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培优化学溶解度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_第1页
初三培优化学溶解度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_第2页
初三培优化学溶解度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_第3页
初三培优化学溶解度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_第4页
初三培优化学溶解度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三培优化学溶解度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2012年山东烟台,4题,1分)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 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C.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 融雪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C【答案】D【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水属于均一稳定但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错;B、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剂不一定是水,例如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B错;G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再溶解某一溶质的

2、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所以饱和溶液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故C错;D、水中加入融雪剂后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所以凝固点要比水的凝固点低,即凝固点低于0C,故D正确。2. 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tib温度PA. KNOj的溶解度大于NaNO3的溶解度B. tiC时,在50g水里加入5gKNO3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6C. 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时,必须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 分别将tC时KNO3、NaNO3饱和溶液加热至t2C时,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NaNO3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 没有指明温度范围

3、,KNO3的溶解度大于NaNO3的溶解度,说法错误;B. t1C时,硝酸钾的溶剂给杜是20g,在50g水里加入5gKNO3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5g:50g=1:10,故错误;C. KNC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时,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错误;D. t1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此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硝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加热至t2C时,溶液质量分数不变,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小于NaNO3溶液,故正确;故选Do3.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0titi潘解度g温度2A. t

4、iC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 t2C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C. 将t2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i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D. 将tiC时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答案】B【解析】【详解】A、tiC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不能确定,选项错误;A的饱和溶液,其中A、B物质的溶解t2C时A、B、CB>A>C,选项错B、t2C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50gA放入50g水

5、中能得到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75g=1:3,选项正确;C、tiC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度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应该按照t2C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将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ie,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误;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tiC时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选项错误,故选Bo4.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t2C时,在两个各盛有i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B. tiC时

6、,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等于乙C.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D. t2C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iC,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t2C时,甲的溶解度=50g,而乙的溶解度50g,故在两个各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甲能全部溶解,而乙有剩余,故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正确,B、tiC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不一定等于乙,错误,C、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而乙的溶解度随

7、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较小,故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错误,D、没有指明高温时的溶液是否是等质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量的多少,错误,故选A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5. 图1可表示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I饥选项XYZA溶质溶液溶液B悬浊液乳浊液溶液C氧化物单质化合物D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A. AB.BC.CD.D【答案】A【解析】【分析】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是X、丫从属Z中,而X、Y之间的关系是并列。【详解】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则溶质、溶剂、溶液符合关系,故A正确;B、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是

8、并列关系,故B不正确;G单质并不包含于化合物,故C不正确;D、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属于交叉关系,故D不正确。故选A。【点睛】溶液包括溶质和溶剂,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6. 将60C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C,没有变化的是()A. 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C. 溶液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B【解析】【详解】将60C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C,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会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变小,溶液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而溶剂的质量不变,故选B。【点睛】掌握溶液的转化以及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 通常要使一种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

9、单的方法是()A. 加入溶质B. 降低温度C. 升高温度D. 恒温蒸发溶剂【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向不饱和溶液中增加溶质,随着不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溶质而逐渐变成饱和溶液,故A正确;B、降温时,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减小,但气体物质、氢氧化钙等却会随温度降低而溶解度增大,它们的不饱和溶液也就会更不饱和,故B不正确;C、升温时,对于大多数固体物质而言,物质的溶解度会增大,使不饱和溶液变得更不饱和溶液,因此,故C不正确;D、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有晶体析出,变为饱和溶液,但是操作比较复杂,故D不正确。故选A。【点睛】大多数物质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一般采取三种方法: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0、改变温度。8.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 tiC时,6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乙物质,溶液质量可能仍为60gC. t2C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iC,析出甲的质量可能比乙大D. t2C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B【解析】【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tiC时,6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乙物质,全部溶解,故溶液质量是70g,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明显,故t2C时,

11、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ie,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多,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t2C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若不是饱和则有可能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同"温度A. t2C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至tiC,仍为饱和溶液B. tiC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C. 甲物

12、质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溶剂方法提纯甲D. t2C时,N点表示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答案】B【解析】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温度由t2c降低到trc时,甲物质仍然是饱和溶液,乙物质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B、tiC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5g,故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25'1。吗20%故正确;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故错误;以t2C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25g,故t2C时N点表示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故错误。故选B。10

