LPS)LPS) 菌体崩解时释放出来。菌体崩解时释放出来。* *成分成分: :脂质脂质A A* *性质性质1.1.稳定,耐热,稳定,耐热,1601600 0C 2-4HC 2-4H灭活灭活 2. 2.免疫原性弱,免疫原性弱,可制成可制成脱毒内毒素脱毒内毒素, ,生产抗体生产抗体 3. 3.毒作用无选择性毒作用无选择性 4.4. 体对内毒素敏感,体对内毒素敏感,0.0010.001mgmg即可引起临床症状。即可引起临床症状。第三十九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 LPSLPS生物学作用生物学作用(zuyng)(zuyng)发热发热(f r)(f
30、r)反应反应白细胞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与休克内毒素血症与休克 弥漫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管内凝血( (DIC)DIC)第四十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 LPS敏感:可检出药物、生物制品及注射液中敏感:可检出药物、生物制品及注射液中1pg的内毒素。的内毒素。(鲎变形细胞制剂)第四十一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区别要点区别要点外外 毒毒 素素内内 毒毒 素素来源来源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存在部位存在部位从活菌分泌出从活菌分泌出, , 少数细菌崩解后释出少数细菌崩解后释出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出脂多糖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出脂多糖化学成分化学成分蛋
31、白质蛋白质脂多糖脂多糖稳定性稳定性60806080,3030分钟被破坏分钟被破坏160160,2424小时才被破坏小时才被破坏作用方式作用方式与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与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刺激宿主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刺激宿主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质毒性作用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引起特殊临床表现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DIC等等抗原性抗原性基因控制基因控制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32、;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质粒、前噬菌体和质粒、前噬菌体和/ /或染色体或染色体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液处理不形成类毒素甲醛液处理不形成类毒素染色体基因染色体基因表表5-4 5-4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zhyo)(zhyo)区别区别第四十二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 第三节第三节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gnrn)(gnrn)的影响因素的影响因素一、病原体一、病原体 细菌细菌(xjn)(xjn)的侵入部位的侵入部位细菌细菌(xjn)(xjn)的侵入的侵入数量数量 细菌的免疫病理作用细菌的免疫病理作用 决定
33、传染结局的主要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主要因素毒力基因受遗传控制,可在细菌间转移。毒力基因受遗传控制,可在细菌间转移。 致病岛(致病岛(pathogenicity islandpathogenicity island)/ /毒力岛(毒力岛(virulence virulence islandisland) 决定细菌毒力的、可移动的特定决定细菌毒力的、可移动的特定DNADNA序列。序列。 致病岛主要见于决定侵袭力和外毒素的基因。致病岛主要见于决定侵袭力和外毒素的基因。第四十三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三、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感染(gnrn)有一定影响。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季节、温度和地理条件等可影响感
34、染(gnrn)的发生和发展。 二、二、 宿主宿主(szh)(szh)的免疫力的免疫力宿主生理状态宿主生理状态(zhungti)、免疫系、免疫系统功能及机体内环境都影响统功能及机体内环境都影响感染的发生与发展感染的发生与发展第四十四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第第5 5章章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 授课授课(shuk)(shuk)重点重点1 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水平传播、垂直传播2 细菌引起全身感染的几种类型细菌引起全身感染的几种类型 3 细菌的侵袭力构成因素。细菌的侵袭力构成因素。4 外毒素(外毒素(exotoxin)与)与 内毒素(内毒素(endotoxin)的特点;)的特点; 医学上重要医学上重要(
35、zhngyo)的细菌外毒素及其致病机理的细菌外毒素及其致病机理;类毒素类毒素(Toxoid),抗毒素抗毒素5 细菌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细菌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第四十五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霍乱弧菌粘附(zhn f)于人回肠粘膜的M细胞上。 第四十六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定植定植(dngzh)、繁、繁殖殖E.coliE.coli 黏附、定植黏附、定植(dngzh)(dngzh)、繁殖形成生物膜、繁殖形成生物膜第四十七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黏附黏附细菌(xjn)的细胞壁成分定居定居(dng j)因子(因子(colonization factor)第四十八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破伤风痉挛(jn lun)毒素第四十九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肉毒毒素(d s)第五十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白喉白喉(bihu)外毒素外毒素第五十一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霍乱霍乱(hulun)肠肠毒素毒素第五十二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 脂多糖(du tn)(LPS) G-内毒素内毒素第五十三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G-内毒素(脂多糖(du tn),LPS)第五十四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LPSLPS发热发热(f r)休克休克(xik)DIC活化活化(huhu)凝血系凝血系统统LPS 作用示意图第五十五页,共六十四页。-细菌感染鼠咬热螺旋体感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资格行业从业证明(6篇)
- 2025年非金属相关成型、加工机械项目发展计划
- 农业机械化合作协议
- 中英双语采购合同
- 行政管理自考跨界学习试题及答案总结
- 行政管理的融资渠道与策略试题及答案
- 创意科技玩具的魅力-玩具设计师
- 行政管理自考未来展望试题及答案总结
- 2025建筑材料采购的合同范本
- 2025购销合同书范本专业版
- 61850报文解析-深瑞版-131016
- 2016年度高考全国3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 SIPOC培训教材学习教案
- 江西新定额2017土建定额说明及解释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2018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 2019年重庆江津小升初数学真题及答案
- 部编版三下语文《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课件PPT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文
- 育种学 第6章杂交育种
- 附件一∶ 教育部专家实地评估案头必备材料
- 火灾扑救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