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课例4条件状语从句_第1页
语法课例4条件状语从句_第2页
语法课例4条件状语从句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法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条件状语从句的课例与反思一、研究背景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难点之一, 如果教师只是为了教语法而教语法, 向学生灌输语法 规则,学生就会因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所以语法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 学习语法的兴趣,让他们觉得语法不是那么枯燥、抽象。考虑到新课标对语法教学的要求: “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因此,我在设计语法教学时总是把握一个理念: 语法教学不应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一些语法 规则,而是应该将语言的形式与其意义和交际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 中

2、内化语言规则, 从而使学生能准确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 我曾经在一本语法教学理论书 上看到过一个老师提出的“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的语法教学法,觉得这个方法值得一试。碰巧接下来学生将要学习到“ if 和 unless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我便 运用这一方法对它进行了实践研究。二教材分析和实施过程:1教材分析该课是上海版初中牛津教材9年级第2册Unit5的Reading,内容是"Memory ”,主要选取了一些人对“记忆”的描述和看法,grammar部分是"if和uni ess"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初三学生在以前的课文中曾多次碰到过条件状语从句, 但只能明白其

3、句子的意思, 对这 一从句的构成规律和注意要点以及句子之间的转换不是很明确,中考对于条件状语从句的考查常常出现在同义句的转换,因此我的教学目标定为:( 1)帮助学生通过观察, 发现并讨论归纳出条件状语从句的构成规律和需要注意的要点。( 2)通过形式各样的练习,让学生操练并巩固条件状语从句。(3)实际运用,指导学生解决中考题型中的问题。2课堂实施过程:I. Pre-task preparation:在课堂的导入部分,我首先针对课文内容对学生提出了几个简单的问题:(1)What wiii happen if we iose memory?(2)If we want to memorize some

4、thing, what shouid we do?(3)If we want to make a picture in our mind, what kind of the picture shouid we make?提出这三个问题的目的第一是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习,其次是让学生有意识地 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回答,自然地引出这一语法点。因为学生已熟知课文内容并在课 后背诵,所以这一环节进行的非常顺利。接着,我将问题的三个句子用PPT显示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然后又提出了两个小问题:(1)How many parts are there in these sentences?(2)

5、What do we use these sentences to express?设计这两个小问题的意图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已有的答案,发现其构成规律。学生在回答之后,我在PPT上显示出了本堂课的主题:条件状语从句。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第一问的答案非常统一,因为之前学习宾语从句的时候已经知道了主句和从句的概念,但是提出第二问后,大家所给的答案仍然是跟课文有关的“ memory”,而我最初是希望学生能回答到:我们用这些句子来表达所给条件可能发生的结果。反思后发现,第二个问题在表达上不够清晰,自己在引导方面做的有所欠缺,导致学生没能给出自己所希望的答案。因此老师的提问应该有针对性,而且还要符合学生

6、的理解能力。II. While-task procedure:这一部分,我主要以三个部分为主,第一是以“if ”引导的条件状从中主从句都是一般现在时的情况;第二是以主句一般将来时,从句一般现在时的情况进行操练;第三是以“ ifnot ”和“ uni ess ”的转换为主进行操练。在设计时,我始终以“观察发现讨论 归纳巩固运用”为线来进行。第一部分,我先让学生根据生活常识进行配对:possibk aclionsresults1 If you lake fish om qa it melts.2 If you boil walerhb i( dies.3 If you he mckd.c tlic

7、y grow.4 If you put wood into water,d they die.5 If you pljnt setds tn soil.e it breaks.6 f you drop a glass, it becomes steam7 If you do not give phnts water,g it floats.在核对过答案之后,我让学生两两之间进行讨论,寻找这些条件状从之间的规律,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主句和从句的时态都用了一般现在时,而且从句的后面都有逗号。我紧接着问学生:“ Why do we use simple prese nt ten se? ”有同学发现,主

8、句中的结果都是从句所给的条件必然导致的。我马上显示出下面的 PPT并进行了简单的讲解:If you cool water, it turns into iceThe if clause talks about the possible acti on.The sec ond clause talks about the result that will certa inly happe n.If you boil water, it becomes steam因为学生自己观察并总结出了这两点,所以只要我简单一讲,学生就已经非常明白了。这一环节进行的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问题。接着,我设计了两个操练

9、, 先是让学生用括号中所给词完成句子,其次学生两两之间进行对话练习。在前面的配对和讨论讲解后,这两个练习的完成速度大大加快了,正确率也很高,学生的参与度也提高了。这两个练习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依赖于前面的准备工作做的比较充分,学生在讨论和观察中开动了脑子,归纳的同时又组织了语言,比强行知识灌输更有效。第二部分是主句一般将来时,从句一般现在时的情况,我在PPT上显示六年级所学课文上的一段文字,文字主要内容是:如果没有雨,将会发生的事情。我问学生:“ Why do weuse simple future tense in these sentences?很快我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当我们讨论有可能发

