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经典模拟题大全_第1页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经典模拟题大全_第2页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经典模拟题大全_第3页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经典模拟题大全_第4页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经典模拟题大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正确的判断是(1 . ()如左下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静止放在斜面 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 玄早 不TH .2 .()在空纸盒的侧面扎三个大小一样的孔,纸盒装满水后,水从小孔喷出,如图所示,4 . ()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 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又的®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Pa Pb (大于/小于/等于);FaFb (大于/小于/等于)5 .(翁翁)底面积为50cm2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用轻质细绳相连的体积相同的

2、 甲、乙两球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将细绳剪断后,甲球漂浮且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乙球沉入水底,若细绳剪断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 40Pa, g取10N/kg,则乙球的质量为 go6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 分别盛有水和酒精(p水>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0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水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飞/ /27.()如图所示,底面积为 S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未知密度的液体。将 一密度为p的正方体金属块放入

3、底面积为&的长方体塑料盒中(塑料盒的厚度可忽略不计),塑料盒漂浮在液面上(液体不会溢出容器),其浸入液体的深度为 加。若把金属块从塑料盒中取出,用细线系在 塑料盒的下方,放入液体中,塑料盒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2。剪断细线,金属块会沉到容器的底部,塑料盒漂浮在液面上,塑料盒浸入液体的 深度为h3。则细线剪断前、后液体对圆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小 了&.()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白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在A的上表面施加竖直向下、大小为 F的压力。金属块 A对B的压 强为Pi,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已知:金属块 A、B的边长之比Li: L2=1: 2, F: G

4、a= 3: 5,则 p1: P2为9.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白圆柱形容器A和B (SA> SB)瘠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 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A.倒入的液体体积 V甲可能等于V乙 B.倒4的液体中度h 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小于V乙 D.抽出的液体I退am - 一甲)C.抽出10.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侧放和平而%E间的E两块砖A和B.在科B上面放有重力不计的薄壁容器C (不考虑容器的厚度).C中装有水,密度为 p水,醇A和B的密度均为p,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和h2, C与科B和砖B与

5、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 &和Sb,且S= 1/6 S3.已知醇B和醇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则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为11. ()小河边上有一个河湾(如图14 48所示),渔民们每次捕鱼归来,息蹙二十一 习惯将渔船停靠在河湾与河道的交界处,并用缆绳固定,否则渔船会() 一TA.向河道中漂去 B.向河湾中漂去 C.在原处不动D.无法判断W15U12. (1)两船距离很近且并排行驶时,可能会,这是因为两船内侧水的流速于两船外侧水的 流速,造成了两船内侧水的压强于外侧水的压强的原因(选填大/小或 等”)。(2)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在A、B、C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处,压强

6、较小的是处(选填A" B“或C")。(3)如图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时,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 ,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 ,液体沿着细管上升,从管口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13二三喟料制成毛甯隹相嘈勺密可f台外竹器一正 容器翻上质量邳深度日相.若它们分别在水的彳动,速度分别为和2,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p1 = p 2 F1=F2 B. p1 > p2 F1<F2 C. p1 > p2 F1=F2 D. p1 < p2 F1>F2小凡8 / 64.()如图所示,甲

7、、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 ()A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E,橡皮塞中央插有一支两端开B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C甲对地面压强一定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D甲对地面压力一定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15 .( )如图所示,盛水的瓶子口用橡皮塞塞紧口的玻璃管,管内液面如图.若分别将瓶壁上 A、B、C三个塞子拔出,则()A、A处有水喷出,B、C没有水喷出B、A处没有水喷出,B、C处有水喷出AC、C处有水喷出,A、B处没有水喷出BD、C处没有水喷出,A、B处有水喷出C1TU16 .( )在两端开口的弯管中,用

8、水柱封闭了一段空气柱,如图所示,再往 少量的水,则()A.注入a管水柱长度跟c管水面下降距离相等B.注入a管水柱长度大于d管水面上升距离的4倍C. b管水面上升的距离等于 c管水面下降的距离D. b管水面上升的距离小于 c管水面下降的距离17 . ()乒乓球前进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旋转方向会沿不同的径迹运动.运动员用三种不同的击球方法把乒乓球击出,请判断,图 3中1、2、3三条径迹哪一种是上旋球(图中沿逆时 针方向旋转)的、下旋球(图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不旋球的。说明你为什么认为上旋球应该沿着你所选的径迹运动。18 . ()底面积分别为 4X1-0m2和1xi02m2的甲、乙两个容器分别盛有相

9、同深度的酒精 和水,如图所示,通过测量得到甲容器内酒精的体积为2X1(2m3.(酒精的密度为0.8X13kg/m3,g取10N/kg)求:(1)甲容器内酒精的质量 m. (2)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p(3)某同学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去相同体积的液体后,剩余部分的液体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的取值范围.19 .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cm2、高为体积为80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 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 的浮力是()20 .将重为20 N的金属块挂在弹簧

10、测力计下,金属块体积的1/4浸入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8 N,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与杯底接触时,弹A.18 NB.16 NC.14 ND.10 N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变为()21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 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A.甲放上时大B.乙放上时大C.甲和乙放上一样大D.无法判断22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烧杯, 分别装入适量的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 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鸡蛋在甲烧杯中

