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方案(1)_第1页
模板施工方案(1)_第2页
模板施工方案(1)_第3页
模板施工方案(1)_第4页
模板施工方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曲江·城市之光 9#楼、14#楼、15#楼模板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陕西华航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曲江第六工程项目经理部1、工程概况模板施工方案本方案包括隆基帝和·曲江御园(二期)9#楼,14#楼,15#楼,位于西安市南三环辅道以南,金泘沱村东侧,西邻芙蓉西路。地下二层均为结构加强层,地下一层为设备管道层。9#楼为地上二十三层建筑,一至二十三层为住宅,总共一个单元,地下两层,建筑物东西向长 27.5m,南北向宽 18.55m,总建筑面积为 10759.25m2,建筑高度 74m。14#楼为地上东单元三十三层,西单元二十三层建筑,一至三十三层为住宅,主楼为二个单

2、元组合体,地下两层,建筑物东西向长 55m,南北向宽 18.55m,总建筑面积 21518.5m2,建筑高度东单元 92.9m,西单元 68.9m。15#楼为地上三十二层建筑,主楼为二个单元组合体,地下两层,建筑物东西向长 48.55m,南北向宽 17.75m,总建筑面积 21232.27 m2,建筑高度为 96.2m本工程采用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主楼及地下室车库剪力墙、梁、柱采用 10mm 后竹胶板,15mm 多层板,地下车库顶板用 PK 免拆模板, 48×2.8 钢管架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立杆间距 0.9m。主龙骨采用 14 对拉螺栓与弓形扣件配套使用。模板设计及加工安装按清

3、水混凝土质量标准实施。2、 施工部署2.1 材料选择2.1.1 柱模板材料:模板采用 15 厚的光面多层板,格栅、肋木用 60×80mm的方木,加固钢管、扣件及14 的对拉螺杆。2.1.2 梁模板材料:模板选用 10 厚的竹胶板,格栅 60×80mm 的方木,加固用钢管,扣件部分加对拉螺杆。2.1.3 支撑系统选用48×2.8mm 的钢管,地下室部分不考虑快拆接头螺杆,一至四层考虑快拆接头螺杆施工。满堂架搭设及支撑加固所用材料必须合格。2.2 模板选型序号部位模板选型支撑体系1基础底板砖侧模木板、钢管加固2集水坑、电梯井坑小钢模、方木临时钢管及 U 型卡3地下室外

4、墙竹胶板、方木满堂支架4剪力墙全钢大模板可调工具式支撑5框架柱酚醛覆膜木胶合板、方木满堂支架、对拉螺栓6梁竹胶板、方木满堂支架7顶板竹胶板、方木满堂支架8楼梯竹胶板、方木临时钢管支撑施工至标准层采用全钢大模板,具体施工见大模板施工方案2.3 流水段划分14#、15#楼结构均为两个单元组合体,分别按单元流水施工。地下车库按后浇带划分流水段。3、模板施工3.1 支模准备3.1.1 支模前应熟悉该工程图纸设计尺寸要求,检查支模所用边线(控制线)及轴线是否与图纸相符,水平控制标高是否准确,如有疑问及时报告项目部技术人员。3.1.2 模板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梁、柱模板按规格、尺寸分开堆放整齐备用。3.

5、1.3 支柱模前先将柱模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再支模,支模完成后用砂浆将柱模根部缝隙塞严,防止浇筑砼时漏浆。3.1.4 按图纸设计和变更及模板的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模板拼装。3.2 模板施工3.2.1 施工流程基础:搭设模板支架焊(埋)定位钢筋拼装模板拉线调整模板标高、位置支撑、加固 、校验自检报预检;柱模板:弹柱线柱钢筋绑扎验收柱模板安装安装柱箍安装柱支撑验收梁板模板:弹线搭满堂架子梁、板底板铺设梁钢筋绑扎梁侧模板安装顶板钢筋绑扎验收后浇带施工接槎处:清理干净钢筋整理支模砼浇3.2.2 剪力墙模板地下室墙板支模采用 15mm 厚的多层板,60×80mm 方木及48× 2.8mm

