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习题等腰三角形(基础)知识讲解_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习题等腰三角形(基础)知识讲解_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习题等腰三角形(基础)知识讲解_第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习题等腰三角形(基础)知识讲解_第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习题等腰三角形(基础)知识讲解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等腰三角形(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 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会利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计算和作图.3.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其证明过程.通过定理的证明和应用,初步了解转化思想,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理解反证法并能用反证法推理证明简单几何题【要点梳理】要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1.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如图所示,在ABC中,AAAC,AB

2、C是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为腰,BC为底边,/A是顶角,/B、ZC是底角.2. 等腰三角形的作法已知线段a,b(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ABC使AB=AC=b,BC=a.作法:1.作线段BC=a;2. 分别以B,C为圆心,以b为半径画弧,相交于点A;3. 连接AB,AC.ABC为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3.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1)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2) ZB=ZC;(3) 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一i一e广kL(4) /AD牛ZAD孚90°,AD为底边上的高线.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或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4. 等边三角

3、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称为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一类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每个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或中线)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要点诠释:(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180A角(或直角)./A=180-2ZB,ZB=ZC=.2(2) 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高清课堂:38930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知识要点】要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推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4、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2. 等腰三角形中重要线段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两腰上的高、两腰上的中线)相等要点诠释:这条性质,还可以推广到一下结论:(1)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上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2) 等腰三角形两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3)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两腰上的中线,两腰上的高的交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到底边两端上的距离相等.(4) 等腰三角形顶点到两腰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距离相等要点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

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可以简单的说成: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要点诠释:(1)要弄清判定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不要与性质定理混淆.判定定理得到的结论是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是已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得到边和角关系(2) 不能说“一个三角形两底角相等,那么两腰边相等”,因为还未判定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2.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 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要点四、反证法在证明时,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

6、经过逐步推导论证,最后推出与学过的概念、基本事实,以证明的定理、性质或题设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命题的方法叫做反证法要点诠释:反证法也称归谬法,是一种间接证明的方法,一般适用于直接证明有困难的命题.一般证明步骤如下:(1) 假定命题的结论不成立;(2) 从这个假设和其他已知条件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与学过的概念、基本事实,以证明的定理、性质或题设条件相矛盾的结果;(3) 由矛盾的结果,判定假设不成立,从而说明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典型例题】类型一、等腰三角形中有关角度的计算题【高清课堂:38930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例1】1、如图,在ABC中,D在BC上,

7、且AAAOBRZ1=30,求/2的度数.【答案与解析】解:.AAACZB=/CAABD2=Z3Z2=Z1+ZC/2=Z1+/B.Z2+Z3+ZB=180°ZB=180°-2/2Z2=Z1+180°-2Z23Z2=/1+180°.Z1=30°Z2=70°【总结升华】解该题的关键是要找到Z2和Z1之间的关系,显然Z2=Z1+ZC,只要再找出ZC与Z2的关系问题就好解决了,而ZCZB,所以把问题转化为ABD的角之间的关系,问题就容易的多了.关于角度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方程进行解决.【高清课堂:38930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例1练习】举一反

8、三:【变式】已知:如图,以E分别为ABAC上的点,ABBOBD,AAAE,D已CE求ZB的度数.【答案】解:.AOBOBD,AAAE,DACE设/ECA/ED孚x,/BCS/BD孚y,则ZAESZAD&2x,ZA=ZB=180°-4x在ABC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x+y+180°4x+180°4X=180°又.A、以B在同一直线上,.2x+x+y=180°由,解得x=36°B=180°-4x=180°144°=36°.类型二、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C2、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为40&

9、#176;,求其余各角.【思路点拨】由一个等腰三角形内角为40。,分别从40。是等腰三角形顶角与40。是底角的角度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答案与解析】解:(1)当40°的角为顶角时,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两个底角的度数之和=180°-40°=140°,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两底角相等,1故每个底角的度数-14070;2(2)当40°的角为底角时,另一个底角也为40°,则顶角的度数=180°-40°40°=100°.其余各角为70°,70°或40°,100&#

10、176;.【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小心别漏解.【高清课堂:38930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例2(2)】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一边长为3,求其余各边.【答案与解析】解:(1)3为腰长时,则另一腰长也为3,底边长=13-3-3=7;(2)3为底边长时,则两个腰长的和=133=10,则一腰长105.2这样得两组:3,3,75,5,3.3+3V乙故不能构成三角形,应舍去.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一边长为3,其余各边长为5,5.【总结升华】唯独等腰三角形的边有专用名词“腰”“底”,别的三角

