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讲课稿_第1页
校园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讲课稿_第2页
校园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讲课稿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 1: 500 地形测量 技术设计方案审批意见:审批人(签章):总工程师:刘希真年月日主要负责人:年月日申报单位:批准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测绘工程2016年9月、概述41.1测区概况41.2测区已有成果资料的分析与利用 5控制资料5地形资料71.3作业依据81.4坐标和高程系统8坐标系统8高程系统 8基本等高距91.5拟投入设备及人员: 91.8质量目标9、地形测绘 102.1 基本要求 102.1.1 成图方法 102.1.2 测图比例尺 102.1.3 图幅分幅与编号 102.2 图根控制测量 102.2.1 图根点的布设 102.2.2 图根点编号 102.

2、2.3 图根点的测量 112.3 地形图测绘 112.3.1 基本要求 112.3.2 数据采集方法 112.3.3 仪器设置及测站检查 112.3.4 数据处理 122.3.5 平面控制测量 122.3.6 高程控制测量 132.3.7 图形编辑 142.3.8 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 142.3.9 精度要求 162.3.10 图廓整饰规定 17三、成果检查验收及资料提交 173.1 成果检查与验收 173.1.1 检查验收内容 173.1.2 检查与验收方式 173.2 资料提交 173.2.1 文字报告 173.2.2 控制测量成果 183.2.3 图形资料 183.2.4 其他资料 1

3、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500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为满足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校园地块规划建设的需要, 受明祖涛老师的 委托,我院承担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 1:500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任务。 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该项目,特制定本设计书,望在作业过程中认真执行。、概述1.1 测区概况本次作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由甲方指定范围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 500数字化地形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美丽的东湖之畔,苍翠的南望山下, 毗邻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中国光谷”,拥有全国高校内唯一的国家 4A级旅游景区一一逸夫科技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的高校。学校占地面积

4、 1140430平方米,建筑面积 755634平方米,其中教学及 辅助用房 258956平方米, 学生宿舍面积 252886平方米。长约 380 米的“地大隧 道”贯通学校西、 北校区, 记载着上亿年历史的化石林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宇交相 辉映,勾画了东校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测区位于东经114° 23' 24114° 23' 59 和北纬 30° 31' 11 30° 31' 25 之间。最高高程为 41.02m, 最低高程为30.95m,平均海拔高程为34m测区内有操场,球场,居民楼,池塘, 教学楼,公园等地物,植被较多,

5、品种复杂。校区分为东校区和西校区,西校区 位于南望山下,东校区位于喻家山以西。1.2测区已有成果资料的分析与利用控制资料测区内有4个三等点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测绘系老师测量的 56个图 根导线点,其点名如下,其坐标系采用 1954年北京大地坐标系;高程系为: 1956年国家高程基准。成果如下:点名X(m)Y(m)H(m)备注10'8192.7957804.80334.739已知点13'8025.267804.86832.216已知点15'8390.8147471.21637.286已知点18'8478.8057696.01237.192已知点z7957.392

6、8349.682已知点548112.8588328.28636.164已知点2'8112.92518446.335937.739148398.93457570.335236.6614168175.6777471.525732.6496178026.39047471.607131.474188021.58427568.877831.4704198204.91697562.586432.9048218193.16717692.935232.8428208301.1317699.108333.5685228021.45377692.450831.7826237928.21317694.062

7、931.5517247926.25977810.616931.874258478.90297569.389139.474278299.74517808.670334.2615288300.43897938.314236.3972298187.8627920.014735.0223308091.60667901.951532.815318092.4797804.645232.842438244.4318400.946240.7349448249.83728447.115640.9528458245.6538525.543841.0516468165.89168525.330339.7298478

8、164.7458446.054439.624488028.4498445.604437.3302498030.61718399.422536.1576508112.85158397.324236.5414537974.96198327.806936.358558249.69758326.389339.8113568250.00998245.656839.6673578358.03058209.915440.1533588461.3778206.722240.9153598459.7288140.731637.9993608356.38048139.498536.9473618296.83378

9、199.226137.0873628142.92648114.771236.7827637982.09048114.33635.5535647973.25498193.688436.0407657819.00358187.606733.9369667824.28528284.291235.2879677876.1888321.502335.405687768.6218101.836433.0114697768.01038002.169331.221727767.68337914.11730.9545717888.67547927.305932.0909707888.97958004.57433

10、3.2936758123.89488187.396137.4814768246.30258189.805538.5194787885.00598115.113134.5191028474.8252756680027564.5640注:上表单位为米。经实地踏勘,上述图根导线点标志均完好,经检测其成果可靠。地形资料有甲方提供的全校区平面图,可用于图根选点和安排生产;A硏直生噩戏生皆;i-i却JLE1哑扈副Si|小単毁i*e虚即BB/副尢干jlBFSZn 中富唯屣大#岂61 *圧 卡7只匚_ 壬池77 S4Jf5FrvT4害*權a fir*:jk “邛息弘咼护母6.1.3作