6、的钢管支撑,用14 的对拉螺栓加固,第一道螺栓离地不大于200mm 以防墙根部涨模,间距 600×400mm 用 3 型扣件竖向双钢管固定,支撑与排架均采用48×2.8mm 钢管。剪力墙内侧搭设满堂架固定模板,其立杆间距为 0.9m 横杆歩距 1.5m,在墙外侧搭设,附着于基坑坑壁及土钉墙锚杆,剪力墙两侧形成对顶支撑。依照墙的高度尺寸在两侧设 23 道斜支撑,在架子内立模板下口卡在墙基上,上口由大横杆卡住放置对拉螺栓固定,在墙内底部及每隔 1.5米处放置与墙厚度相同的12 的钢筋撑,并焊在剪力墙的纵横钢筋上,内墙模板下口固定在墙基线的固定位置上,用横向双钢 管加固。模板固定

7、后两端用线锤吊直,然后拉线调整中间的模板,完全调整好后再调整斜撑加固,墙的高度按模板上口平控制。门洞口处支模时要对支撑进行加固,以避免门窗洞口处的跑模现象。50系列钢模板双钢管横楞间距600止水钢拉片间距600墙高下半段为双螺母固定双钢管竖楞间距60048钢管外操作架3.2.3 柱模及脚手架施工柱模板制作时,严格按图纸尺寸下料,面板采用多层板(18 厚);背楞采用木方(50×100),使用前统一刨平,间距不大于 300mm;柱箍为双排钢管(48×2.8)。柱模外侧用钢管加顶托与四周脚手架支撑,柱模根部内侧预插短钢筋头,然后垂直柱模焊接与柱同宽的钢筋,从内部将模板固定。柱模施

8、工时按梁底标高留好槽口,模四角用木方刨平后包角,并在拼装前粘贴好海绵密封条,以防漏浆。柱箍采用双钢管,距离柱底 125mm 开始设置,在不少于半柱高范围内柱箍间距不大于 300mm,其余为 500mm;在柱两侧用14 对拉螺栓将柱箍拉紧,对拉螺栓竖向间距与柱箍对应。柱模下口应抹找平砂浆,并压海绵条,以防柱漏浆烂根。柱模安装好后,仔细检查其位置、垂直度、支撑等确认无误验收后,方可浇筑砼。25钢筋10#槽钢直径16螺杆铅丝斜拉(加花篮螺丝)100*100*5钢板斜撑之间用钢管连接柱斜撑柱模板安装示意图3.2.4 梁板模板支撑系统采用48×2.8mm 钢管满堂架,立杆间距为 0.9m,(梁

9、下纵向间距为 0.6m,考虑截面较大,需在梁中增加一排立杆)。水平杆应纵横向连通拉结以增强支撑体系的刚度。模板采用 10mm 厚的竹胶板,楼板模板下层龙骨采用 60×80mm 方木,间距 250mm,主龙骨采用48×2.8mm 钢管,间距为 600mm。模板支完后要在上层墙角柱的主筋上操出板上水平控制线,用红线做建筑 50 线水平标记,用以控制现浇楼板的厚度和表面平整度。控制好轴线尺寸,标高及预留洞的位置尺寸。在每跨梁的支座处分别预留一个清扫口,清扫口大小为200mm×梁宽,清理时从另一支座开始向该支座清扫。清理模内杂物完成后,用预先作好的封口板封闭清扫口,并及时

10、固定。对跨度不小于4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梁柱接头,必须密贴、垂直、方正,杜绝拼缝模板错台,防止漏浆。横肋50*100mm方木钢管顶托梁模板顶板模板钢管梁模板安装示意图3.2.5 楼梯模板楼梯施工时要先定好位、找准标高后搭架子,做楼梯踢步板前要在楼梯侧模上弹分步线后才钉踢步,然后在线上外侧搭设好架子,再根据楼梯的踏面标高、踢面高度及楼梯板厚度计算出支模所用标高画点,接着按点搭设楼梯板下横杆,铺设木方、模板,再在下面加固楼梯施工支撑架。楼梯底板模板采用 50×100 方木作龙骨、15mm 厚木胶合

