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局部教育学1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育人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一一表达神或人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朱熹生物起源说一一动物的本能,种族开展的本能需要;法利托尔诺和英沛西能心理起源说一一儿童对成人的模仿;美孟禄.劳动起源说一一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教育的功能:按作用的对象:个体开展功能、社会开展功能;按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负向功能;按作用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隐性功能.教育的开展历程: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开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西周: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宋-清:教育内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明代以后,八股
3、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书吏学校.以僧为师以史书为师便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教育内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而且各科都贯穿神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以“人为中央的教育;代表人物:意维多利诺、尼德兰埃拉斯莫斯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近现代社会的教育:近代:国家增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教育的法制化.现代: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
4、同生产劳动从别离走向结合.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升.20C后期:教育的终身化.法保罗朗格一一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时机均等.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2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开展的内在动力.教育学的开展概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大学?;朱熹?四书集注?王守仁?传习录?韩愈?师说?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5、学思结合、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孟子:性善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论.荀子:性恶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墨翟:兼爱非攻道家:主张“绝学和“愚民,认为“绝学无忧.“道法自然?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教育专著.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等教育研遵循学生心理开展特点,循序渐进.苏格拉底:雄辩和问答法助产术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柏拉图: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培养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注意儿童心理,进行分阶段教育.昆体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论?
6、雄?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对班级授课进行一些阐述,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名独立的学科,提出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开展奠定方法论根底.教育著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教育适应自然.班级授课制.教育原那么直
7、观性、系统性、量力性、稳固性、自觉性.卢梭?爱弥儿?坚决的“性善论者,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被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康德?康德论教育?“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先后四次在歌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对于推动教育活动的科学化及教育学的诞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洛克?教育漫话?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
8、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标志着标准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被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主要观点:a.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根底是伦理学和心理学;b.教育目的.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c.教育学教学原那么.在西方教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d.教学四阶段论.即: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在西方,通常把他的教育思想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教师、知识、课堂三中央.斯宾塞的?教育论?提出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这一著名论断,重视实科教育,可以说是近代科学教育的先锋.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儿童中央学生中央“经验中央“活动中央.论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
9、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论教育的目的.从“教育即生活引出“教育无目的论.从做中学五个步骤: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那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开展主要流派:实验教育学:19C末20C初德梅伊曼和拉伊?实验教育学纲要?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19C末出现于德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教育与文化?实用主义教育学:19C末20C初兴起于美杜威、克伯屈?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设计教学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939凯洛夫?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我国
10、杨贤以李浩吾化名出版?新教育大纲?1930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批判教育学:兴起于20C70年代美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布厄迪尔?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与权力?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当代教育理论的新开展布鲁纳、赞科夫、瓦根舍因赞科夫?教学与开展?把学生的一般开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开展性教学理论的五大原那么,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教学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开展的原那么.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瓦.根舍因德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儿童?阐述了他的和谐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
11、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开展的人.世界上最早公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一一德国.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20C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经推算,美国19291957年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奉献为33%.4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贝u.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5 .个体身心开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熟悉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
12、化的过程.动因:内发论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塞尔、霍尔等.格塞尔美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开展的决定作用.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他认为个性心理开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开展由种系开展决定复演说.外银论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等.荀子“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意涂抹.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主要影响因素:遗传:“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说明遗传素
13、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格塞尔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证实了他的“成熟势力说.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局部主观能动性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开展要素的根据.教育学校教育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开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由于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规律:顺序性:个体身心开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开展的过程.皮亚杰的发生熟悉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开展论证实了这一点.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开展具有不同的开展特征和任务.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开展同一方面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开展速度和不同方面的开展都
14、是不平衡的.关键期敏感期、最正确期,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开展时期.互补性:包括生理与生理之间的互补和生理与心理之间的互补.个别差异性:性别差异、不同个体同一方面开展速度和水平之间的差异、不同个体不同方面存在差异、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遵循该规律的教育要求:顺:遵循量力性原那么,循序渐进地施教;握苗助长、陵节而施的做法都是违背该原那么的;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而不能搞“一刀切;不:把握施教的关键期或最正确期,视时而教、及时而教;互:长善救失,扬长避短;个:因材施教.6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教
15、育目的作用功能:导向、鼓励、评价、调控.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鼓励作用;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主要标准.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开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开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有关理论:个人本位论:孟子、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等.社会本位论: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等.1957新中国成立后公布第一个教育方针;1985教育体制改