10、生的结果时,主句就用将来时。学生能够得出这个答案是因为前面的环节引导他们往这个方向 去思考,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先易后难,由简到难是非常必要的,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对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很有帮助。在学生明白了主句将来时从句一般现在时之后,我请同学看PPT图片,根据提示完成句子。(此处只显示一张 PPT,其他省略。) the wheel round, itmore easily. (make/tur n)The seedsin thesoil. (grow/pla nt)在这个操练中,学生除了在完成句子时发生了一些人称和拼写的小错误之外,没有出现时态错误。之后,我加大了难度,给

11、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告诉学生我碰到的一些问题,请 他们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用“ if ”条件状从造句,给我提出建议。PPT上显示的是问题和一些参照的短语:学生对于我所提供的情景非常感兴趣,进行了热烈地讨论。除了PPT上所给的参照之外,他们还提出了更多好建议。这一环节进行得热烈而有效。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设计练习时,学生总是希望老师也能参与其中,当我告知学生我的问题, 然后让他们为我提建议时,他们一下子就激动起来,在小组讨论时,彼此之间还有了竞争,互相比较谁的建议好,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积极性被挑动了起来,愉悦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动机;有助于积极向上的个性的

12、形成。第三部分,我首先用一个“ ifnot ”的句子引出了“ unl ess ”这个单词,让学生猜测它 的意思,然后我让学生用“ unless”改写,并提示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在这一环节上,我 分别选择了好、中、差几位同学完成,总体而言该环节的达成度较好,但也发现有学生犯了时态错误或弄错了“ uni ess”的位置,还有同学在改写时没有注意时态。反思后发现这个环节中"un less”的引出有些突兀,自己在导入时忘了告诉学生“uni ess”是另一个引导条件状语从句的词,虽然学生后面的操练顺利地进行下去了,但是有些同学并没有理解,而是在机械地完成句子或者说是在模仿前面的同学。教师的授课

13、要扎实,来不得半点虚,我的偷懒会导致学生的偷懒。同时,像时态这样重要的注意点必须反复提醒学生,加深他们的印象。III. Post-task activity :这一部分我延续了while-task中的情景模式,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种种问题并用“if, ifnot和unless”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提出建议,最后以对话的形式呈现 出来。PPT上给出提示短语,句型和对话模式。Talk about your problems in your daily life or your study. Give suggesti ons and make a short dialogue .Yo

14、ur problems:always make mistakes in exams/get bad marks in En glishcan not focus on your study/feel sleepy in class be late for school/quarrel with pare ntsYour suggesti ons:be careful in exams/liste n and read more En glish/do more exercisesgo to sleep earlier/often talk with parents liste n carefu

15、lly in classYour dialogue can be like this:A: Do you have any problems in your daily life? B: Yes. I have some/a few/a lot of problems.I always/sometimes/usually good ideas for me?Do you have anyA: If you ,you will/won'B: Tha nk you. I'l take your advice.C: I also have some problems in my st

16、udy. IA: You won 'uni ess you C: You 're right. Thanks a lot.有了 while-task 中的类似练习的铺垫,学生完成这一操练是轻而易举,小组间讨论很热 烈,所编的对话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个别组的同学在所给的对话的模板上 进行了改编,别具一格, 锦上添花。 学生自己编对话,既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又开拓了他们 的思维。以这种方式进行语法操练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达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 由于 PPT 上给了较多提示,所以我提醒学生在操练时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开拓思维。IV. Homework :回家作业

17、,我要求学生以"If I have five million ,.”为题,写一篇小短文,作文中 至少含三句条件状语从句。学生对这一类话题比较感兴趣。三本堂课的反思 传统的语法教学在师生的印象中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某个语法项目的功 能及用法, 而学生只是被动地进行各个语法条目的记忆和机械操练。 所以语法课无论对于学 生还是老师来讲都是最头疼, 感觉最枯燥的课型。 这节语法课虽然从头到尾都是用英语组织 课堂教学, 但自我感觉课堂进程比较自然、顺利。 这堂课我尝试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自主发现 pair work/group work 合作学习结合生活情景将语法形式、意义和交际

18、功能融合在一起来学习语法现象的方法, 并在学习语法时一直贯彻“观察发现讨论归 纳巩固运用”的教学方式, 学生始终处在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的状态中, 达到了预期的 设想。语法是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语言知识,它是各种语言结构的基础。语言学 家威德逊所说: “没有词汇,你将无法表达; 而没有语法像是一只无骨头的鸡。”怎样进行 语法教学, 最终使学生真正掌握语法在具体情景中的运用而形成真正的交际能力,是我们英语教师在语法教学时应考虑的首要任务。 因此, 在英语语法的教学设计时, 我们应该有以下 方面的考虑:1语法教学与学习兴趣相结合 培养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让他们觉得语法不是那么枯燥、抽象。教师一定不能为了教 语法而教语法, 向学生灌输语法规则, 否则学生就会因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教语法时要重视学生的参与, 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创造师生和生生互动与交流的机会,改变语法课堂中沉闷气氛,让语法课堂充满乐趣和生机。2语法教学与小组活动相结合 小组活动一方面能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大胆地运用语言,另一方面也 能提高语言运用的面和量, 解决了大班授课师生互动面少的难题, 学生在相互帮助与促进中 实现语法学习的目标。 此外,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会尽可能地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取长补短,相互提醒和帮助, 彼此纠正语法表达上的错误与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