11、板作面板,钢管架作支撑体系。在楼梯踏步模板上沿楼梯方向铺四根通长的 100×100方木,用 50×100 方木作踏步侧面背楞,15mm 厚木胶合板作踏步模板面板。每跑楼梯由一组模板组成,整体安装、拆卸。楼梯施工缝留设于楼梯休息平台三分之一跨度范围内,施工缝亦采用专用梳型模板进行拦挡,保证施工缝部位不漏浆,混凝土密实。楼梯模板安装示意图3.2.6 顶板模板面板采用 15mm 厚的防水胶合板,次龙骨用 60×80mm 白松方木,间距 250 mm,主龙骨用48×2.8mm 的双根钢管。为满足板面平整度的要求,全部木方用压刨将接触板面的正、反面刨平;竖向支撑采

12、用插扣式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 900 mm,上面设可调顶托, 钢管架设不少于三道横杆,最大步距不大于 1500mm。主龙骨采用双钢管,间距同钢管架立杆间距,采用对接接头,接头必须在U 托中部,严禁出现探头龙骨和偏心现象;次龙骨用 60×80mm 方木,方木中心间距 250mm,采用搭接接头。搭接范围内必须有一根主龙骨。墙边次龙骨采用 60×80mm 方木,与墙体混凝土面贴紧,防止顶板阴角漏浆。板底次龙骨均顶紧墙边并用钢钉钉紧。面板应从一侧向另一侧赶铺,与梁接头部位顶板模板压梁侧模。为保证拼缝严密,板面必须平整、标高900 250次龙骨(方木)15mm厚竹胶板模板快拆头(顶托

13、)主龙骨(48钢管)200准确;用铁钉将胶合板钉在次龙骨上;如有缝隙,用海绵条进行黏贴堵缝。 1500 1500顶板模板及支撑示意图3.3 满堂架搭设架体布置时需按实际开间尺寸排设,纵向立杆间距按 900mm 进行立杆定位。排设时先从建筑物一端开始,向另一端立杆定位,局部不足排设间距的可减小一个横杆等级进行排设,且宜设置于墙柱边。3.3.1 支撑系统安装流程放线定立杆位置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杆,底端先安装横杆每边竖起 34 根立杆后,即装设第一步纵向平杆和横向平杆、校正立杆垂直和横杆水平使符合要求,形成构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完成全面检查一遍构架的质量,符合要求后

14、按第一步架的作业程序和要求搭设第二步、第三步随搭设进程及时装设斜撑。立杆底部存在降板,降板位置架体正常搭设时无法与周边架体连接形成整体时,可按下图施工:4、模板验算4.1 顶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砼板厚度有 200、100、120mm 三种,而 120mm 砼板占大部分,取板厚 120mm 进行计算。模板采用 10mm 厚竹胶板,搁栅采用 60×80mm 白松方木,主龙骨采用钢管。计算参数:钢管强度为 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 1.0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 4.0m,立杆的纵距 b=0.90m,立杆的横距 l=0.90m,立杆的步距 h=1.50m。面板厚度 10mm

15、,剪切强度 1.4N/mm2,抗弯强度 15.0N/mm2,弹性模量 6000.0N/mm2。木方 60×80mm,间距 250mm,木方剪切强度 1.6N/mm2,抗弯强度 13.0N/mm2,弹性模量 9000.0N/mm2。模板自重 0.2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 25.10kN/m3,施工活荷载 2.50kN/m2。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 1.00。图 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 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按照模板规范 4.3.1 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1.2×(25.10×0.12+0.20)+1.40×2.5

