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_第1页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_第2页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_第3页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_第4页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开课院系:经济学院课程编号:课程英文名称:E-Payment and Network Finance课程总学时: 48 总学分:3含实验或实践学时:8 推荐使用教材: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 编者:周虹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 2006年1月第一版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统支付手段的发展;掌握现行我国的支付手段并了解国际上的支付体系;掌握信用卡各方面的知识以及现有的网上银行和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等内容;了解电子支付手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及趋势;了解电子支付的安全和支付的风险控制及当前对于支付的金融监管。在讲授过程中通过

2、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了解电子金融与支付的实践和发展。强调技术创新训练和全面素质的提升考试形式:闭卷笔试授课内容(细化到章、节、目)教学目标授课模式(指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研讨、讲座、创新课题训练等)学时分配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支付的产生过程一、支付的概念二、传统支付的产生三、支付与货币、银行等参与者的关系第二节 支付工具的演变和发展一、 实物支付阶段二、 信用支付阶段三、电子支付阶段通过本章内容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支付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对支付本身及本课程有大致了解,为以后各章学习打下基础。传统讲授4第二章 传统支付第一节 现金相关支付手

3、段一、 现金支付、纸币、铸币二、 ATM、各国货币及假币的识别第二节 支票的使用和清算一、 支票使用二、 支票清算原理流程第三节 转账支付一、 汇票等其他票据和自动清算等方式二、 大小额支付系统三、 卡基支付第四节 票据法律基础一、 票据法二、 支付结算办法三、 票据纠纷案例通过讲授传统支付手段,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支付手段,包括现金结算、票据结算、转账等多种结算方式,掌握票据法及支付结算办法,并能够应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现金的辨伪和票据纠纷等问题。传统讲授和票据案例相结合6第三章 我国现行的支付系统第一节 支付系统概述一、 支付系统的定义二、 支付系统构成三、 支付系统分

4、类四、 支付系统运作原理第二节 大额支付系统一、 系统构建背景和过程二、 系统运行的现状三、 大额相关业务介绍第三节 小额支付系统一、 系统构建背景和过程二、 系统运行的现状三、 小额相关业务介绍第四节 两个支付系统的比较和发展 趋势一、 系统比较二、 业务比较三、 风险比较四、 支付系统的不足和改进发展通过讲授我国现在现行的两个主要支付系统的来龙去脉,使学生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当前支付系统及大额、小额支付系统的构成,运行,维护及风险防范等内容,了解我国当前在支付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讲授4第四章 国际现代化支付系统及比较第一节 国际现代化支付系统概述及SWIFT一

5、、 概述二、 SWIFT第二节 美国的支付系统一、 支付系统现状和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二、 FEDWIRE支付系统三、 CHIPS支付系统第三节 其他支付系统一、 欧洲的TARGET支付系统二、 英国的CHAPS支付系统通过介绍世界上主要的支付系统的现状和发展情况,使学生了解当今国际上的支付系统及发达国家的支付体系及未来发展方向,认识到我国和发达国家的支付系统的差距及需要改进和学习的地方。传统讲授2第五章 信用卡与支付第一节 信用卡概述一、 信用卡定义二、 信用卡沿革三、 世界上的信用卡组织四、 信用卡的性质和优点五、 信用卡的分类六、 在现实中怎样去申请和使用一张银行信用卡七、 信用卡的功能第二

6、节 信用卡的运作机制一、 信用卡交易中的参与者二、 信用卡的相关法律条款及相关概念,还款计算三、 信用卡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四、 信用卡运作案例第三节 信用卡的管理和风险防范一、 信用卡的营销二、 信用卡营销案例分析三、 信用卡风险管理四、 信用卡在现实中的案例及问题五、 信用卡的发展方向通过系统的介绍信用卡的发展、分类、功能、运作机制、营销方法及风险管理等内容,使学生掌握信用卡的使用、营销、支付过程以及其中涉及的法律,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申请、使用信用卡,并了解其中的环节,学会解决相关问题。传统讲授和票据案例相结合6第六章 网络银行与电子商务第一节 网络银行的发展一、 网络银行的定义二、 网络银行

7、的特点三、 网络银行的业务功能四、 国内外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五、 中国网上银行的特点以及和发达国家发展的比较第二节 电子商务中的电子支付一、 电子商务概述二、 电子商务中的电子支付三、 电子支付存在的几个问题四、 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的关系通过介绍网络银行的发展和功能及国内网上银行与发达国家网上银行的比较,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电子支付,并会使用网上银行和支付,了解电子商务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和电子支付将来的发展方向传统讲授6第七章 电子支付安全策略第一节 信息安全概述一、 信息安全定义二、 金融信息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二节 信息安全技术基本原理一、 加密技术二、 访问安全控制和认证技术三、 安全协议

8、,病毒防范第三节 金融信息安全体系架构和安全策略一、金融信息安全体系构成二、安全策略通过本章内容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当前电子支付的安全策略,了解相关信息安全常识。传统讲授2第八章 电子系统风险防范与中央银行监管第一节 支付系统风险防范一、 风险相关概念二、 各类风险的防范第二节 电子支付发展的法律基础一、电子支付法相关的基本概念二、电子支付法的内容三、 电子商务法律概述第三节 数字化时代的金融监管 一、金融监管二、数字化带来的金融监管变化和发展通过本章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关风险知识,了解相关的电子支付法律以及当前我国和国际上对于支付的法律基础和法律发展情况。传统讲授2第九章 电子支付与金融体

9、系稳定第一节 电子支付对货币政策和理论的影响一、 电子支付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二、 电子支付对货币理论的影响第二节 电子支付对现代金融体系的影响一、 对银行管理和运作的影响二、 对银行监管和金融稳定的影响通过本章内容的讲授, 使学生了解电子支付与金融、法律等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并进一步了解当前电子支付迅速发展带来的监管和政策及理论的变化。传统讲授2第十章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专题(补充内容:任选一或多)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与商业银行清算系统的接口实施方案专题第二节 第三方在线支付的原理与应用专题第三节 移动支付的原理与技术专题第五节 支付结算数据库实现技术专题第六节 在线支付前沿专题本章为补充内

10、容,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课题组承担的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课程的教学效果,重视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本章内容分专题进行,时间上课灵活穿插于以上各章相关内容,并行展开,不一定安排最后。可采用研讨、讲座或创新课题训练方式进行10学习参考书(注明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参考文献目录 1、教材1周虹: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张宽海:金融与电子支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张卓其:电子金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参考书1彭晖:网络金融理论与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2杨青:

11、电子金融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3宋平:在线支付协同管理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4柯新生、韦桂丽:网络支付与结算模拟实验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5叶尉、袁清文:网络金融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张卓其:电子银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辛树森:电子银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8欧阳勇:网络金融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9张衢: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10张卓其、史明坤:网上支付与网上金融服务(第2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11张波: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柯新

12、生:网络支付与结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13张劲松:网络金融,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4岳意定、吴庆田:网络金融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5邓顺国:网上银行与网上金融服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6(日本)北尾吉孝著,张青松、刁榴译:电子金融的挑战,商务印书馆,2000年17 刘义春:P2P电子支付理论与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18 李蔚田, 杨雪, 杨丽娜: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9 詹昭, 柳军, 柳杰:反洗钱解读与操作实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20 俞光远:反洗钱的理论与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21 王生辉, 王俊杰:网上支付与结算,科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