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事故复杂工作建议及预防措施_第1页
控制事故复杂工作建议及预防措施_第2页
控制事故复杂工作建议及预防措施_第3页
控制事故复杂工作建议及预防措施_第4页
控制事故复杂工作建议及预防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控制事故复杂工作建议及预防措施一、各个地层预防措施1.一开表层有流沙层,胶结松散,分散度高,对流体冲蚀敏感,而且欠压实,地层承压能力差,极不稳定,易发生井口垮塌,造成井架基础下沉的风险。2.直罗组缩径与垮塌同时存在。钻进应控制好钻井液性能及钻井排量,防塌。避免在该井段循环。下部井段要每钻进100-150m过土粉浆10m3,以便于携岩和护壁。在该段起下钻要看好指重表,防掉卡。3.延安组、延长组高岭土含量高,易发生缩径卡钻。易发生钻头事故及井漏复杂。延长组地层钻时较快,易漏,每钻完一单根后划眼2次,做到早开泵,晚停泵。接完单根开泵要平稳,严禁一下把泵合死。4.纸坊组地层分散造浆。5.刘家沟组存在区

2、域性漏失,严重时只进不出。钻进至延长组水层和刘家沟时前提前加入堵漏材料,控制好钻井液密度,粘度,水力参数,预防刘家沟漏失。如果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井漏,穿完刘家沟地层后,应先进行堵漏作业(如果常规堵漏方法不见效果,应尝试选择新型凝胶类或其他类型高效堵漏剂来进行工艺堵漏,或采取水泥堵漏。6.石千峰、石盒子组主要是硬脆性泥岩为主,该泥岩还存在微裂缝,钻井液中自由水进入后极容易破坏原始力学稳定性,造成井壁失稳,进而发生垮塌。石千峰地层薄,进入石盒子前将密度提高。钻进过程中要注意蹩跳及泵压的变化,及时改变钻井参数,判断钻具情况,钻遇煤层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井塌卡钻。二、泥浆及固控设备使用预防措施1.使用

3、好固控设备,保证除砂效果,勤清锥形沉砂罐,清除有害固相。2.加强钻井液管理工作,控制好钻井液密度、粘度、失水,优化钻井液各项性能,达到井下安全,实现优快钻井。3.一开钻井液密度控制在1.02-1.10g/cm3以内,粘度控制在35S内,钻进时用清水、土粉、CMC、包被剂等调整钻井液粘切,每钻进80-100米过稠塞(粘度保持在50-60s)不少于10m3,清洗井眼。4.钻完一开井深后,大排量充分循环排砂,短起下至加重钻杆,用纯碱、土粉和CMC配65s的稠浆,起钻前向井筒内替入稠钻井液,封闭井眼。起钻时,连续灌满泥浆,保证表层不塌、不垮,表层套管顺利下入。5.进入二开用好固控设备,尤其离心机,除砂

4、器,清除固相,保持体系良好的稳定性。要求离心机每班使用不少于一个大循环周,严格控制含砂量在0.3%以下。每钻进一个单根最少划眼1-2次。6.对泥浆失水性能进行分段量化,60°以前适当放宽失水,有利于减缓托压以及提高机速,40°之前失水控制在68ml,40°60°控制在4mL,60°以后井段失水控制在2.8ml。根据井斜小于40°泥浆粘度控制在40S以内,大于40°井斜以后每提高10°井斜,粘度提高5S。主要目的前期减少拖压,保证泥浆润滑性,快速钻进,后期主要目的是防塌。7.中完或完钻前50m调整好钻井液性能,加足各

5、种处理剂。钻完中完进尺后大排量循环,然后短起下至直井段以上,短起下到底充分循环,打入封闭润滑泥浆,起钻后电测或下套管。三、定导向钻进及起下钻预防措施1.定向施工中要注意掌握好造斜率,使其定向井段尽量保持平滑,避免较大“狗腿度”产生,为套管创造条件。定向钻进时,记录好滑动比,做好数据收集及比对工作。施工中密切注意悬重和泵压变化,防止断钻具事故发生,现场要做好泵压、悬重、扭矩、转速等钻井参数变化情况的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可观望等待。2.根据井口返砂、钻具附加拉力和扭矩变化情况现场掌握短起下钻段长和次数,特别在井斜超过35度以后,如果发现钻具附加拉力和扭矩变化异常应进行加强短起下钻工作,及时清

6、除岩屑床。3.水平井段较长,为提升马达使用效率和携砂能力,要尽可能的提高排量,防止事故复杂发生。4.钻进时要求送钻均匀,记录泵压、扭矩、拉力等参数,发现异常,停止钻进,采取上下活动钻具,正倒划眼,短程起下钻等方法进行处理。四、下套管及固井预防措施1.做好井眼准备工作,下套管前通井充分循环确保井眼干净,下套管前保证泥浆量充足,如本井发生过井漏,要求配一罐膨润土泥浆备用。下套管过程中,如果发生井漏,严禁用性能不达标的泥浆补充到井筒内,补充的泥浆性能与井浆一致。2.下套管时,司钻操作平稳,控制下放速度,匀速下放,减少由于下放太快造成的激动压力过大压漏地层。出现遇阻情况及时分析原因。严禁硬压,硬放出现

