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新旧规范对照_第1页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新旧规范对照_第2页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新旧规范对照_第3页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新旧规范对照_第4页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新旧规范对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业资料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新旧规范对照:现行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12作废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1总 M1.0.1为了在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的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制定本标准。套话,原则性问题。与GB50545-2010的区别为涉及直流线路问题。适用范围扩大。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的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的设计。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

2、文:1.0.1 、1.0.2、1.0.3由 110kV500kV调整为 110kV750kV,与 GB50545-2010相一致。与GB50545-2010的区别为涉及直流线路问题及 750 kV的双回及多回问题。适用范围扩大。去掉了原DL/T5154-2002条文1.0.1通信杆塔设计可参照采用”;略去了 1.0.2、1.0.3 。DL/T5154-2012条文说明1.0.2明确了临时线路、通信杆塔结构设计参照执行,原线路的改造和改建参照验算和设计。基本一致1.0.3 本标准确定了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的设计原则,给出了角钢铁塔和混凝土电杆的设计计算方法。新增1.0.4 本标准采用以概率理论为

3、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可靠度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在规定的各种荷载组合作用下或各种变形或裂缝的限值条件下,满足线路安全运行的临界状态。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3.0.2一致1.0.5 杆塔结构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新材料,推广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新增与 GB50545-2010条文:1.0.3 一致。1.0.6 杆塔结构设计采用新理论、新材料或新结构型式,当缺乏实践经验时,应经过试验 验证。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3.0.3一致1.0.7 本标准规定了杆塔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当本标准与国

4、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 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3.0.4区别为“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现行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基本一致。不妨碍执行。1.0.8 杆塔结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3.0.4基本一致。不妨碍执行。2 术语和符号与GB50545-2010相应条文基本一致,与 DL/T5154-2002相应条文区别为“插入角钢(钢管)”调整为“插入构件”3荷 载3.1 一般规定3.1.1 荷载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永久荷载:导线及地线、绝缘子及其附件、

5、杆塔结构、各种固定设备等的重力荷载;拉线或纤绳的初始张力、预应力等荷载。与GB50545-2010条文10.1.1-1基本一致,未涉及“土压力”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1.1-1区别:明确“拉线或纤绳的初始张力”为永久荷载2 可变荷载:风和冰(雪)荷载;导线、地线及拉线的张力;安装检修的各种附加荷 载;结构变形引起的次生荷载以及各种振动动力荷载。与 GB50545-2010条文 10.1.1-2 一致。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1.1-2一致。3.1.2 荷载作用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1 杆塔的作用荷载一般分解为:横向荷载、纵向荷载和垂直荷载。对应原 D

6、L/T5154-2002 条文:5.1.1一致。2 杆塔应计算最不利风向作用, 悬垂型杆塔应计算与杆塔线路方向成0q45 1或60 )及90的三种基本风速的风向; 一般耐张型杆塔可只计算 90舜口 45两种基本风速的风向;终 端杆塔除计算90油450两种基本风速的风向外,还需计算 0哩本风速的风向;悬垂转角杆 塔和小角度耐张转角杆塔还应计算与导、地线张力的横向分力相反的风向。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1.2区别:“杆塔应计算最不利风向作用,原DL/T5154-2002条文“对 特殊杆塔应计算最不利风向”。“一般耐张型杆塔可只计算90环口 450两种基本风速的风向” 原DL/

7、T5154-2002条文“对一般耐张型杆塔可只计算 90-个风向”“终端杆塔除计算90。和45两种基本风速的风向外”原DL/T5154-2002条文“对终端杆塔,除计算90,风向外”注意对耐张终端增加了 45风向工况。3.1.3 风向与导、地线方向或塔面成夹角时,导线、地线风载在垂直和顺线条方向的分量,塔身和横担风载在塔面两垂直方向的分量,按表 3.1.3选用。表3.1.3角度风作用时风荷载分配表风向角日(度)线条风荷载塔身风荷载水平横担风荷载角度风作用示意图XYXYXY000.25WX0W0Wg 1丫450.5WX0.15WXK 0.424 X(vsa+vsb)K )0.424 X(W+W)

