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结果报告制度_第1页
危急值结果报告制度_第2页
危急值结果报告制度_第3页
危急值结果报告制度_第4页
危急值结果报告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目的保证医务人员对病员医疗信息进行电话沟通的准确性、有效性,便于监控、管理,以确保在医疗护理中的安全和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降低医疗风险。2.范围2.1报告单位: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脑电室、心电图室、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1.1床边检查:对应科室检查操作人员。2.1.2床边检验:病区所在护士。2.2接收单位:各临床科室。3.定义3.1危急值:当某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十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3.2危急值报告方:检验科、影像科(包括放射、B超、心电

2、)、脑电图室等有资质的医技科室工作人员。3.3危急值接收方:各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工作人员。3.4床边检查:包括床边超声检查、床边心电图检查、床边X线检查、脑电图检查等。3.5床旁检验(POCT)包括床旁血糖检测。4.标准4.1出现危急值时,出具检查、检验结果的报告部门报出前,应当双人核对并签字确认,夜间或紧急情况下可单人双次核对。对于需要立即重复检查、检验的项目,应当及时复检并核对。4.2报告方科室对门诊患者危急值报告流程4.2.1门诊时间,报告方应在发现危急值后(5分钟内)通知门诊各诊室医生。非门诊时间,报告急诊护士。报告方联系门诊各诊区时,需告知对方:患者姓名、出生年月日、门诊号、科室、

3、检验或检查项目名称、结果、检验或检查人员姓名等。4.2.2报告方需按危急值登记要求详细记录:报告时间、患者姓名、出生年月日、门诊号、检验或检查结果(包括记录复查/复核结果)、接收人姓名等。4.3报告方科室对住院患者(包括急诊抢救或留观患者)危急值报告流程4.3.1报告方应在发现危急值后(5分钟内)联系通知住院或急诊医护人员,需告知对方:患者姓名、出生年月日、住院号、检验或检查项目名称、结果、检验或检查人员姓名等。1/9危急值结果报告制度3/94.3.2报告方需按危急值登记要求详细记录:报告时间、患者姓名、出生年月日、住院号、检验或检查结果(包括记录复查/复核结果)、接收科室、病区、接收人姓名等

4、。4.4接收方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处理流程4.4.1接收方对门诊患者危急值处理流程4.4.1.1门诊时间:门诊各诊室医生接到危急值通知后,应将报告时间、患者姓名、出生年月日、门诊号、检验或检查结果、科室、报告人姓名等记录在危急值接收登记本。接收方做完记录后,复读给报告者,确认无误后(5分钟内),经医生判断需要立即处理的,由门诊预检护士负责联系患者立即来院就诊,接诊医师在患者到达时(10分钟内)查视患者,必要时给以相应处理,并在门诊病历上及时记录危急值的名称、结果、处理内容等。若医生判断暂不需要立即处理的,由门诊工作人员负责联系患者及时来院就诊。4.4.1.2急诊时间:急诊护士接到危急值通知后,应请

5、急诊科医师判断是否需要立即处理,若急诊科医生不能判断的,应请专科医生判断。经医生判断需要立即处理的,急诊护士应到急诊收费处查询患者的联系方式 (5分钟内) , 同时负责联系患者立即到急诊科就诊。 接诊医生在患者到达时 (10分钟内)查视患者,给予相应处理,并在病历上及时记录危急值的名称、结果、处理内容等。若医生判断暂无须处理的,由急诊护士负责联系患者及时来院就诊。4.4.1.3需要立即处理的危急值,通过电话联系3次均联系不上患者,门诊时间应由门诊工作人员电话并编写短信发送给患者,告知立即来院就诊;非门诊时间应报告行政总值班电话并编写短信由行政总值班发送给患者,告知立即来院就诊。4.4.2接收方

6、对住院患者(包括急诊抢救或留观患者)危急值处理流程4.4.2.1接收方接到报告方科室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将报告时间、患者姓名、出生年月日、住院号、检验或检查结果、报告人姓名等记录在危急值接收登记本。4.4.2.2接收方做完记录后复读给报告者,确认无误后(5分钟内)正常上班时间通知到管床医生,非正常上班时间通知到值班医生。4.4.2.3医生应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10分钟内)查视患者,必要时给以相应处理,在处理结束后6小时内记录在危急值病程记录中,护士根据医嘱及时处理。4.4.2.4如危急值与临床症状不符,需要再次检查或重新留样本复查。4.5床边检查与床旁检查危急值处理流程4.5.1床边检查:报告