11、形没有,此题没有说明边长为3的边是腰还是底,所以做此题应分类讨论.同时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验证讨论哪些情况符合,哪些情况不符合,从而决定取舍,最后得到正确答案.举一反三:【变式】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BO8cm,且|ACBC|=2cm,那么腰AC的长为().A.10cm或6cmB.10cmC.6cmD.8cm或6cm【答案】A;解:.|ACBC|=2cm,ACBO±2.又BO8.AC=10或6.AB=10(cm)或(6cm).类型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运用4、如图,在ABC中,边AB>AC.求证:ZACEWABC【思路点拨】在A

12、B上截取AE=AC连接C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推出ZAEC£ACE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ZAEEZABC即可.【答案与解析】证明:证明:在AB上截取AE=AC连接CE,.AE=ACAEC£ACE.ZAEOZB,.ZACtWABC【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能推出ZAEC£ACE和ZAEOZABC是解此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60°,BD是中线,延长BC至点E,使CE=CD求证:DB=DE【答案与解析】证明:如图,在ABC中,.AB=ACZA=60°,ABC是等边三角

13、形,ABCW2=60°,BD是中线,BD是ZABC的平分线,1=30°,.CE=CDE=Z3,./E=【/2=30。,/E=Z1,DB=DE类型四、等腰三角形的判定C5、(2014春?宜宾校级期末)如图1,在AABC中,BO平分ZABCCO平分ZACB过点O作DE/BC交AB于点D,交AC与点D,交AC于点E.(1) 试找出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 若BD=4CE=3求DE的长;(3) 若AB=12、AC=9求AADE的周长;(4) 若将原题中平行线DE的方向改变,如图2,OD/AROE/ACBC=16,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思路点拨】(1)运用两三角形两底角相

14、等得出等腰三角形;(2) 由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求解;(3) 由AADE的周长=AD+DO+OE+AE=AB+AC军;(4) 由OD/AROE/ACBO平分ZABCCW分ZACB得出BD。和ECO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得出ODE的周长等于BC的长度.【答案与解析】解:(1)。8。和EOC是等腰三角形.BOW/ABCZDBO=CBQ.DE/BC/CBO=DOB/DBO=DOBDB=DODBO是等腰三角形,同理EOC是等腰三角形;(2) .句=4CE=3.由(1)得出DO=4EO=3,DE=DO+OE=4+3=7(3) AADE的周长=AD+DO+OE+AE.DO=DBOE=ECADE的

15、周长=AB+AC.AB=12AC=9,.ADE的周长=AB+AC=12+9=21(4) .OD/AB,OE/ACBO平分ZABCCO¥分ZACBBDOAECO是等腰三角形,.BD=DOCE=OE.BC=16ODE的周长为16.即ODE的周长等于BC的长度.【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角相等或两边相等.举一反三【变式】(2014秋?花垣县期末)如图,ABC中,以E分别是AGAB上的点,BD与CE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ZEBD£DCOZBEO£CDOBE=CDOB=0C上述四个条件中,哪两个条

16、件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选择其中的一种情形,证明AABC是等腰三角形.【答案】;都可以组合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选为条件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证明:.在EB。和ADCO中,ZE0B=ZD0CZebo=Zdco,EB=CDAEB(ADCO(AA0,.BO=C。/OBC=OCB/EBO+OBC=DCO+OCB即ZABC=ACB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类型三、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GelaM/6.如图所小,ABC中,ZACB=90,C8AB,垂足是D,ZA=60.求证:BD=3AD.【答案与解析】证明:CtUAB,ADC=90,又.A=60°,ZACD=30_1_

17、.在RtACD中,AD=AC2又.ZACB=9CT,在RtACB中,ZB=30°,八1AC=AB.AD=1AB,2415贝UAD=BD,即3【总结升华】根据直角三角形中而出推出AB=4BD从而不难证得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30°举一反三:BD=3AD.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可得到BD与AD的数量关系.此题主要考查含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BC=2BDAB=2BC从30°角的直角三角【变式】(2014秋?丰都县校级期中)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g,AD/BGBD平分ZABCZA=120°,CD=4cmZABC£DCB求BC的长.

18、【答案】解:.AD/BCZA=120°,ABC=180-120°=60°,.BD平分/ABCDBCZABCX60°=30。,22又.ABC£DCB=60,.ZBDC=18030°-60°=90°,.BC=2CD=14=8cm类型四、反证法C7.求证: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答案】已知:ABC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证明:假设ABC中没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则ZA>60°,/B>60°,/C>60."A+ZB+ZC>60°+60°+60°=180°即ZA+ZB+ZC>1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