8、0.4Wc0.7WAcCi M1600.75WX0KiX 0.747WSa+0.249Wb)K1X 0.431WSa+0.144W)0.4Wc0.7WAc90W0Wa00.4WSc0注:1 X、Y分别为垂直与顺导、地线方向风荷载的分量。2 Wx为风垂直导、地线方向吹时,导、地线风荷载标准值,按公式3.7-1-1计算;3 Wsa Wsb别为风垂直于“ a”面及“ b”面吹时,塔身风荷载标准值,按公式 3.8-1计算;4 Wsc为风垂直于横担正面吹时,横担风荷载标准值,按公式3.8-1计算;5 K为塔身风载断面形状系数:对单角钢断面取1.0,对组合角钢断面取1.1。对应原 DL/T5154-200

9、2 条文:5.1.3一致。3.1.4 各类杆塔均应计算线路正常运行情况、断线情况、不均匀覆冰情况和安装情况下的 荷载组合,必要时尚应验算地震等稀有情况下的荷载组合。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1.4区别:增加了“不均匀覆冰情况”3.1.5 计算曲线型杆塔时,应计算沿高度方向不同时出现基本风速的不利情况,可参见附 录A计算。新增。3.1.6 各类杆塔在断线情况下的断线张力(或分裂导线纵向不平衡张力),以及不均匀覆冰情况下的不平衡张力均应按静态荷载计算。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3.4区别:增加了 “不均匀覆冰情况”按静态荷载计算。明确耐张杆塔断线张力(或分裂

10、导线纵向不平衡张力)静态荷载计算。原规定为“耐张杆塔的导、地线张力均按静态荷载计算。”3.1.7 防串倒的加强型悬垂型杆塔,除按常规悬垂型杆塔工况计算外,还应按所有导、 地线同侧有断线张力(或分裂导线纵向不平衡张力)计算。与 GB50545-2010条文 10.1.11 一致。新增条文3.2 正常运行情况3.2.1 各类杆塔的正常运行情况应计算下列荷载组合:1基本风速、无冰、未断线(包括最小垂直荷载和最大水平荷载组合);2设计覆冰、相应风速及气温、未断线;3最低气温、无冰、无风、未断线 (适用于终端和转角杆塔)。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2.1一致。3.3 断线情况3.3.

11、1 悬垂型杆塔(不含大跨越悬垂型杆塔)的断线情况应按-5 C、有冰、无风的气象条件, 计算下列荷载组合:1单回路杆塔:单导线断任意一相导线(分裂导线任意一相导线有纵向不平衡张力) 地线未断;断任意一根地线,导线未断。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3.1区别:明确断线温度,将“无冰”改为“有冰”2双回路杆塔:同一档内,单导线断任意两相导线(分裂导线任意两相导线有纵向不 平衡张力),地线未断;同一档内,断一根地线,单导线断任意一相导线(分裂导线任意一 相导线有纵向不平衡张力)。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3.1区别:明确断线温度,将“无冰”改为“有冰”断导线情况由

12、一相增加为两相;断地线情况由导线未断改为断一 相导线3多回路杆塔:同一档内,单导线断任意三相导线(分裂导线任意三相导线有纵向不 平衡张力),地线未断;同一档内,断一根地线,单导线断任意两相导线(分裂导线任意两 相导线有纵向不平衡张力)。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3.1区别:明确断线温度,将“无冰”改为“有冰”断导线情况由两相增加为三相;断地线情况由导线未断改为断两 相导线3.3.2 耐张型杆塔的断线情况应按 -5C、有冰、无风的气象条件,计算下列荷载组合:1单回路和双回路杆塔:1)交流线路:同一档内,单导线断任意两相导线(分裂导线任意两相导线有纵向 不平衡张力)、地线未断;

13、同一档内,断任意一根地线,单导线断任意一相导 线(分裂导线任意一相导线有纵向不平衡张力)。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3.2区别:明确断线温度,将“无冰”改为“有冰” 断地线情况由导线未断改为断一相导线2)单回路直流线路:同一档内,断任意一根地线,单导线断任意一极导线(分裂导线任意一极导线有纵向不平衡张力)。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3.2区别:明确断线温度,将“无冰”改为“有冰”断线情况由单独断一根地线或断任意一极导线改为断一根 地线且断任意一极导线3)双回路直流线路:同一档内,单导线断任意两极导线(分裂导线任意两极导线 有纵向不平衡张力)、地线未断;同

