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试题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试题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基础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h 01 shiyuliuwuh du( )(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春城(ch aig c盹)无处不飞花(2)轻烟散(sh cn sdn)入五侯家3.比一比,组一组。城()咽()侯()诚()烟()候()4.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_御柳:_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东风日暮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无处一一飞花一一二、课内阅读1寒食的主题是什么?体现在那几句?2寒食这首诗写了什么传统习俗?三、课外阅读。寒食陈与义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 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 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樽。【

2、注】寒食,即寒食节,在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 食,所有叫作“寒食节”。(1)联中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试作分析。n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怎样表现岀来的?11shiwuye_m ng yueqiusi参考答案、基础题1.寒食御柳武侯2 .(1)城(ch eng)(2)散(sen)3.城(城市)咽(咽喉)侯(武侯)诚(诚实)烟(烟花)候(气候)4.寒食: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5.东风一一西风日暮一一朝阳6.无处处处飞花飘花二、课内阅读1.这是一首杰出的古代政治讽刺诗,作者巧借吟节令景色,对

3、时政予以讽刺.本诗主题体现在第三、四句假借吟寒食节,巧借蜡烛达到对时政的讽刺的目的。2.寒食节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三、课外阅读“空”和“忽”。诗人看到花木繁荫的景象,想到家家寒食,感受到节日的氛围,但自己客居在外,不免悲愁,只有突然传来的莺声让他感觉仿佛置身故乡。“客袂”后面着一“空”字,写 出了客居孤单而又无可奈何的景况,而“忽”字,写出了瞬间失神怀念故土的情态。写出了寒食节独自一人客居他乡的落寞空虚,以及对故土的思念。本诗前四句叙事写景,因 为是春天,树木长出浓荫,花光照着田野,绿柳围绕着村庄,但在这美景之中,却隐藏着不见烟火的 寒食节景象,并引发诗人悲愁伤感的情绪,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

4、范。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基础题1.看拼音写出词语,我能做到把字写得正确、美观。j izhuti do ti dozhuOsh 和 g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盈盈一水间,脉.(mb m ci)脉不得语。今夜明月人尽望.(wcng wC)。3.比一比,组一组。泣()脉() 鸦()粒()泳() 雅()4.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1)札札弄机.杼._(2)泣涕零.如雨 _(3)中.庭.地白树栖鸦 _(4)不知秋.思.落谁家? _5.根据课文填空。_ ,札札弄机杼。河汉清且浅, _ ,不知/秋思/落/谁家?二、课内阅读 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问题。(1)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表达了他(她)怎样的一种情感?

5、(2)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从中任选两种,并举例加以简要分析。 三、课外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我知道。(选出正确答案,只填序号)1.农历九月九日是()节。A.端午B.清明C重阳D中秋2.山东是指()A.山东省B.华山以东C.山的东面3.异乡是指()。A.山东B.他乡,外乡C.不同的家乡(二)咬文嚼字。(解释下列字在诗中的意思)1.倍:_ 2.独:_3.遍:_4._逢:_. 5.忆:_ 6、遥:(三)登高望远。(填空)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写的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_ 的思念之情。2.本

6、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_表达 _ 之情,曾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四)找朋友。(连线)1.端午节A.菊花酒2.中秋节B月饼3.重阳节C汤圆4.元宵节D粽子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机杼 迢迢 擢升十五夜 明月 秋思2.脉(mb)望(wcng)3.泣(哭泣) 脉(血脉) 鸦(乌鸦)粒(米粒) 泳(游泳 ) 雅(高雅 )4.(1)机杼:织布机发出的声音。(2) 零:落下。(3)中庭:即庭中,庭院中。(4)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5.纤纤擢素手相去复几许今夜月明人尽望二、 课内阅读(1)主人公是织女;迢迢牵牛星化用了诗经这一内容,在神话传说的基础上更具体了故事 的情节,更加突出了织女相思之悲苦

7、,思念之哀怨,而且感情描写更细腻,艺术手法更完美,更加充 分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织女渴望夫妇团圆的强烈愿望。(关键词:思念、哀怨、渴望)(2)运用了对比、夸张、比喻、反复(叠词)、反问等(任选两种);示例:对比,以织女灵巧却织不成章,用对比手法描写了不幸的织女的孤独、哀怨、痛苦;夸张和比喻:以如雨的夸张手法,表达织女对牛郎的日夜思念, 有力地别打了作者对织女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反问:追问河汉并不长,为什么不能相见,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绪, 这样就更加有力地突出了织女的情绪,更有力地强调了织女离愁别绪的哀怨;反复(叠词):增强了节奏感和音韵的协调,自然贴切地状写了物性、传说,抒发了不尽的情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