13、.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20C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B. 40C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5g甲、乙,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40C时,将10%的甲溶液降温至20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 40C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C,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没有指明溶液质量,无法确定,故A错误;B. 40C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分别为50g和40g,故甲全溶,溶液溶质为45g,乙只溶解40g,故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故B错误;C利用20C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4、的计算公式可得:30g100%23.0%10%,故C正确;30g+100gD错误。D. 没有指明溶液质量,不能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故11. 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虔它A. t2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B. tiC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甲=乙C. tic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丙甲=乙D. 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答案】B【解析】【分析】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tiC时,甲、乙溶解度相等,t2C时,乙丙溶解度

15、相等。【详解】A、t2C时,甲的溶解度最大,乙丙相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tiC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才相等,说法错误,符合题意;GtiC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甲乙相等小于丙,升温到t2C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丙减小,但仍然大于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丙甲=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oi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温度侦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

16、解度B. tiC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 t2C时,将30g甲物质放入70g水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i00gD. t2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iC,析出晶体质量甲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不知温度,则无法比较,故错误;B、tlC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S/(100+S)X100%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C、t2C时,甲的溶解度是30g,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30g甲溶解在7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21g+70g=91g,不是100g溶液;故错误;D、甲、乙

17、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从t2C降到t1C,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确定,故错误;考点:溶解度曲线。13. 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A. t1C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它们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都为B. t1C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80g溶液C. t2C,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C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D. t2C,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C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答案】C【解析】【详解】A、t<C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它们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都为:

18、-2°X100%Q16.7%20%错误,故选项错误;120gB、tC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0g甲,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溶液的质量=10g+50g=60g,80g溶液错误,故选项错误;C、t2C,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C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正确,因为降温后甲的质量分数变小,乙的不变,但还是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质量分数,故选项正确;D、t2C,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C时,甲有晶体析出,质量减少,乙的质量不变,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乙甲,甲乙错误,故选项错误。故选Co14.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

19、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0温度PA. t2C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B. tiC时,甲、乙各25g加到50g水中,均得70g溶液C. ti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t2C时,将溶剂均为1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iC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由图像可知,t2C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正确;B、ti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故B正确;C、tiC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不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D. t2C

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将溶剂均为i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iC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正确;故选Coi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A. 甲的溶解度大B. tiC,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质量分数相等C. t2C时,向i00g水中加入i00g甲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200gD. 将t2C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tiC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ti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S一100%,所以饱和溶液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100g+s

21、C、t2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根据溶解度概念,向100g水中加入100g甲最多溶解80g的甲,形成溶液的质量=100g+80g=180g,故C错误;D、将t2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C时,甲的溶解度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甲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乙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一S一100%,溶解度越大,质量分100g+s数越大,t1C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C时乙的溶解度,所以t1C时两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故D错误。故选B。【点睛】在分析饱和溶液温度改变后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时,首先根据

22、溶解度曲线判定溶液的状态,再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大小。S100g+s100%,判定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16. 如图是KN6、MgSO4、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溶解度8地S04NaCl。功taHtj温度七A. t2C时,把40gKNO3放入50g水中能得到KNO3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4:9B. t3C时,图中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NaCl>MgSO4>KNO3C. t4C时,其他条件不变,把MgSO4饱和溶液升温到t5C,在此操作过程中溶液里无明显现象D. 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采

23、用蒸发结晶法提纯【答案】B【解析】【详解】A、t2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0g,所以把40gKN。放入50g水中能得到KNO3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0g:70g=2:7,故A错误;B、ti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大,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小,所以t3C时,图中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iC,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NaCl>MgSQ>KN6,故B正确;Gt4C时,其他条件不变,把MgSO4饱和溶液升温到tsC,溶解度减小,在此操作过程中溶液里会析出晶体,故C错误;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故D错误。

24、故选:Bo17.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在ti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在t2C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 在tiC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答案】D【解析】A、从甲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故A正确;B、在tiC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C、由于在t2C时,N点在甲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因此代表的是甲的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D、由于在tiC时,乙的溶解度是25克,即在i00克水中最多溶解25克乙,故D错误;故选D

25、.【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固体的溶解度的概念的应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i8.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涛解度SA. KNOj和NaNO2的溶解度相等B. 60C时,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C. 将接近饱和的NaN0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 除去NaCl中少量KNOs,可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答案】C【解析】A、溶解度大小比较需要指明具体的温度,错误;B、6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7g,60C时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

