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控制QC广西四建第六分公司昌泰·盛世家园项目部QC小组二00六年三月十三日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控制一、工程概况昌泰·盛世家园小区工程位于南宁市仙葫大道与莺歌路交汇处天池山旁,是仙葫经济开发区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它的建成将给仙葫经济开发区添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因此,公司领导将该工程列为创优工程项目,力争在南宁仙葫经济开发区树起一块“样板工程”的丰碑。本工程集商业、住居、停车为一体,由南宁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广西南宁昌泰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广西益建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监理。该小区由16#楼组成,占地40亩,建筑面积132488,其中含10635地下负一层停车场,地面
2、以上十二十九层。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一期工程地下室包括4#、5#、6#楼,孔桩数量为290根。二、QC小组概况 1、小组成立时间:2005年12月10日。2、小组名称:广西四建南宁昌泰·盛世家园工程QC小组。 3、小组成员概况表:小组名称广西四建六分公司南宁昌泰·盛世家园项目部QC小组小组类型 管理型组建时间2005年12月10日注册日期2005年12月13日 注册号 QC05-9小组课题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控制序 号姓 名 性 别 职 称 职 务 小组职务 组内分工1陈松坚 男 工程师 项目经理 组 长 全面负责2段建平 男 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 副组长 技术负责3谭建
3、拾 男 工程师工 长 组 员 对策实施4卿 滔 男 助 工工 长 组 员 对策实施5刘日玲 女 工程师 质检员 组 员 检查验证6覃灵忠 男 助 工 材料员 组 员 对策实施7秦素英 女 工程师 质检员 组 员 检查验证8周洪春 男 助 工 动力员 组 员 对策实施9邱柳枝 女 助 工 资料员 组 员 资料整理10邓 捷 男 技术员 施工队长 组 员 实际操作制表:段建平三、选题理由1、该工程是我公司的创优项目之一,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是确保工程创优的重要条件。公司领导非常重视,对项目部班子组成进行了严格审批,并对QC小组开展的活动,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2、该工程地质复杂,主要
4、为杂填土,粉质粘土,强风化泥岩,中风化粉质岩,基础工程桩基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持力层为中、弱风化粉质岩,地下室中、弱风化粉质岩深达15m左右,为节约投资,桩基与土方工程施工打破传统的做法,采取逆作法施工,即为将土方开挖至3.85m(地下室底板)标高处后,再进行基坑支护及挖孔桩施工,从底板至持力层仅10m左右从而减少了桩基的工程量,确保工程桩基的施工。3、人工挖孔桩在基础施工中虽然有20余年的历史,但由于该工程桩身多处在粉质粘土上,桩身摩阻力较少,桩基施工中容易不同程度的的出现断桩,裂桩,偏桩等问题,为了有效的避免和减少这些质量缺陷,通过QC小组活动,探索和总结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标准的应用并积累
5、更完善的经验。因此,小组决定选择“地下室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为课题。四、活动目标及可行性研究 1、活动目标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02002),建筑桩基施工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单桩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桩位偏差,15桩径偏差+5目标值桩顶标高+2、-4钢筋笼安装深度±8桩身质量符合要求2、可行性研究、项目部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管理人员现场施工管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富有团队精神。、各级领导对项目部工作非常重视,对QC小组活动给予大力支持。、采用合格的材料供应商,对进场材料执行监理见证取样制,保证桩基
6、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桩基施工由具有多年的施工经验的施工队组负责,并能胜任本工程的桩基施工。五、开展PDCA循环 (一)、第一次PDCA循环 时间:2005年12月15日1、现状调查:经QC小组讨论,我们根据砼灌注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对已完成的地下室4#楼部分桩进行了现场调查,检查情况如下:地下室4#楼灌注桩施工质量检测情况统计表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测点数合格点合格率1桩体质量检验5050100%2桩 位单桩50,群桩150504692%3桩 径±50502754%4钢筋笼安装深度±100504486%5桩顶标高+30,50503774%制表:段建平 时间:2005.