14、一档内,断任意一根地线,单导线断任意 一极导线(分裂导线任意一极导线有纵向不平衡张力)。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3.2区别:明确断线温度,将“无冰”改为“有冰” 断导线情况由断任意一极导线改为断任意两极导线断地线情况由单独断一根地线改为断一根地线且断任意一 极导线2多回路杆塔:同一档内,单导线断任意三相导线(分裂导线任意三相导线有纵向不 平衡张力)、地线未断;同一档内,断任意一根地线,单导线断任意两根导线(分裂导线任 意两相导线有纵向不平衡张力)。主要针对交流,目前无多回直流线路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3.2区别:明确断线温度,将“无冰”改为“有冰”

15、断导线情况由两相增加为三相;断地线情况由导线未断改为断两 相导线3.3.3 10mm及以下的冰区导、地线的断线张力(或分裂导线纵向不平衡张力)的取值应符合表3.3.3规定的导、地线最大使用张力的百分数值,垂直冰荷载取100 %设计覆冰荷载。表3.3.3 10mm及以下冰区导线、地线断线张力(或分裂导线纵向不平衡张力)(为地形悬垂型杆塔耐张型杆塔地线单导线双分裂导线双分裂以上导线单导线双分裂及以上导线平丘10050252010070山地10050302510070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3.1、5.3.2完全改变,忘记过去3.3.4 中冰区导、地线的断线张力(或分裂导线纵向

16、不平衡张力)的取值应符合表3.3.4规定的导、地线最大使用张力的百分数值,垂直冰荷载取100%设计覆冰荷载。表3.3.4 中冰区导线、地线断线张力(或分裂导线纵向不平衡张力)(为冰区悬垂型杆塔耐张型杆塔单导线双分裂导线双分裂以上导线地线单导线双分裂及以上导线地线15mm5040351001007010020mm50504510010070100新增3.3.5 重冰区导、地线的断线张力(或分裂导线纵向不平衡张力)覆冰率的取值应符合表3.3.6 -1规定的导、地线最大覆冰的百分数值,垂直冰荷载取100%设计覆冰荷载。表3.3.5-1重冰区导线、地线断线张力(或分裂导线纵向不平衡张力)覆冰率取值表(

17、%冰区悬垂型杆塔耐张型杆塔一类二类三类一类二类三类20mm706050100706030mm807060100807040mm908070100908050mm100908010010090注:一类:750kV, 500kV,重要 330kV;二类:330kV,重要 220kV;三类:220kV及 110kV。重冰区导、地线的断线张力(或分裂导线纵向不平衡张力)除应按表3.3.5-1的覆冰率进行计算外,具体取彳1不应低于下表3.3.5-2规定的导、地线最大使用张力的百分数值。表3.3.5-2重冰区导线、地线断线张力(或分裂导线纵向或不平衡张力)(为冰区悬垂型杆塔耐张型杆塔导线地线导线地线20m

18、m551007510030mm601008010040mm651008510050mm7010090100新增3.3.7 转动横担或变形横担的启动力,应满足运行和施工的安全要求。一般110kV线路采用标准值2 kN3kN; 220kV线路采用标准值 5kN6kN。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3.1-3 一致。3.4 不均匀覆冰情况新增内容,重点学习3.4.1 各类杆塔不均匀覆冰的不平衡张力应计算下列荷载组合:1 10mm水区:所有导、地线同时同向有不均匀覆冰的不平衡张力;2 重覆冰区:1)所有导、地线同时同向有不均匀覆冰的不平衡张力;2)所有导、地线同时不同向有不均匀覆冰的不

