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口容量及场定位_第1页
旅游人口容量及场定位_第2页
旅游人口容量及场定位_第3页
旅游人口容量及场定位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旅游人口、容量及市场定位游人容量计算(一)、生态容量测算生态容量是在景区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正常维持而不致退化的情况下所允许的最大旅游活动量。其测算依据是规划用地的功能和本底性质。从石竹山风景名胜区的实际出发,确定其各类用地的生态容量和总生态容量(表5,1)o根据总生态容量测算的游人生态容量为375.5万人次/年。表5.1景区生态容量测算结果用地类型.,一一2面积(km)林地4.96游览地11.48水体24.08规划区合计40.52计算指标(m2/人)生态容量(万人/年)200049.61000229.6500096.3一375.5说明:石竹山全年均适合开展旅游活动,考虑到大雨、台风、意外

2、事故等不可控制的因素,每年按200天计算生态容量。(二)、游人容量测算游人容量是在景区生态容量的范围内,考虑游客心理承受能力和功能技术标准而允许的最多游客数量。其测算方法有线路法、面积法和卡口法。从石竹山景区实际出发,主要采用线路法和面积法来测算,在确定各景区计算指标的基础上,测算整个景区内各旅游景区的游人容量为196万人次/年,结果如表5.2从表中看出,景区的日容量小于景区的生态容量,所以可以用这个容量作为控制景区游客人数的容量。表5.2景区游人容量测算结果景区名称面积(km2)游线长度(km)计算方法计算指标一次性容量(人/次)日周转率(次)日游人容量(人次/日)年游人容量(万人次/年)石

3、竹山旅游服务中心区0.15-面积法0.1ha/人150460012.0石竹山道教文化旅游区2.723线路法6m/人50021,00020.0石竹湖休闲观光旅游区24.08-面积法0.5ha/人4,81614,81696.3狮岩堂休闲度假旅游区0.84-面积法0.1ha/人840184016.8笔架山探险观光旅游区4.96-面积法0.5ha/人992199219.8宋窑遗址文化旅游区7.77-面积法1ha/人7772155431.1整个规划区40.529802196.0说明:石竹山全年均适合开展旅游活动,考虑到大雨、台风、意外事故等不可控制的因素,每年按200天计算年游客容量。二、客源市场预测与

4、分析石竹山风景名胜区作为福清市的主打景区、大福州旅游圈的南部发展龙头,它的开发已经对游客产生相当大的吸引力,有较好的景区开发经验,曾被评为“福建十佳省级风景名胜区”。目前,石竹山风景名胜区的客源市场还主要来自周边县市,仅在周边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而随着福清市和大福州都市旅游圈的发展,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本身开发的深入,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游客量的增长将表现为:景区深度开发后会经历一个较短的高速增长期,随后增长率逐渐下降,游客量的增长趋于平缓。对石竹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进行低、中、高三个方案预测:1、低方案到2006年末,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量约55.7万人次,此前各年年平均增长率为3%到2010年年

5、末,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量为67.8万人次,此前各年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2020年左右,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量为91.1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2、中方案到2006年末,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量约为57.4万人次,此前各年年平均增长率为4%到2010年年末,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量为73.3万人次,此前各年年平均增长率约为5%2020年左右,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量为98.5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3、高方案到2006年末,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量约为59.0万人次,此前各年年平均增长率为5%到2010年年末,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量为86.7万人次,此前各年年平均增长率约为8%2

6、020年左右,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量为128.3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4、预测结论根据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石竹山风景名胜区在2002年达到4A景区标准,预测到2006年,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量为55-60万人次;到2010年为70万人次。到2020年为100万人次。近期日均旅游规模可达1500人左右,高峰游客容量为5000人次/天。远期(2010年)日旅游规模可达2000人,高峰游客容量为7000人次/天。远期(2010年)日旅游规模可达3000人,高峰游客容量为10000人次/天。三、景区总人口容量(一)、人口规模计算景区总人口容量包括外来游人、服务职工和当地居民三类

7、人员2002年外来游客51万,职工300人,景区人口6,000人,合计为51.63万人。到规划期远景时(2020年),外来游人按中方案预测约98.5万人,服务职工预测1,500人,居民预测10,000人,合计总人口规模100万人次。对比景区生态容量和游客容量,规划期人口规模可控制在有益于环境发展的范围内。(二)、景区内部人口分布为保证景区内部生态环境的正常维护,提高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对景区人口分布应当做出合理的规划。景区内部人口分布的基本目标是保证旅游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旅游经济管理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不超过景区的生态容量。游人分布应当以确保游人游赏收益、保障游人生命安全为基本原则,对旅游旺季和游赏高峰时段的游人进行合理调控。服务职工的分布以旅游点和管理服务区为重点,以方便为游人服务为原则,在游人密集区域可适当多布置服务人员。由于景区内用地相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