7、12. 15 从以上统计结果看出,桩体的质量及桩位没有问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桩径、钢筋笼的安装及桩顶标高的控制,根据这些问题列出了缺陷点频率统计表如下:地下室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频率统计表序号项目缺陷点累计数累计频率%1桩径2323502桩顶标高133678.33钢筋笼安装深度64291.34桩位4461005合计46 制表:段建平 时间:2005. 12. 152、原因分析 为了能更直观地反映砼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我们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绘制砼灌注桩施工质量不合格点排列图如下图:频数 N46点 累计频率% BC 91.3 100A40- 78.3 -8030- 23 -6020- 13 -40
8、10- 6 4 200 桩径 桩顶标高 钢筋笼安装 桩位深度桩缺陷项目排列图制图:段建平 时间:2005年12月15日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影响砼灌桩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在于桩径和桩顶标高控制两个方面。QC小组成员通过调查研究,从人员,材料,机具,环境,施工工艺五个方面分别对影响桩径及桩项标高的因素进行了下分析:桩径、桩顶偏差因果分析图 制表:段建平 时间:2005. 12. 203、要因确认根据因果图,QC小组通过现场验证,对影响砼灌注桩施工中出现的桩径及桩标高偏差的质量的主要要因列表如下: 要 因 确 认 表序号影响因素确认方法确认情况是否要因确认人员1不严格按交底单操作施工现场验证未对施工人员
9、进行严格技术交底不按操作规程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不能及时更正错误操作,导致桩顶偏差是陈松坚段建平2新工人技术差操作人员互相配合不好对进场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否陈松坚段建平3操作人员冬季操作不熟练组织操作人员学习特殊季节需采取的各项措施否段建平刘日玲4自检不够严格自检制度,加强管理是谭建拾刘日玲5吊线不准,吊头碰撞模板吊线不准,会使桩径出现偏差是卿滔刘日玲6部份工人没有吊锤,卷尺操作人员的工具要配齐后,方能施工否谭建拾刘日玲7标高要眼控制不准确所有标高都要水准仪确认否谭建拾卿滔8作业凭经验制定桩顶标高的控制措施是段建平谭建拾9模板接头位置不对接头位置不对,容易发生跑模,造成桩径不符
10、偏差是谭建拾刘日玲10模板陈旧,变形大更换模板,保证桩的施工质量否覃灵忠刘日玲11气温低,砼和易性不好相应延长砼的拌制时间,保证砼有良好的和易性 否刘日玲卿滔12夜间施工,视线不好增加照明灯具否周洪春卿滔制表:段建平 时间:2005年12月20日4:制定对策: QC小组成员根据要因确认表,针对存在的五个方面主要影响因素,经过认真分析,从实际出发,从12个影响因素中确认了五个要因,并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对策措施,见下表。对 策 表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完成时间负责人1不严格按交底单操作施工对进场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学习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提高施工人员创优的责任心落实奖罚措施责任落实到人。办公室12月2
11、2日陈松坚2自检不够加强管理,增强责任心,建立劳动自检,互检制度每道工序施工合格率达到100%制定工艺措施,严格过程跟踪,检查工作。办公室全过程段建平3吊线不准,吊头碰撞模板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操作工人技术水平保证模板的安装尺寸及垂直度施工工长、质检员跟班作业。施工现场全过程谭建拾4作业凭经验严格把关,加强监督检查控制好标高,确保桩的施工质量用水准仪控制桩顶标高位置,按标点拉线施工。施工现场全过程卿滔5模板接头位置不对改进搭接方式达到砼成型质量要求搭接口错开保证接头处的刚度。施工现场全过程刘日玲制表:段建平 时间:2005年12月21日5:对策实施: 2005年12月21日,我们QC小组由组长陈
12、松坚同志在工地办公室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召开会议,进行了对策、目标、措施交底,并立即行动起来,各负其责,全面实施。实施一:2005年12月22日上午,由QC小组组织召开现场会议,召集了所有施工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在会上,由组长陈松坚同志讲述了桩基施工的质量重要性,由副组长段建平同志对操作工人进行了了详细的技术交底及施工质量标准,要求每日上班前由主管工长、质检员对前日检查情况公布在项目部宣传栏上,要求定时整改完成。由质检员、施工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发现问题进行记录,并适当拍摄一些照片,作为原始资料。并按照奖罚条例进行奖罚。实施二:由资料员邱柳枝对每天的天气情况进行统计记录,对风力大、湿度大的天气
13、采取有效的挡风措施,防止吊线的偏差。实施三:由材料员覃灵忠、动力员周洪春同志对进场的材料及工具、设备进行跟踪检查,实行进场材料、设备验收制度,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不合格材料及设备予以退货,杜绝了不合格品流入施工现场。实施四:由QC小组成员,会同分公司工程管理科,对工程质量严格按国家施工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编制了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并发至各施工专业队伍,作为施工时的临时指导性文件。实施五:QC小组成员根据施工方案,编制了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流程,要求各施工阶级严格按工工艺流程施工,每完成一道工序后由专业质检员、主管工长进行检查,全数评定,层层把关。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场地整平放线、