11、处于悬浮状态,在乙烧 杯中处于漂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杯中盐水密度为 p甲,乙杯中盐水密度为 p乙,则p甲p乙B.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浮和F'浮,则F浮MC.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F乙D.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p23 .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小明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甲浮在水甲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图,由此可知甲比乙()一一一二二A.所受浮力小B.质量大C所受压强大D.密度大二薪字三三三0三二24 .把密度计放入水中,密度计浸入18.4厘M;再放入一种无色透明二一1AVr的液体

12、中时,则浸入 10厘M;又放在第二种液体中时,则浸入的长度是14.6厘Mo那么,第一种液体的密度是 一千克/ M3,第二种液体的密度是 千克/M3如图124所本,25 .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 C为正方形,D为圆球体,B为梯形,A为长方体,且C的表面很光滑与容器底密闭接触,在这四种情况下: 口A.A所受的浮力最大B.B所受的浮力一定比 A小C.A所受的浮力最小,B, C, D浮力是一样大的D.A, C,所受的浮力都小于 B, C所受的浮力为零26 .一块冰中含有一个小气泡,浮在水面上,当冰熔化之后水面将口A.水面将上升B.水面维持原来的位置C水面将下降D.因为有气泡存在无法确定27 .水面上漂浮一

13、块木块,进入水中的体积是V,受到的浮力为 F。如果在水中加入一些酒精,很快分布均匀,这时若木块仍浮于混合液中,则口A.液体密度变小,因此木块所受的浮力将变小B.木块浸入液体的体积变大,但它所受的浮力不变C木块将不断下沉,因为浮力变小D.木块因二力平衡,将保持不动28 .如图7所示,在底面积为 S的圆柱形水槽底部有一个金属球,圆柱型的烧杯漂浮在水面 上,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Fi。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放在烧杯里使其底部保持水平漂 浮在水中,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F2,此时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与捞起金属球前的O变化量为p,水的密度为p水。根据上述条件可知金属球捞起放入烧杯后()A.烧杯受到

14、的浮力为F2 EB.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C.金属球受的支持力为F2 E卞SD.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变化了pS 29.水槽中放一个小铁盒,铁盒中放少许细线和一个铝块,铁盒漂浮在水面。现用细线把铝块拴在铁盒下面,铁盒仍漂浮在水面,如图8所示。讨论此时水槽中的水位以及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说法正确的是 ()A.水槽中水位不变,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B.水槽中水位下降,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C.水槽中水位不变,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小D.水槽中水位上升,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30 .如图所示,Q为铜制零件,其上部为边长 L=0.2m的立方体, 为边长l=0.1m的立方体.Q的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粘合,且水面

15、恰 好与Q上表面相平,则零件所受的浮力为 (g取10N/kg )(31 .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c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H /甲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 0c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先下沉然后上浮B.浮力变小,一直下C先上浮然后下沉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32 .如图3所示,密度为 0.6 X,0g/m3 ,体积为1 x 1-0m3的正方体木块, 用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线,一端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另一端系于圆柱形 容器底部的中心,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3N,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

16、水,木块处于漂浮状态,但细线仍松弛。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6X102m2,现在向容器中注水(容器的容量足够大)直到细线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 值,在细线断裂瞬间停止注水。待木块稳定后,容器的水面与细线断裂前的瞬间的水面相比高度(升高 /降低)cm.33 .彤彤过生日时,妈妈送给她一个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 小水晶球.彤彤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于是她找来量筒、小 玻璃杯和水,用如图所示的步骤测量出小水晶球的密度.由图 可知:水晶球的体积是 cm3,水晶球的质量是将一实心g,水晶球的密度是 g/cm3.34 .粗细均匀、密度为 p蜡的蜡烛底部粘有一块质量为m的铁块,蜡烛竖直漂浮在密度为p水的水中,蜡烛

17、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如图。点燃蜡烛,直至蜡烛与水面相平、烛焰熄灭 (假定蜡烛油不流下来),设燃烧掉的蜡烛长 为L,则L/H的关系是35 .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 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 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A.槽内甲、乙瓶内水温都不能达到100cB.甲瓶内水沸腾,乙瓶内水不沸腾C.甲瓶内水不沸腾,乙瓶内水沸腾 D.甲、乙瓶中水都不沸腾36 .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盛有石蜡油、水和水银三种液体,液体之间不相溶合.铅块(铅的密度是11.3g/cm3)轻轻放入该烧杯中,图乙中能正确显示出铅块静止时位置

18、的图D乙D.与球的体积大小有关密度 13.637.如图所示,一个斜柱状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水面浮着一个是()重为5N的球。如果把球取出,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减少值()A.大于5N B.等于5N C.小于5N如图所示,于to0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可能是是,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 T38 .小滨同学看到鸡蛋浮在盐水上面,39 .一个湿气的气球下咽!一个金属块,寸炉们放入水中某始恰能 悬浮,如图所示.如果轻轻向下拉一下气球,则金属块和气球(A.仍能静止B.向下运动C.向上运动D,都有可能39 .如图是某公共厕所的自动冲水装置.浮筒A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盖片 匚叫为lkg,表面积为80cm2,厚度不计.连接 AB的是长为30cm,体积和质量都不计的硬杆.当供水管流进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水对盖片 B的压力是40N,盖片B被拉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