7、卡套管事故。3.下套管时安排专人坐岗使用好计量罐,做好灌入泥浆量与下入套管体积的对比,发现井漏,立即接循环头开泵循环。4.下套管到底后,使用小排量把井内稠泥浆全部顶出正常后,再用逐渐加大排量循环。5.固井时加强坐岗,发现异常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处理,防止发生井控事故。与固井队配合好,保证设备正常避免在固井施工时出现问题。五、防漏措施1.目前我队我在区块要做好延长组水层和刘家沟组地层的防漏工作。加强坐岗制度,液面报警器确保灵活,刻度调好,一旦漏失,准确报警。落实坐岗人员,加强责任心,在测斜、接单根、起下钻时坐岗位置前移到井口,及时发现漏失,以便及时处理。2.要提前储备堵漏泥浆和堵漏材料,生产水罐

8、中生产水要储备充足。3.在钻穿刘家沟组后合理使用好固控设备除砂降固相,调整泥浆性能控制泥浆失水。4.钻进时钻井液中加入适量的单封、细目钙等堵漏材料,以提高地层承压能力。5.每次下钻控制下放速度,进行分段顶通,开泵顶通时注意避开易漏地层,排量从单凡尔到三凡尔逐渐增大排量,防止开泵过猛造成井漏。6.加强干部值班各岗到位,排污坑内提前接好轴流泵,便于抽取大循环坑中泥浆。7.若发生井漏,视井漏情况决定是否强穿漏层,将刘家沟地层钻穿,然后进行堵漏。若漏速大于40m3/D,应考虑提前进行堵漏。定向施工前要将漏层封堵住,井漏问题得不到解决不能从事下步定向施工作业。井漏期间加密测量泥浆量,每5分钟测量一次并准

9、确记录。8.严格控制钻井液密度,提高密度要慎重,控制每周提密度0.01,防止因提密度过猛造成井漏,加重过程中适当加入单封、超低渗等堵漏材料。9.每次短起下完,严禁过稠塞,防止因环空沙子过多造成环空憋堵而诱发井漏六、钻具事故预防措施1.开钻前对辅助钻具、接头要进行探伤检查,严禁有问题钻具下井使用。钻具入井前要把好“三关”,技术员检查关、场地工检查关和内外钳工检查关。2.加强观察不同状态下的泵压和悬重,每个班组做好记录。3.接钻具时一定要对公母扣仔细清扫。杜绝坏钻具入井。4.定期倒换钻具,每次起钻检查钻铤和加重钻杆接箍、台肩面、和本体。对辅助钻具逐根卸扣重新涂抹丝扣油然后将扣上紧,释放掉连接丝扣的

10、应力,防钻具丝扣端断裂。每次起钻完要对井下辅助钻具外径重新测量并做好记录。5.泵压一旦下降,停钻检查地面设备和泥浆性能变化,地面无问题要立即起钻检查钻具。6.由于本地区地层研磨性强,对钻具磨损严重,要对入井钻具认真检查、测量内外径,钻具起出后要对钻具、接头耐磨带认真对比分析,对磨损严重的要及时替出,防止发生钻具事故。7.起下钻要注意检查钻具,坚持错扣起钻,对配合接头定期更换,防止发生钻具事故.8.钻具在入井前要仔细检查,并绘制草图。 七、预防卡钻的措施1.随时掌握并记录井下钻具上提附加拉力变化情况,依据钻具上提拉力变化,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2.坚持短起下钻工作,特殊情况应加密短起下钻次数,以便

11、及时清除岩屑床,为下步安全钻进创造条件。3.起钻时操作要精心,裸眼段必须I档低速起钻,防止发生卡钻。按照防卡提示牌进行操作。4.起钻要及时灌入泥浆,并注意观察是否抽吸,如有抽吸要停止起钻作业,接方钻杆循环调整泥浆。5.加强泥浆的维护管理工作,使其各项性能稳定,满足井下的要求。6.每趟钻起完后要对地面设备必须认真仔细地检查保养,坚决杜绝钻具在井下时,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现象发生。7.加强固控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彻底地清除泥浆中的有害固相,为井下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8.起下钻遇阻应接方钻杆冲划通过,严禁猛提狠砸;起钻遇卡应坚持倒划眼,或将钻具下至井底,循环正常,轻压敲打井壁后再起。 八、其它措施1.搞好与协作单位的密切配合工作,取全取准各项钻井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