26、7X100膑27%错误;GNaNO2的溶解度随温137度的升高而增大,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将接近饱和的NaNO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D、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硝酸钾含量较少,不能形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不出硝酸钾,不能除去KNOs;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析出氯化钠应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故选。CaC2和NaCl在超临19. 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下图为某压强下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是()A. 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2的溶解度B. 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增大

27、C. 450C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0.04gD. 450C时,可得到0.04%的CaC2的超临界水溶液【答案】C【解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要指明温度,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减小,错误;G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50C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0.04g,正确;D、450C时,CaC2的溶解度小于0.02g,不可能得打0.04%的溶液,错误。故选C。20. 根据下列溶解度曲线和A物质的部分温度是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ooooOS4321涛解度g03102030405060温度P温度/C0204060溶解度/gA物质20284

28、560A. 由上图可知,KNO3和NaCl的溶解度均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B. 10C时,将40gNaCl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C. 将30C时NaCl、KNO3、和A物质的饱和溶液各降温至10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KNO3>NaCl>AD. 20C时,将KNO3、NaCl和A物质各30g分别配制成恰好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为A>KNO3=NaCl【答案】D【解析】【详解】A、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A物质的溶解度,故A错误;B、1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40g,所以将40gNaCl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NaC

29、l的饱和溶液,故B错误;C、将30C时NaCl、KNO3、和A物质的饱和溶液各降温至10C,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大,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小,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NaCl>A>KNO3,故C错误;D、20C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将KN8NaCl和A物质各30g分别配制成恰好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为A>KN6=NaCl,故D正确。故选Do21. 下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C时,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C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A. 130gB. 140gC. 160gD. 180g【答案】B【解析】【分析】【

30、详解】60C时,物质的溶解度是80g,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80g+100g=180g,30C时,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有40g的物质析出,所得溶液的质量=180g-40g=140g,故选B22.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t2C时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B. 由t2C降到tiC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溶液C. 由t2C降到tiC丙溶液浓度一定不发生变化D. 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答案】C【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故A错误;B、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

31、此降温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由于不知道溶液的质量和状态,故析出晶体的多少无法比较;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时它的溶液中不会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C、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时它的溶液中不会有晶体析出,丙溶液浓度没有发生变化,故C正确;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确定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出降温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及判断出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间的转化方法等。

3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IIb温度,芭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C. tiC时,甲、乙两物质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D. t2C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从溶解度曲线看:温度大于ti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不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不正确;C、tiC时,甲、乙两物质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因为该温度

33、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40克,所以100克水中只能溶解40克甲和乙,正确;D、t2C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正确。故选Co24.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iC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一定不变B. t2C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 将tiC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D. 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答案】B【解析】A、tiC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

34、温度,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则溶剂减少,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t2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t2C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正确;C、tic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大小为:乙甲=丙,其质量分数为:乙甲=丙,升温到t2C时,由于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甲、乙的质量分数没有变化,仍为乙甲,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丙的溶解度小于甲,错误;D、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甲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比乙大,所以当甲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错误。故选Bo点睛:某温度时,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

35、g)X100%(溶解度为该温度时该物质的溶解度)。25. 在tie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通酸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副囹2A. 烧杯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B. 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C. 将温度升高到t2C,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D. 烧杯中溶液质量比烧杯中溶液质量小【答案】C【解析】【详解】A、烧杯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剩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选项错误;B、ti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烧杯中没有固体剩余,

36、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选项错误;C、t2C时,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将温度升高到t2C,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选项正确;D、在tiC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烧杯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烧杯溶液质量比烧杯中溶液质量大,选项错误,故选Co26. 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H12温度江:A.tiC时,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B.tiC时,甲、乙两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C. t2°C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

37、质量分数D. t2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iC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答案】B【解析】A、tiC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故A错误;8ti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故B正确;Gt2C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不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以t2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降温到tiC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不一定大于乙,故D错误。27. 实验室用KCIQ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甲乙丙丁A. 用装置

38、甲收集氧气B. 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C. 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D.用装置丁蒸发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B、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猛难溶于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故B正确;G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故C正确;D、蒸发时要变加热边搅拌,故D不正确。故选Do28.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溶解度湾A. ti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B. t2C时,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C. 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C降温到tiC,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D. 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答案】B【解析】【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i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A正确;B、t2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