16、0=7.354kN/m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1.35×25.10×0.12+0.7×1.40×2.50=6.516kN/m2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 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 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 1.40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2.8。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D4-d4)/32D。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考 虑0.9的 结 构 重 要 系 数 , 静 荷 载 标 准 值q1= 0.9×(25.100

17、15;0.120×0.900+0.200×0.900)=2.602kN/m考虑 0.9 的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标准值 q2 = 0.9×(0.000+2.500)×0.900=2.025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别为: W = 90.00×1.00×1.00/6 = 15cm3;I = 90.00×1.00×1.00×1.80/12 = 7.5cm4;(1)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

18、(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 15.00N/mm2; M = 0.100ql2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2.602+1.40×2.025)×0.250×0.250=0.037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37×1000×1000/15000=2.467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 Q=0.6

19、00×(1.20×2.602+1.4×2.025)×0.250=0.894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894.0/(2×900.000×18.000)=0.083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2.602×2504/(100×6000×75000)=0.153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 250.

20、0/250,满足要求!(4) 2.5kN 集中荷载作用下抗弯强度计算经过计算得到面板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为 M = 0.2Pl+0.08ql2面板的计算宽度为 900.000mm集中荷载 P = 2.5kN考 虑0.9的 结 构 重 要 系 数 , 静 荷 载 标 准 值q= 0.9×(25.100×0.120×0.900+0.200×0.900)=2.602kN/m面板的计算跨度 l = 250.000mm经计算得到M= 0.200×0.9×1.40×2.5×0.250+0.080×1.20×

21、2.602×0.250×0.250=0.173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73×1000×1000/48600=3.562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二、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 = 25.100×0.120×0.250=0.753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 = 0.200×0.250=0.050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经计算得

22、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2.500+0.000)×0.250=0.625kN/m考虑 0.9 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 q1 = 0.9×(1.20×0.753+1.20×0.050)=0.867kN/m考虑 0.9 的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 q2 = 0.9×1.40×0.625=0.787kN/m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0.787+0.867)×0.900=1.489kN2.木方的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1.489/0.900=1.655kN/m最大弯矩 M = 0.1ql2=0.1&

23、#215;1.66×0.90×0.90=0.134kN.m最大剪力 Q=0.6×0.900×1.655=0.894kN最大支座力 N=1.1×0.900×1.655=1.638kN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别为: W = 6.00×8.00×8.00/6 = 64.00cm3;I = 6.00×8.00×8.00×8.00/12 = 256.00cm4;(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134×106/64000

24、.0=2.09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13.0N/mm2,满足要求!(2)木方抗剪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Q = 0.6qlT = 3Q/2bh <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894/(2×60×80)=0.279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60N/mm2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木方挠度计算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木方计算跨度(即木方下小横杆间距)得到 q=0.723kN/m最大变形 v=0.677ql4/100EI=0.677×0.7

25、23×900.04/(100×9000.00×2560000.0)=0.139mm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 900.0/250,满足要求!(4)2.5kN 集中荷载作用下抗弯强度计算经过计算得到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为 M = 0.2Pl+0.08ql2考虑荷载重要性系数 0.9,集中荷载 P = 0.9×2.5kN经计算得到M=0.200×1.40×0.9×2.5×0.900+0.080×0.868×0.900×0.900=0.623kN.m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623

26、5;106/64000.0=9.74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13.0N/mm2,满足要求!三、板底支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 P 取木方支撑传递力。900900900.64kN1.64kN1.64kN1.64kN1.64kN1.64kN1.64kN1.64kN1.64kN1.64kN1.64k1N.64kNAB支撑钢管计算简图0.5370.431支撑钢管弯矩图(kN.m)1.59 1.593.130.101.46 1.463.05 3.051.41 1.410.05 0.051.69 1.693.333.330.18 0.181.