19、平衡张力。3 可:中冰区怎么办?重覆冰区包括中冰区及重冰区?暂按此执行,由3.4.3理解所得。3.4.2 10mn#区不均匀覆冰情况的导、地线的不平衡张力的取值应符合表 3.4.2规定的导、 地线最大使用张力的百分数值,垂直冰荷载取75%设计覆冰荷载。相应气象条件按- 5C、10m/s风速的气象条件计算。表3.4.210mn区不均匀覆冰情况的导、地线不平衡张力(悬垂型杆塔耐张型杆塔导线地线导线地线102030403.4.3 重覆冰区不均匀覆冰情况的导、地线的不平衡张力的取值可按表3.4.3-1 覆冰率计算,垂直冰荷载取不小于 75姒计覆冰荷载。相应气象条件按-5C、10m/s风速的气象条件计算

20、。表3.4.3-1重覆冰区不均匀覆冰情况的导、地线不平衡张力覆冰率(%线路等级悬垂型杆塔耐张型杆塔一侧另一侧一侧另一侧750kV、500kV及重要的330kV100201000330kV及重要的220kV1003010015220kV 及 110kV1004010030中冰区不均匀覆冰情况的导、地线的不平衡张力的取值除按表3.4.3-1的覆冰率进行计算外,具体取值不应低于表3.4.3-2规定的导、地线最大使用张力的百分数值。表3.4.3-2中冰区不均匀覆冰的导、地线不平衡张力(%)冰区悬垂型杆塔耐张型杆塔导线地线导线地线15mm1525354520mm20304050重冰区不均匀覆冰情况的导、

21、地线的不平衡张力的取值除按表 3.4.3-1的覆冰率进行计算外,具体取值不应低于表3.4.3-3规定的导、地线最大使用张力的百分数值。表3.4.3-3重冰区不均匀覆冰的导、地线不平衡张力(为冰区悬垂型杆塔耐张型杆塔导线地线导线地线20mm2546425430mm2950465840mm3354506350mm385854673.5 安装情况3.5.1各类杆塔的安装情况,应按 10m/s风速、无冰、相应气温的气象条件下考虑下列荷载组合:1悬垂型杆塔的安装荷载应符合下列规定:1)提升导、地线及其附件时的作用荷载。包括提升导、地线、绝缘子和金具等重量(一般按2.0倍计算)和安装工人和工具的附加荷载,

22、并考虑动力系数1.1 ,附加荷载标准值宜符合表3.5.1的规定。表3.5.1附加荷载标准值kN电压(kV)导线地线跳线悬垂型杆塔耐张型杆塔悬垂型杆塔耐张型杆塔1101.52.01.01.51.02203303.54.52.02.02.05007504.06.02.02.03.0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4.1区别:电压等级扩大至750kV。增加跳线安装附加荷载2)导线及地线锚线作业时的作用荷载。锚线对地夹角不宜大于20正在锚线相的张力应考虑动力系数 1.1。挂线点垂直荷载取锚线张力的垂直分量和导、地线重力和附加荷 载之和,纵向不平衡张力分别取导、地线张力与锚线张力纵向分量之

23、差。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4.1基本一致,明确正在锚线相的张力应考虑动力系数1.1。原条文为“锚线张力动力系数采用1.1”去掉了直流线路单柱拉线杆塔的部分内容。可能考虑工程实际,现已无此种结构。2 耐张型杆塔的安装荷载应符合下列规定:1)导线及地线荷载:锚塔:锚地线时,相邻档内的导线及地线均未架设;锚导线时,在同档内的地 线已架设。紧线塔:紧地线时,相邻档内的地线已架设或未架设,同档内的导线均未架设;紧导线时,同档内的地线已架设,相邻档内的导线和地线已架设或未架设。2)临时拉线所产生的荷载:锚塔和紧线塔均允许计及临时拉线的作用,临时拉线对地夹角不应大于 45 s,其方向

24、与导、地线方向一致。临时拉线一般可平衡导、地线张力的 30%500kV 及以上杆塔,对4分裂导线的临时拉线按平衡导线张力标准值30kN考虑,6分裂及以上导线的临时拉线按平衡导线张力标准值40kN考虑,地线临时拉线按平衡地线张力标准值 5kN考虑。3)紧线牵引绳产生的荷载:紧线牵引绳对地夹角宜按不大于20考虑,计算紧线张力时应计及导、地线的初伸长、施工误差和过牵引的影响。4)安装时的附加荷载: 可按表3.5.1选用。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4.1区别:临时拉线所产生的荷载电压等级500kV及以上有变化,原条文为“导线20kN,地线5kN,目的为减小安装控制强度。理解500k

