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卷_第1页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卷_第2页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卷_第3页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卷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卷一、认真读题,我会填空。1、7839,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2、一瓶果汁的净含量是2升,倒满一杯容量250毫升的杯子后,瓶中还剩 毫升,像这样还能再倒 次。3、1285=140 2200+140=340 334020=17,列综合算式是 4、哥哥有18支铅笔,弟弟有8支铅笔,哥哥给弟弟 支两人就一样多。5、给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涂上红、黄、蓝三种颜色,任意抛40次,要想红色朝上的次数最多,蓝色面朝上的次数最少, 个面涂红色, 个面涂了蓝色。6、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 ,它们的交点叫 。7、5、50、92、180、1

2、05、150、40、90中有 个锐角, 个钝角。8、两个角的和是180,其中一个角是锐角,另一个角是 角。9、3只燕子2天一共吃了924只害虫,要求3只燕子1天吃多少只害虫,列式 ,一只燕子2天吃多少只害虫? 列式 。10、在里填上、或=7000毫升7升252019 252019301毫升3001毫升800-43269 800-43269二、慎重考虑,我会判断。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就一定平行。 2被除数、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商不变。 3、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里面的。 4、57040141。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只能画一条垂直

3、的线段。 三、反复比较,我会选择。1、90030的商的末尾有个0。A、0B、1C、22、96012与以下 的得数一样。A、96034B、96043C、960343、一个浴缸,最多能盛 升水。A、4B、40C、4004、从3:00到3:15分,分针转动了 度。A、15B、60C、905、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翻开后两条折痕 。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C、可能互相平行,也可能互相垂直四、认真细致,我会计算。1、直接写出得数。40082174004084930=125842060081=6056=2、用竖式计算。660179906557040602153、脱式计算。47922498385127

4、8433609085616五、灵敏运用,我会解决。1、一瓶儿童止咳糖浆的规格及用法用量如下,这瓶止咳糖浆够一个5岁儿童服用3天吗? 【规格】每瓶120毫升【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7岁以上儿童每次15-30毫升3-7岁儿童每次5-10毫升2、一座水库每天从6:00起开场放水。水库管理员每3小时观测一次水位下降情况,下面是他的观测记录。时间9:0012:0015:0018:00与6:00比水位下降cm15304560照这样的速度,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多少小时?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

5、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搜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

6、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么材料。假如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3、在歌咏比赛中,评委老师给小倩打出的分数如下表。“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