16、革;1995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开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开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水平;4注重提升全民族素质.7 .我国全面开展教育的组成局部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技巧.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开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开展
17、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水平是决定性的因素.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水平;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水平;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根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8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为重点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意义: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升综合国力;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开展的落实.实施素质
18、教育的举措:改变教育观念;转变学生观;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建立素质教育的保证机制;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9 .教育制度:广义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旧中国:1902壬寅学制未实行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首次公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903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1912壬子癸丑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1922壬戌学制留美派主持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
19、称“新学制“六三三学制.新中国:1951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1958学制改革1985公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公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开展纲要?199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国务院关于根底教育改革与开展的决定?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方案?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工作方针:优先开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升质量.2021战略目标:“两根本,一进入即根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根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全国行列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0、,以及公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非制度化教育理想:“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10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责任的专业人员,承当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民族素质的使命.11 .独立的教师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现而产生.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以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授业、解惑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示范者角色典范“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治理者角色“家长代理人、
21、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12 .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教师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水平素养、职业心理健康.职: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素养;知: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广博的学科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能:语言表达水平;组织治理水平;组织教育和教学的水平;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水平较高的教育机智.职: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22、13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开展的主体,是开展中的人.14 .现代学生观:1学生是开展中的人,要用开展的观点熟悉学生a.学生的身心开展是有规律的;b.学生具有巨大的开展潜能;c.学生是处于开展过程中的人;d.学生的开展是全面的开展.2学生是独特的人a.学生是完整的人;b.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c.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c.学生是责权的主体.15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内容: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23、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16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课程类型: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按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按课程设计、开发和治理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校本课程按课程的呈现方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课程即学习经验是杜威的课程观.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教育即生活“从
24、做中学表达活动课程理论.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开展学生的共性的课程是必修课程.“隐性课程一词杰克逊1968?班级生活?首先提出17 .主要课程理论流派:学生中央课程理论儿童/活动中央课程理论美杜威根本主张:经验论;以儿童为中央的活动年滚轮;主动作业论;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学科中央课程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与活动课程理论相对立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巴格莱永恒主义课程理论赫钦斯社会主义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布拉梅尔德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车里霍尔姆斯、多尔18 .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9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三局部组成.20 .课
25、程方案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方案的根本内容: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21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方案的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22 .课程标准是课程方案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方案的分学科展开.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23 .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那么: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24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26、.2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效劳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26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27 .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目标模式美泰勒泰勒原理可以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4根即: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经验;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经验据目标评价课程.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28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局部.29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特别应该关注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30 .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泰勒.31 .教材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2 .课程的纵向结构有两种
27、形式:直线型课程结构和螺旋式课程结构.33 .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34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标准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35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熟悉、交往和实践活动程.教学的特点:1教学以培养全面开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学生的熟悉活动是教学中的主要组成局部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央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那么.教学的根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2开展学生的社会适应水平3
28、开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水平4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5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根底36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熟悉过程.以熟悉活动为根底,是促进学生身心开展的过程.教学过程的根本规律根本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3掌握知识和开展智力相统一开展性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37 .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熟悉客观世界的根本途径.赫尔巴特“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38 .教学的根本阶段:1激发