25、V 及以上杆塔,4分裂以下导线应执行30%勺要求,此时可能超过30kN。3导、地线的架设次序,宜考虑自上而下地逐相(根)架设。对于双回路及多回路杆塔,应按实际需要,可考虑分期架设的情况。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4.1 5.1.54终端杆塔应计及变电所(或升压站)侧导线及地线已架设或未架设的情况。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1.55与水平面夹角不大于 30且可以上人的铁塔构件,应能承受设计值1000N人重荷载, 且不应与其他荷载组合。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4.1原条文为“水平和接近水平”,现明确为“与水平面夹角不大于 30”3.6

26、验算情况3.6.1 验算情况是针对稀有气象条件、地震等特殊情况。3.6.2 位于基本地震烈度为九度及以上地区的各类杆塔均应进行抗震验算。验算条件:有风(风荷载最大设计值的 30%,无冰、未断线。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5.1取消了 “位于基本地震烈度为七度及以上地区的混凝土高塔”的抗震验算要求;但 GB50545-2010 10.1.16对此依然要求验算。混凝土高 塔指混凝土塔身总高度超过100m的塔。3.6.3 各类杆塔的验算冰荷载情况,按验算冰厚、-5C、10m/s风,所有导、地线同时同向有不平衡张力。新增内容3.6.4 重覆冰线路各垂直档距系数 (垂直档距与水平档距

27、之比) 小于0.8的杆塔,应按导、 地线脱冰跳跃和不均匀覆冰时产生的上拔力校验导线横担和地线支架,导线上拔力取最大使用张力的5%10%,地线上拔力可取最大使用张力的5%。相邻塔位高差较大时,还应校验耐张型杆塔横担受扭情况。新增内容取消了原 DL/T5154-2002 条文:5.5.2,但 GB50545-201010.1.17对此依然要求验算。3.7 导线及地线线条风荷载的标准值导线及地线风荷载的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W= 0 Wo-Mz - Msc .艮 d Lp B1 sin 29(3.7 1)W0= V2/1600( 3.7 2)式中:W-一垂直于导线及地线方向白水平风荷载标准值,kN;

28、a风压不均匀系数,应根据设计基本风速,按照表 3.7-1确定;注意:数值与原 DL/T5154-2002有变化。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基准高度为10m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表 3.7-2的规定确定; 注意:数值与原DL/T5154-2002有变化。且与现行建筑荷载 规范数值(略小)不同,斟酌取用。伴C导线或地线的体型系数:线径小于17mm或覆冰时(不论线彳5大小)应取Rsc=1.2 ;线径大于或等于 17mm 限取1.1 ;长一一500kV和750kV线路导线及地线风荷载调整系数,仅用于计算作用于杆塔上的导 线及地线风荷载(不含导线及地线张力弧垂方t算和风偏角计算),良应按照表3.7- 1确定;其

29、它电压等级的线路 艮取1.0;注意:与原DL/T5154-2002略有变化,主要为基本风速取值的 变化。d导线或地线的外径或覆冰时的计算外径;分裂导线取所有子导线外径的总和,m;Lp杆塔的水平档距,mB 导、地线及绝缘子串覆冰风荷载增大系数,5mm冰区取1.1 , 10mm冰区取1.2 ,15mnM区取1.3, 20mmM以上冰区取 1.52.0 ;T-一风向与导线或地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度;W-基准风压标准值,kN/m2;V基准高度为 10m的风速,m/s。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6增加参数B1 (导、地线及绝缘子串覆冰风荷载增大系数)表3.7-1风压不均匀系数a和导地线

30、风载调整系数Pc风速V ( m/s)2020%2727 名4503.123.123.123.12注:地面粗糙度类别 A类指近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 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 城市市区。word完美格式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8.2.1对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 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表8.2.1确定.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 B、C、 D四类: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R类 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 C类指

