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学案_第1页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学案_第2页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学案_第3页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学案_第4页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学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优化整合有序识记夯实基础,整合体系一、农业区位因素区位因内容素自然条热量、光照、地区土地和水分等件农业技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术经济耕作制度等因素农业社会经济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因素二、农业地域类型1.农业地域类型概述概念不同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 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 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分类依据农业生产条件、特坦 潜力、优势和限制性因素常见类型热带种植园农业、混合型农业、地中海式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等主要标各地区农业的商品化生产志2.案例水稻种植业(1)生态习性:

2、喜温喜湿,生长过程需要充足的光照、热量和 大量的水分。产,生产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投入比较多的劳动力(2琮不太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经营将!劳动生产率不高,比较适合个体农户经营(3)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非洲的埃及和 尼日利亚,南欧的一些地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南美 洲北部也大面积种植水稻。思维导图土也地开合明农业生产种植技术方式耕作制度劳动技术力 装备自然条件掌握核心有的被失精讲考点精析疑难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I母题导入|1. (2012海南地理)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 市场销售情况迥异。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经过改良的精 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

3、应求。据此完成(1)(2)题。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品种退化 产量过大品质较差 销售渠道不畅A.B. C. D.(2)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 ()A.提高产量B.改善运输条件C.推广良种D.扩大销售渠道答案(1)B (2)C解析 第(1)题,由材料信息分析不难得出普通脐橙产量大,但 是品质较差,从而导致产品滞销。第(2)题,加大科技投入,推 广优良品种,是当地提高脐橙种植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考向立意】该题组结合生产实际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意在用学过 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思维过程】提取文字信息-调动所学原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对 各选项进行判断分析

4、。【误区警示】一是忽视了题干中的文字信息:产量、品质与价格的关系;二 是第(2)题没有抓住“提高整体竞争力”这一关键词。【预测展望】选取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现实热点素材,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 其变化,突出学以致用。I疑难剖析I1 .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 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 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气候比照、与农作物种类分布、豆一种制度、产量关系密切自然因意.上一年降水量小于250亳米的干旱 降水 地区,一般不能发展农业MSI1'影响农业类型一平原-'种植业 旭叼中切

5、桃工久山地一林敕业 水源 一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一-影响作物的种类、产量2 .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 式、水平、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 图析如下:社会经济因索-市场一决定妆.业生产的类型、规模一交通运输对易腐变质产品影响大 (园艺业、乳商业)政策 一宏观圈控(产母、规模等)萼因就机械提高笔位面积产后扩大双产品销督范围提高农业生产率3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 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技术、市 场、政策等)发展变

6、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农业区位闲索的变化文化、科技发展质璃温室光、热、就度沿等高线修筑梆m人工培育土燧地形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土埴一自然环境改良耕作制度,培方良种了天种植范用:;二;长时间、Il4 .农业生产特点的成因分析(1)商品率高低一一区域人口与土地的对比关系(人多地少,农业 生产商品率低;地广人稀,农业商品率高 );市场(市场距离的 远近影响农业生产的商品经营)、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的交通运 输条件扩展农产品的销售区域,促进农业的商品经营 )等。(2)机械化程度一一地形平坦,土地集中,生产规模大,机械化 程度高,如美国的小麦区、玉米带,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 场放牧业;地势起伏大,地

7、块小,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I颈测演练I1 .山东省沾化县是全国闻名的“冬枣之乡”,仅枣树一项就使 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 000元。“沾冬二号”冬枣含糖量高达 38%(普通冬枣25%,甘蔗12%),市场供不应求。据此回答 (3)题。(1)沾化冬枣能远销全国各地,主要原因是 ()A.栽培技术先进B.运输条件改善C.政府支持D.媒体推介(2)从气候角度看,有利于冬枣含糖量提高的因素是 ()A.气温高B.日温差大C.光照强D.年降水量多(3)近年来,当地发展了冬枣加工工业,其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增加农民收入B.增加就业机会C.利于规避市场风险D.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答案 (1)B (2)B (

8、3)D解析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是沾化冬枣 远销全国各地的重要原因。日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 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积累。当地发展了冬枣加工工业并不能 改善生态环境。考点二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I母题导入2 .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局部农业类型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养羊业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O(2)小麦一绵羊业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 ,简述其主要 特点。(3)说明乙图所示地区发展农牧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大牧场放牧业 地势平坦,草原广阔;地下水资源丰 富;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2)混合农业 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