27、81 1.8133.4.4550.23 0.231.87 1.87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900900900.72kN0.72kN0.72kN0.72kN0.72kN0.72kN0.72kN0.72kN0.72kN0.72kN0.72k0N.72kNAB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0.0390.613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537kN.m最大变形 vmax=0.613mm 最大支座力 Qmax=6.500kN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537×106/4248.0=126.31N

28、/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 900.0/150 与 10mm,满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 8.0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 R 取最大支座反力,R=6.5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五、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G1 = 0.119×4.000=0.474kN(2)模板

29、的自重(kN):NG2 = 0.200×0.900×0.900=0.162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 = 25.100×0.120×0.900×0.900=2.440kN考虑 0.9 的结构重要系数,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0.9×(NG1+NG2+NG3)= 2.768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考 虑 0.9 的 结 构 重 要 系 数 , 经 计 算 得 到 活 荷 载 标 准 值NQ= 0.9×(2.500+0.000)×0.900×0.9

30、00=1.822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 1.20NG + 1.40NQ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5.87kN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3.974cm2;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248cm3;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30m; h 最大步距,h=1.50m;l0 计算长度,取 1.500+2×0.300=2.100m; 由长细比

31、,为 2100/16.0=131 <150满足要求!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0.391;经计算得到 =5874/(0.391×397)=37.779N/mm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 依据模板规范计算公式 5.2.5-15:MW=0.9×0.9×1.4Wklah2/10其中Wk 风荷载标准值(kN/m2);Wk=uz×us×w0 = 0.350×1.130×0.600=0.237kN

32、/m2h 立杆的步距,1.50m;la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0.90m;lb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90m;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0.9×0.9×1.4×0.237×0.900×1.500×1.500/10=0.054kN.m;Nw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参照模板规范公式 5.2.5-14; Nw=1.2×2.768+0.9×1.4×1.822+0.9×0.9×1.4×0.054/0.900=5.687kN经计算得到 =5687/(0.391×

33、;397)+54000/4248=49.407N/mm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七、楼板强度的计算1.计算楼板强度说明验算楼板强度时按照最不利考虑,楼板的跨度取 4.50m,楼板承受的荷载按照线均布考虑。宽度范围内配筋 3 级钢筋,配筋面积 As=1620.0mm2,fy=360.0N/mm2。板的截面尺寸为 b×h=4500mm×120mm,截面有效高度 h0=100mm。按照楼板每 5 天浇筑一层,所以需要验算 5 天、10 天、15 天.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荷载要求,其计算简图如下:2.计算楼板混凝土 5 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楼板计

34、算长边 4.50m,短边 4.50×1.00=4.50m,楼板计算范围内摆放 6×6 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第 2 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 q=1×1.20×(0.20+25.10×0.12)+1×1.20×(0.47×6×6/4.50/4.50)+1.40×(0.00+2.50)=8.37kN/m2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 q=4.50×8.37=37.65kN/m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maxM =0.0513×ql2=0.05

35、13×37.65×4.502=39.11kN.m按照混凝土的强度换算得到 5 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 48.30%,C25.0 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 C12.1。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 fcm=7.20N/mm2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Asfy/bh0fcm = 1620.00×360.00/(4500.00×100.00×7.20)=0.18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 s=0.164此层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0M1=sbh 2fcm = 0.164×4500.000×100.000

36、2×7.2×10-6=53.1kN.m结论:由于Mi = 53.14=53.14 > Mmax=39.11所以第 5 天以后的各层楼板强度和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第 2 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可以拆除。4.2 梁模板验算梁宽取 250mm,高取 500mm 进行计算,梁底用 10mm 竹胶板后均匀背 3 个 60×80mm 木方,侧面采用 60×80mm 木方,10mm 竹胶板,背 4 根木方,梁底下水平钢管中间加一道立杆。采用48×2.8mm 钢管及标准扣件。一、梁模板基本参数梁截面宽度 B=250mm,梁截面高度 H=500mm,