31、有 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手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 市区.表乱工1风后高度变化系数离地面或海 平面高度 (in)地面租精度类制ABCD5L00X650. 51101.29L000.650.51151.0.650. 51201.能1. za0. 71。5】30L671.册0.骁0 51401.751. 531. 000. fiO501. 62L 1。0.铺60L97L711,加a 11702.051.79仇鲍802.121. 87L 360.9190|2.13L 93】,43&.兜1002.23Z 00L 5。L0415。2.我L251.791.332002. 64工46工031 58

32、2502. 732- 632.24上留3002, 9L772.432. 023502 912.912.6Q2 22400Z. 912.912.762.如450匕91L S12.91L 5S5002. 9】2.S12.512. 745M2. 912.912.91Z918.2.2 对于山区的建筑物,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除可按平坦地面的粗糙度类别由本规范表8.2.1确定外,还应考虑地形条件的修正,修正系数7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对于山峰和山坡,修正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顶部B处的修正系数可按下式计算:痢=+(1一 丁II?)f8. 2i 2)式中- 一山峰或山坡在迎风面一恻的坡度;当大于 0.3时+服

33、0.九照一一系数,对山崎取2.2.对山坡敢L 4:H山顶或山坡全高(m)i之一建筑物计算位置离建筑物地面的高度Cm)r当文 2. 5H 时,取 M = 2. 5H a2)其他部位的修正系数,可按图& 2. 2所示.取A, C图&2.2山峰和山坡的示意姓的修正系数为】.AB间和BC间的修正系数 按的线性排值确定.2 对于山间盆地、谷地等闭塞地形,不可在0-75-0-85 选取,3对于与风向一致的谷口 .山口.7可在1.2。1.50选取. 8.2.3对于远海海面和海岛的建筑物我构筑物,风压高度变化 系数除可按A类粗植度类别由本规起表8. 2.1确定外.还应考 虑表8, 3中给出的修正系数.衰乳言3

34、盘禽毒面和海岛的修正嘉融忏1距海岸电离1卜;404g6Q 50700hQLAL1L1L3.8杆塔风荷载的标准值杆塔风荷载的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3.81)VS=Wo,隆快,R As 艮式中:W-一杆塔风荷载标准值,kN;Ms构件的体型系数,塔架取 1.3 (1 +刀),环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杆取0.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体型系数4爆表3. 3. 131一回 一挡乩MS *方播三常弟民肉风向国即MM饥介刖斛3)阴2.93 i2.4i.i2.72.94CL3Z.21.42,71.00J工G2.334.iL9L910】$(B京*培飞修计时的体型瞿就收技卜表里用,曾子及圜朝落款

35、修障片鼻时的体型系聂尔|当码皿苞大/也加2时如隙角第培瓠的叫加餐以 H果刖j当1包小 本小千EHlStH,巴板角恻埸架的”.他第以中何宙校独件将值他计 尊取消了原DL/T5154-2002条文对由圆断面杆件组成塔架的体型系 数,可参照上表执行。心杆塔构件覆冰风荷载增大系数,5mme区取1.1 , 10m林区取1.2 , 15m林区取1.6 ,20mm 取 1.8 , 20mmX上冰区取 2.0 2.5 ;2As迎风面构件的投影面积计算值,m;塔架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按表 3.8-1选用;后一一杆塔风荷载调整系数。对杆塔本身,当杆塔全高不超过60m寸,应按照表3.8。1-2对全高采用一个系数;当

36、杆塔全高超过60m寸,应按现行国家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采用由下到上逐段增大的数值,但其加权平均值对自立式 杆塔不应小于1.6,对单柱拉线杆塔不应小于 1.8。对基础,当杆塔全高不超过60m 时,应取1.0; 60m及以上时,宜采用由下到上逐段增大的数值,但其加权平均值 对自立式杆塔不应小于 1.3。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5.7增加参数B2 (杆塔构件覆冰风荷载增大系数)表3.8.1-1塔架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刀as/Ab/a0.6 16 40 40 6060 100Q345为6510 16 40490 40 6344063 80415Q390 16 4051

