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收入( 1)概念:收入 ,是指企业在 日常活动中 形成的、会导致 所有者权益增加 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 总流入。( 2)特点:收入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 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3)收入的确认条件:与收入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入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收入和利得的区别收入, 是指企业在 日常活动 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利得, 是指企业在 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利得分两类 :一类是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即: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如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账面价值;二类是 计入利润 的利得 (即:计入营业外收入):如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接受捐赠、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等。5费用( 1)概念:费用, 是指企业在 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特点: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费用的确认条件:与费用有
3、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出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费用和损失的区别:无费用, 是指企业在 日常活动 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 总流出 。损失, 是指企业在 非日常活动 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 流出 。损失分两类:一类是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 (即: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如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等;二类是 直接计入利润的损失 (即:计入营业外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处置无形资产的净损失
4、、罚款支出、对外捐赠、债务重组损失、非常损失等。6利润:( 1)概念:利润, 是指企业在 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构成:利润包括 收入 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五)会计等式1概念:会计等式, 是反映各项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表达式;从实质上看,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和基本财务状况。2会计等式的内容( 1)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通常称为第一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左边反映资金的运用,等式的右边反映资金的来源,因此无论在什么时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应保持上述恒等关系。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等式
5、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注意: 负债总是位于所有者权益之前,这种顺序的排列不是随机的,而是具有特定的经济意义。(2) 收入 -费用 =利润 (第二会计等式)企业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收入扣除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后的余额,即表现为利润。如果收入大于费用,差额为利润;收入小于费用,差额为亏损。这一等式是基本等式的补充和发展,表明了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与相应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资金的绝对运动形式,也称为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第三会计等式)负债所有者权
6、益利润该等式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之间的关系。财务状况反映了企业一定日期资产的存量情况,而经营成果则反映了企业一定期间资产的增量或减量。第三等式是反映第一会计等式与第二会计等式之间的关系,是第一等式的扩展。【例题8·多选题】会计要素中表现的会计等式()C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 期末余额 +本期减少额D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答案: AB【例题9·单选题】以下工作中不以会计等式为理论基础的是()A复式记账B 成本计算C 编资产负债表D 试算平衡答案:B(六)会计科目1. 概念:会计科目,是指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2. 会计
7、科目的分类(1) 按照提供核算指标详细程度进行分类 总分类科目:也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总账科目一般是按财政部制定的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设置。 明细分类科目:也称明细科目,它是对总分类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它们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或提供的指标比较详细具体,它是对总分类科目的具体化和详细说明。明细科目的设置,除会计准则规定设置外,各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自行设定。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作用,明细分类科目对总分类科目起补充和说明作用。(2) 按照会计对象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一是资产类科目:如
8、: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二是负债类科目: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三是共同类科目:既可能是资产也可能是负债;四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五是成本类科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六是损益类科目:收入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费用类: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会计科目表顺序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一、资产类11001库存现金21002银行存款31012其他货币资金41101交易性金融资产51121应收票据61122应收账款71123预付账款81131应收股利91132应收利息1
9、0122l其他应收款111401材料采购121402在途物资131403原材料141404材料成本差异151405库存商品161411周转材料171471存货跌价准备( 一般企业常用的会计科目) 如下表所示。顺序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352203预收账款362211应付职工薪酬372221应交税费382231应付利息392232应付股利40224l其他应付款412501长期借款422502应付债券432701长期应付款三、共同类443101衍生工具四、所有者权益类454001实收资本464002资本公积474101盈余公积484103本年利润494104利润分配五、成本类18151l长期股权投资5
10、05001生产成本191512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515101制造费用201531长期应收款六、损益类2l1601固定资产526001主营业务收入221602累计折旧536051其他业务收入23160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46111投资收益241604在建工程556301营业外收入251605工程物资566401主营业务成本261606固定资产清理576402其他业务成本271701无形资产586403营业税金及附加281702累计摊销596601销售费用29170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606602管理费用301711商誉616603财务费用311901待处理财产损溢626701资产减值损失二、负债
11、类636711营业外支出322001短期借款646801所得税费用33220l应付票据656901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42202应付账款(七)账户1账户的概念:账户, 是根据 会计科目 设置的, 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 ,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2账户的分类会计科目有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账户按照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也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即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的账户称为总分类账户,根据明细分类科目开设的账户称为明细分类账户。3账户的结构和内容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必然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