9、态系统; 可以有效地利用 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3)水源短缺。合理利用墨累一达令河等河流的水源;大力开发大自流盆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将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资 源调入墨累一达令盆地。【考向立意】该题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综合性强, 强调动态变化。【思维过程】读图推断农业地域类型-调动农业地域类型原理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一结合区 域发展农牧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提出针对性措施。【误区警示】第(2)题遗漏要点: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第(3)题不能根据限制 性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预测展望】选取典型案例借助区域图,

10、综合考查某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 条件,对信息获取解读、描述阐释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I疑难剖析I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判断的一般方法判别农业地域类型,关键是要建立一种思维方式,即生产对象一生产目的一生产规模一地域类型的思维方式。如表: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1水稻自给小农经营水稻种植业2牛、羊面向市场大牧场大牧场放牧业3小麦、玉米面向市场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局商品谷物农业4谷物、牲畜面向市场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局混合型农业5单一热带经济作物面向国际市场大规模的密集 型农场、生产 设施齐全热带种植园农业判断依据判断结论I预测演练2.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根据资料回答 (1)(2)题。有

11、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为混合农业B.为商品谷物农业C.为乳畜业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2)有关三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面向城市市场为主B.生产规模大但单产低C.专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D.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答案(1)A (2)D解析分别为混合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考点三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比较I母题导入I3 . (2012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题。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2011年11月之日如里址特尔谢1认昆电站城站 乌斯怀京心/图制n热播雨林带国德带、亚热带草原游 口热带、亚塔带荒漠带

12、呢热带常绿前叶林带 日变热带常绿陵叶林带 温带落时耨叶林部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 分析其有利条件。答案 大牧场放牧业 草场广阔;气候适宜;技术水平高; 交通便利;地广人稀。解析 澳大利亚的热带草原带因为草场丰富,农业地域类型是 大牧场放牧业,在此要与混合农业区分开,混合农业主要分布 在地中海气候区。大牧场放牧业是商品农业,因此需要地广人 稀、交通便利、技术水平高等条件,放牧业要求有丰富广阔的 草场资源,而草场的形成必须有与之适应的气候条件。【考向立意】该题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发展条件。【思维过程】读图锁定位置及自然特征 一结合区域特征判断农业地域类型

13、一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分析其形成条件。【误区警示】受教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影响,不加辨别错判为“小麦一牧羊结合的混合农业”;对有利条件的分析漏答社会经济条件。【预测展望】对“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考查有三种趋向:一是 选取新材料、新图形考查典型案例;二是变换区域考查典型案 例的迁移运用;三是考查发达国家牧业生产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意义。I疑难剖析I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地域特点典型地区区位优势问题及措施对我国可借鉴之处水稻小农经营;单位面积典型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南问题:小农经营,商品率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结种植业产量高,商 品率低;机 械化水平 低;水利工 程其大;科 技水平低亚降水较丰

14、富的地区低,机械化水 平低,水利工 程里人,科技 水平低构,实施联产 承包和多种经 营,农、林、 牧、渔业综合 发展;发展农 产品系列加工 业,把农业生 产从自给经济 转到商品生产 上来;加大科 技投入,向优 质、局效农业 方向发展区位优势:高温 多雨的气候,地 势平坦,劳动力 充足,种植经验 丰富措施:扩大规 模,发展水 禾1,提高科技 水平大 牧 场 放 牧 业干旱、半干 旱气候区, 天然草场 以放牧为 主,美国、 阿根廷牧 牛,澳人利 亚牧羊典型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问题:牲畜品 种退化,水源 不足建设人工草 场;改善牧区 交通条件和加 工体系区位优势:气候 温和,草类茂 盛;地广人稀

15、; 土地租金低;距 海港近措施:改善交 通,培育良 种,开辟水 源,种植饲料 作物商 品 谷 物规模大、机 械化程度 局,面向巾 场典型地区:美国 中部平原中国: 东北和西北地 区的国营农场问题:农业成 本高,能耗 大,农业生态 环境恶化大规模经营在 市场竞争中占 有优势;先进 的科技和一流农业区位优势:优越 的自然条件,便 利的交通运输, 地广人稀,工业 发达,先进的科 技措施:向生态 农业方向发展的科技服务体 系,值得我国 广大农区借 鉴;加强农业 一体化经营, 延长生产链, 提高经济效益混 合 型 农 业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典型地区: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中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问题:水