37、0 40 6348063 80450Q420 16 40535 40 6351063 80480表4.0.10-2 螺栓和锚栓的强度设计值N/mm镀锌粗制螺 栓(C 级)4.8级标称直径d*9200/170螺 杆 承 压4205.8级标称直径d39240/2105206.8级标称直径d与9300/2406008.8级标称直径d与9400/30080010.9 级标称直径d与9500/380900锚栓Q235钢外径占6160/Q345钢外径16205/35号优质碳素钢外径占6190/45号优质碳素钢外径占6215/40Cr合金结构钢外径 16260/42CrMo合金结构钢外径 16310/注:1

38、 *适用于构件上螺栓端距大于等于1.5d(d螺栓直径);2 8.8级高强度螺栓应具有 砥(塑性,卜t能)和B类试验项目的合格证明;3 40Cr合金结木钢、42CrMo合金结构钢抗拉强度为热处理后的强度,热处理后的材料机械性能 应满足GB/T3077的要求。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6.2区别:除钢材孔壁承压强度和螺栓和锚栓的强度外,按现行钢结 构规范取值。4.0.11 钢材(型钢)物理性能指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米用。4.0.12 焊缝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采用。4.0.13 拉线宜采用镀锌钢绞线,其强度设

39、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镀锌钢绞线YB/T5004 的规定米用。4.0.14 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采用。4.0.15 混凝土受拉或受压的弹性模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米用。4.0.16 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采用。4.0.17 钢筋弹性模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采用。明确以上内容均按现行国家规范取值,本次参数均未给出。保持了与现行国家规范的一致性。5设计基本规定5.1 计算的基本规定5.

40、1.1 杆塔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可靠指标度量,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采用荷载标准值、材料性能标准值、几何参数标准值以及各种分项系数等表达。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3.0.2基本一致5.1.2 结构的极限状态是指结构或构件在规定的各种荷载组合作用下或各种变形或裂缝的 限值条件下,满足线路安全运行的临界状态。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合继续承载的变形。其计算表达式为:子(等 SGK+ /i SqK) & R(5.1.2-1)式中:0一杆塔结构重要性系数,重要线路不

41、应小于1.1 ,临时线路取0.9 ,其他线路取1.0 ;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对结构受力有利时不大于1.0,不利时取1.2;-Qi第i项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 1.4 ;Sgk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效应;SQiK 第i项可变荷载标准值的效应;少可变荷载组合系数,应按表 5.1.2-1的规定确定;R 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表5.1.2-1计算各类杆塔用的可变荷载组合系数正常运行情况断线情况安装情况不均匀冰荷载情况验算情况1.00.900.900.900.75提高了 110kV线路断线情况可变荷载组合系数:0.75改为0.9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的变形或裂缝等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规定限 值。其

42、计算表达式为:Sg+ SQiK C(5.1.2-2)式中: C结构或构件的裂缝宽度或变形的规定限制值,mm3结构或构件承载力的抗震验算,应按以下公式计算:力与时卷 SEhk+v.SEvK+是QSQ+叭E SkR/施(5.1.2 - 3)式中: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对结构受力有利时取1.0 ,不利时取1.2 ,验算结构抗倾或抗滑移时取0.9 。再,知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 5.1.2-2的规定确定;表5.1.2-2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地震作用的情况冷为仅计算水平地震作用1.30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01.3同时计算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水平地震作用为主时1.30.5竖向地震作用为主时0.51.3S

43、g| -永久荷载代表值的效应;SEhk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SEvk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知一一导、地线张力可变荷载的分项综合系数,取 0.5 ;Seqk导、地线张力可变荷载代表值的效应;SWK-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飒一一地震基本组合中的风荷载组合系数,可取0.3 ;湖一一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按表 5.1.2-3的规定确定。表5.1.2-3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材料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钢材跨越塔0.85除跨越塔外的其它杆塔0.80焊缝和螺栓1.00钢筋混凝土跨越塔0.90钢管混凝土杆塔0.80钢筋混凝土杆0.80各类受剪构件0.85对应原 DL/T5154-2002 条文:7.1.1除“110kV线路断线情况可变荷载组合系数”外,基本一致5.1.3 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和连接强度,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采用荷载的设计值和材料强度的设计值进行计算;结构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