11、业依据(1) 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 )(2) 1: 500 1: 1000 1: 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14912-2005);(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 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 图图式(GB/T 20257.1 2007);(4)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 2001);(5) 中国地质大学1: 500校园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1.4坐标和高程系统坐标系统坐标系统采用1954北京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高程系统采用1956国家高程基准。1.4.3 基本等高距基本等高距为 1 米。1.5 拟投入设备

12、及人员:本次作业计划拟投入 5 个作业组,每组 3 人,总负责人 1 名,共 16 人。 计划投入的设备有:中海达全站仪 5 台,南方测绘水准仪 4 台,莱卡水准仪 1 台,对中杆及棱镜数个,戴尔笔记本电脑 5 台;数据备份硬盘 5 个。所有仪器 设备均经过武汉市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鉴定且在检定有效期内, 各项精度 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1.6 工程进度计划本次测量拟定于 7 月初开始,总共用时为 10天。其中前两天时间用来写 技术设计方案及选定网形, 设计控制网并实地查看对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 再 用五天时间进行测量工作, 最后 3 天进行数字化绘图, 数据处理和总结报告的 编写。1.7 费

13、用详情设计、造标埋石、交通运输、仪器设备、观测、计算、检查等费用共计 2 万元。1.8 质量目标依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之规定,本项目成果质量实行二级检查、 一级验收方式进行控制。质量目标如下:(1)数据成果:控制点布设要合理、观测要正确、记录要齐全规范、计算 要正确。(2)图件成果:地形图内容要完整、表示要合理、注记要标准。(3)文字成果:报告格式要规范,结构要清晰,内容要完整。(4)存储介质:成果光盘存储的数据成果要完整,存储介质要完好。(5)总体质量:最终成果质量要求达到优良级。、地形测绘2.1 基本要求2.1.1 成图方法本测区地形图测绘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成图方法; 内业编图采用南方

14、CASS7.0 成图软件。数据处理使用南方平差易 2002 软件。2.1.2 测图比例尺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 1:500。2.1.3 图幅分幅与编号 本测区地形图依照武汉市地形图分幅标准和图幅整饰标准, 采用正方形分幅图幅尺寸为50cn 50 cm (实地为东西长500米,南北宽500米);取图内较大 单位或小区名做为图名, 编号采用图幅左下角纵、 横坐标公里数表示 (保留两位 整数和两位小数) ,中间用“- ”连接,纵坐标在前,横坐标在后,如:25.00-31.00 。2.2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平滑测设图根控制点 , 即观测个数不少于 5 个观测值并取平均值 作为定位结果。2.2.1 图根

15、点的布设 在图根导线点的基础上,采用全站仪技术 ,在测区范围内布设两两通视的图根点以满足测图需要。为方便以后施工放样和修测的需要, 应按照规范 要求在路面打油漆点作为埋石点,以便 长期保存。2.2.2 图根点编号为了和一级图根导线点编号保持一致, 本次全站仪所测的图根点亦按照顺序号编号,前面加字母“ TG表示,如:TG001但需在控制点成果表中区分。2.2.3 图根点的测量 由于图根导线点分布较均匀, 因此本次图根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测量方法进行 测量。2.3 地形图测绘2.3.1 基本要求a) 地形图碎部点高程注记至 0.01m。b) 地形要素测绘与表示,要按规范与图式执行。c) 地形图测绘完成

16、后,作业员应详细地进行自我检查与整理,测区要统一对 所测图幅进行检查。d) 地形图内容表示要合理、齐全、综合取舍要恰当,主次分明。e) 地貌测绘要正确,表示要合理,微貌显示要逼真。2.3.2 数据采集方法 使用全站仪在各级控制点上设站、定向、检查,采用极坐标法采集地形、 地物点三维坐标, 利用全站仪内部存储器记录地形、 地物点观测顺序号、 三维 坐标和编码, 在野外现场绘制草图, 并标注观测顺序号。 测站上要记录观测错 误的数据的顺序号,以便内业进行数据删除。数据采集时,地物点、地形点测距的最大长度应不超过 200 米,应遵守“看 不清不测”的原则。2.3.3 仪器设置及测站检查 地形测图时仪

17、器的设置及测站上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a) 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 5mm;b) 照准一图根点标定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 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0.05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0.05m;精品文档c)仪器高、棱镜高应量记至毫米。234数据处理将全站仪记录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删除错误数据 后,将数据格式转换为CASS7.0软件数据格式,利用软件展绘野外采集数据点 号(即观测顺序号)(或编码)。将测得的数据输入平差易2002软件进行平差处理。235平面控制测量1 选点(1)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硬,能长期保存和便于观测的地方(路边,尽量树荫 下);(2)相邻导线点间通视

