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练习及答案_第1页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及答案_第2页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及答案_第3页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及答案_第4页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关东,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关西指函 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B.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 地区称为关中。C.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 方。如杜甫写昭君出塞“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 冢向黄昏”。D.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黄山、北岳 恒山、南岳衡山。如李白形容天姥山“势拔五岳掩赤城”。21 .D.中岳为嵩山,在河南省。22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 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如李密陈情表 中“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

2、举臣秀 才。”B.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 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C.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 母、办事廉正的意思。D.科举,是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 种制度,录取时是不分科的。22 .D.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23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 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又叫入学考试。B.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 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闱,考场)。C.乡试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 一名叫解元。

3、D.会试,又称春闱。会试中考中的叫进士,第一名 叫状元。23 .D.进士 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 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 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 士,第一名叫会元。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才成为 进士。24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第一名称状元 (鼎元),第二名称探花,第三名称榜眼。B.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 下第。C.殿试的一、二、三甲统称进士。D.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 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24 .A.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

4、探花25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 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 鼎元。B.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州牧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的市长一职。C.生员即秀才,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 才,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D.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 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金榜题 名”就源于此。25.B.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 官职。26.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孟子文章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

5、的“庠序”就是地方上的学校。B.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是国 子监,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 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 的最高学府。C.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D.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 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 政机构的职能。26 .C.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 所27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是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 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 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B.学官

6、,是古代主管学务的教师的统称。C.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 务。D.学政,是 “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 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27.B.学官是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 统称。28.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 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鸡, 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蛇,戌为狗,亥为 猪。B.嫡子,是封建社会中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 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C.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继 承始祖、祭祀

7、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 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主,地位特别高 贵,故又称“宗主”。D.庶子,是封建宗法社会中非正妻所生的儿子。28 .A.巳为蛇,酉为鸡29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纲”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即 朝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合称。B. “五常”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 父子、兄弟、 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 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C.三从四德是“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 德、妇言、妇容、妇功。D.伯(孟)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29A君为臣纲。30.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姬,原是古代的显姓。后成为贵族妇女的代称, 再进一步泛化,便成为女子的美称,进而成为美女 的通称。如西楚霸王项羽身边的虞姬,信陵君的哥 哥魏王身边的如姬。B.媵,本意指送嫁的人或物品,男女皆可为媵。后 来也可指“嫔妃”,如阿房宫赋中“妃嫔媵嫡”C.两国以上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