16、源不足我国南方山区 应建设良性的 林地一农田生 态系统以防止 水土流失;充 分利用土地资 源,发展林草 田塘多种经 营;根据国内 和国际市场的 变化,有侧重 地发展山区的 特色经济优势:农场成为 良性的生态系 统,农民可以有 效利用时间安 排农事活动,农 业生产具有很 大的灵活性和 对市场的适应 性措施:东水西调乳畜业轮转放牧典型地区:北美 洲五大湖周围 地区、西欧、中 欧及澳大利亚问题:牛奶及 大部分乳制 品不耐贮藏, 且运输不便我国大城市周 围发展乳畜业东南部、新西兰等优势:市场、饲料供应措施:紧邻消费市场I预测演练I3.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回答(1)(2)题(1)与图示资料相符

17、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B.乙一一澳大利亚混合农业C.丙亚洲水稻种植业D.甲一一城郊乳畜业(2)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答案(1)B (2)B解析第(1)题,据图中资料比较可知,甲地区农业以种植业为 主,商品率较低,投入劳动力数量较多,可以确定甲地的农业 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乙地区农业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商 品率高,可以确定是混合农业;丙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 高,投入劳动力数量较少,可能为乳畜业或大牧场放牧业,结 合选项,可以确定选B。第(2)题,考查对亚洲水稻种植

18、业的区 位条件的理解。解读图表:提升”能分门别奏举二反三农业区位因素图的判读I解读图表1 .将地形、气候因素叠加起来,初步确定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1)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地形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与分 布,可结合下图理解:干旱、半干J与湿润、半湿润地区早地版 f VA源幕湖治水篁里至逑绘浅海说巡内陆*,一山地桔:徐立讦威 畜牧业林已牧业、鼠;渔业 立体班业(2)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作物生长,这种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柑橘一一高温多雨的热带、 亚热带地区;甜菜一一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 一一光照 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一一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 苹果一一暖温

19、带湿润、半湿润地区。2 .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做出判断根据图例获取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等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例如,下图为“我国 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在图中处应如何布局花卉 种植业、乳牛业、小麦种植业、林果业。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基本思路距城近,花卉下乳牛 地竹高,、墟鱼 果 成本商 园 棉粮U U选择单位即城较渐 面积产值远布局高的农业生产前 水应 nc it- 花卉等需樊花需保鲜 水属大跳螭易变质接近河流、靠近城植、 湖泊等 交通方便的地方产品对运输 的迫切性类型I方法技巧A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一般方法

20、1 .总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 例如: 下图为“我国五个重要农业区域分布图”,试评价 A、C、D、 E四地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B地发展水产养殖业的优势条件。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为:一是“全面思考 (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依分作答(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2 .关键因素法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 区位因素。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 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大类。(1)主要因素:指一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 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2)限制性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

21、的因素,如西北地区 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3)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 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它可能是最突出的优 势因素,也可能是限制性因素。下面是部分典型地区农业的主导因素:主 导 因 素典型农业(农作物)热事青藏高原的青棵、珠江二角洲地区一年二熟的作物、海 南岛的天然橡胶水源河西走廊的粮棉、河套平原的种植业地形横断山区、我国东南地区的立体农业土壤东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市场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交通冬季,海南岛的蔬菜供应到北京地区技术无土栽培,冬小麦、水稻种植区界线北移3.发展分析法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

22、变化中,我们必须 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图上反映的问题。I图表应用(2010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C,生长周期约1个月。桑蚕的饲 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 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 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 空间转移。下图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 0.1吨)的省区分布。(1)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2)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答案(1)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劳

23、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 离珠江三角洲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2)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热量条件好等。或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 场较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解析 第(1)题,文字材料中说明了桑蚕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对 广西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可以描述其优势自然条件。不 可忽视的是材料中还有“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这 句话,由产业转移的知识我们知道,产业移出地区距移入地区 近,可为产业转移提供有利条件。第(2)题,依据发展桑蚕养殖 业需要的条件,将贵州和广西进行对比,分析贵州具备的优势 条件或不利条件,然后做出肯定或否定

24、回答。定时规范训练一、选择题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13题。B.四川盆地D.华北平原1. 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A.长江中下游平原C.雷州半岛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A.热量和土壤B.地形和水分C.光照和湿度D.积温和降水3.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和水分B.地形和土壤C.光照和湿度D.市场和政策答案 1.C 2.B 3.A解析 由稻田、香蕉和地形可判断为雷州半岛。从图中看出修筑梯田、基塘分别改造了地形和水分。热量和水分是农业布局随高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马铃薯原产于安第斯山地的高山区,目前已广泛种植于150多个国家和地