14、定桩位控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砼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电动葫芦,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护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折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砼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砼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桩柱设计深度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筑桩身砼。如下是实施对策后的桩基照片图为质检员在检查钢筋笼的几何尺寸已成形的挖孔桩桩孔已放入钢筋笼的挖孔桩6:有效性检查: 2005年12月30日,我们QC小组对地下室5#楼的部份桩的施工质量进行了检查,统计如下:地下室5#楼灌注桩施工质量检测情
15、况统计表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1桩位单桩50,群桩1505045902桩径±505043863钢筋笼安装深度±1005038764桩顶标高±30,50504284制表:段建平 时间:2005年12月30日从上表可以看出,桩经检查50点,合格点43点,合格率86%,桩顶标高检查50点,合格点42点,合格率84%,经过第一轮循环,桩径及桩顶偏差的问题已得到有效控制,而钢筋笼安装深度的问题尚未能实现目标。它将成为我们在下一个循环的主攻目标。(二)、第二次循环时间:2006年1月1日1月10日目标:解决钢筋笼安装深度的问题P:通过对钢筋笼安装
16、出现深度不符合要求的调整,我们发现钢筋笼制作时操作人员没有按实际孔深加工钢筋笼,致使钢筋笼过长或过短,为此,我们QC小组立即做出了相对应的对策进行实施。 D:我们要求钢筋笼的加工尺寸由工长统一开出,并由专人下料加工。质检员跟踪检查的管理办法。灌注砼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固定钢筋笼。避免钢筋笼上浮,保证了钢筋笼的安装深度。 C:2006年1月10日,我们QC小组对5#楼部分已成孔并安放好钢筋笼的桩基进行了检查,发现钢筋笼的安装深度问题已得到解决,基本实现了优良,实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 A:通过这次循环,解决了钢筋笼安装深度不符的问题,使人工控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实现了本课题的活动目标
17、。活动前与活动后目标对比图如下:六、实施效果1、 本工程基桩施工于2006年2月18日已施工完成230根,施工期间情况正常。根据规范要求,由广西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本工程的桩进行了低应变及高应变检测,检验结果所有桩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桩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全部符合规范要求。2、 通过两轮的POCA循环,不但提高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各项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七、巩固措施及标准化 1、严格执行奖罚制度,按公司程序文件的要求,做好项目管理的每一项工作,特别是质量管理工作。 2、继续开展QC小组活动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强化现场管理,坚持重要工序旁站监督,将工程质量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3、各工序施工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制定岗位责任制,各负其责。 4、定期召开经验总结会,罚劣奖优。提高整体的质量意识。八、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 尽管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实现了目标,但是在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焊接技术的先进设备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酒店经营管理师面试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真空绞纱分段染色机数据监测报告
- 2024年纺织机械培训内容设计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质量工程师资格考试的应试试题及答案
- 文化传承的Adobe设计师试题及答案
- 2024年CAD工程师认证考试中具有挑战性的题型试题及答案
- 提高设计师考试复习质量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机械工程师考试评估标准更新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商务礼仪师考试的学习安排建议试题及答案
- 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合并申请表(文书模板)
- 医院第一季度全成本核算分析报告
- Rational-Rose-用例图、顺序图、活动图、类图、状态机图-实例
- 《马说》-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 骨干教师考试题库(全)
- 华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 世界银行集团简介课件(PPT 48页)
- 中国毛笔字书法教育培训动态PPT模板
- 委外加工作业流程图
- 面试无机化学研究前沿ppt课件
-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矿床开拓方法设计(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