29、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央环节;4稳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6检查知识.39 .教学原那么是根据对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的熟悉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根本原那么.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那么:1思想性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那么;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那么;3直观性原那么;4启发性原那么;5循序渐进原那么;6稳固性原那么;7因材施教原那么;8量力性原那么.40 .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注入式和启发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教学的根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41 .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30、.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教学目标.42 .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最早论述班级授课制,并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根底的是夸美纽斯.我国最早的班级授课制清政府1862北京的京师同文馆43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交流、协作和表达的水平.44 .教学工作的根本环节:1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前提;2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央环节;3作业的布置与反应;
31、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常用方式:平时考查、测试.45 .一节好课的根本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内容准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3教学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方案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教学方法恰当.5讲究教学艺术.6板书有序.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根本的要求.46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以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的功能作用: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应信息;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的根本类型:按教学评价的作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终结性评价;按评价采用的标准:相
32、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差异评价;按评价主体:外部评价、内部评价.教学评价的原那么:客观性、开展性、整体性、指导性.47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有:探究式教学教学的根本程序是:问题一假设一推理一验证一总结提升.抛锚式教学教学根本环节有:创设情境一确定问题一自主学习一协作学习一效果评价.范例式教学德瓦根舍因提出;教学的根本过程是:范例性地说明“个案一范例性地“类案一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原理一掌握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一规律原理的运用练习.自学一指导式目标一导控式传递一接受式根本教学程序是:复习旧课一激发学习动机一讲授新课一
33、稳固练习一检查评价一间隔性复习.问题一探究式4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表达的是知行合一的教学原那么.49 .道尔顿制一一柏克赫斯特创立;导生制贝尔兰喀斯特制一一英贝尔、兰喀斯;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50 .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的划分根据是该节课的教学任务,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单元.51 .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熟悉客观世界的根本途径.52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手段可分为三类: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53 .我国全面开展教育的组成局部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54 .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技巧.55 .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开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
34、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水平是决定性的因素.56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57 .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58 .美育的任务: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水平;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59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根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60 .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义务教育的特点:强迫与免费、普及与根底、民族性与公共性.61 .德育教育一般包括:
35、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根本方面.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央任务.62 .德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63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德育过程的根本矛盾: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德育过程的根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升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
36、恒、导之以行.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开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升的过程.64 .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根底.65 .德育原那么:1导向性原那么;2疏导原那么;3因材施教原那么从学生实际出发原那么;4知行统一原那么;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6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那么;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那么;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那么;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那么.66 .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67 .德育模式:认
37、知模式皮亚杰提出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创立价值澄清模式拉斯、哈明、西蒙等人68 .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思想品德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学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6班主任工作.69 .常用的德育方法:说理教育法、典范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法.70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71 .德育工作的新形式:开展社区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
38、德育基地、创办业余党校.72 .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道德行为.73 .升学就业指导教育重在指导学生在正确熟悉自我、熟悉社会开展形势与需求的根底上,做出自我开展的正确选择.74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制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根本教育单位.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75 .文艺复兴时期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著名教育家是埃拉斯莫斯.76 .班级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和举措,带着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方案、组织、协调、限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77 .班级治理的主要内容有:班
39、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治理、班级教学治理、班级活动治理.78 .班级治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常用的班级治理模式有:常规治理、平行治理、民主治理、目标治理.常规治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治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平行治理:是把对集体的治理和对个别的治理结合起来的班级治理方式.民主治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当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治理的一种治理方式.目标治理:美德鲁克提出79 .现代班级治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80 .班级治理的功能: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水平,学会自治治理.81 .班集体:根据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
40、标和教育标准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82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共同的奋斗目标.83 .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确定班集体的开展目标;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84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85 .班主任在班级治理中的地位是:班集体的设计者、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86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87 .班主任工作的任务:首要任务一一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中央任务一一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开展.88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和研究学生前提和根底;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中央环节;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学习指导、学习活动治理和生活指导、生活治理;组织课外、校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玻璃幕墙材料合同范本
- 石材原料供货合同范本
- 短期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私人公司买卖合同范本
- 租停车场地合同协议书
- 甜糯玉米销售合同范本
- 油漆涂料供应合同范本
- 游乐设备代理合同范本
- 2021银监监管真题及答案
- 军工生产安全规范讲解
- 【初中地理】气温和降水(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课堂(湘教版2024)
- 加油站季节性安全检查台账(每季度)
- 上海市青浦区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无答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模拟审计报告
- 小红书盈利模式及发展策略分析
-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 【正版授权】 IEC 60811-203:2012 EN-FR Electric and optical fibre cables - Test methods for non-metallic materials - Part 203: General tests - Measurement of overall dimensions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超声医学科-提高超声医学科危急值上报率PDCA
- T-CPIA 0050-2023 T-CSTE 0215-2023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光伏并网逆变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