25、区,我国是第一生产大国。内蒙古中部的乌兰察布占全自治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2,产量位居全国前列。2011 年乌兰察布马铃薯获得丰收,但却遭遇滞销。据此回答46题。4内蒙古乌兰察布与安第斯山地的高山区相比,适合马铃薯种A.纬度较高C.气候温凉B.地势起伏大D.气温年较差大5 .乌兰察布利用网络推销方式,缓解了该地马铃薯滞销的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A.市场信息畅通B.农业技术提高C.政策导向得力D.运输条件改善6 .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经营者收入受市场波动影响最小的是()A.种植园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答案 4c 5.A 6.C解析 第4题,内蒙古乌兰察布和安第斯山地的

26、高山区分别受 纬度位置和地形影响,气候温凉,是适合马铃薯种植的相似自 然条件。第5题,利用互联网可以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变化,为 缓解马铃薯滞销的问题提供通畅的信息渠道。第 6题,混合农 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经营者收入受市场 波动影响最小。下表为“某年五国农作物自给率统计表”(单位:),据此回 答78题。麦米薯类砂糖肉类107124103110351法国1474010314062德国8799829287俄罗斯112571009099日本91049712897 . 丹麦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乳畜业D.混合农业8 .根据表格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

27、是 ()A.日本农业以商品农业为主B.法国和德国的砂糖以蔗糖为主C.俄罗斯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亚洲部分D.法国的农业集中在巴黎盆地答案 7.C 8.D解析 丹麦肉类自给率最高,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经济发达, 为乳畜业。日本人多地少,农业以自给为主;法国、德国纬度 较高,甜菜为主要糖料作物;俄罗斯的农业集中在东欧平原、 顿河流域。下图表示三种农业部门单位面积纯收入的空间变化。读图回答911题。9 .各农业部门对市场的依赖程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A. xyzB. xzyC. zxyD. zyx10 .造成各农业部门单位面积纯收入随空间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市场价格B.交通成本C.国家政策D.技术水平1

28、1 . 代表农业部门分界线的字母是 ()A.oqB.pqC.mpD.nP答案 9.D 10.B 11.C解析 第9题,从图中看出,随着距市场距离的增加,三类农 业部门的收益下降速度从快到慢依次为 xyz,因此各农业部门 对市场的依赖程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zyx。第10题,与市场 的距离越远,运费越高,因此各农业部门单位面积纯收入随空 间发生变化而下降。第11题,在m以内,x农业部门的收益 最高,在mp间,y农业部门的收益最高,在 p以外,z农业 部门的收益最高。图1是“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 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图 2是“四种气候的特征示意 图”。读图完成1213

29、题。图1降水址(EE)2000 1 5001 00()30252015105D-5月平均气温m多5fto 口七口降水团全年降水图212 .关于图1中集约指数最高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商品率高,单位面积产出大,对劳动力的依赖度强B.机械化程度高,气候和交通是其布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C.市场因素影响突出,城市分布和规模对其影响巨大D.暖湿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全年充足的光照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13 .甲区域在图2中对应的气候最有可能是 ()A3B. C.D.答案 12.C 13.B解析 图1中集约指数最高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饲料和市场是其主要区位因素, 对应的气

30、候为温带海洋性 气候。图1表示我国2012年三省(区)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结构,图2 表示中国三个区域的粮食生产、消费、流通情况(箭头代表粮食流 向,粗细表示流量大小,虚线、实线分别代表2000年前和2000年后)。完成1415题。14 .关于甲乙丙三省(区)与主产区、主销区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一、乙一、丙一B.甲一、乙一、丙一C.甲一、乙一、丙一D.甲一、乙一、丙一15 .有关中国粮食产、销区表述正确的是 ()A.主产区地商品率高,因自然条件优于其他两地B.制约主产区地粮食生产主要因素是水资源不足 C.主销区流入多,是因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差 D.箭头K以水运为主,主要是铁路、公路运力不足

31、 答案 14.C 15.B解析 甲地以小麦、玉米为主,地粮食输出的多,输入的少; 因此甲地对应;乙地以稻谷为主,商品率低,因此对应 ; 丙地既有水稻种植又有大面积的玉米生产, 因此对应。产 区商品率高,表明人少地多;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因此 位于华北,因此水源不足是主要制约因素;地水热条件好,但人均耕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箭头 K应以铁路、公路为主。二、综合题16 .下图中M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口约1.38亿, 经济以农业为主,约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水稻是其种植 面积最广(约占耕地面积的80%)的农作物,当地农民在长期 的耕作过程中发展出三季栽培的稻株:冬稻、夏稻和秋稻。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月份1 2345 6 7f19 1。 1112季节旱季前期后期 _旱季干,部''雨季土地类型(液水深度)高地 0杂交得严冬稻夏稍 (移居)秋稻中庙地0-90 cm柒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