12、一方登记减少,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类型。资产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 费用类账户结构相同, 借方表示增加, 贷方表示减少; 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结构相同,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注意:资产类(成本类)账户借增贷减,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增借减,余额在贷方;费用类账户借增贷减,一般无余额;收入类账户贷增借减,一般无余额。4. 账户本期发生额和余额的联系( 1)本期发生额是一个期间指标,说明某类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情况。( 2)余额 是一个时点指标,说明某类经济内容在某一时日增减变动的结果。 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如下:期末(借
13、方或者贷方)余额=期初(借方或者贷方)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类型。5. 借贷记账法( 1)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即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借方和贷方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 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注意:“借”“贷”不表示任何经济意义,单纯就是借贷记账方向的符号。( 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14、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账户对应关系就是在借贷记账法下形成的一种应借应贷的对应关系。如:企业购买设备价值5 万元,并投入使用,不考虑税的问题。一方面固定资产增加,计入借方;一方面银行存款减少,计入贷方。因此固定资产的对应账户就是银行存款,反之,银行存款的对应账户就是固定资产。(八)会计分录1. 会计分录的概念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2. 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第一,分析经济业务涉及的是资产(费用、成本)还是权益(收入);第二,确定记入哪个(或哪些)账户的借方、哪个(或哪些)账户的贷方;第三,确定应借应贷科目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3. 会计
15、分录的分类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不能合并记录和反映,发生的经济业务应逐项反映和记录。(九)账户记录的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目的就是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1.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
16、方法。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2. 余额试算平衡法, 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与期末余额平衡两类。期初余额平衡是期初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期末余额平衡是期末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公式为: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实际工作中,余额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方式进行的。注意:一是试算平衡时必须是全部账户;二是等式的左边是借方,那右边一定是贷方;
17、三是左边是期初,右边一定是期初;左边是期末右边一定是期末。试算平衡时,不能说账户绝对没有错误。(十)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1.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含义和关系( 1)总分类账户又称为总账账户,简称总账。是根 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是 提供总括分类核算资料 指标的账户,在总分类账户中只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反映经济业务。( 2)明细分类账户又称为明细账户,简称明细账。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明细账提供明细核算资料和指标,是对其总账资料的具体化和补充说明,是从属于总账的。即总账的从属账户。( 3)总账和其所属的明细账的核算内容相同,只不过反映内容详细程度上有所不同。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
18、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2.平行登记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其登记包括以下四个要点:( 1) 凭证相同: 即所依据的会计凭证相同;( 2) 方向一致: 即记入的借贷方向相同;( 3) 期间相同: 即记入的会计期间相同,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应登记在同一个会计期间的账簿上;( 4) 金额相等: 记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记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合计金额相等。具体为:总账账户的期初余额 =所属明细账户期初余额合计总账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所属明细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总账
19、账户的期末余额 =所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合计 例题 10·判断题 根据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的要求,每一项经济业务要在同一天登记明细账和总账()答案: 错误(十一)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1. 两者的 联系 是:会计科目与账户 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2. 两者的 区别 是: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 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十二)会计凭证1. 会计凭证的含义会计凭证,是记录 经济业务、 明确 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2. 会计凭证的种类通常按 填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
20、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3. 原始凭证的概念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 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它是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是登记会计账簿的原始依据。4. 原始凭证的种类( 1)按照来源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外来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如:购买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银行收付通知单、运货单等; 自制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填制的始凭证,此类原始凭证仅供单位内部使用。如:销售发票、领料单、开工单、成本计算单、出库单。( 2)按照 填制手续及内容的不同,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原 一次凭证 是指一次填制完成、只记录一项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它是一次有效的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 累计凭证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连续多次 记录发生的 同类 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它是多次有效的原始凭证,即:可多次填写使用的凭证。如:限额领料单; 汇总凭证 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同类经济业务的若干原始凭证,按照一定方法汇总以后填制的原始凭证。编制汇总的原始凭证可简化记账凭证的编制和账簿的登记工作。如:发出材料汇总表、工资汇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5699-2025采光测量方法
- 2025年安全意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草坪园艺技术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 2025年物流行业高级经理的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初中学科竞赛颁奖词模板
- 2025年机械安全员安全培训教材题库
- 2025年品质管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文字的加强
- 2025年计算机信息系统师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管径选择与管道压力降计算(三)92~137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 《卫生法》知识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 《跆拳道》教学大纲
-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十篇(含答案)
- 高考必背72篇古诗词
- 《数据库应用基础(Access 2010)》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ISO 55013-2024 资产管理-数据资产管理指南(中文版-雷泽佳翻译-2024)
-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件(共41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