7、方与接收方应按照住院患者(包括急诊抢救或留观患者)危急值处理危急值结果报告制度4/9流程执行4.5.2床旁检验:操作人员确定危急值后,在5分钟内告知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4.5.2.1医生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10分钟内)查视患者,必要时给予相应处理,在处理结束后6小时内记录在危急值病程记录中。4.5.2.2护士在危急值接收登记本上记录,同时注明“POCT,护士根据医嘱及时处理,并在护理记录中登记,备注医师处理时间。4.6危急值管理的持续改进4.6.1报告方相关科室每季度对所报危急值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报告报医务科。4.6.2医务科每月对危急值的处置及时率进行监测,每季度报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管理委员

8、会,对危急值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根据专家意见修订危急值项目和参考范围。5.职责5.1报告者:应严格按照各类危急值的指标范围认真核查,发现后5分钟内报告到临床科室,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完成记录。5.2接收者:应将危急值信息准确记录于危急值接收登记本,并于5分钟内向管床医生/值班医生报告危急值。5.3医生:应在接到报告10分钟内查视患者,必要时给予相应处理,在处置结束后6小时内记录在危急值病程记录中。6.流程6.1住院患者危急值报告制度工作流程危急值结果报告制度6.2门、急诊患者危急值报告制度工作流程4/9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复查/复核确定危急值危急值结果报告制度6/9危急值结果报告制度7/9附录1:

9、检验科检测危急值科室项目名称单位低值高值临床检验白细胞x109/12.030血小板x109/l30800血红蛋白G/L50200红细胞压积%18PTs30APTTs70D-二聚体ng/ml7000纤维蛋白原g/l1.0生化检验ALTU/L500ASTU/L500葡萄糖mmol/l3.222.5血活钾mmol/l2.86.5血活钠mmol/l120160血活氯mmol/l75125镁mmol/l2.5总胆红素umol/l342淀粉酶(血)U/L1000淀粉酶(尿)U/L3300尿素mmol/l35.6肌酎umol/l645肌酸激酶U/L2000血气分析(动脉血)PHPO2PCO2(mmHg(mm

10、Hg7.204060免疫板驭肌钙蛋白Ing/ml1肌红蛋白ng/ml400BNPPg/ml1000HIV阳性微生物检验血培券,脑脊液阳性病理危急值外送机构告知送检病理需要做组化附件2:放射科检查危急值放射科医生在影像检查过程中, 若发现下列情况, 经放射科主诊医生核实后, 需立即启动本制度中的“危急值报告工作流程”或“特殊情况的危急值报告”。危急值结果报告制度8/91、大面积脑梗死2、大量脑出血3、颅内巨大动脉瘤直径大于2.5cm4、脑疝5、气管、支气管异物6、张力性气胸7、两肺弥漫性肺水肿8、肺动脉栓塞9、夹层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10、腹部实质性器官大出血11、胃肠穿孔引起膈下游离气体12、

11、全身多发骨折、椎体爆裂性骨折、脊髓截断伤附件3:超声科检查危急值范围1、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2、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内径大于6厘米。3、心脏人工瓣膜失功(卡瓣、脱落)。4、大面积心肌梗死。5、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6、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是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并出血的危急患者。7、急性动、静脉栓塞。附件4:心电图科室检查危急值范围1、长R-R问期大于或等于4秒(儿童大于或等于3秒)。2、平均心室率小于或等于30次/分(儿童小于或等于40次/分,婴儿小于或等于50次/分)。3、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颔动、心房浦东平均心事频率大于或等于24次/分。4、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频率大

12、于或等于150次/分,并且持续时间超过30秒。5、尖端扭转型室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6、符合急性心肌梗塞或变异性心绞痈样的心电图改变;提示超急性期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危急值结果报告制度9/9改变。7、提小窦室传导。8、QTc问期大丁或等丁560ms附件5:脑电图检查危急值目疾病名对应脑电图像癫痫1.癫痫持续状态2.全身性癫痫大发作3.婴儿痉华症4.癫痫性脑病5.热惊厥及热惊厥附加症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性感染1W南性脑膜炎2结核性脑膜炎3.脑囊肿4E性脑炎5真菌感染6E性脑炎7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8.可传播性阮病蠹病缺氧代谢紊乱和中蠹性脑病1.晕厥2缺氧性脑病3癫痫值紊乱4.肝性脑病5.肺性脑病6.肾性脑病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