18、良好,便于测角、量边;(3)导线点视野开阔,有足够的的密度,便于测绘周围地物和地貌;(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避免过长、过短,相邻边长之比不应超过三倍。2. 量边:J2全站仪测定距离2个测回,1测回(瞄棱镜一次)读4次,要往返 测,每条边往测8个读数,返测8个读数。(输入当天平均温度,单次精测,目 标为棱镜,输入加常数)3. 测角:用测回法(2个测回,配度盘,0度稍大一些,上下半测回限差 8秒, 测回间限差9秒),(按J6测,4个测回,限差分别为:上下测回 24 秒, 25秒),实测导线左角(位于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角)。一般在附合导线中, 测量导线左角,在闭合导线中均测内角,(注意连接角的两条

19、边)。例:第1测回:O点测站,先瞄准A点,配读盘比0度大些,记录水平度盘读数, 轻轻按测距键4次(OA距离),记录水平距离,顺时针瞄 B点,记录水平度 盘读数,按测距4次(OB距离),记录,倒转望远镜,瞄B点,记录水平度 盘读数,按测距4次(OB距离),记录,逆时针瞄A点,记录水平度盘读数, 按测距4次(OA距离),记录。测角2次,测距8次。第2测回:只测角,距离不测。4. 测站点3个方向,则采用全圆方向法观测5. 计算出各测回测角的平均值,测边的平均值,填入导线计算表格,平差计算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角度闭合差容许值:10 - n全长相对闭合差容许值:1 14000精品文档导线测量主要技术

20、要求等级导线全长平均边长每边测距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水平角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DJ2DJ63.6km300m± 15mm± 52410 vn1/14000二2.4km200m± 15mm± 81316 zn1/10000导线的边长测量采用光电测距仪进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观测要求往返测较差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测回较差一测回读数次数往、返15mm210mm15mm4236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及技术要求如 下表所示:四等水准测站观测限差水准仪前后前后视距红黑面红黑面所测视线中

21、丝最小型号视距差累积差读数差高差之差最长距离读数值DS3< 5m< 10m< 3mm< 5mm< 80m> 0.2m中丝最小读数值大于0.2m,仪器不要架太低,地面坡度很大,就采取 4站观测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每km高差中数测段往返咼差附(闭)合路线高差中误差不符值之限差闭合差之限差± 5mm20L mm20/S mm严格按照课本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测量,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每两点之间一定是 偶数站,仪器架在中间,用皮卷尺量出中间位置。每一站检查合格后再搬站,导 线点绝对不允许放尺垫,转点处一定要放尺垫。根据已知点的高程平差计算点的 高程。-数字

22、水准仪237图形编辑对照野外绘制的草图,利用展绘到计算机软件上的点号 (或编码)进行地形图的编辑,根据相应图式、规范和设计书要求对地物进行分层、编码。238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本测区地形图测绘内容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建筑物及其他 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 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途有关的各项要素。地物、地 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 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在划定的测图范围内,以控制点为测站,用全站仪测定地物、地貌特征点, 用符号表示该地区的地物位置及地形起伏情况。绘成地形

23、图。a)测量控制点测绘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将测区范围内的所有图根点,按图式规定的符号,准确的展绘到地形 图上。b)居民地和垣栅的测绘1)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 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2)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 房屋应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可舍去。3)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 0.4mm简单房屋小于0.6mm时,可 用直线连接。4)1:500 比例尺测图,房屋内部天井宜区分表示。5)测绘垣栅应类别清楚, 取舍得当。 围墙、栅栏、栏杆等可根据其永久性、 规整性、重

24、要性等综合考虑取舍。6)台阶和室外楼梯长度大于3M毫米,宽度大于1M毫米的应在图中表示。7)永久性门墩、支柱大于1M毫米的依比例实测,小于1M毫米的测量其中 心位置,用符号表示。8) 建筑物上突出的悬空部分应测量最外范围的投影位置,主要的支柱也要 实测。c)管线及附属设施测绘1)永久性的电力线、电信线均应准确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应实测。当多 种线路在同一杆架上时,只表示主要的。建筑区内电力线、电信线可不连线,但 应在杆架处绘出线路方向。各种线路应做到线类分明,走向连贯。2)架空的、地面上的、有管堤的管道均应实测,分别用相应符号表示。并 注明传输物质的名称。3)污水篦子、消防栓、阀门、水龙头、电

25、线箱、电话亭、路灯、检修井均 应实测中心位置, 以相应符号表示。 根据甲方要求, 必须测绘主要道路交叉口附 近的下水检修井之井底标高,并标注在地形图上。d)地貌和土质的测绘1)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70°以下时表示为斜坡。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以陡坎符号表示。2)各种土质按图式规定的相应符号表示。e)植被的测绘地形图上应正确反映出植被的类别特征。实测范围,以相应的符号表示。 对于大面积分布的草地,加注“草坪”二字。f)注记1)要求对各种名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图上所有建筑物、道 路、以及主要设施等名称,均应调查核实,有法定名称的应以法定名称为准,并 应正确注记。2)由于本测区地势平坦,大部分为建筑区,故不绘等高线,只需标注高 程点。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其间距应以 12 米为宜;测区建筑区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建筑物墙基脚和相应的地面、桥面中心、 空地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高程注记点注记至厘米。2.3.9 精度要求a)平面精度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 5cm;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 0.25m; 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超过± 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