37、H 方向对拉螺栓 1 道,对拉螺栓直径 20mm,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600mm。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 50×100mm,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方距离 300mm。梁底模面板厚度 h=10mm,弹性模量 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梁侧模面板厚度 h=10mm,弹性模量 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模板自重 = 0.200kN/m2;钢筋自重 = 1.500kN/m3;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

38、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c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 24.000kN/m3;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 0 时(表示无资料)取 200/(T+15),取 5.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 20.000;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 2.500m/h;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 1.200m;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 0.850。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800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 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0.9&#

39、215;28.800=25.920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 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0.9×6.000=5.400kN/m2。三、梁底模板木楞计算梁底木方的计算在脚手架梁底支撑计算中已经包含!四、梁模板侧模计算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 q=(1.2×25.92+1.40×5.40)×0.50=19.332N/m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别为: W = 50.00×1.80×1

40、.80/6 = 27.00cm3;I = 50.00×1.80×1.80×1.80/12 = 24.30cm4;(1)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 15.00N/mm2; M = 0.100ql2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12.960+1.40×2.700)×0.300×0.300=0.174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

41、强度计算值 f = 0.174×1000×1000/27000=6.444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12.960+1.4×2.700)×0.300=3.480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480.0/(2×500.000×18.000)=0.580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 0.677ql4

42、 / 100EI <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12.960×3004/(100×6000×243000)=0.487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 300.0/250,满足要求!五、穿梁螺栓计算计算公式:N < N = fA其中 N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A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f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 170N/mm2;穿梁螺栓承受最大拉力 N = (1.2×25.92+1.40×5.40)×0.50×0.60/1=11.60kN穿梁螺栓直径为 20mm;

43、穿梁螺栓有效直径为 16.9mm;穿梁螺栓有效面积为 A=225.000mm2;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为 N=38.250kN;穿梁螺栓承受拉力最大值为 N=11.599kN;穿梁螺栓的布置距离为侧龙骨的计算间距 600mm。每个截面布置 1 道穿梁螺栓。穿梁螺栓强度满足要求!5、模板拆除及其它5.1 拆模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的原则。5.2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侧模。底模必须在与混凝土结构同条件养护试件达到规范规定的拆模强度标准值时,即:构件跨度8m 时必须达到 10

44、0%,8m 时要达到 75%时,悬挑构件达到 100%时,方可拆除。拆模时,应尽量避免混凝土表面或模板受到损坏。5.3 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砼表面和棱角;严禁抛扔模板,以免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后,不得将模板堆放在施工层上,应将模板吊至堆场并及时清理补涂脱模剂,以备使用,模板场地要坚实平整。5.4 后浇带部位,在施工前原则上不允许拆模,考虑到施工需要,经有关管理人员同意及现场监督下,可以部分拆模,但在拆除后,应立即加支撑,确保构件的质量和安全。5.5 浇筑砼时有专人看护模板,模板变形、移位及支撑杆件松动时要及时处理,确保砼的结构尺寸符合要求。6、质量要求6.1 模板及支架

45、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应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6.2 模板清理干净,均匀涂刷脱模剂,擦拭光亮,不得污染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6.3 模板清理干净,顶板模板清扫口的留设方法和位置应符合要求。6.4 墙体模板下口的接缝处、模板与模板的接缝处的海绵条粘贴严密。6.5 顶板等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应达到下表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6.6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项目允许偏差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插筋中心

46、线位置5外露长度+10,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外露长度+10,0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尺寸+10,06.7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钢尺检查柱、墙、梁+4,5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 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 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 靠尺和塞尺检查6.8 搭拆脚手架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带好安全帽,一切操作过程都应符合相关安全操作规范、规程和标准。6.9 脚手架必须经过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6.10 脚手架的验收和日常检查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允许使用或继续使用:搭设完毕后;连续使用达 6 个月;施工中中途停止使用超过 15 天,在重新使用之前;在受到暴风或大雨、地震等强力因素作用之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显著变形、沉降、拆除杆件和拉结及安全隐患存在的情况时。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7.1 柱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截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柱身扭曲。防止办法是:支模前按图弹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